聲聲學堂 | 巨匠韋伯系列——《貓》

2021-02-26 詩樂聲聲

貓,作為極受歡迎的寵物,你對它一定不陌生,現在許多人都會養貓,他們憨態可掬,純樸可愛,古靈精怪,為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喵星人」,但由韋伯作曲的音樂劇《貓》,你熟悉嗎?

 

不同於《劇院魅影》中繁華褪盡後的無奈與悲嘆,今天的主角《貓》展現了當時社會面貌的形形色色。「小人物」,大故事,面對逆境卻永懷嚮往與希冀,今天且聽我細細分享給大家~

 

這個誕生於1981年巨作,被稱為迄今為止最成功的音樂劇,它首演於倫敦西頭新倫敦劇院,從此一炮打紅。百老匯演出錄音帶銷量逾200萬,曾獲1982年格萊美最佳演出錄音獎,七項託尼獎(此獎項被視為舞臺劇界的奧斯卡)等諸多榮譽,成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最受歡迎,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從1982年——2000年,共上映7485場,本是在倫敦西區及紐約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直到2006年被音樂劇《劇院魅影》追平並打破這一紀錄。

音樂劇《貓》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由英國詩人艾略特創作的兒童詩歌——《擅長裝扮的老貓精》。詩中描寫了一群貓,它們每年都會聚一次,由此引發了韋伯的想像:它們每年組織這麼一次聚會用以決定誰能獲得重生的機會,在這個隆重的儀式當中,有首領,它是睿智的化身,有犯罪,它象徵著世間的邪惡,有形形色色的普通角色,它代表著芸芸眾生,每一隻貓有著人的情感思想,也反映著社會面貌……因此,韋伯萌發了以人來飾演一群貓的奇怪念頭。

 

從音樂劇的源頭看,取自意識流大師艾略特的詩,其詩可謂天馬行空,肆意流轉,然而在韋伯的再創作下,《貓》形成了一定的邏輯劇情與核心表達,雖然給予觀賞者的呈現略帶碎片化、映像感,但從情緒渲染與細節中都為劇中的「魅力貓」最終獲得重生機會作了恰到妙處的鋪墊。

這裡探討的《貓》與人的關係,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貓》當中的每一隻貓都象徵著一個人,具有典型的現實意義;二是在音樂劇的呈現當中,《貓》打破了傳統的演出形式,加強演員與觀眾的互動,是沉浸式演出的萌芽。

 

《貓》中主要呈現了24隻貓,每一隻都性格迥異,它們有著不一樣的經歷,聚在一起為重生而爭奪:它們當中有令人敬畏的首領,智慧的化身,掌控節奏;有「犯罪貓」,是貓群中的破壞者,它和「英雄貓」共同愛上了美麗的母貓狄麗特,儘管「英雄貓」和狄麗特早已為情侶關係,但為了得到狄麗特的芳心,它仍不惜用盡手段,與英雄貓上演一次次精彩有趣的「貓鬥」。更為有趣的是劇中魅力四射、所有母貓都為之瘋狂的的「搖滾貓」,它是以一代巨星「貓王」為原型創作的……

形形色色的貓聚在一起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滑稽可笑的情節,但到最後老戒律伯告訴我們「貓其實和人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卻笑不出來了,在音樂劇《貓》當中,貓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動物,而是被賦予了一個個截然不同,鮮活靈動的人類精神,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為了各自的欲望,去表達,去爭奪,它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年一度的貓為爭奪重生的聚會,也反映了貧富差距、盲目崇拜、階級觀念深重的社會現實。

 

「打破陳規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韋伯曾在《貓》的訪談中這樣說過。在音樂劇《貓》中,改變了當時傳統的舞臺與觀眾之間的關係,演員可以下舞臺與觀眾互動,甚至是與舞臺情節強關聯的互動,觀眾的表現都會特別的配合及興奮,演出氛圍也相當好,這也是《貓》經久不衰,一直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比起其他著名經典的音樂劇,《貓》之所以更讓大家熟悉與追捧的原因,大概是源於劇中這一首歌,那就是《回憶》。這首歌是全劇的高潮,為「魅力貓」唱響了重生與勝利,最終使其獲得升上天堂的機會。

