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嚇跑!這個隧道堪稱「工程師的災難」!這一難題被中國攻克

2020-12-23 德馨憶史

引子

在阿爾及利亞北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程就是修建「甘塔斯」隧道這個隧道跨越了阿爾及利亞22個省份,覆蓋了將近全國一半的人口,是他們國家一個很大的交通大動脈

在1999年的時候,阿爾及利亞就開始啟動對鐵路網的現代化改造,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也負責了這個項目,中國的工程包括打通這個隧道。這個隧道在阿爾及利亞的首都以西這個隧道的設計是分離式雙洞單線隧道,左邊的一條線長度為7346米,右線少11米,合起來是14.68km,但看這個數字的話不算什麼,15km不到不算是一個特別長的路段。但是打通隧道是極不容易的,因為隧道裡面泥灰巖的質地十分複雜,這個工程是鐵路線上最棘手的一個部分。

01

中國開工兩年之後,隧道裡面就出現了拱架斷裂的情況,噴射出了很多混凝土,這些混凝土也都裂開掉落了下來,因為泥灰巖在遇到水之後會發生膨脹,沒有水之後就會收縮,經過多次風吹日曬,這些泥灰巖也都變成了沙土和爛泥。2013年,在隧道出口800處泥灰巖遇到了大量的湧水,發生膨脹,拱架都變形了,但是當時的設計方仍然堅持用之前的方案,一個月後,拱架徹底垮掉了,這些泥灰巖成為了工程當中最大的障礙。

當時中國也沒有什麼辦法就向其他國家求助,但是其他國家給出的解決方案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日本,看著直接嚇跑,因為日本曾經就因為泥灰巖的問題導致工程沒有成功。法國將這次「甘塔斯」隧道的過程稱為了「工程師的災難」。

02

但是中國人還是沒有放棄,決定自己想辦法。當時中國想要將數據處理和信息反饋技術還有動態修正支護參數用於施工當中,但是因為這些方法沒有得到法國公司的驗證,就沒有實施,當時的工程還停工了一年半的時間。

中國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方案是有用的,自己花錢建造了一段30米的試驗段,通過實踐證明:這樣一個被認為沒有用的方案後來卻解決了泥灰巖的問題。後來就將這種辦法運用到了「甘塔斯」隧道當中。耗時7年之後,這條隧道終於被挖通了。

03

阿爾及利亞交通部的部長表示這一條線路的挖通,可以大大改善周邊的出行情況,可以讓旅客在這裡的出行時間減少一半。阿爾及利亞鐵路投資管理局的局長特地感謝了中國團隊多年以來的努力,但是中國在挖隧道方面的成就不止有這些。

中國還接手了阿爾及利亞最長公路隧道t2隧道的工程建設,這一個工程也是阿爾及利亞很重要的工程,這個工程預計在2025年的時候完成,因為位置特殊,是南北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一旦通車,將會對阿爾及利亞的經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結語

後來我們國家還製造出了一個挖隧道的「神器」,瞬間刷爆網絡,我國研製出的第一臺全斷面雙護盾隧道挖掘機抵達了尼泊爾,用於尼泊爾的巴瑞巴貝引水隧道的建設。這一臺挖隧道神器價值高達七千萬人民幣,直徑有5.06米,挖掘的速度特別快,特別適合那一些比較長的隧道。

