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 vs 開腹手術在胃癌中的應用

2021-01-18 騰訊網

隨著外科微創理念的興起與深入,微創手術技術逐漸成熟,以腹腔鏡為代表的微創外科逐漸成為胃癌外科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為進一步驗證腹腔鏡手術在胃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中日韓開展了多項大規模、多中心臨床對照研究。近日,韓國開展的KLASS 02研究和中國開展的CLASS 02研究結果分別在JCO和JAMA Oncology雜誌發表,在此基礎之上,醫脈通整理了腹腔鏡胃癌手術部分前瞻性研究,詳情如下:

1

遠端I期胃癌

韓國開展的Ⅲ期臨床試驗KLASS 01針對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與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比較,共納入1416名患者,其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5年生存率與無瘤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Ⅰ期胃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可取代開腹手術。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組患者總體併發症發生率顯著降低(13.0%比19.9%,P=0.001),且這一優勢在手術切口相關併發症發生率上更為顯著(3.1%比7.7%,P

日本的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JCOG 0912研究結果顯示:臨床分期為IA期和IB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與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後5年無瘤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組患者無瘤生存率不低於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組(HR=0.84,90%可信區間為0.56~1.27,P=0.007 5)。這項研究結果提示:對胃下部早期胃癌施行手術治療時,腹腔鏡手術可視為標準治療方式之一。

2

進展期胃癌

韓國開展的KLASS 02是第一個評估腹腔鏡D2根治術在進展期胃癌中療效的III期隨機對照研究,長期隨訪結果於2020年8月發表於JCO雜誌,研究納入1 050例臨床分期為T2~T4a期進展期胃癌患者,其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手術組均施行D2淋巴結清掃,腹腔鏡組和開放手術組3年總生存率分別為90.6%和90.3%,3年無復發生存率分別為80.3%和81.3%,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且腹腔鏡手術組術中出血量、術後住院時間和術後併發症均低於開腹手術組。KLASS 02研究證明,對於進展期胃癌,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D2根治術3年無復發生存與開放手術相當。腹腔鏡手術可成為進展期胃癌標準治療方案之一。

圖1 I期、II期、III期胃癌患者無復發生存率

中國開展的CLASS 01研究儘管啟動稍晚,但憑藉中國較大的進展期胃癌病例數,率先完成病例入組,長期療效結果於2019年5月發表在JAMA雜誌。研究納入了1056例臨床分期為T2~4a期進展期胃癌患者,其結果顯示:由具備豐富經驗的團隊施行的腹腔鏡手術組和開腹手術組患者3年無瘤生存率分別為76.5%和77.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年總體生存率和3年腫瘤復發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該研究證實了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局部進展期胃癌不僅與傳統開腹手術同樣安全有效,而且對於患者術後快速康復具有顯著優勢,有助於指導全球胃癌臨床治療、優化治療模式,使更多患者從微創手術中獲益。

圖2 手術後3年腹腔鏡下遠端胃切除術與開腹遠端胃切除術後復發或死亡率

日本的JLSSG 0901多中心、前瞻性Ⅲ期臨床研究當前仍處於病例入組研究實施階段。

3

近端I期胃癌

韓國開展的KLASS 03研究率先證實了早期胃上部癌行腹腔鏡與開腹全胃切除術相當的手術安全性,該研究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間入組了170例經病理確診位於胃近端的臨床I期胃腺癌患者。來自19個醫療機構的22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參加了該臨床試驗。主要終點是術後30天併發症發病率和病死率。研究結果顯示,術後併發症發病率和病死率分別達到20.6%(33/160)和0.6%(1/160)。15例(9.4%)發生了≥III級併發症,並且3例進行了再次手術(1.9%)。KLASS 03研究的腹腔鏡術後併發症發病率與既往報導的開腹全胃切除術研究(18%)相比無明顯差異。

圖3 術後併發症

8月20日,中國開展的比較I期胃癌腹腔鏡和開腹根治性全胃切除術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CLASS-02)結果於JAMA Oncology雜誌發表。研究共分析了214例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腹腔鏡組為105例,開腹手術組為109例)。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總發病率和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19.1% vs 20.2%)。腹腔鏡組中有3例(2.9%)發生了手術併發症,開腹手術組中有4例(3.7%)。此外,兩組總體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無明顯差異(18.1% vs 17.4%)。兩組的併發症嚴重程度分布相似,僅有1例腹腔鏡組患者死於脾動脈出血繼發的腹腔內出血。

