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突圍-餘紅苗

2021-01-08 YNET.com北青網

餘紅苗

本文作者系紀錄片系列《中國工夫》總導演餘紅苗。《中國工夫》系列近期在央視10套《走近科學》與西瓜視頻播出。本系列聚焦中國工程技術突圍,講述了國際圍剿下,中國工程師克服重重阻礙,通過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實現「中國智造」的故事。

「矗立著,龐大的沉默。醒著,鋼的靈魂。」 ----余光中

第一次與王輝綿見面,只聊了一分鐘。準確地說,還不到。

這位靦腆的工程師甚至都不知道怎麼在咖啡館裡點咖啡,他就那麼等著我去跟他見面。但是當得知我們拍攝他們的意圖時,他立刻拒絕了,然後撇下我們自行離去。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種突兀,除了些許的社交障礙之外,主要是來自於那些難以明言的原因。不過也正因如此,我們才開始發現「工程師」這個職業與我們的認知有多不同。

這是一組關於逆風前進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群幕後的工程師。

中國的工程師一直是個比較沉默的群體。社會亢奮時,他們努力,社會嘲諷時,他們失語。無論我們「厲害了」還是「弱爆了」,他們似乎都一樣。有時像民工,有時像碼農,但唯一不像的,就是工程師。

與西方當代相比,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但看完他們的故事,相信你會理解,為什麼這些工程師,會長期重複簡單而又枯燥的低端作業。而這些工作,在當下,又是那麼必不可少。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昨天還在面臨如此困境:

中國的核電站每年消耗的核密封圈一直依賴進口。假如不接受美國的連年漲價,核電站就有可能停擺;

中國的磁懸浮列車,在尋求與日本技術合作時,遭受了日方的漫天要價,項目一度受阻;

中國每年生產400億支原子筆,有20萬從業人員,但一直有個技術上的死穴——無法造出筆尖鋼。這個微小的技術節點卡在日本人手裡,導致國產原子筆永遠無法自行合體;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零件裝配廠,但多做「手」和「腳」,鮮有造「腦」的科技公司;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鐵路,但由於青藏高原是中國獨有的環境特點,導致開隧道時碰到的巖爆現象只能以科研人員的安全為代價搞攻關課題;

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嘗試尋找中國在世界領域是否有排得上號的頂尖技術,我們恐怕很難發現這些鮮為人知的技術困境和那些默默突圍的工程師們。

車德會的工作是在電子顯微鏡下研究筆尖鋼材料的成分。怎麼樣讓圓珠球座體的那一點鋼材更具有可切削性,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既不會損壞加工設備,還能更容易被加工出恰到好處的墨槽與完美包住圓珠的碗口,既不能堵墨,又不能漏墨。為了研究這種極易切削鋼的配方和製作工藝,太鋼的工程師們花費了多年時間,走了不少彎路也報廢了不少鋼材。然而,研發的成功並沒有讓這些工程師太得意。有人質疑:他們為什麼不去研究更重要的對象,例如原子彈?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力去研發一個沒那麼重要又沒多少利潤的技術?畢竟日本在一周內的產能就能應付全球一年原子筆尖製造的需求。面對這樣的言論,工程師只是默默地做事。他們說,在鋼材領域,他們以往更重視「量」的生產,並沒有太重視「質」的發展,今天他們終於起步了。至於能產生多少利潤,他們並沒有太強的功利心。他們堅信,當極易切削鋼的技術研發出來之後,用途一定不會只限於原子筆。

當下的科研不一定有現實功利,就像法拉第發明的第一個圓盤發電機時,某貴婦看完後問他:「法拉第先生,這東西有什麼用呢?」法拉第答道:「夫人,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有什麼用呢?」

與那些在市場上是香餑餑的技術相比,基礎科研的工程師們當了十年二十年的炮灰卻無人知曉。為什麼人們著迷於市場上「有用」的東西,不去想一想這些「有用」一開始都來自於那些「無用」的研發?今天,中國工程師已經研發出了一個新型材料,或許他們還不能大批量穩定生產,或許他們還不敢投入市場應用,但是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時間和鼓勵。

