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杭州雞籠山挖出一陶罐,內裝女性屍骨,專家:秋瑾遺骸

2021-01-17 騰訊網

1913年6月,在孫中山的支持下,鑑湖女俠秋瑾的遺骨從湖南長沙嶽麓山辛亥烈士陵園第二次還葬至杭州西湖畔。 孰料50多年後,隨著特殊時期的到來,秋瑾墓被列入了「四舊」名單,在1966年的一天晚上又一次被拆除。

第一次葬於西湖畔的秋瑾墓

據一位參與拆墳的民工回憶,當時打開墳墓,在手電筒的燈光下發現一具已經腐朽的棺材,秋瑾的遺骨依然完整,頭上的髮髻保持著原狀,上面還插著一支玉簪。身上的棉質衫裙和生前穿的那雙皮鞋已黴爛,只剩下鞋底和後跟。

除此之外,遺骨旁邊還發現一柄短劍,估計是裝殮遺體時作為隨葬品放進去的。秋瑾的遺骨被揀起來,放進了一隻高約兩尺的陶瓷罐內。

秋瑾在日本時的握劍照片

大約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天色已亮,一輛卡車載著拆墳隊來到了五、六裡之外的雞籠山馬坡嶺下。大伙兒挖了一個深坑,然後把裝有秋瑾遺骸的陶罐放入坑內,陶罐的口子上蓋上一塊石板,再用泥土填平。有人還在陶罐上面的泥土裡種了一棵小柏樹,以便留個記號。

轉眼到了1981年,迎來了辛亥革命勝利70周年。作為「辛亥三傑」之一,重建秋瑾烈士墓的呼聲日益高漲。為順應形勢、紀念英烈,杭州市政府決定重建秋瑾烈士墓。

秋瑾斬首圖(目擊者繪製)

重建烈士墓,首先要找到烈士的遺骨。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埋葬烈士遺骨的雞籠山因為位置偏僻,早已是灌木叢生,雜草遍地,而且當時參與遷墳的幾個民工也已經無法聯繫。

說來也巧,當時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雞籠山漫無目的地尋找,這時有一位中年人正好路過,他就是當初遷墳的參與者之一。在他的帶領下,工作人員很快在一片棕櫚樹中的一棵柏樹旁邊,挖出了一隻陶罐。

網絡配圖

工作人員隨即在地上攤開一塊白布,將陶罐裡的遺骨一塊一塊取出來,放在白布上進行拼接。當拼到頸骨時,工作人員發現了頸骨上留下的刀痕,還在陶罐裡發現了一枚刻有光復會文字的戒指。於是專家初步斷定這是秋瑾的遺骸(1907年,秋瑾在紹興軒亭口被處以斬首)。

憑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文保部門又把遺骸送到北京,在相關檢測機構做了嚴格的鑑定,最終確認是秋瑾遺骸無誤。

秋瑾烈士墓(1981年)

鑑定結果出來之後,杭州市政府馬上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為秋瑾重建墓園。1981年9月5日,在紀念辛亥革命勝利70周年的前夕,嶄新的秋瑾墓在杭州西湖西冷橋南端建成,終於實現了鑑湖女俠「長眠於此」的遺願。

