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千億變臉:看看《資本論》,就知道我是怎麼剝削你們的……

2021-02-17 資本邏輯與思維

昨天(9月26日),海底撈上市了,並以千億港幣的市值創造了全球餐飲業的IPO紀錄。與之對應的,是它在中國和全球中式餐飲市場的營收第一以及最快增速。

港交所敲鑼的那一刻,24年前用4張桌子開出第一家火鍋店的張勇開懷大笑,從一些門店趕到香港見證歷史的服務員、領班代表,臉上也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但對另外一些伴隨海底撈走過風雨兼程的人來說,這一刻的滋味恐怕不太一樣,甚至有人會選擇刻意屏蔽自己,去看、去想當年和如今的很多事。

2015年,被《海底撈你學不會》捧上神壇的海底撈,依然是「親情管理」「家文化」,人文關懷的業界清流,是打敗了狼性文化的情懷標杆。

但此時的張勇顯然已對這些讚美心有忌憚,甚至感到被盛名「綁架」,以致在一次被記者特別拍馬他所開創的家文化時,直接回懟道:

「我就是個資本家!」

然後解釋道,「我不能天天靠理想過日子。我得打競爭對手,我得想辦法讓客人來吃飯,我得賺錢!不賺錢,我死了你也死了」。

語氣中,有些身不由己,甚至天人交戰的無奈。

彼時的張勇已經開始更大力度地推動海底撈的上市。海底撈的變化,甚至管理模式和企業文化的更徹底變化,甚至反轉,也從那時開始了。

那之前,海底撈的管理和文化與很多被認為狼性、冷酷的成功企業很不一樣;那之後,海底撈與很多被認為狼性、冷酷的成功企業,越來越沒什麼兩樣。

海底撈的家文化、人情關懷,不但是張勇一手締造出來的,而且還是張勇曾經做了太多努力,傾注太多情感於此的產物。

他曾對外宣稱海底撈的管理沒秘密:管理很簡單,員工很簡單,「只要把他們當人對待,就行了」。言外之意是,有些管理,其實不太把人當人。

「平等主義」,曾被認為是海底撈管理上的殺手鐧,它體現著張勇對人的尊重。

海底撈的基層員工大多家境差、讀書少,18歲當電焊工,從四川簡陽走出來的張勇,應該是深刻理解到他們的艱辛不易,也對「人生而平等」有過強烈的渴求,因而推己及人。

他拒絕員工拎包,反感保安挨著凍給他敬禮,巡店時還親自下廚、傳菜、洗盤子,幹一切雜活。海底撈的高管,都基本從廚師、洗碗工、門童幹起,個個都是「雙手改變命運」。

包吃包住的餐飲企業,通常讓員工住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但「把人當人」的海底撈,為員工租小區房,配齊空調熱水、電視電話、電腦網路、保潔阿姨。而且,還讓員工三餐有專廚,受傷生病有人管,逢年過節員工父母有獎金,離職店長還給「嫁妝」。

張勇還讓海底撈的基層服務員,也有打折、換菜、免單授權。這既可以讓他們最快最好解決服務問題,也更是對人尊重的一種表達。

人心都是肉長的,張勇的平等、信任與包容,換來了員工的死心塌地,成就了海底撈的超一流服務。曾有黑社會到海底撈尋釁鬧事,員工抄起板凳就敢幹「生死架」,所有人願為這個「大家庭」玩命。

但這套打法,大大壓低了海底撈的毛利率。2009年,海底撈營收逼近10億,淨利只有7000萬,遠低於30%的同業淨利潤率。

有報導顯示,海底撈的店長、大區經理乃至張勇本人,對營業額都概不負責,有的門店甚至沒報表。彼時,張勇對此顯得並不在意,「不能把營利當唯一的事」。

創業之初,連海底撈的股權設置都極端平等。1994年,張勇後來的太太舒萍,以及後來結成夫婦的施永宏、李海燕,三人共同籌資8000元,創立了海底撈。張勇一分錢沒出,也獲得等值股份,後來結成兩對夫婦的四個人每人佔股25%,賺錢賠錢一併均攤。

