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聊聊性少數群體的問題了

2021-02-21 紀錄片觀察

今年情人節,一部名叫《從暗到明:電視與彩虹史》的五集紀錄片橫空出世,顧名思義,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故事是關於性少數群體。

影片陣容十分強大,一出手便把線上幾乎有點名氣的LQBTQ演員,製作人等以及在歷史上留過名氣的影視劇及相關事件都出鏡了。

性少數群體也叫做彩虹群體,英文名叫LGBT,也就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酷兒、間性人、無性戀以及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規範性的性取向、性別認同和性別表達的人的總稱。

這些群體的英文名分明為Lesbin,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Intersex,Asexual,這些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詞,簡稱「LGBT」。

歷史上,大多數人對這樣的群體一直抱有懷疑的狀態,總是會向這些人群投來鄙夷的眼光。不過還好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大家對性少數群體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當然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頓時就可以在黑夜中看到亮光,但是我們要相信,微微燈火遲早會熊熊燃燒。

每年的5月17日,被命名為「國際不再恐同日」,主要源於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去,從而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以及性別認同,而產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2016年5月17日的國際不再恐同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了《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調查報告》發布會,該報告反映了中國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間性人士的生存狀態,共有三萬多人參與了調查問卷,其中覆蓋面達全國所有省份。

但是有時候,我們在電視上很少看到這樣的群體,不過還好伴隨著像張國榮、蔡康永、金星,程青松等電視行業的著名代表人物持續發聲,整個社會對待性少數群體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當然也包括很多上一輩的父母,他們也開始逐漸會理解這種群體的存在。

系列紀錄片《從暗到明:電視與彩虹史》一共5集,記錄了彩虹群體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被妖魔化,被大眾所排斥,以及到最後各類節目中開始出現了相關「擦邊球」,最終走向了中心位置。

如今開始有了真正的影視作品去記錄和表現這個群體的故事,像國內著名影視劇《東宮西宮》、《藍宇》、《春光乍洩》,《喜宴》等;國外影片類型會更多一些,像《愛你,西蒙》,《斷背山》等。

5集紀錄片紀錄的不僅僅是性少數人群的螢屏亮相,更是關於電視發展的重要記載。電視的發展與性少數人群的結合,讓這些美好的回憶顯得更加勇敢,也更加真誠。

當然了由於節目製作的原因,也沒能對很多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但是通過紀錄片也串聯起了很多當年那些不被人熟知的,關於性少數群體的影視劇和節目,也許僅僅是一個手勢,或者一句暗語,一個動作,但是在當時都是十分珍貴的記錄。

這些劇集的出櫃,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暗到明的過程,每一步都異常艱難,每一步都凝聚了整個群體大部分人所作出的努力和不顧一切的勇敢,這套紀錄片就是對這個群體最好的致敬。

我們要珍視電視的力量,珍視這個傳播的「武器」。

第一集名為《黑暗時代》,在這一集中提到了很多早期時候在性少數群體這方面取得傑出成就的影視劇,以及當時社會對同志群體的偏見。

例如,在五六十年代,犯罪案件中殺人狂或者具有特殊癖好的犯罪者往往會被設定為同志,而在部分新聞節目中,部分節目嘉賓也會極力地去渲染自身對於同志群體的厭惡。

並且在當時那個時候,許多具有同志身份的演員也只能對自己的身份保持沉默,直到後來很多年才去選擇公布自己真正的性取向。

更有甚者,直到自己死後才被揭露自己的同志身份。

早期社會對於同志的批評異常嚴重,《美國家庭》這部關於性少數群體的影視劇在當時受到了各大媒體的口誅筆伐。

但是感謝《美國家庭》攝製組的勇敢,讓LGBTQ群體開始在熒幕上被人們看見和接受。

第二集名為《電視是工具》,喜劇演員趙牡丹在節目中公開表明自己是雙性戀,她作為第二集故事的講述人,在她的講述中,我們清楚地了解到《美國女孩》、《美女錯上身》,《蒙面歌王》等影視劇工作人員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性少數群體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

當然1978年,哈維·米爾克被刺殺更是為加重了同志群體對自己話語權的主動爭取。哈維·米爾克是美國舊金山的一名政客,也是首個公開自己同志身份的政客。

後來他的故事被搬上了大熒幕,在性少數群體發展的過程中,哈維和舊金山這座城市會擁有讓人們記得。

從這個時候開始,性少數群體逐漸走出來,開始去追求自己應有的權力,同時也開始想得到大家的重視。

第三集名為《議題》,這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八十年代,這個時期愛滋病泛濫,所有矛頭都對準了同性戀群體,熒幕內外開始發生變化。

