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三釐米」我院完成院內首例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腹腔鏡...

2020-12-27 健康界

    「手術用時兩小時,術中最大切口僅3釐米」,一臺精彩而成功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在我院綜合外科順利實施。病例分享如下:

  患者孫女士,41歲,入院前1年間斷出現上腹隱痛症狀,進食後加重,曾口服藥物治療,症狀可緩解。1月前進食後上腹部再次疼痛並伴有堵塞感,遂在外院行胃鏡檢查確診為胃竇部潰瘍,病理結果為: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細胞癌,需行手術治療。

  印戒細胞癌是一種起源於黏膜上皮的高度惡性黏液分泌型腺癌,侵襲性強,預後差,易轉移的特點。突如其來的疾病為這個年輕患者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抱著可能診斷有誤的想法,患者來到我院進一步尋求治療。

  綜合外科劉金洪主任和李剛副主任接診了患者,為其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後。劉主任仔細分析檢查結果,明確患者為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細胞癌。隨後劉主任耐心地為患者做工作,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做手術面臨的風險,和不做手術的各種後果等等,經過反覆多次的溝通,患者及其家屬認可了劉主任提出的手術方案並決定在我院行手術治療。

       經過完善的準備工作,手術如期順利進行,劉主任請來了胃腸界「大咖級」專家,醫科院腫瘤醫院的胃胰外科田豔濤主任醫師親自操刀,田主任嫻熟的腹腔鏡技術,精細的操作,一步步將需要切除的組織完整的清掃到位,不到2個小時手術順利結束了,術中僅有使用的一小塊紗布上有散在的幾點血印,整個手術幾乎沒有出血。而患者的腹壁上也只是留下幾個小小的戳卡切口,其中最大的一個切口還是因為要取標本需要而做的不到3釐米的切口。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是最近十幾年才逐漸開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只需要通過腹部5個小切口來完成傳統手術需要20釐米以上切口才能完成的手術。

  此手術具有創傷小、胃腸道幹擾小,出血少,術後恢復快,疼痛輕,切口瘢痕小,術後併發症顯著減少等優點。

  該患者術後第2天即可下地活動,目前病情正在順利恢復中。

  此次手術的順利開展填補了我院此項技術空白,同時也通過與北京各大醫院專家的合作,讓周圍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大咖級」專家的手術服務,也標誌著我院綜合外科技術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供稿 〡綜合外科 林大鵬