拍攝鄧江明,很多時候在夜晚,因為我們需要感受和復原鄧江明連續不眠之夜的焦慮和困境。中車株機在研發了一輛時速100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後,發現車在行路中突然熄火。而這個故障必須在新車下線且上市之前排除掉。鄧江明的任務就是在4個月之內排查出這個故障。在幾萬個零件裡找某個故障,鄧江明把做的事比喻成從巨人身上尋一根針,把自己比喻成抓嫌疑分子的偵探和治療疑難雜症的醫生。在那4個月裡,他每天灰頭土臉地蹲在車體和軌道旁進行地毯式搜索:換零件,找零件供應商商量對策,為每個零件澆水找漏電點……他日復一日地用著「笨」辦法。這種情形超出了我們對於工程師形象的理解。一個零件故障的排查尚且如此,何況這一整輛列車的研發?項目帶頭人佟來生說,就是一個字「熬」,只有不停地熬下去,堅持下去,才有機會出成果。其實,磁懸浮列車的製造技術原理在學術領域不是什麼秘密,但真正自主研發製造卻十分艱難,該走的路,該遇到的問題,該出的漏洞,每一個步驟都沒有辦法省略。核心技術會了,生產線上的每一工種的技術到不到位?每個加工的設備和零件給不給力?流程的標準有了,每個工藝的標準有沒有?如何減少人為的失誤?如何減少產生各種失誤的變量?沒有人會賣給咱們現成的經驗。經驗,只有靠時間來積累。這些就是為什麼中國工程師始終像普通工人一樣在車間裡忙碌。

當然,中國工程師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勵行根的團隊研發出了鎖住核反應堆的密封圈。看起來頗為風光,但工程師們感受最難的並非研發,而是研發之後沒人敢用的問題。因為沒有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購買中國工程師研發的核產品;青藏高原上有一條堪稱世界上最難挖的巴玉隧道。隧道中的巖石經常毫無徵兆地突然彈射出來,威力巨大。這種現象就是巖爆。據說巴玉隧道有94%的地段都伴有巖爆。最長的一次巖爆時間長達120個小時!中鐵十二局和中科院的工程師研發預測巖爆系統。他們說,「傷人的巖爆不響,就像會咬人的狗不叫。其實我們也害怕,但是我們不能表現害怕,因為要讓隧道工人對我們有信心;」 工程師高翔的團隊研發了三維空間掃描儀。他並不喜歡網友過分誇大中國技術多厲害的論調。當美國矽谷搶先一步研發出了這個技術。面對競爭對手的勝利,他非常坦然。他說,對手就像前方的一座燈塔,當自己在一步一個腳印地追趕時,才發現原來對手不在天上,而就在五十層樓的高度,我們努努力就能爬得上去。

