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美國斯隆凱特琳癌症紀念中心進行腹腔鏡下胃癌手術

2020-12-23 全球醫

王艾倫(Allen Wang)在一天早晨吃早餐時,感覺胃部有些不適,他的妻子愛麗絲(Alice)建議他幾天不喝咖啡,看看胃部情況是否會好轉。

雖然後來這種不適感逐漸消失了,但艾倫還是決定讓醫生檢查一下,因為他以前曾經有過胃潰瘍病史。醫生使用內窺鏡(一根彎曲的發光管,尖端上裝有透鏡)檢查他的胃,並取出一些小的病理樣本進行活檢。

確診癌症

「一周後,醫生打電話給我,說他發現了我的胃部可能發生了癌變,」艾倫回憶道。「我的第一個念頭是'為什麼是我?' 我女兒的婚禮在六月舉行,所以我問他該怎麼辦。」

艾倫的醫生將他轉介給紐約一家社區醫院的外科醫生,在與艾倫會面後的幾分鐘內,這位醫生就安排了下周的手術。他告訴艾倫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會有一個大切口。同時他也提醒艾倫,手術過後恢復時間將很長,艾倫需要在飲食習慣上作出較大的改變。

艾倫不確定自己應該怎麼選擇,所以諮詢了女兒卡羅爾(Carol),女兒鼓勵他去曼哈頓的斯隆·凱特琳癌症紀念中心尋求專家的診療意見。

侵入性較小的手術選擇

在一周後,艾倫在斯隆·凱特琳醫院諮詢了專門治療胃癌的外科醫生維維安·斯特朗(Vivian Strong),她讓他與醫院的另一位胃腸道專家再次進行內窺鏡檢查,同時也進行了包括CT掃描在內的多項專項檢查。

(Vivian Strong醫生)

最終的檢查結果出爐以後,斯特朗博士寬慰艾倫,他的胃癌發現的比較早,處於第1階段,這意味著癌細胞目前僅在胃的最內層,因此只需要切除三分之一的胃即可。同時醫生還告知艾倫,如果選擇腹腔鏡手術這類侵入性較小的手術,將使康復變得容易一些。

腹腔鏡手術是外科手術的一種,使用一根細的,帶有視頻攝像機尖端的發光管(稱為腹腔鏡)進行。腹腔鏡通過腹壁的一個小切口插入,在高度放大的圖像引導下,醫生可以使用專門設計的手術器械通過六個微小的手術「埠」進行操作。

對於艾倫和他的妻子來說,有一名醫生可以用清晰,簡單的方式解釋醫療細節很重要,因為英語不是他們的母語,這對夫婦是從臺灣移民到美國,所以英語並不熟練。

「我的英語不太好,因此每當斯特朗醫生說了幾句話後,她都會問我是否理解。」

在斯特朗博士向他解釋完手術過程後,艾倫記得她曾問過他是否要她當主治醫師。

「我說『是』,我感覺她是一個非常靠譜的醫生,手術交給她我很放心。」

在女兒的婚禮之後進行手術

在斯特朗博士的同意下,艾倫決定將手術推遲至女兒結婚後的六月下旬。手術前幾分鐘,斯特朗醫生走進手術室,握住艾倫的手,「她對我說,'別擔心,我會好好手術的。當你醒來時,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艾倫回憶著說,「這讓我十分,讓我感覺她把我當作朋友對待。」

在手術過程中,斯特朗醫生除了清除胃中的癌變組織外,還從腹部切除了24個淋巴結,以確定癌症是否已經擴散到胃外,幸運的是,檢測結果顯示所有結節無癌變。

艾倫在手術三天後才能回家,恢復25天左右就能開始重新工作。相較於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後恢復時間需要持續兩到三個月,這已經十分迅速了,這讓他很高興能很快恢復日常生活。

後續治療

在手術進行後一個月左右的第一次隨訪中,斯特朗醫生建議艾倫去見醫院的醫學腫瘤學家雷蒙德·孟(Raymond Meng),以商討是否需要額外的輔助治療。

胃癌手術後的標準治療過程是連續幾周進行化學療法和放射療法的聯合治療。孟醫生建議艾倫接受這種輔助治療,以減少癌症復發的可能性,但艾倫卻對此有些抗拒,他了解到化療對身體有害。同時由於艾倫的淋巴結無癌,除非癌症在將來復發,孟醫生也同意艾倫可以暫緩進一步的治療。

