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形特徵: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地勢中部高而四周低

2021-01-18 地理沙龍號

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地形特徵。

關於亞洲的地形特徵

亞洲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部隔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鄰,西南方位隔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非洲相望。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的總面積超過4400萬平方千米,所以亞洲是地形特徵最為複雜的大洲。

亞洲地形圖

由於亞洲面積巨大,所以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在亞洲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所以亞洲地形類型種類多樣。從面積上來看,亞洲以高原和山地地形為主,兩者相加超過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亞洲的平均海拔大約為950米。亞洲的高原地形區包括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託利亞高原、德幹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等。

內蒙古高原

亞洲的山地地形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阿爾泰山、高加索山脈、烏拉爾山脈、橫斷山脈、東高止山、西高止山、長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念青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切爾斯基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武夷山、南嶺等等。在亞洲的中部地區是高大高原和山地的分布地,由於平均海拔極高,被稱為「世界屋脊」。

喜馬拉雅山脈

所以在地勢特徵方面亞洲的地勢表現為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在亞洲中部之所以會形成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和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主要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往北運動,和亞歐板塊發生了強烈的碰撞擠壓,這種強烈的碰撞擠壓使得亞洲的中部地勢極高,成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而且隨著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繼續進行,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還將上升。

板塊構造示意圖

由於,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狀分布,許多大江大河的源頭都位於亞洲的中部,比如我國的長江、黃河都發源於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動。在中部高原山地的外圍分布著許多大平原,比如東亞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亞的湄公河平原;南亞的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亞的圖蘭平原,北亞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等等,這些平原大多數是由河流所攜帶的泥沙衝積而成的。

「亞洲水塔」青藏高原

亞洲除了高原、山地和平原地形區之外,還分布有丘陵地形區,最大的丘陵是哈薩克丘陵,此外還有我國的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等。最後,亞洲在盆地地形區方面,有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等。亞洲還有著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使得亞洲多半島、海灣和島嶼,其中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三大半島。

塔裡木盆地

相關焦點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而微觀地形是指小尺度、小範圍區域的地形狀況,往往反映小區域的地形細節特徵。比如,在小區域範圍內,山地地形中還包含山頂、山谷、山脊、鞍部、峽谷等局部地形類型。亞洲地形分布圖世界地形圖是反映全球陸地地形分布的地圖,是研究全球各大洲宏觀地形分布的重要資料,今天我們就來讀讀世界地形分布地圖,來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 「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
    大陸和島嶼四周都是被水包圍,主要的差別就是面積的大小,而半島是指陸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另一半同大陸或更大的島嶼相連的地貌狀態,也就是說半島三面被水包圍,而一面與陸地相連。「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徵世界上主要的半島多分布在大陸的邊緣地帶,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同時也是擁有半島數量最多的大陸。
  • 看看亞洲各部分的地形地理環境,東亞的地理條件最好
    北亞北亞是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佔了亞洲面積的三分之一,但卻是人口最少的地區。地形主要有高原和臺地為主,但也有像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科雷馬平原這樣的平地。這裡水資源非常豐富,有最深的貝加爾湖和三大河流:勒拿河、葉尼塞河和鄂畢河。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 「地形因素」對於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大氣環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是形成氣候的最主要因素,而地形因素是一種加劇因素,使得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表現得更為複雜,具體來說,地形的影響有以下幾方面。地形類型示意圖首先,是由於地形因素主導而形成獨特的氣候類型,那就是「高山氣候」,我們知道隨著海拔的升高,熱量和水分都會發生變化,特別是熱量條件,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左右,如果一個區域的海拔足夠高,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
  • 山東省地形特徵是怎樣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裡?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掌握山東的地貌特徵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山東省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與山東有關的電視劇/電影,比較經典的有《水滸傳》、《闖關東》、《鐵道遊擊隊》等等,這些都刻畫出了山東大漢樸實而又彪悍的形象。
  • 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⑨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1.判斷地形部位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地;反之,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窪地;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鞍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谷;等高線重合處——陡崖(見下圖)
  • 【熱門考區】高考地理常考的世界十大高原、中國四大高原知識點總結
    高原素有「大地的舞臺」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南極冰雪高原。 廣闊的平坦高地,通常四面八方全是陡崖,但有時周圍是高山。
  • 「高考技巧」特徵描述類-高考地理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據圖2,描述圖1中甲區域的地形特徵。【解析】第一步:從經緯網及區域圖可看出,甲地應為以甘肅省(河西走廊)為中心的地形圖。第二步:從圖例和註記發現圖中三塊區域海拔高等高線稀疏應為高原地形;中部地區地勢起伏大以山地為主;第三步:結合知識,甘肅省位於三大高原的交界地帶,黃河流經甘肅省,城市、人口、交通等多分布在河谷地帶,海拔較低。
  • 【地理視野】三大階梯,讀懂中國地勢!
    青藏高原的隆升對中國整體的高原、山系和盆地分布產生了極大影響,從而直接促進了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狀分布特徵的形成。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6個部分。
  • 行走地理 | 世界盡頭、巨人之地——巴塔哥尼亞高原(重發)
    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接近1000米 。 這裡天空湛藍,陽光明媚,但看似溫暖的陽光卻沒能給這片大地帶來熱量 。 巴塔哥尼亞高原冰川地貌和風蝕、風積地貌廣布的形成條件是什麼?該地區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第四紀時冰川面積廣,冰川作用強烈;氣候乾旱,降水少;地處西風帶,處在安第斯山脈背風坡,多焚風性強風,風力作用強。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祁連山: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的分界線;青藏高寒氣候區與暖溫帶的分界線;青藏高原高山氣候區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的分界線;青藏高寒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分界線。 41. 光照強的地方氣溫不一定高,如我國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但由於地勢高,夏季為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之一。
  • 一鍵製作lumion中的真實山地地形
    大家都知道lumion裡面有個地形工具可以像沙盒類工具一樣來製作地形,就是這個:但是呢,平日做做小範圍的地形還好,一旦需要做大範圍的山地
  • 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河流的相關考點
    2、河流與地勢高低的關係:河流總是由高處流向低處。  3、河流與等高線疏密的關係:等高線密集,水流速度快,水能豐富;等高線稀疏,水流速度慢,航運條件較好。  二、河流的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系特徵與河流所在的地形地勢地貌關係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