相關焦點

  • 腹腔鏡 vs 開腹手術在胃癌中的應用
    KLASS 01針對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與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比較,共納入1416名患者,其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5年生存率與無瘤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組患者總體併發症發生率顯著降低(13.0%比19.9%,P=0.001),且這一優勢在手術切口相關併發症發生率上更為顯著(3.1%比7.7%,P 日本的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JCOG 0912研究結果顯示:臨床分期為IA期和IB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與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後5年無瘤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腹腔鏡遠端胃癌根治術組患者無瘤生存率不低於開腹遠端胃癌根治術組
  • 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
    近日,我院胰腺外科劉續寶教授及柯能文副教授團隊完成了國際首例腹腔鏡經結腸下區原位胰十二指腸切除聯合門靜脈切除的胰頭癌根治術。該手術由團隊中柯能文副教授主刀,歷時6小時,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經文獻檢索,目前國際上尚未見類似手術病例報導。
  •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12月上旬,來自湖北襄陽的陳伯因反覆出現上腹不適兩個月在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胃癌。為了得到更好的救治,陳伯的兒子慕名找到汕頭市中心醫院普外一科主任、內鏡中心主任王小忠為其父親進一步診治。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伯竟是罕見的「鏡面人」。
  • 清遠市人民醫院完成 首例腹腔鏡下腹股溝 淋巴結清掃術
    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二區成功為一名陰莖癌患者實施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填補了清遠在該領域的一項空白,為粵北地區患者帶來福音。清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二區主任曾健文介紹,陰莖癌最早轉移部位為腹股溝淋巴結,陰莖癌患者區域淋巴結有無轉移、陽性淋巴結數目、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響患者生存率的決定因素。目前,泌尿外科大部分手術都可以用腹腔鏡來完成。
  • 全國首例!蘭大一院胸外科完成單孔胸腔鏡聯合單孔腹腔鏡食管癌三野...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萍 實習生王玉帛)近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腔鏡食管癌治療微創技術再創新高,完成國內首例單孔胸腔鏡聯合單孔腹腔鏡食管癌三野根治術。該手術僅需在頸部、胸部、腹部各開一個2至4釐米切口,在腔鏡的輔助下即可完成,進一步減少了全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創傷。
  • 媒體聚焦|上海長徵醫院: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完成高難度腎動脈瘤切除術
    近日,上海長徵醫院泌尿外科王林輝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腎動脈瘤切除、體內血管原位吻合重建手術,安全「除爆」。中新社、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媒體對這一手術進行了報導。⏬⏬⏬中新社解放上觀新聞文匯報新民晚報手術具體情況,且聽小編道來一個月前,55歲的陳先生因腹部隱隱作痛而來長徵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患者左腎動脈有一大小約1.5釐米的動脈瘤,如果不儘快手術,這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導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 靖邊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靖邊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患者因諸多顧慮,7年中斷斷續續在私人醫院就診,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 河北燕達醫院完成首例嬰幼兒腹腔鏡下鞘狀突高位結紮術
    2020年9月10日,在麻醉科醫師團隊的密切配合以及手術室護理團隊積極幫助下,由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小兒外金景平主任主刀,為一名21個月嬰幼兒患者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腹腔鏡下鞘狀突高位結紮術。
  • 高慶蕾論卵巢癌根治術手術室的手術配合
    在微創外科理念不斷深入的條件下腹腔鏡下行卵巢癌根治術被越來越認可和接受,但是這種治療手段對醫護人員的要求極高。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根治術進行情況,分析卵巢癌根治術手術室手術配合的重要性,為更好地在腹腔鏡下行卵巢癌根治術提供參考。
  • 3D腹腔鏡下切除6釐米肝血管瘤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蔣鳳 記者張劍)雖然是良性,但這顆肝血管瘤已有6釐米大。日前,48歲患者肖先生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藉助3D腹腔鏡,經過3小時手術,以不到50毫升出血量的「代價」,成功切除這顆「定時炸彈」。    肖先生於3年前發現肝血管瘤,當時直徑約2釐米,醫生建議定期複查。
