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臺灣兩億票房!民俗文化的崛起 —《陣頭》

2021-02-19 聖德立行會

這期給大家來點不一樣的

電影福利


悄悄告訴你們


這部電影也是我們三太子少年的啟蒙之作

      《陣頭》是一部由馮凱執導,柯有倫、黃鴻升、陳博正、林雨宣、廖峻、柯淑勤主演的劇情片,是繼《雞排英雄》後臺灣人情系列第二部。


劇情闡述


電影講述了主角阿泰,一個音樂夢破碎的青年,因為賭氣接下父親的陣頭。團員覺得他根本就不懂陣頭,怎麼能帶領大家,從一開始阿泰就被隊員看低一眼,否認他的能力。

但是賭氣終究是賭氣,沒過幾天阿泰就堅持不下去了,父親也在一旁指責他,面臨團員的否認,父親的冷語。阿泰動不動就說:「那就解散啊」這讓大家陷入了迷茫。團員退出的退出,頹廢的頹廢,整個團隊像一盤散沙。

在這人心惶惶的時候,鎮子上一支成熟的陣頭團隊找到了阿泰,來的目的只有一個,打擊阿泰,嘲笑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跟別人的差距有多大!性格衝動的阿泰被氣的不行,也正是經歷了這場風波才讓阿泰真正的成熟起來。

  

最後,連基本功都不懂的團友們在阿泰的帶領下慢慢的互相熟悉,成為家人,一起全心投入訓練,帶領著大家環島之旅,並將時尚元素加入傳統表演。無意間受到電視臺注意,令團隊一時間火了起來。


受電視臺的邀請

阿泰終於帶領著他的團隊走向了人生最正式的舞臺

全臺灣一起見證著他們的成功

阿泰他 做到了!


表演的成功

阿泰的父親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我的兒子 ,他真的做到了!」

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


        團團困難的包圍下,阿泰也曾一度的快放棄,但是這是個團隊,這個家缺一不可!最後他撐起了一切,努力勸回了快要放棄的團員,帶著團隊奮力的訓練,扛著三太子繞境奔跑,為了團隊的尊嚴,為了大家骨子裡不服輸的精神!成為了臺北第一陣頭!

         影片中的一句話說得好,放棄這條路不能走,什麼叫做團隊,團隊是一個家!不是說散就散的,散這個字,放棄這個詞是不能亂說的。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最後!


小編的觀感:

        團隊就是一個家,一個家就得好好的缺一不可。

        而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太死板,改變一種方式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文化,要學會尊重。傻子真的是傻子嗎?他其實什麼都懂,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尊重,那些傷那些淚那些汗,那些一起堅持過來的日子將會變成美好的回憶。

同樣是一個陣頭的團隊

陣頭的大家庭

我們努力過

拼搏過

為了我們共同的夢想

日復一日的訓練

只為把每一個動作、細節做到完美

舞蹈不熟

動作不齊

我們沒有放棄

一遍遍的教,一遍遍的練

堅持!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認真準備好每一次的演出

烈日

汗水

已經不重要了

團結!

團隊是一個家!不是說散就散的

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最後!

