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稱為「聲名狼籍」?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何方神聖?憑什麼她的形象被印在馬克杯與T恤衫上?人們會在萬聖節時打扮成她的樣子呢?
她是1993年受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名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也是美國迄今為主唯一一位猶太裔女性大法官。她象徵著自由派的聲音,制衡著最高法院中保守派的力量。她不僅公開大聲疾呼女權、墮胎權、同性婚姻權,直面保守思想毫無畏懼;更是社會邊緣族群的最強悍靠山。
憑藉著仗義執言的鮮明性格,人們稱她為「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The Notorious RBG),這個名稱原是負面的詞彙,但在金斯伯格身上卻變成大膽、勇敢的代名詞。
曾被拒於圖書館門外
出身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在一個低收入社區長大的,但她的母親Celia卻教會了她獨立和那些她所擁有的強韌性格。Celia自己放棄了攻讀大學,而是在成衣工廠裡日夜打工,賺取工資讓弟弟完成學業,也是她告訴金斯伯格教育的重要性。
1957年,露絲就讀哈佛法學院時,當時500名學生中僅有9名女學生,這些女學生在學校受到了諸多不公平待遇:無法使用校園圖書館;課堂上不會被點名起來發表意見;院長甚至要求她們一個一個人解釋為何被錄取進學校,質疑她們霸佔本該屬於男性的入學名額。
無論是母親的無私,或是求學過程中的歧視,這些源於生活的真實體驗,砥礪出她如今的堅毅性格。
女性先鋒
當年以男性為主的美國社會,乃至於法庭都不認為「性別歧視」的存在,而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就是一個拿起錘子,打破高牆的第一人。
1970年,她參與創辦法律雜誌《女權法律報導》,用雜誌聚焦女性權利。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時,她更書寫第一本有關性別歧視的法學案例書。
早年,法官袍是為男性訂製,搭配著襯衫與領帶。露絲就創造了屬於女性的法律戰袍!運用各式蕾絲領,以及特殊場合的胸前花邊裝飾,穿起她的經典裝扮。人們說:「她為美國婦女帶來翻轉性的改變。」
改寫社會遊戲規則
女權並不是說說而已,露絲總是能用才智輔助理念,讓美國一步步更趨向真正的男女平等。
1996年時有個經她之手的經典案子,當時法院正如火如荼討論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只招收男性是否有所不合理。該學院主張為了維持軍人的優秀與傳統,有必要堅持「僅招收男」,而女性可以轉而去就讀專收女性的學校就好。
但在露絲的眼中可不這麼認為,她在判決書中明確否決這種將女性置於不利地位的規則。此案最終宣告違憲,在性別平等公路上立下裡程碑。
是敵人也是摯友
雖然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美國法院裡的自由派,但在對立保守陣營裡也有她的好朋友呢!
美國已故大法官安東寧·史卡利亞被稱為「保守派的戰鬥機」,也同時是金斯伯格永遠的摯友。雖然在憲法面前想法總是碰撞,但私底下他們還是維持一同去觀看歌劇這樣平凡而偉大的友誼。
金斯伯格如此形容史卡利亞:「他的觀點我基本上都不同意,但我喜歡他表達的方式。」他們還一同玩滑翔翼,一同騎大象,兩人堅守著自己的理念,也同時和彼此分享著生活隨性的記憶,讓人看見金斯伯格用智慧與剛柔並濟來對待友情。
最強大的後盾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智慧與意志力無庸置疑,但能讓她如此自在發揮卓越能力的「神隊友」正是同樣有著法律背景的丈夫馬丁·金斯伯格。
「他是我約會過的男人中,唯一在乎我有腦子的那位。」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曾如此形容他身邊的愛人馬丁·金斯伯格。他們看起來相差很大,一個身材高大,一個瘦小,家庭背景也迥異,而他們的相識就像是命中注定。
露絲和馬丁都是康乃爾大學的學生,露絲回想起某一天,教授在課堂提問關於英國文豪狄更斯的問題,馬丁是在場唯一說出答案的同學,這讓她瞬間怦然心動了一下。馬丁的室友更充當媒人安排兩個人見面,據說馬丁見到露絲後的第一印象是「超級可愛!」,而第二印象是發現「她超級聰明!」。大學畢業後,兩人便決定共度餘生。
破除刻板印象的魔咒
在1950年代時,男女們都遵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規則,但露絲和馬丁卻反其道而行。決定各自追尋職業理想,並且絕不幹涉對方,成為雙薪家庭先驅。
結婚後,馬丁發現露絲對煮菜興趣缺缺,也沒手藝,馬丁就成了進出廚房的那一位,並總是當這位堅毅女大法官的後盾。前白宮幕僚長曾說:「儘管依照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能力,肯定會被指派到最高法院,但要是她的丈夫沒有為她做這些事,就很難有今天。」
2010年時,馬丁因為癌症而離開人世,離開前留下字條給摯愛的露絲:「我一直欽佩和愛著你,看著你登上法律世界的最高點是多麼棒的事。」大概也只有明理又溫柔的馬丁足以般配法律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