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形態稱為地形,我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形態劃分為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亞洲的地形特徵。
關於亞洲的地形特徵
亞洲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部隔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鄰,西南方位隔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非洲相望。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的總面積超過4400萬平方千米,所以亞洲是地形特徵最為複雜的大洲。
亞洲地形圖
由於亞洲面積巨大,所以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在亞洲都有大面積的分布,所以亞洲地形類型種類多樣。從面積上來看,亞洲以高原和山地地形為主,兩者相加超過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亞洲的平均海拔大約為950米。亞洲的高原地形區包括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安託利亞高原、德幹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等。
內蒙古高原
亞洲的山地地形區包括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阿爾泰山、高加索山脈、烏拉爾山脈、橫斷山脈、東高止山、西高止山、長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念青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切爾斯基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武夷山、南嶺等等。在亞洲的中部地區是高大高原和山地的分布地,由於平均海拔極高,被稱為「世界屋脊」。
喜馬拉雅山脈
所以在地勢特徵方面亞洲的地勢表現為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在亞洲中部之所以會形成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和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主要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往北運動,和亞歐板塊發生了強烈的碰撞擠壓,這種強烈的碰撞擠壓使得亞洲的中部地勢極高,成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而且隨著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繼續進行,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還將上升。
板塊構造示意圖
由於,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流向呈放射狀分布,許多大江大河的源頭都位於亞洲的中部,比如我國的長江、黃河都發源於青藏高原,自西向東流動。在中部高原山地的外圍分布著許多大平原,比如東亞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東南亞的湄公河平原;南亞的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亞的圖蘭平原,北亞的西西伯利亞平原等等,這些平原大多數是由河流所攜帶的泥沙衝積而成的。
「亞洲水塔」青藏高原
亞洲除了高原、山地和平原地形區之外,還分布有丘陵地形區,最大的丘陵是哈薩克丘陵,此外還有我國的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等。最後,亞洲在盆地地形區方面,有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等。亞洲還有著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使得亞洲多半島、海灣和島嶼,其中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三大半島。
塔裡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