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有人雜誌」輕鬆關注!
作者 蔡聰 視障 《有人》雜誌主編/文
來源 有人雜誌
在臺灣有過深度遊的遊客,一定不會缺少這樣的經驗:遇到有心智障礙人士提供服務的加油站,在喜憨兒提供服務的餐廳裡就餐,再買上一盒味道很贊的糕點,或者買一件有著濃鬱臺灣風情的手工藝品,它們的製作者也是心智障礙人士。
今年夏天,有幸造訪臺灣的我,儘管沒有時間四處遊蕩,但僅呆在嘉義學習期間,也拜訪了數家接納心智障礙人士融合就業的場所。其中有一家餐廳,在我們剛到嘉義時,便奉上品類豐富的菜單,讓我們可以預訂到餐廳就餐時的食物還有飲品。事實證明,待到約定好的當天前去就餐時,我們很準時地享用了一頓味道鮮美的大餐。而另一家設立在政府興建的大樓裡的糕點店,還有手工藝品店,裡面的東西也無比精緻。在參觀的過程中,我還能用透過透明玻璃,看到心智障礙人士製作糕點和手工藝品的身影。儘管我是看不太清,但聽同行的夥伴說,他們還會不時與我們這些觀光客做一些肢體與表情上的互動。
事實上,在大陸地區,聘用心智障礙人士工作的餐廳與麵包坊並不少,並且好多企業以此為賣點,但大多經營艱難。就拿麵包坊來說,我們看到的一些智障人麵包坊,大多品種單一,麵包並不精緻,而在宣傳時也多讓公眾奉獻愛心。
在臺灣時,我們也與類似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得知了一些經營之道。就拿我們用餐的那家餐廳來說,他們只接受預訂,會提供多樣的特色菜品。這樣保證了心智障礙的廚師有足夠的時間製作這些複雜菜品,同時也易於調配各位廚師的喜好與能力。而糕點和手工藝品製作坊會採用開放空間增進顧客與心智障礙人士的互動,增加彼此信任,並且將之開發成一個觀光項目,吸引更多遊人前來。此外,他們還會與政府部門進行合作,在年節期間為政府部門製作禮品等。
我們不得不讚嘆,臺灣的心智障礙人士就業做得好。不僅給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同時也讓他們與社會主流有所交流。而且他們的工作,還有超市理貨員、加油工等等。並不像在大陸地區,比較局限於清潔工與糕點製作。
當然,今天的這一切並非一蹴而就。這其中臺灣政府的功勞有目共睹。
臺灣從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摸索殘障人保障體系,通過三次較大的修訂,逐漸改變單純養護的辦法,轉為扶助自力更生,希望達成「一輩子支持、無所不在的保護、全方位的服務」總目標。在殘障人士就業、培訓、康復、無障礙等方面,臺灣已陸續出臺30多項法規,保障殘障人士權益。
臺灣同樣有和大陸相同的就業配額制度,私營企業規模在67人以上就必須僱用殘障人士。具體標準為:67人至199人須僱用1人,200人至299人僱用2人,以此類推。在政府機構和公營企業部分,僱用殘障人士的起始門檻則為34人。如未能達標僱用標準的企業和單位,勞工局採取少用一人就每月處罰該企業一人基本工資的辦法,直到其達標為止。對於超額僱用的,則給予為期兩年每月一定數額的獎勵金。
當然,針對殘障者,尤其是心智障礙者個人情況的個性化、針對性培訓也是臺灣勞工局一直致力推動的工作。像喜憨兒烘焙屋就邀請高雄小王子等知名麵包店的糕點師,不僅提供40多種產品配方,還集中培訓心智障礙者,讓他們掌握相關烘焙和糕點製作的技能。完成培訓後,他們會經過程序,獲取島內相關執照。
此外,臺北市勞工局的職業重建管理系統還會根據興趣和能力等對尋找工作的殘障人士提供培訓和推薦服務。除安排集中職業技術訓練或個人專門針對訓練,工作人員還常常滿大街尋找並說服僱主提供試用機會。
在臺灣,大多數縣市都有公營單位和社會福利組織開設的庇護工場。有一部分由政府機關運營,其餘由相關政府機關提供土地或是公用設施,對外公開招標後,由競標的社會福利組織具體運營。我們在嘉義就餐的餐廳,還有參觀的糕點店都是如此,他們稱為公設民營。
公營單位經營的庇護工場包括加油站、臺北捷運站點裡的二手商品店和便利店、臺北市政府餐廳,以及由專業團隊帶領接受各種清潔任務的心智障礙者清潔隊等。
像我們後來聽說的諸如陽光加油站、喜憨兒烘焙屋、生產手工皂和蛋卷的心路工場等每年也都會接到政府大量的訂單。當然,政府與社會並非因為這些企業僱傭了心智障礙者,對他們的服務品質要求就會降低。事實上,我們在臺灣的感受也是如此。
其實,最為難得的是,所有人都認為心智障礙者應該和其他人一樣工作,並積極付諸努力的態度。
提示:習慣在平板電腦上使用手機版微信的(字體更大)的朋友謹慎升級最新版微信,讀屏軟體使用者升級最新版微信即可直接查看當日更多文章。
高端小氣,節操略低。觀點偏激,偶爾中立。大言有殘,殘言無忌。間或自強,總在休息。口味偏重,少兒不宜。歡迎關注,有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