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被監管約談,叫停上市,真的是因為馬雲的演講嗎?

2020-11-18 手機鳳凰網

1

在螞蟻集團A股加H股同步掛牌的三天前,也就是在11月2日的晚上,新華社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 「話不可隨口,事不可隨心,人不可隨意。」

咋一看,這是一篇平淡無奇的雞湯文。

但是,最後的配圖「雲中馬」和金句卻頗有深意。

你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卻沒有扔石頭的權力。

這指的是誰呢?

11月2日晚上,證監會發布通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外匯管理局四部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監管約談。

這次約談的部門,規格那是史無前例。

同一天晚上,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嚴格的限制了網絡小貸公司的槓桿率。

11月3日,上交所和港交所接連發布通告,暫緩螞蟻集團兩地上市。

這幾顆炸彈,炸響了平靜的湖面。

2

引爆這幾個炸彈的導火索,或許正是馬雲10月24日在國家副主席參加的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

自稱是「金融外行」的馬雲當著臺下一眾高官、金融界大佬的面,以行業創新者自居,侃侃而談。

在談到經濟風險的時候,馬雲吐槽了巴塞爾協議, 說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沒有系統。

談到創新與監管的關係,馬雲說監管部門,管的能力很強,但監的能力不夠,支持發展的力度不夠。

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監管,一些處長,監管到後面,自己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風險。

接著,馬雲又炮轟銀行,吐槽今天的銀行還延續著 「當鋪思維」,貸款需要抵押和擔保,而未來需要的是 「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

馬雲在這次會上洋洋灑灑講了21分鐘,臺下坐著的人面沉如水。

今天,馬雲被監管約談,螞蟻上市推遲,網貸新規出臺,政策多管齊下,螞蟻集團前途堪憂。

造成這一切的,是因為馬雲演講說的話不對?還是馬雲把話講得太直接?

其實,我們去撕開螞蟻集團的面紗,真相就在不遠的地方。

3

馬雲提到的監管存在著問題,這句話本身沒有錯。

正是因為前期對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管沒有到位,當金融披上科技的外衣,就催生了螞蟻集團這樣從事金融服務的大型科技公司(Big Tech)迅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但是,進入金融服務業的Big Tech公司本質上還是在做金融服務,它並沒有改變基於信息處理的金融中介模式。

也就是說目前的金融科技業務與傳統銀行,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

螞蟻集團最賺錢的業務是什麼?

是消費信貸業務,本質上就是吃利息的模式。

你可能會覺得,銀行貸款需要擔保品,需要抵押和資產評估啊,支付寶的花唄、借唄就不需要啊。

實際上,從事金融服務的Big Tech公司在實際放貸中也需要擔保品。

在小額度之內,你的擔保品就是大數據之下,你的消費記錄,你的還款記錄所積累的信用。

你要是還不起,那不好意思,你就要被上徵信黑名單,從此,你的信用不值一分錢了。

而你要去借超出信用額度外的錢,同樣需要抵押和風險評估。

我們把螞蟻集團業務仔細地細分一下:

1、支付業務:就是大家熟悉的支付寶;

2、存款業務:網商銀行、支付寶客戶資金沉澱;

3、貸款業務:網商銀行、花唄借唄;

4、基金業務:包括旗下的全資的天弘基金的餘額寶;

5、代銷金融業務:支付寶當中的貨幣市場基金;

6、保險業務:信美人壽、螞蟻保險代理、商業保險「相互保」。

螞蟻集團基本跟銀行沒有太大區別,形成了自己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假如,要是像馬雲所說的,管的力度太強,會有一家私企成為與銀行平起平坐的存在?

4

當你了解了螞蟻金服的業務背後的本質,我們再來看看螞蟻金服利潤構成和風險問題。

螞蟻金服的利潤大頭主要來自於這幾個方面:

第一、貸款業務,也就是借唄、花唄。

如果你仔細算過借唄、花唄的利息,你就會發現它的年化利率曾一度接近24%。

在法規出臺後,有所下降,但還是在 15%,遠遠比銀行貸款利率的 5%-6%要高。

並且,如果你注意了,銀行是可以到期,加上利率一次還清,花唄、借唄卻是分期,每個月都要加上15%的點去還。

所以,支付寶極其的主張用戶使用花唄、借唄,以優惠和補貼吸引普通用戶借款,甚至去進行超前消費。

第二、吃存款利息。

天貓淘寶所有的擔保品交易當中,在買家最終確認收貨,按下確認收貨按鈕之前,資金都會被沉澱下來,這部分,支付寶是不會支付你利息的。

但是,支付寶把大量的資金放在銀行,有多少利息進了螞蟻集團的口袋呢?