2011年,伴隨著北大教授黃鐵鷹的《海底撈你學不會》風靡中國,人們認定:「家文化」正是「海底撈奇蹟」的終極秘鑰。

2011年,還有兩件大事震撼了海底撈。

一是微博的「海底撈體」瘋傳,讓海底撈突然成了現象級品牌;二是媒體臥底海底撈發現,骨頭湯、飲料是勾兌而成的「勾兌門」,讓海底撈的聲名迅速跌落。

這家毫無背景的草根企業,驟然在舉國注視下大起大落,讓張勇第一次感到戰慄。他開始認真考慮上市問題,不為圈錢套現,只希望「碰到了惹不起的人和事,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會股東能幫幫我們」。

上市就要實現制度化、標準化。

彼時,2萬多人的海底撈依然像個草臺班子,在管理上相當不規範。

這一年,張勇決意引入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啟動分店裂變;2012年,赴美取經歸來的張勇,又大刀闊斧地推動「計件工資制」。

海底撈由此開始脫胎換骨。

比如,火鍋店裡傳菜總是瓶頸,張勇於是規定:傳個菜賺4毛,誰都能來傳,不限傳菜組。如此鼓勵多勞多得、提高員工收入,同時也能清理掉混日子的人。這就是「計件工資」。

計件工資推行時曾遭到強烈抵制,但張勇強力硬推。老員工於是把不賺錢的苦活推給新員工,美其名曰從基層做起;一旦工資總額超出預算,也是先保老員工、剋扣新員工。

這導致員工之間相互排擠。傳說中的平等關愛不復存在,很多人因此離去。

計件工資也無意間改變了客戶體驗:從前,滿意的客人會在海底撈多待;如今,翻臺率成了考核指標,服務員趕著上菜,只盼著客人快吃快走。

張勇還在「阿米巴模式」基礎上,將門店分為A、B、C三等級。它與師徒制結合,成為海底撈獨有的「連住利益」模式。

比如,A級店長可優先開分店,他的徒弟也能擁有優先權;如果徒弟店的經營優異,師父從中獲得的收益甚至會高過自家分店;不過,徒弟店一旦經營不善、淪落C級,不但會收到整改通報,無法開設新店,甚至師父店也會遭受株連。

當年人們津津樂道的「無人對業績負責」,如今也被張勇「澄清」:「員工、店長和我都要對業績負責,每個人都關心。」一旦業績衰退,管理層要全面檢討。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5月,海底撈擁有320家門店(海外門店24家)。其中,2017年新開98家新店,顯示出「阿米巴+ABC+連坐制」的強悍威力;5萬員工瓜分31.2億工資,人均年薪6.24萬,在餐飲業中一馬當先,也彰顯出計件工資的成效和張勇的慷慨。

變革之下,海底撈成了營收破百億、淨利11.9億的「戰狼」,全球中式餐飲業界的王者。

但王者的另一邊,是很多人感概,海底撈的「家文化」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冷冰的公司制。

張勇則直言不諱:「家文化」本來就不存在,它只是媒體、黃鐵鷹和員工的一場集體想像。

「你去看看《資本論》,就知道我是怎麼剝削你們的……我就是個資本家!」

在處理股權問題上,「資本家」更是手段狠辣。

即便股權均分,舒萍、施永宏、李海燕三位創始人還是相繼被張勇請出門;而且,張勇還以原始出資額,強行回購了施永宏夫婦手中18%的股權,讓自家成為佔股68%的絕對大股東。

北大教授黃鐵鷹曾問施永宏,為何縱容張勇如此「強取豪奪」?「佛系」的施永宏回答:「不同意能咋辦,一直是他說了算。」

通過這種被外界認為無情的手段,張勇破解了海底撈的股權紛爭。但近幾年,他又陸續將三位創始人請回,並將人力資源、食品安全等重要部門託付給施永宏。

好在,施永宏夫婦的隱忍退讓也得到了回報。海底撈上市後,他們依然持有的股權已是數十億的財富。

海底撈之變,並不是個例。

上市資本化,多少利益糾葛、愛恨情仇、心酸無奈,都在不言中。

比如新東方,就是一個更糾結的案例。

起初,新東方是俞敏洪的家族企業;做大後,俞敏洪把徐小平、王強等好同學請來,一邊三人各佔33%的股權搞成合夥制,一邊頂著「忘恩負義」的罵聲把親戚往外趕。

企業更大後,利益、友情、親情愈發糾纏不清。

最終,俞敏洪決定啟動股改,以上市制度來規範公司。

結果,新東方幾乎遭遇了與海底撈相似的情況:老員工自由慣了紛紛離職,合伙人「分贓不均」反目散夥。俞敏洪則為此失眠多年,更聲稱「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新東方上市」。

