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一如既往地響徹雲霄

2020-12-24 鷗子閒聊電影

電影黑鷹墜落是根據費城新聞報記者馬克鮑頓的紀實文學black Hawk down改編。1993年發生在摩伽迪沙街頭的殘酷血戰,再次驚醒美國人,雖然海軍陸戰隊的裝甲車仍然源源不斷的往世界各地運送美國大兵,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也一如既往地響徹雲霄,但對山姆大叔一呼百應的日子肯定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試圖通過好萊塢電影對世界警察的霸權主意作出深刻批判,顯然是不現實的,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黑鷹墜落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不少電影的前面,即使大多數觀眾仍然認為編導還不夠誠意。

老美的脆弱神經已經不能再承受失敗的苦楚了,越南戰爭失敗之痛,足足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而作為越戰之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地面戰,摩伽迪沙戰役,又會如何折磨美國人呢?鑑於上面的種種壓力和風險,即使是聲名顯赫的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和雷德利斯科特一起承擔這次安撫美國大兵的任務,他們也絕對不敢有任何造次。當然,紀錄片式攝影機如實反映戰情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展示戰火中的袍澤友誼要比揭開自己國家傷疤來的容易得多,也是一種討好四方的中庸之舉,畢竟誰混口飯吃也不容易。所以電影黑鷹墜落迴避了戰爭本源的探究,一點不令人意外,蒼白的行動,蒼白的角色和蒼白的說服力,令它註定不能成為經典的戰爭電影,倒是互動遊戲,早就瞄準了它的題材,以黑鷹墜落命名的遊戲曾經風靡虛擬世界。

黑鷹墜落特別收藏版

影片講述的是由120名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組成的特別行動部隊被困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準備上的不足和意外的困境,一次簡單的行動,變成了噩夢,摩加迪沙幾乎成了他們的葬身墳墓。經過浴血奮戰和15小時的痛苦煎熬,美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突出重圍,逃出生天,此次行動共造成了超過1000名索馬利亞民眾及19名美國軍人的死亡。之前就已經提及黑鷹墜落的指導思想,其實非常明確,焦點就是對準美軍在逆境中如何自救和艱苦殺敵,以博取觀眾的同情和認可,它採用了大量的寫實加放大的手法,一絲不苟的刻畫了血流滿面,孤立無援的大兵們,英勇和果敢的行為,對他們的傷亡和戰機墜毀更是大肆渲染。作為一部美國出品的大片,一切似乎無可厚非,也順理成章,然而引起人們不滿和讓人詬病的卻是他們對待敵人的態度,無論是叛軍還是普通民眾,竟然一視同仁,並且以一貫的美式作風把他們矮化,畫面不失時機的表現,他們殘暴愚昧和打砸搶掠的低等行為,成群結隊不分敵我的是如螞蟻一樣的平民百姓,強權主義思想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作品的公正性和平等性上。即使是早已有心理準備的我,懷疑起編導的誠意也毫不足奇。影片在把握思想尺度方面確實有失偏頗。黑鷹墜落的題材選擇是值得肯定的,可惜瞻前顧後的改編和骨子裡的頑固,可能歪曲了作品本身的原意,在一場非正義的戰爭中,美國人明顯的反思和自我檢討不夠,讓人感覺不到悔意的成分,更像是在美化自己和轉移視線,為自己的行為掩飾,博取廉價的同情。

這套碟最驚喜的就是花絮內容

黑鷹墜落的單碟裝本身畫質表現就非常出色,而這套三碟裝的豪華特別版,畫面更進一步。最深的印象是畫面非常銳利,細節還原出色,像影片中每一次爆炸之後漸起的塵土和墜落的碎片,以及在炎熱的索馬利亞接頭戰士們皮膚表面不斷冒出的汗珠都刻畫的細緻入微。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攝影的色調上經過精心的處理,強調陽光下的強烈反差,有點泛白的畫面,顯得曝光過度黑色十分深沉,以致很難看出暗部的細節和層次,但整體畫面保持很高的清晰度,烘託出影片強烈的紀實風格,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由於過於強化圖像的對比度,某些場景出現了令人不悅的鑲邊現象。黑鷹墜落曾經贏得奧斯卡最佳音響的獎項,使本來就令人不安的畫面更加富於感染性。在每次軍事行動的場景中,所有聲道都被充分調動起來,營造出令人震撼的環繞聲效果。每次黑鷹出現的聲音總是富有攻擊性,超低音和環繞聲道,全力以赴製造出灼灼逼人的效果,低音炮不僅在槍戰和爆炸的場景中舉足輕重,而且也使電影配樂變得更加深沉,更難得的是,在殘酷戰爭場面的音響表現上,可以很清晰地捕捉到各種槍炮聲,子彈反彈聲,爆炸聲,彈殼落地聲以及碎片聲交織的聲音, 場面的營造功力一流。在表面喧鬧的環境中,聲音製作始終保持清晰。再加上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富於激情和緊張感的配樂,沒有喧賓奪主,很好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後兩張d9全部都是花絮內容

