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古代女子送給心愛的人的定情信物

2020-12-23 柴柴有文化

說到古代的定情信物,你會想到什麼?紅豆,髮簪,玉佩,戒指,香囊還是一縷青絲。今天柴柴就先帶你了解一下香囊。

香囊其物

香囊,古人也叫"香包"、"香袋」、「香纓」、「佩幃」、「容臭」, 更為通俗地則叫做「荷包」、「耍貨子」。它是一種小巧精緻的民間刺繡工藝品。通常,這種香囊是用織錦製作的,因而也會稱作「錦囊」, 或者「錦香袋」。流傳下來的這種小東西,竟然有這麼多的叫法和別名哩。這種小件,跟玉佩一樣,大多系在腰間,也有的會系在自己的床帳或車輦上。

從外觀上看,它是用彩色絲線在彩綢上繡出各種精美的圖案紋飾,然後縫製成形狀和大小各不同的繡囊。這個香包的裡面,自然不是空的。之所以稱為香囊,就因為它的裡面裝著許多種有濃烈芳香氣味的混合香料。至於裡面的香料,填充的主要是是丁香、雄黃、艾葉末、冰片、藿香、蒼朮等這些具有芳香和除溼功效的中藥材粉末。將香囊佩戴在身上,可以除臭,就跟今天的人們往身上噴香水的效果一樣。不過,香水的效果比較短暫,而香包裡的香味則可以一直存在主人的身上。

另外,由於香料中有中草藥,因而可以起到殺菌健身的功用。可見,一枚小小的香囊,竟有多種實用功能呢。

香囊的由來

據說,香囊和古老的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有關。

很早以前,每年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家家戶戶都要過端午節來紀念楚國那位偉大的詩人屈原。除了紀念屈原外,農曆五月在古代被稱作「毒月」。五月五日,被叫做「陽極之日」, 還叫「中天節」, 相傳這條五毒就會醒來,人們為了驅逐五毒,就會製作出各式各樣的避邪物。比如各種各樣的香囊。在香囊中包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艾草,以及菖蒲研成粉末,然後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利用它散發出來的香氣,來排除夏天蟲菌的侵擾。

香囊的歷史

戰國時代,人們佩戴香囊似乎更為流行和普遍。比如屈原在《離騷》中描寫:「扈江籬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其中的江離、闢芷、秋蘭都屬於香草,可以作為香料。

可見,當時的士大夫已經流行佩戴香囊這種飾物了,香囊不僅僅是女性的東西。

不過到了晉代以後,由於習俗的改變,這種香囊才漸漸成了女人和兒童們的專用品。男人們似乎很少佩戴這種小巧玲瓏的東西了。

但是一般的士大夫卻開始佩戴另一種類似的玩意兒-荷包。尤其是官員們,據說他們每當上朝,就需要穿著規矩莊嚴的朝服。而穿朝服,必須佩戴這種荷包。這算是一種官方禮儀。

荷包跟香囊不同的地方在於,香囊裡面主要裝的是香草之類的東西,而荷包裡面主要裝的是一些手巾細物。

到了清代,香囊竟成了一種饋贈佳品,尤其是相戀的男女們,拿來作為饋贈的愛情信物了。當然,這個香囊是女孩的東西,所以,許多時候,女孩們會親自製作香囊,然後贈送給自己暗戀或喜歡的情郎。

到了近代,佩戴香囊的習俗似乎淡了,僅僅成了民間在端午節的贈品,無非是用來求吉祈福,驅惡避邪的。

香囊的寓意

從清代留存的香囊來看,大多以花卉和動物為主。這些圖案通過隱喻和象徵的藝術手法表現了人們對某些理想的寄託和嚮往。

比如,雙魚圖案、雙蝶圖案,以及鴛鴦等圖案,無不象徵著男女相愛含義。而蓮花、荷花、牡丹、梅花等花卉圖案,則預示著女性的美麗和節操。而用喜鵲登梅、蜜蜂採花等圖案,則隱喻喜上眉梢等生活情趣。至於松鶴圖案,很明顯象徵著人們對長壽的期盼。而石榴圖案則象徵人們期盼多子多福。