但上市對新東方顯然是有利的,資金更充裕、制度更規範、品牌更響亮……「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新東方上市」的俞敏洪,也調整心態:

「面對怎樣的時代,就要做出怎樣的改變,這是企業家血液中該有的東西。」

順豐的王衛曾和張勇一樣「決不為錢上市」。但圓通、申通、中通等急速衝上資本市場,讓他再難淡定,最終也是匆忙砸下重金,迅速借殼上市。

但要上市得有新目標和新故事。於是上市前,順豐做冷鏈快運、建嘿客門店、搞電商特惠。結果,冷鏈燒錢不斷,嘿客巨虧收場,電商特惠也無奈叫停,公司一邊招聘一邊裁員,弄得人心不穩,轉型代價巨大。

甚至,順豐引以為傲的「快」,也在上市後遭到網友吐槽,讓王衛感嘆:

「順豐為了上市,信仰有些迷失。」

為上市,不得不改變,甚至變臉的,還有更多。

曾經長期堅持不融資、不貸款、不上市的娃哈哈,2018年初突然掀起一場清退員工股行動。隨後,比張勇嘴更緊的宗慶後也鬆了口:適當時候也會考慮上市。

2018年4月27日,雷軍一邊「真誠」地否認上市,一邊把CFO周受資提為高級副總裁,推動小米上市計劃。同一天,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以「選擇新生活方式」的方式辭了職;74天後,小米上市,周光平、黃江吉卻已只是曾經奮鬥過。

為了上市,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甚至連自己都能豁出去,移民到一個叫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的加勒比海島國。

如今上市的海底撈,則是其創始人張勇舉家移民新加坡,公司註冊地也遷到了開曼群島。

「什麼時候,兒時玩伴都離我遠去;什麼時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人潮的擁擠,拉開了我們的距離……」

不知這些為了上市而改變,或者被上市改變的創始人們,會不會在憶及一路走來的某個瞬間,升起與這首歌一樣的感慨。更不知他們如果有此感概,又會不會追問: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複雜和動蕩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伙人你有沒有想過?

資本經濟時代的股權;

中國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正是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時機!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企業做不長、做不大的根源當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卻只有一個——企業的股權出了問題!

真格基金創始人提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

企業的死亡不是死於外部的競爭,而是死於企業內耗。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股權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學習股權術:

員工不聽話,可以叫他捲鋪蓋走人!股東不和,怎麼辦?

有多少老闆因為不懂股權,掉入股權10大陷阱中

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受損?

有多少公司因為陷入股權僵局,導致股東內耗而不能快速發展或影響上市大計?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配置:

1、股權可以設定期限,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你公司的股權分層了嗎?股權有分層才會有身材!

2、你公司有隻出錢不幹活的股東嗎?他的股權比例設定多少才合理?他購買股權的價格應該和你一樣嗎?

3、什麼樣的股權比例才是最合理的?如何打造完美的股權結構?

4、股權結構不合理的企業永遠做不大,股權分配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分裂。如何避免一山二虎、三國鼎立、五王爭霸?

5、未來的趨勢不是僱傭制,而是合伙人模式,什麼是合伙人模式,如何建立合伙人模式?


對外融資、對內激勵:

除了賣產品賺錢,你知道高手如何賣股權、賣現金流賺更多更多錢嗎?股權是企業無本息融資及0成本開拓市場的重要工作。

華為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2000多億?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關鍵是任正非不到2%的股權,如何還能控制公司?

相反新浪創始人王志東當年是如何被踢出局?