黑鷹墜落三碟豪華套裝,除了一張正片之外,花絮佔據了另外兩張碟,這可能才是買DVD影碟的意義所在。

第一張正片碟,特別收錄的花絮有三條各有側重的影片全程的評論音軌。第一條評論音軌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莫在一起的評論音軌,他倆非常深入地講述了影片吸引他們拍攝本片的原因,所反映的史實和他們嘗試通過影片所要表達的觀念等。第二條評論音軌是由作者馬克鮑頓和編劇肯羅蘭擔綱,重點講述了劇本與事實之間的差異,以及為了便於電影的拍攝,對原著所作出的改動等詳細說明。最後一條評論音軌就顯得尤為珍貴,請來了一些在當年軍事行動中擔任特勤武裝突擊隊員的退伍軍人,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並對影片中的事實和虛構進行了分析。

第一張花絮碟的內容主要是圍繞電影的製作上,戰鬥的精髓,黑鷹計劃幕後製作特輯,非常詳盡地向大家介紹了黑鷹墜落,從構思到完成的整個拍攝過程的各個方面,製作特輯竟然時常達到了150分鐘,比電影正片還要多出六分鐘,這可以說是巨細無遺了。雖然有些內容比電影本身更有趣,但要看完它,大家還真得有點耐性才行。設計摩加迪沙,是一個有關本片場景製作的紀錄片,長15分鐘,此外,還有八段被刪除和另一個結局片段,都可以選擇導演的解說音軌。

第三張花絮碟力圖將1993年發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真實歷史事件帶給觀眾,收錄了兩個先前由電視網製作和播放的原版紀錄片,第一個是美國的歷史頻道製作的黑鷹計劃的真實故事,長100分鐘,通過上文提到的小說作者馬克鮑頓的背景資料,戰士的採訪和重演等,來力圖重現當時的真實情況。另一個紀錄片是pbs出品的前線:摩加迪沙伏擊戰,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著重以新聞報導和時事分析的形式來反映當年的軍事衝突事件,也很吸引人。插入目標大樓,是一個被有導演解說音軌的多角度欄目,向我們展示了導演如何指導士兵從直升機空投到地面的那一場戲等等 。

在最後其實我就想說一句,黑鷹墜落這部影片拋開題材及一些其他客觀因素,或者只從電影這一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部經典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黑鷹墜落3d豪華版,更是被譽為當年年度發行的最佳dvd之一,他是最全面綜合的將一部電影及其製作與電影所依據的真實事件融匯於同一個載體之類的又一個成功範例。