第三、支付業務手續費。

螞蟻在開通支付業務和花唄業務的商家,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

第四、基金、保險這些其他業務。

在這些業務中,貸款業務是利潤的主要來源,甚至有暴利的嫌疑。

為什麼呢?

因為螞蟻集團不僅不用出本錢,還加起了槓桿。

我們都知道,你要放貸,必須得有本錢。

但是螞蟻的信貸基金中,只有2%是來自自有資金,剩下98%來自於金融機構和ABS(資產債券化)。

什麼意思呢?

講得明白點,舉個例子,假設你問支付寶借了10000元,利率是15%,你是不是覺得支付寶最多就賺了你15%的利息?

實際上,金融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我們先看第一輪:你成功借走了支付寶10000元,利率15%,支付寶就擁有了你10000元的債權。

它找給銀行說,經過我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評估,這個客戶是優質客戶,一定會還款,要求銀行出98%的款,我出2%的款,利率10%,對半分。

銀行一算,本金9800,利息500元,5.1%的收益率,還不錯,我幹了。

支付寶呢?本金200,實際利率扣除給銀行的是10%,利息1000元,500%的收益率,當更願意啊。

然後到第二輪,支付寶把這個1萬元的債權做成理財產品向公眾出售,保證5%的回報率。

買的人拿到了5%的利息,也買走了風險,而支付寶空手套出了1萬元的資金,又可以反覆進行循環貸款下去,無窮無盡。

而每一次循環,支付寶就撬動了1萬元的社會資金,循環100次,那就是100萬。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模式怎麼看起來這麼眼熟?

沒錯,這正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源。

金融機構貸款給窮人買房,然後找到眾多保險公司聯合擔保,把這些房屋合同債券化再加上槓桿和高利率,放到市場上引起眾多人去搶購。

看起來所有人都在賺錢,但房價和還款利率也在上漲。

一旦房價漲到一定程度,房子賣不出去,沒有人接盤,違約就會發生,銀行當然會收回房子,房價就會一路暴跌。

那麼銀行即使賣出了房子,也彌補不了所加槓桿要賠的錢。

這個時候,這條線上所有的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都沒有錢去賠付,全部瀕臨破產。

怎麼辦?

最終是美國財政部吃掉了所有虧空,也就是所有美國納稅人共同平分了損失。

為什麼?

因為這些企業不能倒閉,他們的用戶,整個群體連著整個美國社會大眾。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

而目前為止,螞蟻集團個人用戶超過10億,機構用戶超過8000萬家,數字支付規模達到了118萬億元。

這才是螞蟻集團身上最大的風險,一旦它加槓桿的過程中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沒有人能去想像後果,因為所有人都要承擔後果。

我想,這些風險,馬雲老師一定很清楚。

5

明白了螞蟻集團的業務和利潤來源,也明白了螞蟻集團背負的風險,你就能明白,為什麼在馬雲演講完之後,銀行也好,監管部門也好會重拳出擊, 叫停史上金額最大的IPO螞蟻集團上市。

因為馬雲在演講中透露出了很危險的想法,監管要給企業讓步,銀行要給螞蟻支持,螞蟻要進行進一步的擴張,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地位。

臺下坐著的人一聽,壞了,算來算去, 原來你才是沒被我們監管的那一個。

其實,說到底,國家是非常支持金融科技企業發展和創新的,數字人民幣也是中國第一個試點實行的。

但是, 創新要落在實處,科技要應用在產品上。創新不是披著科技的外殼上市,不是做個APP去拉人頭,不是繞開監管,鼓勵超前消費,更不是大而不倒!

螞蟻的崛起是因為銀行的配合,監管的支持,更是因為便利了眾多消費者,提高了金融效率和信用管理,促進了整個金融行業的流動。

這當然應該支持,所以證監會同意讓螞蟻集團上市,並且是以科技企業的名義上市。

但這些支持並不是螞蟻集團避開監管,甚至要讓監管讓路的理由。

正是因為監管所在,企業才有了做事的底線,才有了與消費者站在一起的立場。

如果做不好現在,又有什麼資本去賭未來呢?