中國在基建行業做出的貢獻特別多,很多國家都沒有自己的技術而找我們國家去幫忙,這是對我們國家基建技術的肯定。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在"鬼門關"挖了一條隧道 此地曾"嚇跑"德專家
    (原標題:中國在"鬼門關"挖了一條隧道,驚動全球!曾經嚇跑德國專家...)「要想富,先修路」,蘭渝鐵路途經25個縣市區中,有13個國家扶貧重點縣,4個省級扶貧重點縣。打通這條路,讓大山深處的百姓富起來,這是中國鐵路建設者發自內心的呼喊。
  • 在「彈雨」中攻克巖爆隧道
    喬金亮攝   6月25日,陝西漢中,世界第三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巴陝高速公路米倉山隧道右線宣告鑿通。  這是一條不尋常的隧道。千百年來,峰高路險的米倉山是川陝交流無法繞開的重要通道。隨著米倉山隧道的修建,這一屏障被打破,科技的力量將讓穿越米倉山從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半小時,也讓攻克巖爆隧道這一世界級難題得到了解決。
  • 優秀男人:攻克世界級難題,填補空白,還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他立足陝西,攻克了三大世界性難題,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他不忘初心,長期奮鬥在工程地質工作第一線,承擔了我國幾十項鐵路長大幹線的勘察設計工作;他滿載榮譽,曾先後獲得多項榮譽,在2020年11月更是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獲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勞模榮譽稱號。
  • 「超級穿海」工程穿越海底溶洞群 中國中鐵攻克「世界性難題性難題」
    來源:經濟日報5月6日13時25分,在大連梭魚灣海底48.8m深處,隨著「海宏號」盾構機操作界面顯示760環1520米,「海宏號」盾構機順利穿越海底溶洞群,進入板巖地層推進;這也標誌著中國中鐵的建設者們順利攻克了盾構施工下穿海域巖溶強烈發育地質這一
  • 瑞士人:若是中國攻克晶片難題,晶片這一硬體將變得一文不值
    本來華為的5G技術因為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實現全球壟斷的,那麼不僅會給華為帶來大量的經濟收益,對華為這個品牌的提升也很大,但是現在都化為了泡影。 只能寄希望於自己能否攻克生產晶片的技術難題了,華為也是調配了大量的資源去做這件事情。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誕生,解決難題領先世界
    又一超級工程 我國在眾多科研建設領域不斷取得進步,高速公路總裡程冠絕全球,海底隧道建設領先世界,中國橋梁名冠中外。世界中眾多的橋梁,高鐵和公路的修建,幾乎都有中國製造的身影。
  • 中國鐵路第一長隧高黎貢山隧道16個掘進通道全部打通
    9月25日,歷經1533個晝夜交替施工,由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1號豎井副井掘砌到底。
  • 德國工程師:美國正式開啟潘多拉魔盒,中國攻克光刻機簡單粗暴!
    前段時間的晶片禁令暴露了很多的問題,把晶片的生產分成的三個階段,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和晶片封測,其中晶片封測最簡單,晶片製造最困難,而我國目前只有華為掌握了5nm晶片的設計能力,而中國的晶片製造能力與荷蘭的ASML相差了至少兩代技術以上。
  • 工程師突圍-餘紅苗
    這是一組關於逆風前進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群幕後的工程師。中國的工程師一直是個比較沉默的群體。社會亢奮時,他們努力,社會嘲諷時,他們失語。無論我們「厲害了」還是「弱爆了」,他們似乎都一樣。這個微小的技術節點卡在日本人手裡,導致國產原子筆永遠無法自行合體;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零件裝配廠,但多做「手」和「腳」,鮮有造「腦」的科技公司;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鐵路,但由於青藏高原是中國獨有的環境特點,導致開隧道時碰到的巖爆現象只能以科研人員的安全為代價搞攻關課題;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與烏茲別克籤訂「隧道」訂單,韓國:那我們呢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的各種頂尖技術也在更新進步,通過與世界各國的緊密合作,來驗證我國的頂尖科技,這也讓我國在全球上打出了屬於中國的名號,屬於中國的金字招牌,其中就有著我國的基建技術,不管是高鐵、大壩以及隧道等,這些項目只要中國接手以後似乎就沒有完不成。
  • 中交四航研究院攻克開春高速技術難題
    中交四航研究院攻克開春高速技術難題 2020-12-2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挖了3年的隧道僅挖4米,印度數度挖苦,卻不料被德國點讚