像《平常心》、《1985》等影視劇開始涉及愛滋病問題,當然也需要人們對這一疾病增強了解,但是很明顯地看出,在當時,每一部劇的播出都比之前多了許多障礙。

值得可喜的是,在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具有同志身份的影視明星走出來,呼籲大家用正確的態度看待,許多演員也開始致力於保護和關愛青少年同志。

所有總的來說,八十年代是悲慘的,八十年代也是充滿陽光的,性少數群體也開始向眾人呼籲,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第四集的《突破》和第五集的《新興力量》,向觀眾展現了更多我們所熟悉的同志劇集和節目,當然這也標誌著性少數群體新的時代已經正式拉開了大幕.

性少數群體前進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和壓力,但是得益於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堅信,最終定可以迎來曙光。

未來藍色的天空之上,定會懸掛著一片彩虹。

按照圖示,將【紀錄片觀察】設為「星標」,

就可以第一時間找到我們了~

相關焦點

  • 《彩虹遊輪》備受關注,大陸罕見的性少數群體紀錄片
    話說,最近有一部關於性少數群體的紀錄片很受關注,那就是《彩虹遊輪 紀錄片《彩虹遊輪》海報 據蔣能傑導演在微博透露,《彩虹遊輪》是該團隊在2020年攝製完成的公益紀錄片,他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包容、尊重性少數群體
  • 紐西蘭選出「全球最多元化議會」,11%是性少數群體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7日報導,紐西蘭最新一屆議會中將近一半是女性,11%是性少數群體(LGBTQ,即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等人群的總稱),土著毛利人所佔比例也達到21%。這些有著多樣化背景的政治人物不僅在議會佔據了一定席位,不少人還在政府身居要職。在20名內閣成員中,有1/4是毛利人,還有8名女性和3名LGBTQ人士。
  • 美國最受歡迎的21位性少數群體電視喜劇人物
    這是一種勇敢的表現,為我們在談論電視螢屏上性少數群體的形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不幸的是,該劇後來收視率不斷走低,第五季後便停止播出。現在艾倫•德傑尼勒斯通過《海底總動員》(艾倫在這部電影中是配音員)和她的摯愛《艾倫秀》強勢回歸,繼續為性少數群體謀福利。
  •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 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
    來源標題: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目前,大約1/3的都道府縣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落實日本文部科學省5年前的要求。
  •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
    【日本校服正在不分男女,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目前,大約1/3的都道府縣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落實日本文部科學省5年前的要求。
  • 噹噹辭退變性員工,矽谷科技四巨頭卻這樣對待性少數群體
    噹噹辭退變性員工的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於跨性別群體所受到的職場歧視問題的關注。實際上,亞馬遜、蘋果等巨頭公司們也曾遭遇或處理過類似的事情。 庫克稱,蘋果公司禁止歧視非主流性取向員工及變性員工,並敦促美國政府批准一個反同性戀歧視的法案。 蘋果公司CEO庫克本人,也是性少數人群中的一員。 2014年10月30日,庫克發表文章公開了自己的性取向。在這篇文章中,他表示為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感到自豪。
  • 日本正廢除學生校服性別區分:滿足性少數群體需求
    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
  • 未婚、性少數群體不得不用外國精子庫
    據日本英文媒體《今日日本》12月15日報導,日本國會12月4日頒布法律,明確了通過捐獻卵子和精子生下孩子的父母身份合法性問題,但捐精獲卵者是否為親生父母以及孩子長大後是否可以去認生物意義上的親生父母等問題卻沒有詳細規定,這讓一些未婚、同性戀等群體想通過捐精或捐卵的方式實現當父母的目的人非常猶豫
  • 南瓜晚報:漫威恐怖片《新變種人》導演談片中性少數群體角色設定
    【國際資訊】——漫威恐怖片《新變種人》導演談片中性少數群體角色設定在此前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中,關於性少數角色的戲份都只是打擦邊球,一不留神那一幕就過去了。然而在《新變種人》中,同性戀戲份會聚焦在由麥茜·威廉士和布魯·亨特飾演的兩位主角身上。
  • 5.17 | 性少數應當如何規劃未來?我們精選了27條Popi問答與你分享