另外,用漢字諧音作比喻的圖案,更是普遍。

比如送給新婚夫婦香囊上,如果繡有棗兒、花生、桂圓、蓮子組合圖案,就是暗含著「早生貴子」的寓意。

送給一些長壽老人的香囊,就會繡以貓和蝴蝶戲牡丹組合圖案,暗含著「耄耋童趣」的寓意。

如果是送給小孩的香囊,經常見到的有「福壽娃娃」-在憨態十足的娃娃周圍環繞蝙蝠、桃子的組合圖案,寓意今生「多福多壽」。

可見,這些小小的香囊,光外表上的圖案,就十分豐富,而且寓意深刻,讓人嘆服。

結語

如今的人們很少用香囊了,因為生活習俗不同了。但是作為一種古老的工藝品和節日禮物,它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在某些人看來,它可是一種難得的高檔貨,有時候在古玩店裡,可能也會偶然發現這個小玩意兒呢。看到這篇文章的姑娘們如果你身邊有喜歡古風的小哥哥,並且也是你的愛慕對象,不如送個香囊給他吧!順便把這篇文章給發過去,他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愛文玩,關注柴柴!

相關焦點

  • 中式大美: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感情破裂,便會將信物退還……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年輕男女互贈的一方羅帕,都能讓人浮想聯翩。那麼,古時主要有哪些定情信物?簪子是古代最常見的一種定情信物。古代的女子如果把簪子銷毀,那就是不想繼續這段情緣了。
  • 雷哥出品,細數古代的男女定情信物有哪些?
    細數古代的男女定情信物有哪些?在中國古代,古人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所以很注重人和人之間的禮節。而在當時那個文化大背景之下,人們又是如何來確定男女雙方之間的愛情的呢?「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 睡碎念 古人10大定情信物,深情款款
    3、梳子在古時候,送梳子有私定終身,白頭偕老的意思,用頭髮寄託相思,而梳理頭髮用的梳子也成為了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6、手鐲在古代作品中,常見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在《聊齋志異》就有書生偶入仙境與紫衣仙女結交,臨別時,仙女吧自己所戴的手鐲送給書生留念。後來這種定情方式就一直延續至今。
  • 古代女子的定情信物
    明清 梅花四連環戒指用戒指定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
  • 古代的幾種定情信物,那些你不知道的曖昧!
    在中國古代,定親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處在青春期的男女卻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定情信物的精神含義,比信物本身更為豐富。贈與定情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丟失了信物,或被理解為不忠;感情破裂,便會將信物退還。
  • 細數古代的定情之物,都分別有這樣一些寓意,大家知道嗎?
    第一名當然是香囊,它是在彩綢上出許多圖案,並將五色的絲線纏繞在低端。這些圖案是有寓意的,像鴛鴦就是定情的意思。在香囊中也裝入了許多用中草藥研製的細末來去提神避邪。而這個大多屬於私人物品,所以也成為了定情的信物。
  • 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美到不可方物
    原標題:古代男女的定情信物,美到不可方物每個人都具有創造的潛能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讓世界看見你無限可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紙婚約相伴永年在古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常有用信物來定情的做法迫於禮教和社會壓力交換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雙方私下進行
  • 許世友和田普以子彈頭定情,而三毛和荷西的定情信物竟是駱駝頭骨
    序言:中國古代的男女以信物定情,在如今的不少影視作品中也可以略見一二。我們在影視作品上古代最常見的定期信物有:紅豆、玉佩、香囊、荷包、同心結、家傳之寶、扇子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慢慢演變成自己挑選的紀念品、項鍊或是有特別意義的物件。
  • 這些中國古代定情信物,完爆情人節鮮花巧克力!
    定親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墜入愛河的男女卻常用信物來定情。贈上了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咱們不妨看看古人贈送給情人的定情信物吧↓↓↓比起玫瑰、巧克力,可要精緻多了!
  • 古代生活探秘:古人的「定情信物」有哪些?為何「紅豆」最相思?
