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

2021-01-17 地理沙龍號

地球表面最大的差異就是海洋和陸地之分,我們根據海洋和陸地的相互關係,可以把陸地分為大陸、島嶼和半島等類型。大陸和島嶼四周都是被水包圍,主要的差別就是面積的大小,而半島是指陸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另一半同大陸或更大的島嶼相連的地貌狀態,也就是說半島三面被水包圍,而一面與陸地相連。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

世界上主要的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同時也是擁有半島數量最多的大陸。特別是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三大半島,分別是阿拉伯半島(約322萬平方千米)、印度半島(約209萬平方千米)和中南半島(約206.5萬平方千米)。這三大半島都分布在亞洲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西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世界三大半島分布圖

從地形方面來看,世界三大半島中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都相對簡單,阿拉伯半島的地形區主要是阿拉伯高原,印度半島的地形區主要德幹高原,這兩個高原地勢相對平坦,海拔也不是很高。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其地形狀況就複雜得多了,這種複雜性主要是在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中南半島夜間燈光圖

中南半島的總體地形特徵,可以概括為「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地區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南部沿海地區多為平原地形」。中南半島西側沿海,剛好是呈南北走向的消亡邊界經過,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強烈碰撞擠壓,使得中南半島,特別是靠近我國的北部地區隆起形成巨大的一系列褶皺山脈。板塊的碰撞擠壓,也使得中南半島南部地區形成了狹長的馬來半島。

中南半島在板塊分布圖中的位置

中南半島北部的地形和我國西南部地區是連續的,主要的地形單元是「橫斷山脈」,橫斷山脈北起我國四川省西部地區,往南一直延伸到中南半島北部地區。位於中南半島的主要山脈包括那加山脈、若開山脈、登勞山脈、他念他翁山脈、比勞克東山和長山山脈等等。這些山脈走向一致,山高谷深,加上當地氣候溼潤,在山脈之間多發育有河流,形成山河相間的奇觀。

中南半島主要河流

這些河流的源頭多在我國,比如我國獨龍江,下遊是伊洛瓦底江;我國怒江,下遊是薩爾溫江;我國瀾滄江,下遊是湄公河。此外還有,湄南河、紅河等河流,這些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動,形成山脈和河流南北縱列分布的特徵,並且河流不斷的侵蝕山脈之間的河谷,加大落差。中南半島北部地區的高原主要是「撣邦高原」,是中南半島上最大的高原,海拔在1500至2000米之間,主要包括緬甸的撣邦和克欽邦地區。

中南半島主要地形區分布圖

撣邦高原主要位於伊洛瓦底江和湄公河之間,北部至我國雲南邊境,其中以薩爾溫江為界,以西為東面高原,以東為清邁高原。中南半島南部地區,也就是河流下遊地區,多是有河流攜帶的泥沙沉積而形成的平原和三角洲,包括湄公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紅河三角洲等等,這些平原地區,是中南半島農業生產條件最為優越的地區,因此大多人口密集,城市眾多。

中南半島地區國家分布圖

中南半島地區由於山脈呈南北走向,促使半島地區自古以來,東西交通不便,人們多沿南北走向的山脈而來往,所以中南半島上的國家多沿山脈劃分,國家形成呈南北長條狀分布,其中越南和寮國是最為典型的代表。越南位於長山山脈以東,南北長度約為1000千米,而東西寬度最窄處僅為50千米。

越南

相關焦點

  • 亞洲地形特徵: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而四周低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地形特徵。
  • 山東省地形特徵是怎樣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裡?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掌握山東的地貌特徵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山東省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與山東有關的電視劇/電影,比較經典的有《水滸傳》、《闖關東》、《鐵道遊擊隊》等等,這些都刻畫出了山東大漢樸實而又彪悍的形象。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首先我們來看看亞洲的地形特徵,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其面積達4400多萬平方千米。由於受到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擠壓,使得亞洲中部地區隆起形成巨大的高原山地,從而使得亞洲的中部地區地勢最高。歐洲地形分布圖亞洲的地形特徵可以概括為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形起伏大。
  • 看看亞洲各部分的地形地理環境,東亞的地理條件最好
    地形主要有高原和臺地為主,但也有像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科雷馬平原這樣的平地。這裡水資源非常豐富,有最深的貝加爾湖和三大河流:勒拿河、葉尼塞河和鄂畢河。單從地形來看,北亞的環境很不錯,但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使這裡不適合生存。
  • 【地理視野】三大階梯,讀懂中國地勢!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中國整體的高原、山系和盆地分布產生了極大影響,從而直接促進了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分布特徵的形成。 內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北部形成東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古有「瀚海」之稱。內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從西北向東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國多風地區之一。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 中南半島的「三國演義」
    圖2:中南半島五國地形這仨國,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越南的領土南北狹長,完整包圓了南海一半,緬甸的領土向南伸出好長,極大壓縮了泰國的海岸線長度,泰國海岸線雖然長度不佔優勢,但好在向南掌控了馬來半島的北部,是中南五國當中唯一面對兩大洋(西邊印度洋、東邊太平洋)的國家,足以匹敵緬越的海洋優勢。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青藏地區氣候高寒,夏季平均氣溫低,因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熱量條件較好的河谷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農業生產的共同有利條件為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東歐平原和中歐平原部分呈波狀起伏的地形、北歐地區的峽灣海岸和眾多的湖泊、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寬谷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結果。 58.亞洲的貝加爾湖、非洲的坦噶尼喀湖等較深的湖泊大多由巖層斷裂下陷,積水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