由西瓜視頻和小蟲影視聯合出品的《中國工夫》是一套探索中國工程師和工業技術的人文科技類紀錄片。我們為什麼要拍攝他們?因為這十年來,不管社會怎樣浮躁,不管輿論如何褒貶,工程師一直很少參與外界話語。他們只是那麼做著,埋頭做著。因為他們很少抬頭,導致我們常常會忘記,是他們在推動著「不夠厲害」的我們————日有寸進。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長恨此身非我有——蘇東坡的人生突圍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本《文化苦旅》火遍全國,其中《東坡突圍》是裡面的名篇,可能你沒聽看過這篇文章,但是有一句很流傳的雞湯「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 …」你想必應該見過,即是出自此文。作者餘秋雨先生洞察出了蘇東坡在困境中的心路歷程,一個詞「突圍」精準點題。
  • 突圍
    他是時候也該突圍了——去尋找一個天堂。屬於自己,屬於人類的天堂。2431年12月31日 1024號服務型機器人你好哇!我是1024號服務型機器人,負責記錄並監督1024號的工作秩序和日常生活。很高興認識你!
  • 槍戰動作電影《火線突圍》順利殺青 驚險刺激熱血突圍
    槍戰動作電影《火線突圍》於12月20日在雲南順利殺青。該片由羅傑執導,任天野領銜主演,陳志朋友情出演,馮琬賀、楊韓、張立威、孫釗、郎峰、郝率等演員主演,講述了一個退隱王牌保鏢在女兒被綁架後,不得不重新出山營救女兒,並與生死仇敵展開終極較量的故事。
  • 解析國產MCU的突圍之道
    解析國產MCU的突圍之道 半導體行業觀察綜 發表於 2020-11-27 16:03:39 據臺媒工商時報報導,全球微控制器(MCU)大廠意法半導體發生大罷工事件後
  • 歌手:突圍賽胡夏唱《花期》被淘汰,聲入人心選對歌卻沒能突圍
    《歌手·當打之年》已經結束了十期的排位競演,下一期將會是非常嚴峻的突圍賽,這場比賽將直接決定突圍的歌手能否站上總決賽的舞臺,各位參賽的歌手必定會拿出百分百的氣力來應戰。由於突圍賽的錄製是在4月10日晚,目前歌單和部分賽果已經曝光,大家可以搶先看看自己喜歡的歌手們將會演唱什麼曲目。
  • 精準分析|國產內窺鏡企業究竟如何在百億市場中突圍?
    面對國外龍頭企業的壟斷,國內內鏡企業如何突圍呢?技術突破,引領內鏡醫療新「鏡」界一直以來,國外內鏡憑藉成熟的技術引領著中國,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內的內鏡技術也在不斷的突破,追趕龍頭企業,逐漸獲得市場話語權。
  • 《異形》中的工程師
    不過後來我放棄了這種結論,那個坐在駕駛座位上變成化石的工程師遺體我無法解釋。而且,越深入的思考,感覺《異形》1~4和《普》、《契》的關係不大,後者兩部已經構架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相比之下,《異形》的打怪和武器研究顯得單薄很多。工程師,這是《普》中人類科學家對遠古智慧種族的稱呼。從兩部電影中,大致可以推斷,工程師種族比人類文明先進程度以億年計算。
  • 槍戰動作電影《火線突圍》順利殺青 驚險刺激熱血突圍_娛樂頻道...
    槍戰動作電影《火線突圍》於12月20日在雲南順利殺青。該片由羅傑執導,任天野領銜主演,陳志朋友情出演,馮琬賀、楊韓、張立威、孫釗、郎峰、郝率等演員主演,講述了一個退隱王牌保鏢在女兒被綁架後,不得不重新出山營救女兒,並與生死仇敵展開終極較量的故事。
  • 永遠冒險突圍
    大家好,我們是《突圍》,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一種儀式,或者說一個序言。 就像初生的嬰兒向世界宣告他的來臨,即便他的一切尚屬未知,但也值得鄭重其事。 三月已經匆匆走過。流逝的時間奔騰向前、裹挾一切,過去的自己在被席捲的過程中不再回頭,而未曾來過的明日又不可預知。
  • 到底什麼是硬體工程師?
    5.什麼是硬體工程師?但需要說明的是,在整個項目研發團隊中,有兩個人和所有人打交道,一個就是項目經理,另一個就是硬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需要和各種研發人員打交道 、協調工作,這也要求硬體工程師具有豐富的知識面和強大的協調能力。
  • 人社部消息:電工、車工等技能人才可評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請問我們車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對應工程師系列的哪一層級職稱?諮詢過本市專技科,回復是省裡尚未有相關文件!請問沒有相對應的文件如何認定對應層級職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您好!您的來信已收到。