魅力貓是一隻曾經風光無限,美若天仙的母貓,但歲月與不幸使其變的蒼老骯髒,她孤獨衰弱,身處最下等的街區,象徵最底層的階級,她渴望著升入天堂,用最質樸,最真誠的歌聲詠唱著嚮往,《回憶》唱起,無論是深受追捧與愛戴的首領,邪惡黑暗的犯罪者,還是無所事事,一事無成的芸芸眾生,他們無不為之共鳴與動容,這也是全劇最感人的地方。

 

Midnight,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午夜,路上寂靜無聲

Has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月兒也失去記憶

Sheis smiling alone

她笑得多孤寂

Inthe lamplight

街燈下

Thewithered 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

枯葉在我的腳下堆積

Andthe wind begins to moan

風兒也開始哀鳴

Memory,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回憶,當我獨自在月光裡

I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我的笑只在往昔

Itwas beautiful then

那時多麼美麗

I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回憶當時才知快樂是什麼含義

Letthe memory live again

讓回憶重新降臨

Daylight,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日光,我等待太陽升起

I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我要為未來思慮

AndI mustn’t give in

而我不能放棄

Whenthe dawn comes

當黎明到來

Tonightwill be a memory, too

今夜也將要成為回憶

Anda new day will begin

新的一天就要開啟

Burntout ends of smoky days

每日都像燃燒的煙霧

The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

黴味充滿清晨空氣

Thestreet lamp dies

街燈又熄

Anothernight is over

又是一夜過去

Anotherday is dawning

又將是一個黎明

Touch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

靠近我,離開我多麼容易

All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讓我獨自回憶,回憶昨日美麗

Ifyou touch me

如果你靠近

You』ll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你將明了快樂的意義

Look!A new day has begun

看!新的一天已經來臨

 

自《貓》誕生以來,《回憶》這首歌就揚名四海,如泣如訴的旋律,誠摯、飽含深情的表達,俘獲了許多人心。劇中主角縱使命運坎坷,生活痛苦,也不曾沉溺於回憶當中的華麗幻想,也不曾被現實絕望所打倒,永遠心懷嚮往,為即將到來的明天奮鬥,讓每個明天即將成為美好的回憶。

 

而我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時常會遇到困難與挑戰,難免使人沮喪躊躇,不妨停下腳步,看一次音樂劇《貓》,在歡笑捧腹之餘,嚮往與希望的力量能為你灌注勇氣與信心,陪伴你無懼前路。