經典

相關焦點

  • 黑鷹墜落,一場非正義的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響徹雲霄
    1993年發生在摩伽迪沙街頭的殘酷血戰,再次驚醒美國人,雖然海軍陸戰隊的裝甲車仍然源源不斷的往世界各地運送美國大兵,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也一如既往地響徹雲霄,但對山姆大叔一呼百應的日子肯定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試圖通過好萊塢電影對世界警察的霸權主意作出深刻批判,顯然是不現實的,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黑鷹墜落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不少電影的前面,即使大多數觀眾仍然認為編導還不夠誠意。
  • 堅定不移維護人類的和平與安全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當年的那場戰爭,不僅為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也為整個人類,提供了極為深刻的經驗教訓。其中十分重要而且在當下最具現實意義的一條,就是要堅定不移地維護人類的和平與安全。
  • 正義與非正義的三個界限:那些該打的和不該打的戰爭
    正義與非正義的三個界限:那些該打的和不該打的戰爭老勝算/文人類社會總是政治紛爭不斷,這其中包括領土主權之爭,統治權利之爭,各種利益之爭……等等,而政治紛爭發展到不可調和的階段就出現了戰爭。一般情況下,戰爭是敵對的雙方以武力相互殘殺消滅的過程,縱觀人類戰爭史,參與戰爭的敵對雙方是可以分為正義方或非正義方的。毛主席1936年12月寫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說:「歷史上的戰爭,只有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類。我們是擁護正義戰爭反對非正義戰爭的。」
  • 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權,真的掌握在我們手中嗎?|青蘋
    但是,難道侵略者和為他們辯護的人,沒有看過那些在西方世界裡滿坑滿谷的「反戰作品」嗎?難道他們不知道,戰爭有多麼殘酷嗎?他們當然看過那些「反戰作品」,他們當然也知道戰爭有多殘酷。因為,他們就是那些「反戰作品」的取材對象,他們就是戰爭中殘酷的製造者啊。
  • ...為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奮鬥不止——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他們表示,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激勵人們為維護世界和平和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奮鬥。  中國在韓僑民協會總會會長王海軍說,重溫歷史,人們深刻感受到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有膽量、有骨氣。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也不畏鬥爭,我們將傳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為維護世界和平和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 【地評線】映象網評:回望抗美援朝戰爭:為和平而戰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在中朝邊境爆發;1952年10月1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邱少雲在上甘嶺英勇犧牲,年僅26歲;1981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寫到「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而今天,抗美援朝戰爭的70周年,當我們站在新時代回望這段歷史,又可以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和力量
  • 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G20涵蓋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有巨大影響力,其成員在特定問題上的溝通將對國際和平穩定產生深層次影響。  幾十年來,和平與發展難題一直考驗中東地區。從巴以衝突到伊拉克戰爭,再到如今的敘利亞危機,衝突成為地區發展的絆腳石。埃及《共和國報》副總編輯阿布德·法烏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恐怖主義、軍事衝突等難題,成為阻滯全球經濟繁榮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世界名著改編電影 戰爭與和平
    點擊海報觀看電影戰爭與和平  第一集戰爭與和平 第二集戰爭與和平 第三集戰爭與和平 第四集《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託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的基本主題是肯定這次戰爭中俄國人民正義的抵抗行動,讚揚俄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和英雄主義。但作品的基調是宗教仁愛思想和人道主義,作家反對戰爭,對戰爭各方的受難都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 專家談抗美援朝戰爭的世界意義
    「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既是從中國的安全出發,又是從拯救朝鮮於危難之際的需要考慮,也是著眼於維護亞洲和世界和平,體現出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丁偉說。  在殘酷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戰爭的偉大勝利。
  • 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北京歸來話感受)
    本報北京9月6日電  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頒發儀式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受邀來華參加紀念活動的國際友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紛紛表示,世界各國應當共同銘記那段歷史,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 【地評線】京彩好評:讓和平的陽光永遠照耀祖國大地
    70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黨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被動投入的「立威之戰」「止戰之戰」。
  • 世界何時才能鑄劍為犁——桌遊中的戰爭與和平
    ——《孔子家語·致思》戰爭,對出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如此陌生,陌生到反戰標誌已然成為潮流圖案,對戰爭應有的恐懼與害怕,也只在沉重的戰爭題材電影或紀錄片中才會被喚醒。至於遊戲,則更多地是站在另一個極端,無所不用其極地讓玩家體驗到戰爭中暢爽殺敵的快感,很少引發人們去思考——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 上海書展|《大審判》: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維護和平
    劉統認為,本世紀初,中日關係日趨緊張,日本右翼不斷翻案,否認戰爭罪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相應地加強了抗戰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戰後審判同樣是抗日戰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過去的審判研究視野都比較狹窄,主要聚焦於東京審判,缺乏對審判全局的了解。所以我花了五年時間做這個課題,就是為了還原這段歷史。」
  • 持續維護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聯合國權威
    75年來,人們不斷總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的經驗教訓,從而促使國際關係日新月異,和平與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銘記歷史,警示後人,珍視和平,開創未來,促進國際關係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意義所在。聯合國權威需要共同維護聯合國的誕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成果,是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產物。
  • 雨果《悲慘世界》與列夫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前段時間無意中看到有文章推薦《悲慘世界》,說是世界前十大經典名著之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推薦了《戰爭與和平》和《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我在看過的書中也經常有其他名家給予極高的評價。看雨果的《悲慘世界》猶如看經典的推理小說,結構緊湊,語言精煉。書中任何一個被描寫的人、物、事,絕對是伏筆,作者惜字如金但該交代的該描寫的,作者會非常細緻、耐心、精準的敘述。能被無數專業人士反覆閱讀,反覆推敲,反覆推薦的經典作品,它絕對是有資本、有實力、有權利稱作經典的!
  • 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
    什麼是非正義?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非正義主要是指實體裁判上的不公正。例如,法院對無罪者判決有罪,或者對罪輕者判處了過於苛厲的刑罰。當然,近一段時間以來,程序的正義受到較為廣泛的重視,一項法律決定的製作過程如果使人受到無視或者輕視,那麼一種程序或者過程上的非正義也就隨之發生了。
  • 響徹雲霄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響徹雲際、響遏行雲,反義詞有:悶聲不響,響徹雲霄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響徹雲霄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響徹雲霄(xiǎng chè yún xiāo)成語釋義: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 《戰爭與和平》的沙俄背景
    這部被公認的世界名著因其將恢弘的戰爭場面和細膩的人文情感描寫,毫無違和感的融合在一起,而使得很多歷史迷、軍事迷、小說迷都視為經典。小說通過兩條分別獨立卻又互有交織的線索,描繪了整個1805年到1820年之間,拿破崙兩次攻打沙俄的歷史場面。
  • 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是行動派
    他們為了實現「世界和平」放棄了幸福安逸的生活,因為,世界上的矛盾衝突依然尖銳——戰爭時有發生,貧窮、飢餓仍會奪走許多人的生命。✔ 2017「攜手為和平:人人享有尊重、安全和尊嚴」✔ 2016「克勝冷漠,贏得和平」✔ 2015「和平夥伴關係——人人享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