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江蘇衛視的「55青春之夜」上,伍佰以一首《挪威的森林》點燃現場的熱情,還把這種激情燃燒到網上,成為了網上熱議的話題。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懷舊」,有人就直接發問:回憶殺來了!當伍佰這首《挪威的森林》旋律響起,你是否也瞬間沉浸在關於過去的記憶裡…你被洗腦了嗎?
有人則很委婉,先是顧左右而言他的點評了一下伍佰金光閃閃的衣服,隨即就接著赤裸裸的表示「伍佰老師這首挪威的森林,還有突然的自我,都是KTV每次必唱歌曲」,話語間難掩對伍佰的「真愛」之情。
伍佰1968年出生於臺北,1992年 成立搖滾樂團「China Blue」並擔任主唱及主音吉他手,那年他正年少只有24歲,時光一晃,當初那個不羈的唱著《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瀟灑彈唱《浪人情歌》的伍佰,如今已經不知不覺地步入「50後」,然而,仍然有網友坦誠的承認:「90後的青春裡都有伍佰」,這讓人有些感慨。
近日,B站的《後浪》引發熱議,加上何冰三分多鐘激昂的演講,激起了許多人的振奮之心,又恰逢五四青年節期間,很是應景,所以反響很大,一些媒體也忍不住發文,評點這一段《後浪》是認可、讚美並寄語年輕一代「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看你們,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年輕人從來都是時代的中堅力量,就如這次疫情,有多少年輕的醫護人員奔赴在抗疫一線,「五四精神」在她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們正是勇敢、堅強的後浪,有人就恰如其分地說「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裡,年輕人,就是中國的後浪。面對疫情的逆行、面對困境的堅守、面對難題的奮鬥…這就是中國後浪的樣子」。
回到娛樂界,可以說如今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事實也是如此,從早前的《中國好聲音》,到如今的《青春有你》、《創造營》等等,各種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也在各檔節目中,遴選出許多優秀的藝術選手,時代的潮流從來都是轟轟前行,從不停歇。
年輕從來都是未來的代名詞,因為年輕代表著無限可能,誰也不能低估年輕的力量,或許,這也就是《後浪》最能擊中人心的地方吧。但是,面對後浪洶湧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前浪,不說他們曾經也引領過潮流,或許有的如今還依然在勇敢的衝礁拍岸,就如伍佰,仍然在90後的心裡搖滾著。
後浪洶湧,要想不被「拍死」在沙灘上,那得需要有一身過硬的本事,就伍佰而言,他能浪裡遨遊至今,自然擁有不錯的「水性」,比如,在伍佰的演唱會上,他幾乎可以一連唱幾個小時,汗水溼透了臉龐和衣服,仍然沒有影響到他的嗓音,可見伍佰的唱功如何。
後浪推前浪,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然而大浪淘沙也是同時發生,就如華語樂壇幾十年,有許多老歌仍然流行至今,就如伍佰的《挪威的森林》《突然間的自我》等等,或許,這就是「前浪」的堅韌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