    我認為「恐同」是源於對同性戀不了解,或者了解很片面,比如只了解了性行為。人們應該怎麼了解同性戀這一群體呢,有沒有相關的推薦呢?祝所有情感都有安放之處,謝謝你們的回答。A: 謝謝你的提問。其實影視作品裡面的「攻」和「受」的分類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說確實有些刻板,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可攻可受」的群體,而且並不是少數。
  • 日本正廢除學生校服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需求
    據《日本時報》20日報導,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越來越多的高中正在考慮廢除學生校服的性別區分,以滿足變性或性少數群體學生的需求。目前,大約1/3的都道府縣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落實日本文部科學省5年前的要求。
  • 星巴克店內封鎖LGBT社交網站,被怒批歧視性少數群體
    韓國星巴克店內的網絡,遭指控無法連上LGBT群體的社交網站。 近日,韓國星巴克被爆出,店內使用的無線網路居然封鎖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LGBT)群體最廣泛使用的社群網站「IVANCITY」,令人質疑韓國星巴克是否存在著對LGBT的歧視。
  • 《蝙蝠俠》確認在魯比·洛斯離開後推新主角,華納傾向於少數群體
    好萊塢報導者稱,這回華納在新主角上傾向於少數群體。對於之前有傳言聲稱,不管是誰在《蝙蝠俠》第二季的《鬥篷》裡,都不會扮演凱特·凱恩。所以這回好萊塢記者證實,繼魯比·洛斯在CW超級英雄劇第一季結束時,她已經成為了「DC一姐」後,她卻出人意料地離開了這個讓她賴以成名的角色,讓華納有些自亂陣腳的感覺。
  • 奧斯卡「最佳影片」出新規:必須包含女性或少數群體
    總體而言,影片中的演員與劇組成員必須包含少數族裔或代表性不足群體,才能報名參評「最佳影片獎」。2、至少30%的次重要演員和更小的角色來自以下至少兩種未獲得充分代表的群體:女性、少數種族或族裔群體、LGBTQ+群體、有認知障礙或身體殘疾的人/ 聾啞人。3、主要劇情/主題/敘事:以一個或多個代表性不足的群體為中心,例如女性、少數種族或族裔群體、LGBTQ+群體、有認知障礙或身體殘疾的人/ 聾啞人。
  • 少數弱勢群體或族裔
    在2024年之後,競選影片中至少應有以下兩點才能被視為合格:  標準A:屏幕演出、主題、演員及劇情  A1.主演  主創團隊或主演中至少有一個來自少數族裔或群體:  亞洲人  西班牙裔/拉丁裔  黑人/非裔美國人  土著/美國原住民/
  • 簡單聊聊什麼是性別和性取向
    2019年參加了性與親密關係諮詢師的培訓課程,培訓期間經過授課老師的推薦閱讀了幾本書,其中一本叫做《肯定性諮詢法》。如果你對性、性別方面存在著諸多困惑,這本書絕對能幫助你答疑解惑。下面藉助書中的內容,簡單聊聊性別和性取向。
  • 奧斯卡新規保護少數群體,美國網友卻更不滿了……
    這是最近美國國內熱議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政治正確」新規,要求必須包含少數族裔、女性等代表性不足群體。電影畫面中至少有一名主角或配角必須來自代表性不足的種族,或至少30%的小角色必須來自兩個代表性不足的群體,或主要故事情節必須圍繞一個代表性不足的群體展開。多年來,奧斯卡被批又「白」又「男性化」,因此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一些綜藝和影視劇中的黑色幽默經常對奧斯卡的評獎標準開玩笑,難怪一些網友說:我以為你在逗我。
  • 作為少數群體是怎樣...
    ▲ St Andreas Kim Tae Gony雅加達 Andreas H/Shutterstock 作為華裔和基督徒,我算是屬於雙重少數群體
  • 舞曲文化與LGBT群體(三)
    的推動者們被問到誰影響了他們時,他們列出了一個長長的表單,上邊列有一些推動者及俱樂部:洛杉磯 Mustache Mondays 俱樂部、紐約 Abracadabra 俱樂部、波特蘭 Ecstasy 俱樂部、舊金山 Honey Soundsystem 組織及 Hard French 俱樂部、東京  Fancy Him 俱樂部、柏林 Berghain 俱樂部、倫敦 ogue Fabrics 俱樂部...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還有很多性少數群體與舞曲文化的故事值得講述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唱的《玫瑰少年》背後,是一個性少數男孩的悲傷故事
    (來源:百度百科)蔡依林和五月天以此事件創作了《玫瑰少年》,紀念這位深受校園欺凌的性少數男孩,發出了生命的吶喊——生而為人無罪別讓誰去改變了你20年過去了,性少數族群的生存環境改變了多少青島某初中生,因為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和性彆氣質問題,長期受到校園欺凌及家庭暴力,不堪忍受後在微博發出遺言,企圖用自殺的方式「逃離」這個殘酷的世界。一名男生在微博寫下最後遺言,提及因為自己的性取向原因,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後據知情人相關消息,男生遺體被警方打撈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