圖4 發病率和死亡率

總而言之,CLASS-02試驗結果表明,有經驗的外科醫生對I期胃癌腹腔鏡根治性全胃切除術的安全性與開腹手術相當。

腹腔鏡微創外科時代中逐漸萌發的新微創理念——不僅在於手術切口的縮短,更在於腫瘤學根治基礎上的組織創傷最小化、功能保留最大化、生活質量最優化。因此,外科醫生實現從開放手術到傳統腹腔鏡的質的飛越後,並未停止自己的腳步,而是通過臨床研究,向著為病人提供更加微創、更優的功能及更高的生活質量而不懈追求。

參考文獻:

1. 孫益紅. 早期胃癌行腹腔鏡和開腹全胃切除術RCT研究(CLASS-02)進展[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9,39(5):433-436.

2. Shin-Hoo Park, Amy Kim, Yeongkeun Kwon,等.腹腔鏡胃癌手術的歷史與展望[J].中華消化外科雜誌,2020,19(5):496-504.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00422-00275.

3.Effect of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vs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on Long-term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Stage I Gastric Cancer: The KLASS-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Oncol. 2019 Apr 1;5(4):506-513.doi: 10.1001/jamaoncol.2018.6727.

4.Survival outcomes after 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 versus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with nodal dis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IA or IB gastric cancer (JCOG0912): a multicentre, non-inferiority,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Feb;5(2):142-151.doi: 10.1016/S2468-1253(19)30332-2. Epub 2019 Nov 19.

5.Hyung WJ, Yang HK,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KLASS-02-RC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Clin Oncol. 2020 Aug 20;JCO2001210.doi: 10.1200/JCO.20.01210. Online ahead of print.

6.Jiang Yu,Changming Huang,Yihong Sun,et al.Effect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on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CLASS-01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MA. 2019;321(20):1983-1992. doi:10.1001/jama.2019.5359.

7.Hyung WJ, Yang HK, Han SU, et al. A feasibility study of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I gastric cancer: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KLASS 03. Gastric Cancer. 2019;22(1):214-222. doi:10.1007/s10120-018- 0864-4.

8.Fenglin Liu,Changming Huang,Zekuan Xu,et 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Total Gastr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I Gastric CancerThe CLASS02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Onc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 2020. doi:10.1001/jamaoncol.2020.3152.

9.李國新,劉 浩. 胃癌微創外科臨床研究進展及展望(2000-2020)[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20,40(1):62-64,69.