PS 《陣頭》完整版,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下載頁面

相關焦點

  • 臺灣電影:陣頭
    不僅手下這一群由中輟學生組成的陣頭團員,對這個血氣方剛的少爺充滿懷疑,另一個陣頭世家也等著看他好戲。上有長輩傳統,下有團員的質疑眼光,阿泰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背起鼓、駕起神明,帶著一幫年輕團員跋山涉水,踏上環島之路,為臺灣的陣頭文化闖出一番新氣息!
  • 【愛的麵包魂】電影檔案室:廟會文化的奇葩——臺灣陣頭
    ◎廟宇是臺灣傳統信仰的一個重要意象陣頭文化在臺灣根深蒂固,特別是在臺灣的廟會文化中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臺灣廟會的一大特色,可以經常看到陣頭以各種形式出現在一些迎神賽會的活動中又因為陣頭的表演性高,變化多,因此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跳陣頭就成了大多人看熱鬧的選擇。陣頭的出現,與臺灣特有的廟會文化以及背後崇尚的鬼神文化有很大的關係。這些陣頭多是信徒為了向神明還願,或為祈求平安而請。陣頭的陣式多樣,表演的形式更是豐富多彩,內容多是耍技逗趣,迎合圍觀,製造熱鬧。
  • 臺灣電影《陣頭》——消失中的閩南傳統技藝
    孝,尊重,謙遜,執著,對家庭的重視,對土地的熱愛……這些原本就是中國人傳統的東西,為什麼現在只能在臺灣電影裡看到?陣頭陣頭是閩南民俗技藝,是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民間廟會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臺灣陣頭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有車鼓、桃花過渡、牛犁、布馬、踩腳蹻、大鼓陣、病囝歌、十八摸等,武陣有宋江陣、八家將、獅陣、龍陣、七爺八爺等。
  • 當萬聖節遇到臺灣陣頭
    而在臺灣中元節的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陣頭。作為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陣頭在臺灣民眾生活中扮演著重要地位。傳統社會中,每個臺灣青年無論離家多遠,在家鄉宗教廟會表演需要時,都會趕回家鄉參加子弟陣頭的訓練和表演。
  • 神秘陣頭—臺灣八家將
    臺灣八家將八家將,臺灣民俗陣頭,屬於眾多家將陣頭中的一支,參與陣頭者裝扮為捉邪驅惡的神只,擔任主神的護駕,負責捉拿鬼怪妖邪,也有解運祈安、安宅鎮煞的功能,具有強烈的宗教性質,陣頭氣氛也常顯得神秘、威赫、嚴肅。
  • 民俗臺灣|電音三太子,神仙也瘋狂
    電音三太子及陣頭文化變革,體現了臺灣傳統民俗的創新曆程。
  • 臺灣閩南語電影之夜 安心亞和王彩樺助陣表演
    作為第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影視季的序幕活動,「臺灣閩南語電影之夜」充分體現了「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兩岸影視繁榮」的主題;現場短片回顧了臺灣閩南語電影的發展歷程,而臺灣「陣頭」代表「電音三太子」、廈門本地的「杖頭木偶」等精彩的兩岸民俗表演則凸顯了閩臺傳統文化的魅力。
  • 「亞影視野」| 韓曉強博士《政治、文化與消費:臺灣民粹電影現狀研究》
    [3]《大尾鱸鰻》不但超越了《賽德克·巴萊》(上)成為最快時間(16天)突破三億元新臺幣的紀錄保持者,還一舉改寫全臺票房結構,將「臺北」與「非臺北地區」的票房比例由以往的 1:1 拉到了 1: 2.495 的巨幅差距,凸顯出中南部觀眾驚人的票房潛力。[4]汪方華:《臺灣電影,臺灣符號,臺灣意識》,《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50頁。
  • 10屆·賞析 | 呂學海《臺灣民俗文化節》——神秘、威赫的「八家將」表演
    ,其中有一項表演頗具神秘氛圍——陣前有人臉畫白底黑蝙蝠,吐長舌;有人臉畫章魚足形目,走「七星步」;有人手持扇內手持戒棍,擺「八卦陣」、「踏四門」.這威赫、嚴肅的陣頭氣氛便是「八家將表演」。朝聖宮官將首「八家將」是儺儀、儺舞的一種,中國臺灣民間信仰中家將陣頭之一的簡稱,緣自中國民間信仰及中國神話,原指神將數名,通常是八位,一般說法是起源於五福王爺幕府專責捉邪驅鬼的八位將軍,亦是主神的隨扈。
  • 中正紀念堂儀隊「對陣」民俗陣頭 場面混搭(圖)
    原標題:中正紀念堂儀隊「對陣」民俗陣頭 場面混搭(圖) 圖自Youtube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日網絡流傳一段視頻:臺北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時,遭一群「官將」們「對陣」,吸引許多人圍觀。