生活方式的改變

正如艾倫(Allen)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所了解到的,最容易導致罹患胃癌的兩個風險因素是亞洲人的飲食中含鹽量大的食物和紅肉。在進行手術之前,艾倫(Allen)還吃了很多紅肉。他最喜歡的食物是家鄉風味的燒烤,它的含鹽量很高。

但在妻子的幫助下,艾倫現在已經逐漸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吃的越來越健康,他更多地攝入雞肉和魚類、水果、蔬菜,而且基本杜絕甜食。

「我的妻子十分照顧我,我們的關係比以前更加親密了。」

展望未來,艾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感覺更好,並且每天都懷抱感恩之心。

「當患者被醫生診斷出患有癌症時,所有人都會恐懼,這是正常地心理,但是它已經成為事實,我們只能積極地面對它戰勝他。」

相關焦點

  • 腹腔鏡 vs 開腹手術在胃癌中的應用
    隨著外科微創理念的興起與深入,微創手術技術逐漸成熟,以腹腔鏡為代表的微創外科逐漸成為胃癌外科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為進一步驗證腹腔鏡手術在胃癌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中日韓開展了多項大規模、多中心臨床對照研究。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屈居第二。News & World Report),發布了2020年-2021年度美國最佳癌症專科醫院排名。十家上榜醫院中,MD安德森癌症中心保留了其作為第一大癌症醫院的地位。這是MD 安德森癌症中心連續第6年 - 也是19年來的第15次折桂。排名第二的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這次仍然惜敗於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近19年來,這兩家癌症中心一直互相竟爭第一與第二的位置。
  •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12月上旬,來自湖北襄陽的陳伯因反覆出現上腹不適兩個月在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癌。為了得到更好的救治,陳伯的兒子慕名找到汕頭市中心醫院普外一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王小忠為其父親進一步診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伯竟是罕見的「鏡面人」。
  • 心臟搭橋老人身患兩處癌 哈醫大四院專家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次切除
    一次手術能否同時切除兩個部位的腫瘤?患者既往做過心臟支架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合併的基礎疾病較多,能否承受高風險的大型手術?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解除老人煩惱。76歲的王老伯,10年前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近期,家人發現老人出現消瘦、嘔血和黑便等症狀,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又發現了升結腸腺癌。
  • 高齡老人查出癌症晚期 勇闖高齡手術「禁區」腹腔鏡下精細作業...
    前幾天,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胃腸胰外科的專家們勇闖高齡手術禁區,為93歲的結腸癌患者成功實施了微創手術,讓老人重獲新生。 高齡老人查出癌症晚期 手術風險很大呂爺爺平時很少去醫院,有一天他無意中摸到自己右側的腹部下方有一個腫塊,並且那段時間總是因為排便不暢而吃不下飯。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找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胃腸胰外科。
  • 「兩小時,三釐米」我院完成院內首例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腹腔鏡...
    「手術用時兩小時,術中最大切口僅3釐米」,一臺精彩而成功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我院綜合外科順利實施。病例分享如下:  患者孫女士,41歲,入院前1年間斷出現上腹隱痛症狀,進食後加重,曾口服藥物治療,症狀可緩解。
  • 2018諾貝爾醫學獎公布,揭秘人類徹底治癒癌症的治療法!
    癌症每年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人類在攻克癌症的路上,嘗試了直接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等手段,但始終沒有看到徹底治癒的希望。而1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改進患者自身的機體免疫系統來抵禦癌症。
  • 直播預告: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
    那麼這種癌症該如何治療呢?微創手術在這種疾病的治療中相比傳統手術有何優勢?術後還需要進行哪些後續治療?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 15:00-16:00,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普外科主任張朝軍做客演播室,為大家講解食管胃結合部癌微創手術治療的關鍵問題,千萬不要錯過。
  • 近一個半世紀人類抗癌史上裡程碑式的突破:從得癌就等死到精準癌症...