相關焦點

  • 心臟搭橋老人身患兩處癌 哈醫大四院專家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次切除
    一次手術能否同時切除兩個部位的腫瘤?患者既往做過心臟支架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合併的基礎疾病較多,能否承受高風險的大型手術?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解除老人煩惱。76歲的王老伯,10年前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近期,家人發現老人出現消瘦、嘔血和黑便等症狀,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又發現了升結腸腺癌。
  • 五蓮縣人民醫院開展宮、腹腔鏡聯合手術
    婦科負責人王秀芹組織全科進行了病例討論,制定了手術方案,擬行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宮腔鏡下子宮黏膜下肌瘤電切術。組織了以王秀芹主刀、秦緒美主治醫師、楊婷醫師助手的手術團隊,手術如期進行。因肌壁間肌瘤大,肌瘤剔除困難,在楊婷醫師舉宮協助下完整剔除肌壁間肌瘤,並給予了完美縫合肌壁。
  • 杭州做宮腹腔鏡手術多少多少錢?
    核心提示:杭州做宮腹腔鏡手術多少多少錢?醫生我和丈夫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消息,想來做宮腹腔鏡手術,需要多少錢?什麼是宮腹腔鏡手術,宮腹腔鏡是當今婦科微創手術先進的設備,適合病種:輸卵管復通術、宮外孕、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切除、輸卵管腫瘤等疾病。宮腔鏡手術跟傳統手術相比,有非常多的優勢,如:手術不開腹、損傷小,疼痛輕,康復快等。在大多數女性看來,手術就意味著疼痛和難看的疤痕。
  • 「微時代」|腹腔鏡手術,小孔窺見大世界~
    腹腔鏡手術對抗疾病和疤痕的「微方法」伴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相關醫療學科的相互融合為開展新的手術技術和手術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醫生越來越嫻熟的操作技術,也使得許多過去的開放性手術逐漸被腔內手術取代,大大增加了患者對手術實施方法的選擇機會。
  • 案例:在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紀念中心進行腹腔鏡下胃癌手術
    (Vivian Strong醫生)最終的檢查結果出爐以後,斯特朗博士寬慰艾倫,他的胃癌發現的比較早,處於第1階段,這意味著癌細胞目前僅在胃的最內層,因此只需要切除三分之一的胃即可。同時醫生還告知艾倫,如果選擇腹腔鏡手術這類侵入性較小的手術,將使康復變得容易一些。
  • 足球大小子宮肌瘤,這家醫院腹腔鏡微創手術輕鬆搞定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挑戰了一項高難度腹腔鏡手術,為一位足球大小的巨大子宮肌瘤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腔鏡手術,手術順利,康復良好。石女士,44歲,來自通道縣,因痛經、月經量多10多年,導致生活質量極差、嚴重貧血,血色素只有不到正常人的一半,曾多次在當地縣級醫院及省內多家三甲醫院就診,診斷為子宮腺肌症並多發性子宮肌瘤,需要手術。因肌瘤數目多、大,導致石女士子宮增大如妊娠6個多月大小(足球大),這麼大的子宮各家醫院均建議開腹手術切除子宮。
  • 丹東婦科「小身材,大本事」——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疾病蔚然成風
    腹腔鏡手術在過去的20年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婦科疾病治療的主流方式。相對以往的開腹手術,由於其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等優勢,讓很多女性在面對二者的選擇時,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腹腔鏡手術。
  • 「兩小時,三釐米」我院完成院內首例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腹腔鏡...
    「手術用時兩小時,術中最大切口僅3釐米」,一臺精彩而成功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我院綜合外科順利實施。病例分享如下:  患者孫女士,41歲,入院前1年間斷出現上腹隱痛症狀,進食後加重,曾口服藥物治療,症狀可緩解。
  •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鏡面人」發生概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而合併胃癌的概率約為千萬分之一。目前全球可查閱到的「鏡面人」合併胃癌的病例僅在50例左右,該名患者為目前粵東發現的首個病例。雖然「鏡面人」五臟六腑的位置發生變化,但其生理功能與正常人無異,對日常生活無影響。
  • 腹腔鏡手術後,多久可以恢復運動?判斷依據是什麼?