  • 心臟搭橋老人身患兩處癌 哈醫大四院專家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次切除
    近日,哈醫大四院普外科三病房劉昶主任帶領團隊成功為患者實施完全腹腔鏡下胃癌+結腸癌聯合臟器根治性切除術,一次微創手術解決了老伯的兩處癌症病灶,成功解除老人煩惱。76歲的王老伯,10年前因心梗行心臟支架治療、3年前又行開胸冠脈搭橋手術。近期,家人發現老人出現消瘦、嘔血和黑便等症狀,經胃鏡檢查診斷為胃竇部低分化腺癌,經纖維結腸鏡檢查又發現了升結腸腺癌。
  • 我院婦科成功完成子宮脫垂患者腹腔鏡下網片髂恥韌帶懸吊術
    我院婦科成功完成子宮脫垂患者腹腔鏡下網片髂恥韌帶懸吊術 2019-07-2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外二科應用微創技術成功切除腎盂癌
    供稿:外二科編輯、 攝影:宣傳部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二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鏡聯合膀胱電切鏡腎盂癌根治術,切除了患腎及同側全程輸尿管。據主刀醫生孫曉龍副主任介紹,腎盂癌不同於腎細胞癌,腎盂癌來源於腎盂集合系統尿路上皮,早期即可出現肉眼血尿,行腎盂癌根治術切除範圍比較廣,要整體切除患腎及其脂肪囊,還要切除患側全程的輸尿管,包括膀胱壁內段的輸尿管。傳統開刀手術治療,需要在腰部及下腹部取兩個超過20公分的較大切口,並且可能需要切除第12肋骨,創傷大,術後疼痛重,恢復慢。
  • 泌尿外二科完成一例後腹腔鏡下複雜腎盂癌半尿路切除術
    ■泌尿外二科、宣傳處/文 攝近日,我院泌尿外二科李志堅主任團隊成功為一名老年晚期右側腎盂癌患者完成後腹腔鏡下右側半尿路切除術+腎門淋巴結活檢術。此次手術的順利實施,標誌著生命活水醫療集團泌尿外二科腹腔鏡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 漢川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近日,漢川市人民醫院肝膽胰腺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填補了漢川市在此技術上的空白。解剖複雜、切除器官多、消化道重建複雜……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腔鏡外科最大而又最複雜的手術。因此這項微創手術又被譽為橫亙在腹腔鏡外科醫師面前的「珠穆朗瑪峰」。
  • 濟南城事 達文西四代機器人再出手 濟南市中心醫院成功完成濟南市...
    2020年12月24日下午,濟南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再傳捷報,張龍洋主任團隊順利完成泌尿外科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單側腎上腺切除術,手術圓滿成功。患者劉先生,57歲,因腎上腺腫瘤入住泌尿外科。經過充分術前準備,12月24日下午, 劉先生的手術順利開始,手術臺上,在兩名助手的協助下,達文西機器人系統的兩條器械臂遠端進入患者腹壁上的通道。不出所料,術中發現肝臟特別大且肥厚,並與大網膜粘連嚴重,腹腔內脂肪堆積,這與張龍洋主任術前考慮的「手術難點」是一致的,如果用常規的腹腔鏡很難圓滿完成手術,這種情況下,四代達文西機器人靈活的器械臂就凸現優勢。
  • 泌尿外科成功實施經後腹腔鏡下右腎癌根治性切除術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孫文主任帶領團隊又成功實施一例「經後腹腔鏡下右側腎癌根治性切除術」。  55歲的胡先生是弋陽縣人。12月4日,他在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右腎腫物,為行進一步診治,12月10日,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上饒五院。一番細緻篩查後,臨床經驗豐富的泌尿外科主任孫文認為他右側腎癌可能性大,且有8公分大小。
  • 婦科成功實施自行外陰惡性黑色素瘤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2015年1月,省人民醫院首例自行外陰惡性黑色素瘤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成功實施。外陰原發性惡性腫瘤是女性一種十分少見的腫瘤,佔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3%-5%左右。手術治療是外陰惡性腫瘤的首選治療方法。外陰惡性腫瘤的傳統手術方式為廣泛外陰切除加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 腹腔鏡手術不留疤!宮外孕出血化險為夷
    由於劉女士年輕,愛美之心強烈,不想在肚子上留下疤痕,因此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歐陽卓主任沒有選擇傳統的多孔腹腔手術,而選擇操作難度較大的單孔腹腔鏡手術為李女士進行手術治療。單孔腹腔鏡技術是國際最先進的微無創技術,在國內僅有少數三甲醫院能夠開展。它最大的優勢在於達到傳統腹腔鏡相同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美容效果顯著,被稱之為體表無手術瘢痕--最完美的外科手術技術。
  • 特別關注 | 燕山醫院婦產二科在腹腔鏡下成功完成一例巨大卵巢畸胎瘤手術
    燕山醫院婦產二科在腹腔鏡下成功完成一例巨大卵巢畸胎瘤手術12月2日,燕山醫院婦產二科在麻醉手術科的密切配合下,通過腹腔鏡微創技術,成功切除巨大盆腔包塊,患者於術後第4天痊癒出院。患者楊某,48歲,因腰痛於我院行彩超檢查,發現盆腔可見一大小約9cm的包塊,入住我院婦產二科。入院後梅淑麗主任組織全科醫生進行全面的病前討論與評估,將手術中的注意事項,手術難點及術後監護等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入院當天,梅淑麗主任、白光副主任,在全麻腹腔鏡下為患者實施盆腔腫物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