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東洋經濟》周刊以《預算首次超過5萬億日元 兵力嚴重不足》為題報導稱,在當前日本防衛相關預算突破5萬億日元,開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日本自衛隊卻存在著年輕人不足的「老齡化」問題。這對於正在謀求更大國際政治軍事影響力、不斷向外拓展職能任務的日本政府和日本自衛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內憂」。
該報導稱,日本自衛隊存在著與日本企業相同的結構性問題,主要是中層管理人員過多,年輕人不足,從而導致了所謂充足率——即相對於定編實際人員比率低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自衛隊中「士」大幅減少,領導部隊的「曹」和「幹部」則數量偏多,從而造成「官多兵少」的局面。以2014年和1991年的情況對比,自衛隊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36歲,呈現出與日本企業一樣的「老齡化」局面。
日本自衛隊隊員整體屬於公務員階層,享受公務員待遇,均被政府列為「自衛官」。因此,日本自衛隊的招兵實質上是在招高度職業化的「官」。為此,招募的成本相當高。
據悉,日本大學生畢業參加自衛隊後的月薪是從事其他行當畢業生工資的三倍左右。儘管日本政府以高薪、優厚的待遇吸引年輕人參軍,但近年來,自衛隊還是出現了愈來愈嚴重的「徵兵難」問題。
日本新華僑報網曾報導,種種跡象表明,日本自衛隊「招兵買馬」的大業已經進入「寒冬期」。2015年日本自衛官的應徵者僅為2.5萬多人,比2014年減少兩成。造成「徵兵難」這一問題既有日本社會的原因,更有日本政府和其防衛政策走向的影響。
一方面,日本社會老齡化問題突出。當前,由於社會文化和經濟形勢的影響,日本人結婚人數和平均出生率持續不斷下降,導致日本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目前日本社會的平均年齡是44.6歲,人力資源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最稀缺的資源。據統計,未來50年日本的人口還將進一步減少20%~30%。因此,在各個領域都在竭力爭搶年輕人的時候,日本自衛隊招不到人也是正常現象。應該說,「徵兵難」首先是日本社會老齡化結構在日本自衛隊人員構成上的直接反映。
另一方面,安倍政府愈加外向、主動和背離和平憲法的防衛政策是人們不敢從軍的深層次原因。日本軍事專家世良光宏就指出,「安倍掌權之後,提倡擴軍政策,進一步公告自衛隊是一種危險的職業,這讓年輕人感到恐懼。自衛隊背負的風險增大,日本年輕人不願加入,情有可原。」
儘管在右翼勢力影響下,日本社會中存在不少支持日本軍事化和自衛隊向外拓展的輿論,但是真正輪到要自己投入自衛隊親身踐行時,卻應者寥寥無幾。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在為自衛隊不斷加碼,擴大任務範圍、任務職能,使得本就人員不足的自衛隊更加不堪重負。日本民主黨女議員阿倍知子就曾以自衛隊隊員自殺率為證據,揭露了自衛隊面臨的現狀。
她指出,以人口10萬人的自殺數據比率計算,日本成年人口自殺率為每10萬人25.45例,公務員的平均自殺率為每10萬人21.5例。相比之下,自衛隊在2013年的自殺率比兩者都高,為每10萬人33.3例。
同時,有統計數據顯示,派遣至海外的日本自衛隊自殺率更高,如派至伊拉克戰場的自衛隊員自殺率竟然達到同期日本國民自殺率的15倍以上。就在2016年年底,兩名男性海上自衛隊人員在遠洋航海實習期間上吊自殺。
為了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日本政府和日本自衛隊想盡各種辦法從多個方面增強從軍的吸引力。首先當然是花錢,日本2017年度的防衛預算已經達到5.1251萬億日元(約合456.1億美元),其中除了購買武器裝備和進行戰場建設,有相當一大筆是人頭費。
日本官方還以多種形式宣傳自衛隊,如拍攝宣傳自衛隊夥食好的短片和照片,甚至還以日本豔星配動漫歌曲這種極具日本特色的形式拍攝招募宣傳片,吸引年輕人加入自衛隊。
但是要真正解決日本自衛隊「徵兵難」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讓這些「自衛官」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在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空軍工程大學 王鵬)
(責編:邱越、閆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