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鷹墜落是根據費城新聞報記者馬克鮑頓的紀實文學black Hawk down改編。1993年發生在摩伽迪沙街頭的殘酷血戰,再次驚醒美國人,雖然海軍陸戰隊的裝甲車仍然源源不斷的往世界各地運送美國大兵,維護世界和平的口號也一如既往地響徹雲霄,但對山姆大叔一呼百應的日子肯定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試圖通過好萊塢電影對世界警察的霸權主意作出深刻批判,顯然是不現實的,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黑鷹墜落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不少電影的前面,即使大多數觀眾仍然認為編導還不夠誠意。
提到珍珠港就不得不說傑瑞布魯克海默加麥可貝的組合,他們寥寥的幾部合作之作,便創下了約20億美元的價值, 可比印鈔機的效率還要高,這部於2001年上映的史詩巨片珍珠港,雖然在口碑和票房上並不討好,更被人稱作是傑瑞布魯克海默加麥可貝的滑鐵盧,但是僅僅在美國本土三個月就收回了將近兩億美元,2002年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該片的東家迪斯尼和博偉公司,為這部影片發行了一套,超級超級豪華的DVD,收錄在博為公司最高級別DVD品牌的vista系列之下。 這是第一次,一部電影,能有著4d9配置的DVD套裝,就此誕生了,為DVD的發展寫下了新的一篇。
影片講述的是由120名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組成的特別行動部隊被困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準備上的不足和意外的困境,一次簡單的行動,變成了噩夢,摩加迪沙幾乎成了他們的葬身墳墓。經過浴血奮戰和15小時的痛苦煎熬,美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突出重圍,逃出生天,此次行動共造成了超過1000名索馬利亞民眾及19名美國軍人的死亡。之前就已經提及黑鷹墜落的指導思想,其實非常明確,焦點就是對準美軍在逆境中如何自救和艱苦殺敵,以博取觀眾的同情和認可,它採用了大量的寫實加放大的手法,一絲不苟的刻畫了血流滿面,孤立無援的大兵們,英勇和果敢的行為,對他們的傷亡和戰機墜毀更是大肆渲染。作為一部美國出品的大片,一切似乎無可厚非,也順理成章,然而引起人們不滿和讓人詬病的卻是他們對待敵人的態度,無論是叛軍還是普通民眾,竟然一視同仁,並且以一貫的美式作風把他們矮化,畫面不失時機的表現,他們殘暴愚昧和打砸搶掠的低等行為,成群結隊不分敵我的是如螞蟻一樣的平民百姓,強權主義思想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作品的公正性和平等性上。即使是早已有心理準備的我,懷疑起編導的誠意也毫不足奇。影片在把握思想尺度方面確實有失偏頗。黑鷹墜落的題材選擇是值得肯定的,可惜瞻前顧後的改編和骨子裡的頑固,可能歪曲了作品本身的原意,在一場非正義的戰爭中,美國人明顯的反思和自我檢討不夠,讓人感覺不到悔意的成分,更像是在美化自己和轉移視線,為自己的行為掩飾,博取廉價的同情。
黑鷹墜落的單碟裝本身畫質表現就非常出色,而這套三碟裝的豪華特別版,畫面更進一步。最深的印象是畫面非常銳利,細節還原出色,像影片中每一次爆炸之後漸起的塵土和墜落的碎片,以及在炎熱的索馬利亞接頭戰士們皮膚表面不斷冒出的汗珠都刻畫的細緻入微。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攝影的色調上經過精心的處理,強調陽光下的強烈反差,有點泛白的畫面,顯得曝光過度黑色十分深沉,以致很難看出暗部的細節和層次,但整體畫面保持很高的清晰度,烘託出影片強烈的紀實風格,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由於過於強化圖像的對比度,某些場景出現了令人不悅的鑲邊現象。黑鷹墜落曾經贏得奧斯卡最佳音響的獎項,使本來就令人不安的畫面更加富於感染性。在每次軍事行動的場景中,所有聲道都被充分調動起來,營造出令人震撼的環繞聲效果。每次黑鷹出現的聲音總是富有攻擊性,超低音和環繞聲道,全力以赴製造出灼灼逼人的效果,低音炮不僅在槍戰和爆炸的場景中舉足輕重,而且也使電影配樂變得更加深沉,更難得的是,在殘酷戰爭場面的音響表現上,可以很清晰地捕捉到各種槍炮聲,子彈反彈聲,爆炸聲,彈殼落地聲以及碎片聲交織的聲音, 場面的營造功力一流。在表面喧鬧的環境中,聲音製作始終保持清晰。再加上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富於激情和緊張感的配樂,沒有喧賓奪主,很好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黑鷹墜落三碟豪華套裝,除了一張正片之外,花絮佔據了另外兩張碟,這可能才是買DVD影碟的意義所在。
第一張正片碟,特別收錄的花絮有三條各有側重的影片全程的評論音軌。第一條評論音軌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和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莫在一起的評論音軌,他倆非常深入地講述了影片吸引他們拍攝本片的原因,所反映的史實和他們嘗試通過影片所要表達的觀念等。第二條評論音軌是由作者馬克鮑頓和編劇肯羅蘭擔綱,重點講述了劇本與事實之間的差異,以及為了便於電影的拍攝,對原著所作出的改動等詳細說明。最後一條評論音軌就顯得尤為珍貴,請來了一些在當年軍事行動中擔任特勤武裝突擊隊員的退伍軍人,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並對影片中的事實和虛構進行了分析。
第一張花絮碟的內容主要是圍繞電影的製作上,戰鬥的精髓,黑鷹計劃幕後製作特輯,非常詳盡地向大家介紹了黑鷹墜落,從構思到完成的整個拍攝過程的各個方面,製作特輯竟然時常達到了150分鐘,比電影正片還要多出六分鐘,這可以說是巨細無遺了。雖然有些內容比電影本身更有趣,但要看完它,大家還真得有點耐性才行。設計摩加迪沙,是一個有關本片場景製作的紀錄片,長15分鐘,此外,還有八段被刪除和另一個結局片段,都可以選擇導演的解說音軌。
第三張花絮碟力圖將1993年發生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真實歷史事件帶給觀眾,收錄了兩個先前由電視網製作和播放的原版紀錄片,第一個是美國的歷史頻道製作的黑鷹計劃的真實故事,長100分鐘,通過上文提到的小說作者馬克鮑頓的背景資料,戰士的採訪和重演等,來力圖重現當時的真實情況。另一個紀錄片是pbs出品的前線:摩加迪沙伏擊戰,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著重以新聞報導和時事分析的形式來反映當年的軍事衝突事件,也很吸引人。插入目標大樓,是一個被有導演解說音軌的多角度欄目,向我們展示了導演如何指導士兵從直升機空投到地面的那一場戲等等 。
在最後其實我就想說一句,黑鷹墜落這部影片拋開題材及一些其他客觀因素,或者只從電影這一個角度來看,它都是一部經典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黑鷹墜落3d豪華版,更是被譽為當年年度發行的最佳dvd之一,他是最全面綜合的將一部電影及其製作與電影所依據的真實事件融匯於同一個載體之類的又一個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