小肥羊把孩子養大了叫別人爹!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

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

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

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

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範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

2、解放老闆、業績倍增

3、平衡股東關係、功臣退出機制

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

1、67%老闆有完全控制權

2、51%老闆有相對控制權

3、34%老闆有一票否決權

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

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

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小肥羊管肯德基叫爹

4.競爭對手挖牆腳

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

6.錯過合作機會,去融資功能

7.影響上市大計

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融資:

1、有人投資你企業,股權怎麼劃分,選擇股東有哪些標準?

2、如何通過股權去打市場,通過股權去做連鎖?

3、股權八條線:5%、10%、33%、34%、50%、51%、66%、67%,這八條線分別意味著什麼?

4、 股權融資最重要三要素是什麼?融資、融人、融市場?

5、如何進行天使輪、A輪、B輪和C輪的融資?

股權眾籌模式是連鎖企業擴張最快方式。如今兩大最主流的股權眾籌模式:網際網路眾籌、實體眾籌模式。如何通過眾籌模式做資金對接、人才對接、資源對接?現在都是合作共贏的年代,股權眾籌是最明顯的方式。

● 為了幫助更多創業朋友在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我們推出

《線上股權微課堂》

誠邀您加入 全國董事長(股權)學習群(僅限企業負責人)

【授課主題】:股權分配+股權激勵+公司頂層設計+分錢體系

【邀請對象】:董事長,大股東,總經理,法人(僅限決策人)

【學習費用】: 68元/人

授課時間:晚上18:30--21:00(由工作人員邀請入群)
授課形式:微信群裡聽課
語音+圖片+文字+案例

(純乾貨分享,不講理論,只講乾貨與落地案例和方式方法)

【報名方式】:高端企業家學習活動、需要提前報名,實名登記進學習群

第一步:掃一掃李老師微信支付報名



第二步:添加李老師微信拉你進群學習


加我請備註清楚來意,時間成本很高,謝謝理解。

專注幫助企業落地為使命,線上舉辦300多期,超過6萬名企業家好評如潮「股權公司+頂層設計架構+分錢體系」 在線學習一定讓你煥然一新,帶來超值的收穫。鄭重承諾 在線學習無收穫全額退款 願我們能給您的企業帶來幫助祝:所有學習的企業家收穫滿滿。

(認真聽課,課程結束後對積極互動的企業贈送!) 