    近年來,我國投入並修建的一項工程,已經進行了三年的施工,卻僅僅挖了4米的隧道。印度便因此屢屢挖苦譏諷我國,卻不料被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嘖嘖稱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眾所周知,我國境內雖然水資源並不算稀缺,但是分布卻極不均勻。以秦嶺為界,南北的水利資源分布呈現出極端的兩極化: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而乾旱少水,也使得西北地區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 日本AQUA推出超聲波洗衣機攻克行業難題
    日本AQUA推出超聲波洗衣機攻克行業難題 2020年10月26日 17:11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近期,日本AQUA推出超聲波系列洗衣機。用戶在手不沾水的情況下,通過AQUA首創的超聲波局部洗滌功能,結合洗滌劑自動投放和3D強力洗功能,僅用30s便可除去衣物局部頑固髒汙,不僅比用手擦洗更容易,而且衣物纖維不易損壞,使用壽命更長。
  • 17部不同類型的災難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今天我盤點影史上比較不錯的災難片,我這邊注重解說一下,災難的類型加上比較值得看的點,類型一般我不太選取相同,同題材如果有不同的視角可能會選出來,一共17部電影,每一部都堪稱經典!和鐵線蟲入侵一樣,導演更多的都是希望通過災難現象看本質,這是很多好萊塢災難片沒有的,當然這部電影鏡頭、場面都是很精彩。
  • 《奪命隧道》把災難片拍成了災難
    不管在哪開車,突發情況不亂打方向,這是基本常識,罐車也是老司機了,不會不懂吧。一瞬間恍惚了?勉強說得通。一個塑膠袋嚇成那樣,心理素質有待提高啊。說到這個飛起來的塑膠袋了,基本上沒啥可能掛到玻璃上,雨雪天氣沾水了?那應該就飛不起來啊,這是整部電影的轉折點,但看起來太牽強了。另外,隧道裡的車感覺都快飛起來了,和速度與激情有一拼,不太知道北歐隧道裡限速是多少。
  • 時代最強音 陳亮:攻克一微米精度技術難題 技能報國
    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技師陳亮,憑藉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攻克了一微米精度的技術難題,不僅打破了多項國外技術壟斷,還為國家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的研發與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陳亮:微米跨越 技能報國陳亮,宿遷人,中專畢業以後在粗加工車間,一幹就是五年。陳亮告訴記者,粗加工車間在長廊的那一頭,精加工車間在長廊的這一頭,如果不努力,這個長廊就像一座山,無法翻越。
  • 世界最長高原高速鐵路隧道大坂山隧道貫通
    新華社西寧2月13日電(齊中熙、王利、劉鳳翥) 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承建的世界最長的高海拔地區高速鐵路隧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大坂山隧道13日貫通。    大坂山隧道全長15918米,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大坂山中高山區,海拔3000米至4200米,穿越大坂山主峰,是蘭新鐵路客運專線第一長隧,也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高速鐵路隧道。
  • 中國又一尖端技術閃亮全球,地位不輸光刻機和晶片,日本徹底認輸
    圖為盾構機 在科技強國戰略的不斷推動下,中國越來越多的技術短板被補齊,並且還誕生了一大堆尖端國產技術,如今中國又一尖端技術亮相全球,地位不輸給光刻機和晶片,就連日本也徹底認輸
  • 攻克國內高速公路隧道最高地溫難關 建(個)元高速尼格隧道雙幅貫通
    6月22日,建水(個舊)至元陽高速公路尼格隧道雙幅順利貫通。該隧道洞身巖體溫度最高達88.8℃,經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專家組充分勘察、研究、論證,被認定為國內最高地溫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洞身巖體溫度最高達88.8℃  尼格隧道是建(個)元高速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左線全長3366米,右線全長3351米,最大埋深639米,進出口高差達67.9米。隧道地處尼格溫泉、丫沙底溫泉等天然高溫溫泉聚集區和徑流區,洞內巖溫最高達88.8℃、平均達70℃,洞內氣溫最高達56.4℃、平均達42℃,洞內水溫最高達63.4℃、平均達49℃。
  • 淚奔+震撼,10餘次全場鼓掌,《我是演說家》為中國工程師點讚
    深情演說現場互動夏荔作為中國鐵建的一名一線工程師,8年來一直堅守奮戰在蘭渝鐵路胡麻嶺隧道,他講述了胡麻嶺隧道為什麼挖掘8年的「難」,外國人說中國人不可能在胡麻嶺地質中打隧道,但中國人通過不斷摸索和創新,最終把隧道挖通的歷程;講述了與作為上一代鐵建人的父親8年來同在一個工地卻難以相見,講述了3歲女兒不認識忙於隧道施工的爸爸的故事;講述了像他一樣千千萬萬鐵建人的辛酸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