相關焦點

  • 馬雲的「炸彈」——螞蟻集團還能繼續上市嗎?
    馬雲在演講正式開始之前,在話筒前說了一句「誰扔炸彈?沒扔炸彈!」,聽者均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何出此言。但知道這個梗的人都明白,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自己是扔鞭炮的人,希望把大家驚醒,而不是扔炸彈,把大家都炸死。但是,一語成讖。馬雲「炮轟」金融監管的犀利演講真成了「炸彈」,「炸彈」扔得痛快,但代價也是慘重的。11月3日,上交所發布決定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
  • 馬雲被約談:螞蟻科技上市,見好就收
    有人說螞蟻科技和上面兩個根本是兩碼事,因為它是科技公司。 好吧,這就是傑克馬拼命淡化螞蟻金融屬性的原因,又是改名,又是演講,為的就是讓螞蟻在資本市場有故事可講。 科技是具有無限想像空間的,比如特斯拉,市盈率達到800倍,依然有投資人接盤。
  • 外灘演講後,馬雲等人被約談!螞蟻真的「今服」了嗎?
    來源:槓桿遊戲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再過兩天(11月5日),螞蟻集團A+H就要一起掛牌。在僅剩三天之際的11月2日,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裁被四家金融監管部門一起監管約談。在此之前的幾天,10月24日(周六),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演講了大概20分鐘。據說發言引起的爭議非常大,震動金融業和金融管理界。
  • 螞蟻集團上市擱淺!明年上市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馬雲或遇新挫折
    他敢說話是因為他的地位高,且站得高看得遠,這我們也不要把真敢說話和敢說真話這兩個概念混淆。馬雲面對的是啥人?臺下可坐著很多監管領導呢,在如此特殊的場合,馬雲卻怒懟銀行監管,這的確有些尷尬。難道馬雲不知道臺下坐的是啥人嗎?他當然知道,那他為啥態度如此強硬?只是因為敢說真話嗎?非也,他只不過是真敢說話。
  • 螞蟻正式宣布!上市被叫停後,存款產品下架,馬雲只能接受現實
    文|夢未來 一直以來,馬雲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可以說舉足輕重,因為馬雲創建了阿里巴巴。阿里系產品更是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螞蟻集團旗下的花唄、借唄深受年輕一代人的喜歡,而馬雲的創業思想也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
  • 馬雲:被二次約談的螞蟻,涉嫌壟斷被調查的阿里,越想越讓人後怕
    ——12月26日,金融監管部門第二次約談馬雲和螞蟻集團,並由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四部門就約談情況回答記者問。國家監管層頻頻重拳出擊,舉國震動,人民日報多次發表評論文章。阿里集團頻頻發布公告闢謠,但最後相關消息幾乎全部被證實是真實的。
  • 監管部門介入調查,螞蟻集團還有希望上市?
    當然了,螞蟻集團被叫停上市,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影響並不大,不過是一個飯後談資罷了。但是,對馬雲來說,螞蟻上市計劃泡湯,卻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    因為螞蟻集團如果順利上市,那憑藉其近兩萬億的高估值,馬雲將有望成為全球首富,可如今,卻成為了一種奢望。
  • 證監會回應螞蟻集團暫緩上市 業內人士:對花唄、借唄產生深遠影響
    此前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暫緩螞蟻集團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隨後,螞蟻集團表示,同時進行的H股於香港上市也將暫緩。螞蟻集團業務未來何去何從?多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4日表示,螞蟻集團的經營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上交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也是保護投資者之舉。
  • 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又亮出一張「新牌」,原來阿里還有後手
    多少企業都渴望上市,然而上市並非說說而已,從最近的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螞蟻集團本來打算於今年的11月份上市的,之前專家認為螞蟻集團將是全球最大的IPO,預估其市值高達2.1萬億,按照這個比例看來,只要在螞蟻集團持股0.1%,就有20億的資產,因此很多人也許一夜之間就要成為億萬富翁。
  • 「消失」88天,馬雲笑著回來了
    自2020年10月24日,馬雲在上海外灘峰會上炮轟金融監管後,到螞蟻集團暫停IPO、被約談,再到阿里巴巴因反壟斷被立案調查,馬雲已經消失了整整88天。出於獵奇心理,外界最關心的還是,經歷這麼大的風波後,馬雲去哪兒了?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但誰也不知道馬雲究竟在哪兒,而他的個人微博也停留在10月中旬。
  • 螞蟻集團是動了誰的奶酪?實力到底有多強,還有機會上市嗎?
    螞蟻集團自從被暫緩上市後,一直在輿論傳播的風口浪尖上,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舉國媒體、網民為之議論和各類猜測。一直到近日,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後首次公開發聲,董事長井賢棟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說:用心聆聽全面自審!