聲明:凡是本公共帳號文章,均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可回複本平臺我們會儘快處理。另外,歡迎朋友們推薦或者投稿文章給本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海底撈小哥:變臉不僅是技術活
    在雨花亭沃爾瑪4樓的海底撈火鍋店,小陳正在表演川劇中的絕活——變臉。表演的音樂分開場曲、貴妃醉酒和大鬧天空三部分。
  • 海底撈臺灣玩「變臉」,明年要開10家店
    之前我們談過海底撈在日本在新加坡門店的情況《海底撈、小肥羊入侵日本,畫風突變,震驚全球!》,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海底撈在臺灣市場是怎麼樣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公眾號介紹最多的餐飲品牌是海底撈?今天也跟大家說說是怎麼回事?第一,不管是哪個餐飲類的公眾號,你會發現在一年之中講的最多的餐飲品牌都是海底撈,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是向它學習。
  • 海底撈市值破2000億!創始人張勇:公平就是多勞多得
    這些千億級大佬為何這麼熱衷學習海底撈?不只是服務,不只是用戶體驗那麼簡單,還和張勇身上的那股質樸感密切相關。「我不會熬湯、不會炒料,連毛肚是什麼都不知道,店址選得也不好。但我左手拿書,右手炒料,邊炒邊學,可想而知,味道一般。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度好點,客人要什麼,趕緊給人點好,有什麼不滿意,多陪笑臉。
  • 海底撈英國招扯麵師/變臉師等,年薪50w+,網友:現在學變臉來得及不?
    如今,即將開張的海底撈,完美滴詮釋了什麼叫「中國速度」:今年6月7日,剛出新聞說他家要進駐倫敦…一轉眼到了十月,我們就發現海底撈的第二間倫敦店面已經選好,就在倫敦比村O2 Icon Outlet。自然,大家驚喜之餘,也不免替海底撈捏一把汗:英國人工費辣麼貴,那些炫目的扯麵表演,川劇變臉,有多少能漂洋過海來到這裡呢?「會有英國人扯麵嗎?」
  • 「在海底撈過完生日,我心態崩了」
    加上本人是海底撈重度愛好者,久而久之和大家都熟絡了起來,幾乎店裡的人都知道我正備戰雅思。成功上岸的第一天,去機構拿學習資料,路過海底撈,就是一條紅果果的橫幅:「熱烈祝賀小饅頭成功上岸,前程似錦。」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紅榜上,從小吊車尾的我立馬流下兩行清淚。
  • 重磅 | 紐約海底撈終於開業啦!甩面變臉還有李現,獨家一手秘料帶你全揭秘 ~
    調料臺的頂部還貼著6種不同鍋底所對於的涮品最適合的醬料調製方法,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調一碗好吃的醬料,不如多看看多學學?以後你就也有一碗稱霸武林的火鍋醬料啦~除了30+種調料外,還有各種超新鮮的水果。涮火鍋怎麼可以沒有這吉祥三寶呢?點了絕不吃虧,因為能吃更飽哈哈哈~這些菜是在一瞬間齊刷刷的就上齊了,還沒反應過來,小姐姐小哥哥們就直接把桌子填滿了,剛點完沒多久就能吃上所有的菜,還有哪的效率高過海底撈的嗎?吃完飯後我們又追加了紅糖餈粑作為飯後甜品,而酸奶則是海底撈的大方贈送啦!
  • 劉永好「川劇變臉」收長女股權,新希望地產負債800億
    日前,地產龍頭萬科發布養豬招聘,宣布進軍生豬養殖產業;另一邊,「養豬大王」、新希望集團掌門人劉永好則唱起了經典川劇「變臉」,頻頻以高溢價姿態拿地,深度跨界地產業,並突然大手筆收回長女劉暢股權,進入大眾視野。樓市資本論了解到,雖然早在1988年,新希望就布局了地產板塊,但此前一直視其為輔助,2012年20億的銷售規模,僅是千億富豪劉永好的玩票業務。
  • 為什麼東門町海底撈生意這麼火爆?看看海底撈董事長專訪就知道了!
    為什麼東門町海底撈生意這麼好?海底撈成功經營的秘訣是什麼?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看看海底撈董事長怎麼說! 都說服務是海底撈的企業戰略,是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但董事長張勇自己的解讀卻不是。海底撈招人是什麼樣的標準?海底撈員工的離職率在10%以下,這在同業內是很低的,你是怎麼做到這點的?
  • 「海底撈」名字怎麼來的?張勇老婆真是個人才!
    (這對一個四川人簡直太殘忍了…)火鍋在梨子眼裡有兩種,四川火鍋和海底撈。在四川的人,絕不會主動去吃海底撈。但四川人一出了四川,吃火鍋必去海底撈。你知道「海底撈」為什麼叫「海底撈」嗎?這和四川人的另一個愛好有關了:打麻將~當創始人張勇在為取名燃燒腦細胞的時候,他的妻子(當時還是女朋友)正在旁邊打麻將,又正好和了一把海底撈(在最後一張牌自摸)。張勇妻子就提議好不就叫「海底撈」吧,大家一下就記住了。
  • 今天一起來讀《資本論》
    《資本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三卷《資本論》緊扣資本,從資本的生產,到資本的流通過程,再到資本主義的分配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即市場經濟的運行,同時在無意間證明市場經濟是通過創新發展的。集揭示本質、闡述運行、分析發展為一體。  2.《資本論》的核心是什麼?