  • 2018唯一票房破兩億臺片誕生!【臺北票房排行】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771539504@qq.com恭喜臺灣電影
  • 風物民藝 青少年哪吒,從臺灣到閩南
    2012年,電影《陣頭》先後獲得第14屆臺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提名,以及第49 屆臺北金馬影展最佳新導演和最佳原創音樂兩項提名。雖然沒能折桂,但是它此前僅在臺灣供應就創造了3.17 億新臺幣的票房,榮登當年臺灣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足見其人氣之旺。影片以臺中的民間藝術團體「九天民俗技藝團」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而電音三太子是影片貫穿始終的一條線索。不妨說:三太子象徵著推動「九天」前進的那種樂觀無畏的精神。
  • 【悼念】小鬼黃鴻升,還是一位億萬票房演員
    2012年,臺灣春節檔上映了一部賀歲片,叫《陣頭》,這部電影隨後席捲了3.15億臺幣的驚人票房,至今仍然排在臺灣本土電影歷史票房榜的前十名之列。《陣頭》採用的是雙男主陣容,柯有倫和黃鴻升主演。2010年開始,因為電影《雞排英雄》的成功,臺灣本土在地特色的電影開始興起,《陣頭》正是《雞排英雄》導演馮凱乘勝追擊的作品。
  • 《總鋪師》講臺灣辦桌文化 票房三連冠
    《總鋪師》劇照  講述傳統「辦桌」文化的臺灣本土電影《總鋪師》創下佳績,上映至今全臺票房已突破兩億臺幣大關,全臺總票房超越兩億一千萬(臺北市票房為7200萬),並蟬聯三周票房冠軍。這也是今年唯一一部連續三周票房第一名的臺灣電影,實屬難得。  男主角楊佑寧得知好消息後模仿戲中口音直說:「一千個港謝(感謝),一望個港謝,《總鋪師》,2億!這種幸福真的不只是蕩蕩(淡淡)的而已。」《總鋪師》在臺灣傳出好口碑,還引起一陣模仿劇中搞笑臺詞、歌曲以及烹飪「古早菜」的旋風。
  • 小鬼黃鴻升演員路,輸給陳柏霖進演藝圈,還是億萬票房電影男主角
    2012年,臺灣春節檔上映了一部賀歲片,叫《陣頭》,這部電影隨後席捲了3.15億臺幣的驚人票房,至今仍然排在臺灣本土電影歷史票房榜的前十名之列。《陣頭》採用的是雙男主陣容,柯有倫和黃鴻升主演。2010年開始,因為電影《雞排英雄》的成功,臺灣本土在地特色的電影開始興起,《陣頭》正是《雞排英雄》導演馮凱乘勝追擊的作品。
  • 這部臺灣電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下面這些臺灣電影,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看過一些吧。校園題材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愛情題材的《海角七號》、黑幫題材的《艋舺》、戰爭題材的《賽德克·巴萊》和家庭題題材的《一一》······而臺灣的電影若說有什麼模式的話,也許就是見於細節的真實,帶著非常強烈的現實主義敘事風格。臺灣電影在人情和文化中尋到了堅實的立足點。
  • 周末了,來篇可以細細研讀的臺灣電影學術論文可好(放心,一點都不悶)
    [3]《大尾鱸鰻》不但超越了《賽德克·巴萊》(上)成為最快時間(16天)突破三億元新臺幣的紀錄保持者,還一舉改寫全臺票房結構,將「臺北」與「非臺北地區」的票房比例由以往的 1:1 拉到了 1: 2.495 的巨幅差距,凸顯出中南部觀眾驚人的票房潛力。[4]汪方華:《臺灣電影,臺灣符號,臺灣意識》,《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50頁。
  • 臺灣電影:大稻埕
    >  影 片 概 況: __________又名:Twa-Tiu-Tiann評分:5.8時間:2014國別:中國臺灣,大學生佑熙,是個有點小憂鬱,沒有太大人生目標的現代男孩;在古怪瘋狂的歷史系朱教授的引導下,兩人藉陰錯陽差地回到了1920年代臺灣最繁華的第一大城:大稻埕。
  • 他改變了大坪的民俗文化,他為大坪祈福,他是海峽兩岸民間的友好使者------
    臺灣電音三太子電音三太子是臺灣興起的一種表演次文化,為電音、本土次文化與傳統民俗藝陣三太子的結合
  • 《紅衣小女孩2》恐怖元素加臺灣民俗文化,意外好看!
    而且正在成為臺灣影史上最賣座的恐怖片。不僅票房破億,而且蟬聯今年臺灣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那麼這個不複雜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賣座因為它不僅在講故事,而是通過電影來解讀現實中兩大靈異事件。紅衣小女孩事件及卡多裡遊樂園慘案聞名全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