相關焦點

  • 67年前阿拉斯加空難死者墜入冰川 軍方挖出更多遺骸
    1952年11月,美國一架軍用運輸機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Anchorage)附近撞山,最終不幸墜機,機上52人全部罹難,但多年未有尋獲遺體。直至2012年,有人意外發現死難者遺體已墮進冰川,於是軍方每年夏天展開挖掘工作,並找回部分人體遺骸,至今年6月26日,美國軍方宣布再從冰川中挖出大量人體遺骸,共480袋,準備經基因測試後交還他們的家屬。
  • 山西發現疑似長平之戰屍骨坑:屍骨層厚度約0.6米
    郭庭榮告訴紅星新聞,現在人們發現的屍骨坑形成原因有三種可能:一是秦軍挾詐殺降後,為掩蓋其罪惡,藉助天然河谷、凹地將屍體草草掩埋;二是在戰爭若干年後,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當地百姓將骨骸拾掇在一起掩埋,畢竟入土為安是古代先民的共識;三是一些帝王或地方長官,為了教化百姓,積德行善,撫慰亡靈冤魂,專門舉行一些安葬遺骸的公祭活動而形成的墳地,如大門墳、營門墳、供堂墳、白骨嶺
  • 金字塔內挖出16具清朝人遺骸,背後隱藏著一段怎樣的歷史?
    金字塔裡挖出了清朝人的屍骸?有沒有搞錯?這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
  • 南昌挖出朱元璋曾孫媳婦墓,棺槨打開之後,專家驚嘆:又是大美女
    如今我們考古出土了太多的屍骨,其實最為著名的自然是馬王堆女屍,也就是宰相利倉夫人辛追,而此外還有公認的混血美女「小河公主」,自帶未解謎團的「黃拙吾」等等,下面我們還是來繼續介紹一座女屍骨,她的發現同樣讓考古專家驚嘆大美女的再現了。
  • 墨西哥最血腥殘酷販毒集團治下,又挖出50具遺骸
    亞太日報綜合 黃爾上個月,墨西哥中西部哈利斯科州當局報導了一樁驚悚案件:瓜達拉哈拉市郊某農場內發現了大量人體殘骸,已有跡象表明這些遺骸至少來自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但是,很多人對於考古工作都非常不理解,認為他們是在褻瀆先人遺骸,好端端的非要把古人從墓裡拉出來,還把人家的陪葬物弄到各地博物館展覽。但是實際上,考古工作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墓葬,進行保護性挖掘。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考古學家進行保護,那麼大部分古墓,都會被盜墓者們洗劫一空,而且他們可不管什麼研究價值,看著值錢的就帶走,不值錢的乾脆就砸毀。
  • 男子失蹤5年,屍骨在自家旁被挖出,兇手竟是其父母和兄嫂
    5年後,屍骨在自家旁被挖出,兇手竟是其父母和兄嫂,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據了解被害人付某是在2015年的時候消失,消失前曾與自家人發生矛盾,村裡的人都知道付某和自己的父親還有二哥二嫂關係並不好,曾發生過多次爭吵,在付某消失後村裡人也有人懷疑是被人殺害了,但都是隨口一說沒有證據,隨著時間的推移村裡人也漸漸淡忘付某消失的事情
  • 【等你來,閱讀◆閱美】鑑湖女俠千古巾幗英雄,聽聽秋瑾的故事...
    秋瑾痛心於當時廣大婦女尚不覺悟,希望婦女們不要安於命運,立志從經濟上獲得自立的能力,以擺脫奴隸地位,爭取女權。1904年,29歲的她不顧丈夫王廷鈞的反對,衝破封建的束縛,自費到日本留學,期間除在校學習外,還廣交志士仁人。曾以"鑑湖女俠"的筆名,在雜誌上發表了多篇抨擊封建制度醜惡,宣傳女權的文章,號召救國。1905年秋瑾歸國,並參加光復會。
  • 「金汁」的秘密,專家來解碼
    泉州花橋慈濟宮自光緒四年(1878年)創辦泉郡施藥局時便已開始製作「金汁」,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工人在承天寺挖出7罐「金汁」(花橋宮供圖)花橋宮「金汁」備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關注,為配合該研究所進行有關科學研究,日前,花橋宮時隔9年在承天寺挖出7罐「金汁」,昨日上午,該研究所組織研究團隊前往花橋宮採擷「金汁」樣品。
  • 中國發掘最大古墓,考古時間10年才確定身份,揭露古代殘忍制度!
    古代時期,人的社會地位並不平等,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統治者高高在上,視百姓的性命有草芥,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了極其殘忍的殉葬制度,中國一大號墓就揭開了這一制度,那麼墓的主人是誰呢?
  • 陸續挖出6700具屍骨,越挖越多,死者全遭殘忍殺害許多是孩子