  • 螞蟻集團上市受阻後,馬雲又有新動作,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阿里巴巴集團不斷的發展擴張之下,馬雲也是多次坐上了我國首富的寶座。近些年來,馬雲的商業之路也算得上是順風順水。然而在2020年,這一情況卻是發生了改變。近些年來,我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業相關的市場迅速擴張。在這種大環境下,馬雲旗下的螞蟻集團也是迅速地發展了起來。在2020年,螞蟻集團終於準備正式上市了。然而令馬雲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上市的前夕,螞蟻集團的上市進程卻遭到了叫停。
  • 上市被叫停後,新監管行動終究是來了,支付寶不能存錢了?
    上市被叫停後,新監管行動終究是來了,支付寶不能存錢了?淘寶被馬雲創立之後,雖然快速成長為了國內一流的電商平臺,但是在此情況之下,弊端也顯露了出來,就是淘寶雖然成功,但是支付卻是一個大問題,因此在此情況之下,馬雲又建立了支付寶。一個網上交易的體系正式建成,但是僅僅將支付寶作為一個支付軟體是否太奢侈呢?
  • 央行:螞蟻集團已成立整改工作組 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
    摘要: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螞蟻集團已經成立了整改工作組,正在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對標監管要求來進行整改。同時,也要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和企業的正常經營,確保對公眾的金融服務質量。金融管理部門也在與螞蟻集團保持著密切的監管溝通,有關工作進展將會及時向大家發布。
  • 拳頭產品正式被螞蟻集團下架,馬雲的擔心終究成為事實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馬雲的創業故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馬雲的演講金句也曾刷爆社交平臺。但是在已經過去的2020年裡面,曾經被稱之為「馬爸爸」的馬雲無疑過得很不順利。螞蟻正式被確認下架產品螞蟻集團背靠中國最大的電商需求,這一路可謂順風順水。但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圍繞這家公司的話題越來越多。
  • 螞蟻集團回應被約談:成立整改工作組規範金融業務
    27日下午,螞蟻集團發布消息:12月26日,螞蟻集團接受了金融管理部門的約談。螞蟻集團會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此次金融管理部門約談螞蟻集團,主要目的是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進一步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問:約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馬雲再捅婁子,四部門約談螞蟻集團,支付寶曾經的那些至暗時刻
    11月2日晚間消息:今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馬雲之所以擔憂坐牢,是因為那時候第三方支付還一直處於"灰色地帶",並未被納入監管。在相關政策出臺之前,"金融監管"像是懸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0年6月,央行發布《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終於可以轉正。
  • 螞蟻集團到了最難的時刻?‖依靠科技創新去獲取紅利得有個度吧?
    今日主題:「科技創新下的紅利」前言:螞蟻集團的話題這兩天真的是持續高熱,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時間線:先是螞蟻在IPO前期宣布了螞蟻金服改名為螞蟻集團,並且面向社會統一了口徑:然後就是最精彩的部分了,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懟一切的演講。之後就是很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馬雲及螞蟻集團高管被四部委聯合約談。這個信息密度確實有點高啊,但是事情還沒完,隨後世界迎來了新的高光時刻,螞蟻A+H股被要求全面暫緩上市,根據規定碰了暫緩這兩個字再想上市的話,估計就要等到六個月以後了。
  • 外媒關注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加強監管規範控制金融風險
    但是,監管部門一直警惕地關注著螞蟻集團在某些領域的快速增長。  報導稱,中國銀保監會周一發布了有關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包括提高對貸款的資本要求和加強對跨省貸款業務的管控。上海證券交易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中也提到,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的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產生重大影響。
  • 螞蟻集團:擺脫不了阿里,逃不出馬雲掌心,在監管陰影下狂舞
    事實上,螞蟻集團獨立後的第一個正式的名字「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也鮮明地打出了金融服務的旗號,甚至在2016年12月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時候依然如此,螞蟻金服的叫法自2014年6月以來一用就是六年,直到上市前夕才被倉促改成了「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可見,螞蟻集團的金融屬性不僅為外界廣而所知,也得到了內部自上而下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