    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討論一下腹腔鏡手術後的運動。腹腔鏡手術由於其創傷小、恢復快、出血少等優點,在臨床上已逐步得到廣泛應用。腹腔鏡的優點目前,腹腔鏡可以進行腹腔鏡的手術包括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脾切除術、腎上腺切除術,還有卵巢囊腫摘除、宮外孕、子宮切除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鏡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採用這種手術。
  • 腸癌,手術是怎麼做的?有哪些方式方法?術後要注意事情有哪些?
    近些年,腸癌發病率持續上升,過不了幾年就可能超過胃癌。腸癌屬於「富癌」,胃癌算是「窮癌」,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吃得「好」、運動少是腸癌發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手術是腸癌規範化治療最重要的一環,有哪些方式方法?術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開腹手術由來已久,也是最成熟的一種,但最大的弊端是腹壁傷口太大,病人下床時間遲、恢復慢。
  • 中期胃癌的治療策略——附病例分析
    這也是我國胃癌的發病特點,發現時多為中晚期,一般有明顯的症狀時才檢查發現。胃癌的診斷明確很重要,分期檢查還包括胸腹盆增強CT,了解有無肝肺轉移,有無腹腔轉移,同時明確腫瘤在胃的具體位置,侵犯胃壁厚度,胃周淋巴結轉移情況。如果能完善超聲胃鏡會更好,更明確侵犯胃壁深度。除此之外,建議完善頸部超聲,了解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少數患者會發生此處轉移,如果是的話,屬於晚期。
  • 年度回顧專題|徐惠綿:胃癌精準外科治療的研究新進展_騰訊新聞
    從病期分布來看,我國以進展期為主,50%~60%是Ⅲ期胃癌,明顯高於韓國和日本。從長期療效來看,日韓的5年生存率可達60%~70%,而我國僅為35.9%,界於日韓和歐美之間。近15年來,隨著診療規範化,尤其是新藥開發與手術技術的進步,我國胃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8.7%,在高發的前十大惡性腫瘤中處於中等偏下水平。
  • 方馳華|增強現實導航技術聯合吲哚菁綠分子螢光影像在三維腹腔鏡肝切除術中的應用
    【引用本文】方馳華,張鵬,羅火靈,等.增強現實導航技術聯合吲哚菁綠分子螢光影像在三維腹腔鏡肝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華外科雜誌,2019,57(8):578-584.但目前尚不能將術前虛擬肝臟手術規劃落實到實際手術中[1,2],因此,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的三維腹腔鏡增強現實手術導航系統將術前三維模型融合至手術視野,同時結合吲哚菁綠(indocyanine green,ICG)螢光圖像實現了多模態圖像導航腹腔鏡肝切除術,達到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手術切除效果。
  • 「長頸鹿」手術解決88歲胃癌老人後顧之憂 專家:「量體裁衣」讓...
    每日商報訊 一般情況下,「高齡」預示著高風險,在手術中尤其如此。對於88歲的李大伯來說,檢查出胃癌後不得不考慮手術的必要性——選擇保守治療,晚年的生活質量也會嚴重降低;選擇手術,因為合併基礎疾病多、高齡等因素,風險不小。 「我扛過槍、趟過鴨綠江,不信抗不過一場手術!」倔強的李大伯不肯放棄,家人也是如此。
  • 腹腔鏡手術不留疤!宮外孕出血化險為夷
    婦科醫生立即收治入院建議手術治療。由於劉女士年輕,愛美之心強烈,不想在肚子上留下疤痕,因此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歐陽卓主任沒有選擇傳統的多孔腹腔手術,而選擇操作難度較大的單孔腹腔鏡手術為李女士進行手術治療。單孔腹腔鏡技術是國際最先進的微無創技術,在國內僅有少數三甲醫院能夠開展。
  • 腹腔鏡行業解析-貝朗、波士頓科學、康美、強生、卡爾史託斯VS國內...
    其整套設備包括腹腔鏡、能源系統、光源系統、灌流系統、成像系統以及常用的腹腔鏡手術器械(如穿刺針、套管針、分離鉗、電凝鉤及電凝棒、施夾器、鈦夾、剪刀、持針器、圈套器等),主要用於普通外科、婦科外科和其他外科手術。
  • 和平醫院開展「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
    在現有的腹腔鏡設備的基礎上,術者邊肖海、助手高霞、張煥霞通過自製PORT裝置,降低了手術成本,經由人體臍部天然瘢痕,將嚴女士大小約11×8×6 子宮腫瘤完整剔除。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減少了病人的痛苦。術中用冷刀「削蘋果法」旋切肌瘤將標本從臍部創口取出,保證了無瘤操作、避免了傳統腹腔鏡使用肌瘤粉碎器可能造成的肌瘤或肉瘤的種植和播散。
  • 聚焦·寬仁前沿|第12期 宮外孕手術竟然不留疤?25歲女孩以為是在做夢
    誰能猜到,她3天前才剛做了宮外孕手術?更為神奇的是,她的腹部依舊光滑如初,全身上下沒有一個體表傷口,這對於她而言,就像做夢一般。究竟這個手術是怎麼做的?這就得益於該院婦科應用的新技術——經陰道腹腔鏡手術。
  • 丹東婦科,宮外孕意外降臨|微創單孔腹腔鏡——腹壁無痕,恢復更快
    目前在治療宮外孕的手術方式中,單孔腹腔鏡技術以其不開腹、痛苦小、較多孔腹腔鏡更微創,術後腹壁無痕、光潔如常,且恢復更快,可儘快再受孕等特點,受到很多治療患者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