    到20世紀70年代,臨床試驗表明,較少的外科手術加放射對治療大多數乳腺癌同樣有效。1884年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開幕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在曼哈頓106街和中央公園西側的拐角處以紐約癌症醫院的名義開業。
  • 「長頸鹿」手術解決88歲胃癌老人後顧之憂 專家:「量體裁衣」讓...
    每日商報訊 一般情況下,「高齡」預示著高風險,在手術中尤其如此。對於88歲的李大伯來說,檢查出胃癌後不得不考慮手術的必要性——選擇保守治療,晚年的生活質量也會嚴重降低;選擇手術,因為合併基礎疾病多、高齡等因素,風險不小。 「我扛過槍、趟過鴨綠江,不信抗不過一場手術!」倔強的李大伯不肯放棄,家人也是如此。
  • Science:揭秘轉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網膜下腔環境中不斷進展?
    2020年7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轉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網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環境中生存,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如何利用RNA測序研究對柔腦膜轉移(LS,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 腹腔鏡手術不留疤!宮外孕出血化險為夷
    婦科醫生立即收治入院建議手術治療。由於劉女士年輕,愛美之心強烈,不想在肚子上留下疤痕,因此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歐陽卓主任沒有選擇傳統的多孔腹腔手術,而選擇操作難度較大的單孔腹腔鏡手術為李女士進行手術治療。單孔腹腔鏡技術是國際最先進的微無創技術,在國內僅有少數三甲醫院能夠開展。
  • 年度回顧專題|徐惠綿:胃癌精準外科治療的研究新進展_騰訊新聞
    關於腹腔鏡探查,各大指南均有推薦,適應證主要是T3以上和N+的病例,腹腔鏡可以有效評估部分肝轉移和T4b,可同時進行腹腔衝洗細胞學檢查。因此,腹腔鏡探查對識別胃漿膜分型、漿膜受侵程度及腹膜轉移程度,明顯優於其他影像學方法。 近年來,影像組學的研究也在穩步推進。研究表明,通過影像組學可有效預測胃癌的病理分型。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
    因為癌症可能已經擴散到全身,所以大面積切除乳房不太可能改變生存率。因此,我們進行適合患者的最小切除手術。胃癌;只要沒有轉移,任何階段的胃癌都可以進行切除手術。可採用腹腔鏡手術,並且可以在身體負擔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最常見的手術是常規的幽門胃切除術,切除胃部的大片區域、胃部周圍的淋巴結,以及沿著流向胃部的血管的淋巴結。
  • 第四屆taTME南充高峰論壇暨南充市中心醫院外科手術直播周完美收官!
    2020年10月12日至16日,第四屆taTME南充高峰論壇暨南充市中心醫院外科手術直播周火熱進行。手術直播活動中,胃腸肛腸疝外科集中展示了日常工作常規開展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部無切口手術(NOSES)、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aTME)等術式。
  • 千萬不要相信網傳的「胃癌早期信號」,其實已經不早了!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胃癌是發生於胃黏膜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第二位。據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每年約有40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每分鐘就有一個。  胃癌的日益高發、年輕化和高死亡率,是我國居民面臨的嚴峻現實。
  •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扶鏡小白起步1.0|我是你的眼
    優秀的扶鏡手,應兼具三職:熟悉手術流程、提供優質圖像、參與術中決策。演戲有了舞臺與演員,沒有劇本可不行。而手術流程就是這臺戲的劇本,扶鏡小白首先需要熟悉好手術的流程,了解劇情的跌宕起伏,才能鏡隨刀動,深度入戲。其次,最關鍵、也是作為一個扶鏡手必須掌握的職責:提供優質圖像。
  • 腹腔鏡手術後,多久可以恢復運動?判斷依據是什麼?
    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討論一下腹腔鏡手術後的運動。腹腔鏡手術由於其創傷小、恢復快、出血少等優點,在臨床上已逐步得到廣泛應用。腹腔鏡的優點目前,腹腔鏡可以進行腹腔鏡的手術包括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脾切除術、腎上腺切除術,還有卵巢囊腫摘除、宮外孕、子宮切除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腹腔鏡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採用這種手術。
  • 腹腔鏡手術要多長時間?杭州宮腔粘連手術?
    核心提示:腹腔鏡手術要多長時間?杭州宮腔粘連手術?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新時代裡發展起來的微創方法,甚至可以說它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在婦科疾病類型中,宮腔粘連並不罕見,通常指患者子宮內膜因外力破壞因素而出現損傷情況,會導致子宮肌壁間部分粘連或完全粘連,直接影響在於患者月經量減少,發生早產或流產的概率更高,甚至影響到患者正常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