相關焦點

  • 致敬桑德海姆和韋伯——兩個將一生奉獻給音樂劇的男人
    桑德海姆近照 桑德海姆年少時即師從巨匠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創作了《歌劇魅影》、《耶穌基督萬世巨星》、《貓》等經典劇作。數十年來,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有十餘部,獲獎無數,在除劇作以外的音樂領域也頗有建樹。
  • Fate系列君主.埃爾梅羅二世中格蕾喜歡韋伯嗎?
    這部fate系列《君主·埃爾梅羅Ⅱ世事件簿》時間線是第四次聖杯戰爭十年後,第五次聖杯戰爭開始前夕。是一部填坑系列作品!!!!如果你關注fate系列可以補補這部!
  • 簡析論韋伯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特徵
    韋伯創作了大量的音樂劇,其中於1986年首演的音樂劇《歌劇魅影》自出演以來引起了長效轟動,深受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從而令這部音樂劇成為上演最長久的一部巨作。《歌劇魅影》創造了音樂劇上的一個新佳績,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韋伯音樂創作的一個巔峰。
  • 譚維維婁藝瀟擔綱韋伯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女主
    韋伯選定音樂劇「明日之星」挑戰高難度作品《周日戀曲》從頭到尾只有一名女演員和6名樂手組成的樂隊在舞臺上完成演出,全劇圍繞女主角個人展開。女演員需要獨挑大梁,完成多首傳唱度高的歌曲,還要將複雜飽滿的表演和情緒轉換傳遞給觀眾。自《周日戀曲》誕生以來,莎拉·布萊曼、瑪蒂·韋布(曾出演《貝隆夫人》女主角)等女星都擔任過女主角。
  • 拯救《歌劇魅影》,72歲韋伯老爺子拼了
    為拯救歌劇魅影,72歲的韋伯老爺子這兩天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昨天(8月12日),英國著名音樂劇《貓》和《歌劇魅影》的作曲者韋伯(Andrew Lloyd韋伯的原話是:「為了證明劇院能夠安全重開,我可以做任何事情。」
  • 《歌劇魅影》為她而寫 莎拉·布萊曼與韋伯的那段婚外情
    可不是嘛,當時的莎拉·布萊曼簡直是萬眾女神!年輕時的韋伯和布萊曼郎才女貌(插播)這樣的巧合不禁讓我想起了安妮·海瑟薇和她老公。他老公長得巨像莎士比亞,而莎士比亞的妻子也叫安妮·海瑟薇……原來,當時布萊曼雖然小有名氣,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已經名聲大噪的韋伯的青睞。在當時韋伯轟動全世界的音樂劇《貓》中,布萊曼雖有加盟,不過演的並不是女主角,而是其中一隻可愛的小貓Jamima(傑米瑪)。跟隨《貓》巡演了一年後的1983年,布萊曼又參演了查爾斯·史特勞斯的兒童歌劇《夜鶯》。
  • 名偵探韋伯,參上
    誠然,熱門手遊FGO第一部中最為精彩的一個章節絕對是十足十的值得期待,而且在這一章節的劇情中Fate系列中雖然包含爭議但是卻人氣超群的金閃閃吉爾伽美什也是化身為賢王閃憑藉著自身超強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波粉絲。然而咱們今天的主角卻不是這位時而二了吧唧虐殺伊利亞,時而霸道總裁抱著扎比子私奔十幾光年的英雄王,而是曾經在他手下倖存卻最終難逃加班過勞死命運的王妃,韋伯·維爾維特,或者說君主·埃爾梅羅二世。
  • 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 你不知道的韋伯的秘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你不知道的那些韋伯的秘密呦~大家都知道饑荒蜘蛛人韋伯是饑荒中的角色之一,它可是一個有趣的角色,下面大家就跟隨安趣網小編一起來看看饑荒蜘蛛人韋伯介紹,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那些韋伯的秘密吧!
  • 饑荒:蜘蛛人韋伯成了現在這般模樣,究竟是好是壞?
    每一名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世,我們本期文章要詳細探究的,與我們可愛的蜘蛛人韋伯息息相關。首先應該要把官方推出的饑荒遊戲背景知識跟大家簡單複述一遍,因沉迷於黑魔法力量的麥斯威爾,被暴亂的黑魔法傳送到了饑荒世界裡面。麥斯威爾想要嘗試離開這個世界,於是藉助僅存的一絲黑魔法的力量把製作連接饑荒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傳送門的方法,交給了一個痴迷於科學實驗的紳士科學家威爾遜。
  •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時間:2016-12-25 14:5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 蜘蛛人韋伯分析介紹 饑荒蜘蛛人韋伯怎麼用稻草卷呢?周圍有怪,沒法睡這是什麼鬼,相信各位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吧!