  • 《戰魂銘人》工程師怎麼玩 工程師技能加點及實戰打法教學
    導 讀 戰魂銘人工程師技能正確加點可以提升她的輸出能力哦,同時實戰中所具備的打法也是非常關鍵的,現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的工程師內容吧
  • BIM工程師是做什麼的?
    2020年疫情爆發之初,雷神山和火神山在10天內迅速建立,在這驚人的速度背後,BIM技術功不可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BIM工程師。BIM是什麼?BIM工程師是做什麼的?BIM工程師既要有建模基礎,還要有一定的實戰和組織管理能力,了解項目的全部信息,利用BIM出具數據信息,把控項目的基本流程,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協調,力求降低全部風險。BIM有何特點?
  • 論測試工程師的職責
    ,最初我可能會介紹說版本測試、自動化測試、測試工具開發和流程規範,到後面總結為質量保證和效能提升,直到現在我認為簡練但又精粹的總結-測試能力建設,我們看很多招聘信息裡面對測試工程師的職責要求,列了很多項,包括了技術的要求和項目管理的要求等,最後都是能夠用測試能力建設來概括,對於測試能力建設,我們作為測試工程師需要做些什麼
  • 《我是歌手4》十進三突圍全劇透 容祖兒老狼張信哲突圍成功
    容祖兒性感演繹歌曲《放開你的頭腦》  央廣網長沙3月25日消息(記者 魏文欣)3月24日晚間《我是歌手》十進三突圍賽進入錄製,參加本場突圍賽的歌手分別為:金志文、蘇運瑩、趙傳、  【我是歌手4】突圍賽歌單(按出場順序):  1.金志文《美酒加咖啡》  2.蘇運瑩《知足》  3.趙傳《曾經的你》  4.信《花心》  5.haya《英格瑪》  6.關喆《悟空》  7.王晰《再見,我的愛人》  8.老狼《虎口脫險》  9.容祖兒《放開你的頭腦
  • 廣東「工業母機」突圍記|產業集群深調研
    以製造業立省的工業大省廣東,如何在工具機領域成功突圍?走進廣州市敏嘉製造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敏嘉製造」)生產車間,一條給格力公司定製的壓縮機曲軸加工全自動生產線正在調試中,這也是國內第一條全自動壓縮機曲軸生產線,投產後整條產線僅需兩三名工人,預計每天產能可達7000件。
  • 「歌手」賽制改動,復活賽變突圍賽
    「歌手」賽制改動,復活賽變突圍賽 2014年1月16日     本報長沙訊 《我是歌手》第二季播出兩期節目後,實力唱將曹格遺憾出局,讓不少觀眾嘆息。另外,記者從節目組了解到,第二季的節目賽製做出了改動,將復活賽直接變成突圍賽,「曹格通過突圍賽是有望逆襲回歸的」。    在第三期節目錄製後臺,曹格接受採訪時解釋了挑選這首歌的初衷:「其實這首歌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特別是歌詞內容很好,最偉大的愛就是要愛自己」。問及他心目中的冠軍是誰時,他坦言,「誰會是冠軍真的不敢說,反正不會是我,我沒有冠軍命。
  • 售前工程師工資高嗎?
    根據看準網2020年4月數據,售前工程師月均工資為13165元。據職友集數據,售前工程師月均工資為12275元。售前平均工資基本在12K、13K這個水平。(註:看準網的java開發工程師有多個數據,20000、7000等,未採信。客戶經理的工資不高,但是績效、業務費等一般較高。)可見,售前工程師的工資在IT行業一線員工中,是相對高的。這也符合IT公司的現狀。以下是看準網一些知名IT公司的售前工程師工資信息。
  • Netflix工程師為什麼這麼貴
    但是只有 10s 範圍的運維工程師,沒有自己的數據中心 NOC,應該算微服務 DevOps 的最高境界了。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 Netflix 軟體工程師會賺多少錢?你可能聽到有人這麼說:Netflix 軟體工程師的基本年薪超過了 30 萬美元。
  • 網絡工程師能做什麼?
    這近很多新手或入行的人問道網絡工程師能做什麼?我這就淺顯的講講。工作崗位劃分來說,有運維、系統集成、廠家工程師。從職位的區分來說,有售前、售後崗位。(我們這主要講講售後崗位,售前做的比較少)運維崗位的幾個等級,網絡管理員、信息技術員、運維主管、網絡構架師;系統集成的幾個等級,系統集成初級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系統集成高級工程師、系統集成主管、項目經理;廠家工程師的幾個等級,廠家外協工程師、廠家正編工程師、渠道主管、區域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