  • 八一八香港海底撈的事...
    香港海底撈店鋪地址:油麻地彌敦道555號九龍行2-3樓(港鐵油麻地A1出口步行約1分鐘)電話:39967799/39968899小夥伴們肯定都好奇,砸重金攻港的海底撈會像內地一樣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嗎?去過海底撈就餐的朋友都知道,如果遇到節假日,等位兩三個鍾都有可能。不過完全不用擔心無聊,海底撈分分鐘使出大招讓你感動至極。
  • 川劇變臉到底是怎麼變的?我知道!
    還有相傳「變臉」的臉譜,是無法驅逐野獸在臉上勾畫不同的圖案,打算以此來嚇退野獸,不用的部落也有著不同的圖案。川劇把這種臉譜結合劇情,勾畫出不同的圖案,帶上了舞臺。從那時到現在,川劇變臉已經成為人們內心一個標杆,一種文化。那麼,川劇變臉是怎麼變的呢?
  • 一個人去吃海底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給您的伴侶也提供了碗筷和熱水,祝你們用餐愉快哦~▲可能是覺得光放碗筷不夠生動,所以擺弄了一個喝水中的熊仔。▲熊仔:我不吃,我就靜靜的看著你吃😳▲勇敢的伸出手,畢竟它是不會拒絕你的~  也許是熊仔比較熱門..不夠用了
  • 【我一個人吃海底撈,怎麼了?】
    今天,我突然很想吃海底撈,但是很不幸,男朋友還是沒空,而朋友們又隔得比較遠,等他們趕來,晚飯都變宵夜了。於是,我心一橫,一個人雄赳赳氣昂昂地去了,心想著那兒的服務員會不會給我放個熊。到了店裡,前面排著老多人,我拿號的時候,服務員問我幾位,我說一位,前後的男男女女瞬間安靜了。服務員倒是更加熱情地招待我,反倒更讓我覺得特別,特別地慘。
  • 海底撈砸1.5億開「無人餐廳」,網友炸了!
    可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比男票還貼心的服務員竟然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就在上個月 28 號海底撈斥資 1.5 億在北京開了家「無人餐廳」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務員等位區 人性化的等位區一直是海底撈的服務招牌美甲、擦鞋、按摩椅俘獲了不少顧客的心
  • 揭秘:海底撈張勇如何讓員工死心塌地
    海底撈公司不大,但是卻是好幾個千億級公司的學習對象。比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據說華為指定要求公司高管體驗海底撈的服務。  再比如,小米創始人雷軍,不僅要求高管體驗海底撈,還要在服務上向海底撈學習。還有,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前段時間還把張勇邀請過去講了堂課,如何向海底撈學習用戶體驗。這些千億級大佬為何這麼熱衷學習海底撈,我認為,不只是服務,不只是用戶體驗,而是另一個大難題:如何讓員工死心塌地。
  • 海底撈老闆登新加坡首富!滅霸般穩坐首富十年的黃氏兄弟被「吃」下神臺...
    在海底撈,「抓」靠的是服務,「吸引」靠的是家文化式的管理。黃鐵鷹在書中有這樣的記錄:18歲的楊小麗為了還債,當時在海底撈當服務員,一個月160塊工資。臨近過年,家中債主上門,媽媽讓她先借800元應急。張勇知道後,借了800元給楊小麗,並且表示:這債由公司還了。
  • 海底撈首家無人火鍋店正式營業!
    一聲槍響,服務員這個職業進入了壽命倒計時,10、9、8、7、6……10月28日,海底撈斥資1.5億打造的「無人餐廳」在北京正式營業。一切來得太突然,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務員,瞬間被智慧機器人取代。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這家海底撈「無人餐廳」的8大行業顛覆!
  • 金亞中為性剝削受害兒童發聲:是作為大人的我們對不起你們
    女演員金亞中積極參與「Save the Children」發起的「反對兒童性剝削活動,我們對兒童性剝削零容忍」活動,為性剝削受害兒童發聲。國際救濟NGO團體「Save the Children」方面表示:「金亞中積極參與了反對兒童性剝削,我們對兒童性剝削零容忍的活動,金亞中得知「N號房事件」後就擔任了反對兒童性剝削活動的宣傳大使,這次也積極參與了「Save the Children」發起的運動,為保護受害兒童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你們吃麵包,我去深圳吃海底撈!」港警喊話後,真去了…
    當時,港警喊話暴徒,「你們吃生命麵包,我呢,上深圳吃什麼呢,海底撈,哇~」昨晚(23日),港警們說到做到,真的去深圳吃了海底撈.今天上午,港媒稱,留在學校的暴徒剩30餘人。這效率,真·吃著火鍋放著歌,暴徒就投降了.今天是港警封鎖香港理工大學的第八天,理大校園內停留的暴徒人數從一開始的近千人已降至30人。港警是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