    如今小鎮在80個埋葬坑陸續挖出6900具屍骨,還有1000多名死者還未找到。綜合外媒報導,1995年7月11日,塞族部隊佔領斯雷布雷尼察後,在11天之內殺死了8000多名穆斯林男子和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陸續有許多受害者的屍骨被挖出。迄今為止,已經從80多個埋葬坑中發現並鑑定了將近6900名受害者的遺體,這意味著還有1000多名受害者仍待發現。
  • 中國遠徵軍遺骸歸國擱淺 近九旬老兵嚎啕大哭
    >>現場  近九旬老兵聞訊墓前痛哭  今年89歲的老兵繆焜是此次赴緬甸迎接遠徵軍遺骸中唯一一位遠徵軍代表,他在71年前曾作為傳令兵親身參與戰鬥。1944年,他和同為新30師士兵的堂哥繆克勳參加了密支那戰役,堂哥在戰鬥中犧牲。他一直盼著能重返當年的戰場,接堂哥和所有戰友回家。
  • 我們為什麼力主遺骸回家
    那時,我已經是一名30歲的中央媒體的記者。我想,國內更多的同齡人和我一樣,對這段歷史有著同樣的認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段歷史告訴更多的人。 一 如果沒有華人的指點,根本無人知道,學校的操場裡,居民區的房子下,火車站的站臺旁,或者鵝卵石鋪就的馬路下,依然有英烈殘存的遺骨。密支那的一位住戶丘比看到我們的到來,有些心痛地說,你們為什麼不早來呢,在她家修廁所時,挖出了很多屍骨,一碰就碎。她說,每當下雨的時候,她就能聽到打仗的聲音,那是你們中國軍人的亡靈沒有得到安息!密支那戰役,是發生在雨季的一場戰鬥。
  • 關注 遠徵軍遺骸歸國擱淺 老兵代表聞訊墓前痛哭昏厥
    1944年,他和同為新30師士兵的堂哥繆克勳參加了密支那戰役,堂哥在戰鬥中犧牲。他一直盼著能重返當年的戰場,接堂哥和所有戰友回家。這次他帶著兒子繆民章從雲南紅河來到緬甸迎接遠徵軍遺骸。得知可能無法運回遺骸,他渾身戰慄,大哭,被人背離墓地。當年,孫立人將軍對留下來守墓的軍人說:這些墓地只是暫時的,你們好好替兄弟們守著,我們很快就會接他們回家。這一句話過了70年也未能兌現。
  • 公寓地下室發現裝著人類屍骨的包裹,警方稱死亡時間超過1年
    很難想像,在公寓的地下室發現一具人類遺骸會是多麼恐怖的事。近日,一名居住在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的居民竟在公寓的地下室意外發現了一具人類屍骨,當地警方經過初步調查後稱,這名死者的死亡時間已經超過1年。
  • 偉大人物遺體遺骸奇葩收藏,及其背後的精神圖騰
    毫無疑問,在人們的潛意識裡,那些天縱英才,德高望重,功勳卓著偉大人物,他們的肉體遺骸是與普通人不同的。數百年來,為了一睹偉人的風採、沾沾聖人的仙氣,抑或只是想在這兩者的身旁做做禱告,虔誠的信徒紛紛踏上朝聖之路。
  • 女子去世12年,親生父母盜挖屍骨配陰親:收了8萬元「彩禮」
    就在此事過去沒多久,河北一名去世12年的女子,也遭遇了被配陰婚的悲劇。 11月30日,李衛軍告訴記者,此前在給祖宗上墳路過兒媳婦的墓時,發現這個已經去世12年的兒媳婦最近過得不太平,墳墓上的紅磚被扔得亂七八糟,好像被盜墓了。
  • ...終極預告片悲壯展現辛亥革命先驅秋瑾燃燒的生命終點
    浙江在線6月17日訊(通訊員 錢暘 王若涵)6月17日,由杭州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重點入駐影視企業美視眾樂攜手愛奇藝、紹興美視數娛、敦煌博旺、僑鄉影視、中烏文化、易博影視等聯合製作出品的歷史英雄網絡電影
  • 電影《直到黎明》隆重開機,重現鑑湖女俠秋瑾短暫而絢爛的革命人生
    秋瑾是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她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更是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位心繫天下、面對強權竭力為黎民百姓爭取平等權利的女性終於揭開神秘的面紗。
  • 講述人類遺骸背後的考古故事
    例如2001 年,中國發現了兩具已有500 年歷史的明朝木乃伊——其中一位是名60 歲左右的男性,他的皮膚仍舊柔軟,鬍子有1 英尺(30釐米)之長;另一位則是老年女性,她周身穿金戴銀、還戴著遮蓋禿頂的假髮。他們為博物館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當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展出來自安第斯山脈的木乃伊少女「胡安妮塔」(Juanita)時,10 萬觀眾蜂擁而至,圍繞著博物館排起了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