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人必看影片推薦VOL.001
大家好,好久不見。
糰子知道大多數在校生們已經放寒假了,而「打工人」考生們也即將迎來春節小長假,你過年回家嗎?
不管你回不回家過年,既然無法拜訪親朋,不如在家百無聊賴時,看一看這些法學人必看的影片。
如果你是一個法律人,或立志成為法律人,那麼,你不應該不知道她的名字——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更多人稱她為RBG),她已然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
今天給大家推薦第一部紀錄片,叫做《女大法官金斯伯格》,請接著往下看。
大法官金斯伯格是誰?
1.她是魯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人們親切地稱她RBG。
2. 她是出生於布魯克林的、成績優異的猶太女孩。她考上了哈佛法學院,畢業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第一位獲得終身教職的女性。
3. 她是金牌女權律師。1973年,RBG擔任了美國自由聯盟女權計劃的首席訴訟律師。在接下來的近10年內,她在最高法院進行了一系列裡程碑式的辯護。
4. 她是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1993年,RBG被柯林頓總統提名為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大法官,她是繼桑德拉·戴·歐康納(Sandra Day O'Connar)後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她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大法官,在最高法院任職27年。
5. 她是社交網絡上最受歡迎的精神偶像。人們熱衷於模仿她的打扮,製作她的表情包,買她的周邊,稱讚她,「如果世上真有超級英雄,必然是金斯伯格的樣子!」
6. 她是最朋克的老太太。87歲還沒退休,每天上班,堅持健身。2018年底,她曾因在最高法院意外摔倒,摔斷了三根肋骨。當民眾紛紛為她擔心的時候,三天後,老太太又去法庭上班了。
7. 她與癌症抗爭了20多年,曾患過五次癌症。2020年7月初還因癌症復發接受化療,卻絲毫沒有耽誤工作。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堅持工作到90歲,或者至少到美國大選之後,只因目前最高法院的格局不容樂觀。8. 她有著讓人羨慕的愛情。她的丈夫馬丁笑稱自己是「第一丈夫」,在那個男人們認為妻子該照顧家庭的年代,馬丁在生前一直支持著RBG的事業,他曾說:「我認為我做過的所有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幫助魯思成就了她現在的事業。」9. 她被稱為「聲名狼藉」(The Notorious RBG),這是粉絲對她致敬的方式:因為她總在最高法院做出荒唐判決時發出憤怒的異議。「有什麼會比一個『老女人』更遭嫌棄的呢?但每個人卻恨不得把這個老太婆所說的每個字都記在心上。」 在關於她的豆瓣評分9.3分的紀錄片《女大法官金斯伯格》(《RBG》)中,一位年輕女孩這麼評價她。
不幸的是,在過去的2020年9月18日,金斯伯格因轉移性胰腺癌併發症,還是離開了我們,享年87歲。
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 (John Roberts) 發表聲明讚頌金斯伯格,是一位「不知疲倦、堅決捍衛正義的鬥士」,她的離去意味著「美國失去了一位具有歷史地位的法學家」。
其實影響還遠不止於此。
許多評論家表示,金斯伯格的離世,無論對美國司法、社會制度、意識形態,還是未來幾十年的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可能不亞於(甚至超過)美國總統大選。
金斯伯格離世後,許多民眾自發聚集在最高法院前哀悼
01
RBG
註定是傳奇
上世紀是一個性別歧視橫行的年代,絕大多數的女人都是依附於男人,讀書、就業的機會非常少,她們的使命就是做家庭主婦。
而金斯伯格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裡成長起來的,她出生於二戰時期的美國,且是猶太后裔,但卻沒有就此向世俗的偏見低頭,而是想要通過自己改變這種局面,這一切都源於她的母親。
金斯伯格與母親的關係非常親密,在紀錄片的採訪中多次提及她,她冷靜、害羞、專注、善於思考的個性跟母親一樣,這些特質對於她之後所從事的工作,倒是有不少幫助。
金斯伯格貫徹著自己「獨立而平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破了哈佛法學院的性別障礙——1956年,金斯伯格自康奈爾大學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學習,她是500名學生中僅有的9位女生之一。在金斯伯格回憶錄中,她這樣談起自己的求學生涯:「當全班的眼睛都盯著你看,我覺得,我必須把這件事做好,不能丟了女性的臉。」
事實上她也確實做到了——她在康奈爾讀書的時候是第一名,在哈佛和哥倫比亞法學院的時候依然是全班第一。3年後,金斯伯格以一級榮譽獲得法學學位,並為兩份法律期刊擔任編輯。
正是因為對法律的熱愛,讓她發現不少律師不顧一切地維護人們自由表達的權利,這也讓她更堅定了自己的內心,她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社會走向正軌,堅定了做律師的信念。
02
「女權戰士」的榮耀徵程
金斯伯格並不是女權主義者,她既可以與男性很好的相處,又積極為女性爭取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在她的世界裡,女性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們有能力有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男女應該互相尊重和彼此合作。
「無論多渺小的個體,都應該被聆聽,被尊重。團結一心,便能成就不朽。我將時刻牢記這句至理名言,只要我仍在為法律事業而奮鬥。」
金斯伯格:
「我認為,男人和女人會並肩合作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不是女性解放,而是所有人解放。」
03.
發表異見最多的大法官之一
擔任大法官的經歷並不總是那麼順利。在面對和她黨派、主張不同的其餘8名大法官時,RBG所在的自由派陣營常常會輸。
而輸並不代表結束探討,在美國訴訟案件中,會針對判決結果,給出主要意見書,而那些對判決存在異議的法官,則會提出異見(dissenting opinion)。
雖然無法改變當下的判決結果,但它被認為是具備建議性的法源(persuasive authority),當該判決在之後被爭論或推翻時,可供其它法官參考。在一些情況下,正是這些異議意見書,推動了法律的變化。
RBG便是最高法院中,發表異見最多的大法官之一。
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臺執政,就在他就任總統的10天內,他籤署通過了《莉莉·萊德貝特公平薪酬法》。在籤署的現場,莉莉光榮地站在歐巴馬總統的旁邊。
人們常說,「You can't spell Truth without Ruth」 (不魯思,無真相),以表達對RBG的讚美和感謝。
在遙遠的中國,面對著完全不同的司法結構,我們為什麼需要了解這位老太太的生平?
因為,在RBG壯闊的人生下,隱藏著一副更加壯闊的女性權益發展圖景——
想要上軍校的女性,想要同工同酬的女性,想要獲得保障的家庭主夫…… RBG改變的,不僅是這些個體的命運,更是其背後整個司法界和社會的進步。
正如《RBG》傳記中的章節名所說:「不要讓他們拖你的後腿,伸手去夠星空。」
參考資料:
1.《RBG》紀錄片
2.《異見時刻: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湖南文藝出版社
3. Heavyweight-How Ruth Bader Ginsburg has moved the Supreme Court. by Jeffrey Toobin. The Newyorker 2013.03.11 4. Ruth Bader Ginsburg: Hero for Pregnant Women. A new book explores the lesser-known elements of RBG's advocacy. by Chole Schama 2015.11.5我們都曾站在這位巨人的肩膀上
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紀錄片《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或前往B站自行搜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