    一、古代文人的「定情信物」1.為心愛之人寫情詩古代文人墨客在遇到愛情時,都會發揮個人特長創作情詩。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撰寫的《鳳求凰》,就是一篇足以感動古今的愛情宣言:「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1)《詩經》中的愛情信物「彤管」《詩經》中有很多愛情詩,其實就描繪出了古代男女相互贈送定情信物的橋段。「信物」指的是被當做憑證的物品,古代女性如果對某個男子芳心暗許,一般都會贈送耳環、簪、香囊為信物。而男性則會將情書、詩歌、器具,當做二人定情的信物。
  • 15件古人定情信物盤點,C位非它莫屬
    今天盤點一下古代15種定情信物,它們也可以分成四大類。第一類是首飾,可見這多是姑娘贈送給小夥子的信物。比如頭髮上用的髮簪和髮釵。髮簪是最常見的一種定情信物,我們在古裝劇裡也經常看到女子用此物定情。髮釵也是如此,比簪子更加複雜,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這類定情信物還有手鐲、耳環、戒指、纏臂金等等,都是女子貼身之物。
  • 中國古代香囊的美學
    中國古代把香包稱作香囊、佩幃、容臭、香袋等,俗稱香包。囊就是袋子,裡邊裝上香料就稱作香包。香囊造型甚多:桃形、石榴形、雞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等。香囊材質有絲線錦緞的,也有極少數鏤金的,還有透雕玉質的。
  • 古代幾種定情信物,放到現在一樣能送,寓意太美好你還不趕緊送?
    互相交換定情信物,是僅次於正式結婚的社會性質的重要禮儀,這就是我們現在人常說的儀式感,信物可以不必過於昂貴、也不必是特殊的什麼東西,但是總得是有一定來歷,或者和自己有些關係,精神上的含義,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一旦交換了信物,就表示把自己的忠心,也交付給了對方。
  • 古代人的定情信物都送些啥?
    在愛情的關係裡,送禮物可是最重要的環節,可愛的男孩子們想破腦袋都在想送什麼禮物,你可曾想過咱們的老祖宗古代人都送個啥?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著對方很想念很掛念你。2.梳子每天都梳理頭髮也代表著它與你的密切性,代表著白頭攜老。
  • 郵票中的愛情信物,你最喜歡哪一套?
    女子捧給心儀的男子一個木桃作為禮物,男子則解下身上佩戴的美玉,回贈給鍾愛的女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以定同心之約。《詩經》中的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一唱三嘆,餘音嫋嫋,將愛情中的男女互贈信物的場景和內心活動描述的入木三分。 木桃和瓊瑤作為信物,被賦予了愛情的象徵意義。古今中外,象徵愛情,表達愛慕的物品在生活中還有很多。
  • 淺談古代香包文化
    在古代時期,有時候想要向心愛的女子表達心意時,只能通過快馬加鞭或者是飛鴿傳書來傳遞自己心中的一份感情,但是即使這樣也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代價。我們現如今的定情信物,它有可能是一枚戒指,一個項鍊,一個首飾來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那麼在古代時期,人們想要表達互相的仰慕之意,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的呢?
  • 這件古代進士贈予愛妾的定情信物,如今成為稀世珍寶!
    古代的男子示愛是有儀式感的,他們擁有浪漫的愛情細胞,會哄女生開心。當他們在遇到心儀的女子,想要陪伴守護一生的時候,會精心準備定情信物。髮簪適合長久保存,不僅美觀而且寓意也深。如果有古代男子送定情信物的排行榜,那髮簪必定在榜上有名。
  • 清平樂:徽柔送香囊給懷吉做定情信物,表示除了懷吉無人可以信任
    徽柔認為這是兩個人之間的珍貴回憶,就把這份回憶就成了香囊。 懷吉看見香囊之後,先是誇讚了徽柔一番:公主別出心裁,這個圖案估計是前無古人啊。徽柔也特別的驕傲,表示自己繡的這個東西多麼的別致。
  • 錦衣之下:陸繹把手鍊送給今夏代表什麼?定情信物還是精神食糧?
    還有師父訓斥她的話,不要僭越,她和陸繹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所以今夏不敢想,她和陸繹會有什麼突破性的關係。但是人就是一個矛盾體,心會跟愛一起走,不會跟著對錯走。今夏喜歡陸繹,在乎他的一切,卻不敢往深處想。比如她發現,陸繹很在乎他的手鍊,有一次她不小心碰到了,陸繹還發了好大的脾氣。
  • 互通款曲,古人那些鞏固感情的美好信物
    在古代,不同於聘禮,愛情關係當中的信物,並不約定婚姻,卻能表達對眼前這段感情的認真,有的也直接導向了婚姻。「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有玉環金佩,或有鮫帕鸞絛,皆由小物而遂終身。」(《紅樓夢》)所以信物不能輕易給人, 只要給出了,就得對這份感情負責到底,否則會遭受負心之譴責。 愛情試探期,心理微妙,患得患失。現代男女尚且如此,何況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