  • ...從韋伯「雙經典」到首次來廣州上演的《鐵達尼號》,還有...
    《貓》:重溫經典現場,電影版會不會「真香」?時間:10月11日-20日場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沒錯,《貓》又來了。這部最受觀眾歡迎的音樂劇經典,去年再訪廣州時就掀起過「吸貓」熱潮。畢竟,無論對初次接觸音樂劇的觀眾,還是因為《貓》而迷上音樂劇的觀眾,這部韋伯經典都是音樂劇觀劇道路上繞不開的必看之作,正如有粉絲在看後表示:「歡笑與眼淚交織在一起,張弛有度,喵生百態,《回憶》面前,潰不成軍。」2003年,原版音樂劇《貓》首次在中國內地亮相,場場爆滿的景象一度成為劇圈盛事。
  • 線上一對一大師課系列/德國漢堡音學院【鋼琴教授】:馬提亞斯•韋伯
    馬提亞斯·韋伯出生於哥廷根,在奧爾登堡開始他的音樂學習之旅。八歲登臺上演奏前奏曲與賦格。韋伯畢業於漢堡國立音樂與戲劇大學鋼琴、指揮及樂理專業。在羅馬舉行的ARD國際音樂大賽上,韋伯被正式宣布為德國人民獎學金基金會與德國青年藝術家音樂會大獎獎學金獲得者。
  • 《百年巨匠——齊白石》
    》,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連續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紀錄片重點項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資助。
  • 音樂劇《貓》
    到本世紀初,《貓》劇總計在倫敦西區演出近九千場,在紐約百老匯演出七千多場,是為上述兩地演出最多最久的音樂劇之一。《貓》劇獲獎無數,並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全球演出。視頻(中英字幕)系安德魯·韋伯1998年為《貓》劇製作的影視版本,仍請伊蓮·佩姬任主演。
  • 《百年巨匠——黃自》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聯合攝製,中國民生銀行獨家贊助的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是國內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的關於20世紀畫壇巨匠、藝苑大師、文壇泰鬥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以百集的規模拍攝40餘位20世紀中國文藝領域的傑出代表——
  • 【名曲欣賞】韋伯:邀舞
    卡爾·瑪利亞·馮·韋伯(1786—1826),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韋伯十分鐘愛鋼琴的音色,因此寫作了許多優美的鋼琴曲,其中要數1819年獻給其妻子的《邀舞》最為出色,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韋伯1817年起定居德國德勒斯登,並與女歌唱家卡洛麗娜結婚。1819年,為慶祝妻子卡洛麗娜的生日,韋伯特意寫了鋼琴獨奏曲《邀舞》作為獻給卡洛麗娜的生日禮物。1821年6月25日,韋伯在柏林的一次音樂會上親自演奏了這支曲子。
  • 韋伯:魔彈射手
    ——《魔彈射手》唱詞1811年,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曾經在巴爾曼外出巡演。一天,他忽然間發現了作家阿貝爾寫的《德國鬼故事集》,性質大起,認真讀著。1816年12月,德勒斯登歌劇院邀請韋伯去擔任指揮,他答應前往。到那裡之後,他發現只有自己一個是德國人,為此十分不甘心——當時義大利歌劇佔據統治地位。這時,韋伯腦海中萌生了創作一部德語歌劇的念頭,那個幾年前讀過的故事《魔彈射手》再次進入眼帘。他將這個故事講給一個文學愛好者朋友金德,金德很支持這個想法,還答應了為這部歌劇撰寫腳本。
  • 永恆的經典: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貓》
    音樂劇《貓》由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根據艾略特的詩改編而成。《貓》的劇本取材於英國詩人託馬斯.斯特爾斯.艾略特的詩集《擅長裝扮的老貓經》,講述了傑利克貓族進行儀式,推選一隻貓升入天堂的故事。韋伯從1977年起著手為《擅長裝扮的老貓經》編配音樂,在幾年的工作過程中,韋伯充分揣摩著兒童的心理,最終改編出的音樂劇作品深受兒童喜愛。
  • 今晚我們觀劇|韋伯音樂劇《艾薇塔》
  • 韋伯:邀舞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Weber ,1786-1826年),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德國民族音樂先驅者。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畫像1807年在斯圖加特任符騰堡公爵的秘書,1810年重新投入音樂活動 。1813-1816年領導布拉格歌劇院工作,1817年起定居德勒斯登,並與一女歌唱家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