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憨兒》 作者:西風 春蘭 朗誦:春蘭
制作:春蘭 【三明市詩歌朗誦協會第三十七期】
《喜憨兒》
作者: 西風 張春蘭
很喜歡「喜憨兒」
這個很有人情味
很溫馨的名字
「喜憨兒」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這是三明樂源家庭所有智障人的總稱
這個稱謂與愛和默默無私奉獻密切相關
據說這個頗有深意的稱謂
是梅列區樂源家庭智障人撫養機構的創辦人
王毅老師給命名的
這個稱謂多麼親切、多麼形象、多麼溫暖
這個稱謂
讓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
弱勢群體的無奈、苦樂和所有艱難的成長曆程
令我們感慨和沉思啊!
很喜歡在臺下
屏息靜氣地欣賞「喜憨兒」藝術團
在舞臺上的演出
他們的每一次微笑
每一次歌唱甚至每一個眼神
都會讓我看得出神
看得沉醉
他們登臺亮相
各懷絕技
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進步、飛躍和成功!
難道不是這樣嗎?
請問臺下的家長
你們是否想到
他們也有登上舞臺的這一天?
你們是否為此眼含熱淚?
請問臺下精心哺育他們的園丁
你們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陪伴
無邊無際的愛與溫暖
今天是否有了成就感?
樂源的園丁們
是你們帶給「喜憨兒」的巨大的動力
是你們讓樂源寶寶們快樂
是你們在這個特殊的群體裡愛不能缺席
給寶寶們走上舞臺的自信與勇氣!
這些「喜憨兒」雖然身體有些殘疾
雖然他們的智力好像不如健康人
但他們同樣是父母的寶貝
同樣是樂源的孩子
同樣是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的成員
生活在這個沒有偏見和歧視的社會
「喜憨兒」是幸運和幸福的
那麼多的溫暖簇擁著他們
那麼多的陽光照耀著他們
那麼多關懷的目光在注視著他們
「喜憨兒」快樂並幸福著
有人說,沒有夢的人生是殘缺的
沒有夢的人生是蒼白的
而有了夢的人生才會色彩斑斕、鮮花綻放!
看了他們的演出我明白了
「喜憨兒」同我們健全人一樣
他們也有各式各樣五光十色的夢想
他們也有與我們一樣的需求
他們有的想當歌唱家
有的想當畫家
有的想當醫生
有的想當老師……
但在他們單調蒼白的心靈裡
很難孕育夢想的種子
很難生長出夢想的花朵
這些夢想的種子
需要我們大家幫助播種
這些夢想的花朵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澆灌
只要有了充足的陽光和雨露
他們夢想的種子就會發芽
他們夢想的花蕾就會綻放出燦爛的鮮花!
有一首歌唱道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這個世界就會成為美好的人間」
是的
在「喜憨兒」面前
我們沒有理由讓愛成為沙漠
讓社會的關心和幫助成為荒灘
他們需要我們
他們需要我們拉住他們遠遠伸過來的手
他們的目光是那樣地真摯、熱烈和迫切和!
讓我們手拉著手一路前行
讓我們把更多燦爛的愛和陽光
灑在每一個「喜憨兒」稚樸的臉上!
「喜憨兒」
那是 一首正在唱響的
響亮而倔強的生命之歌
讓我們為他們的進步喝彩
為他們的今天點讚
為他們的演出——鼓掌!
【誦者簡介】
張春蘭,1964年出生,大學本科,英語、行政管理雙文憑,曾任高中英語教師,現任三明廣播電視臺記者、主持人,為三明市博物館「講解員培訓」老師,三明老年大學「播音與主持班」教師,三明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三明市曲藝家協會理事、三明作家協會會員、三明市朗誦學會副秘書長,三明市三元區戲劇家協會主席,曾獲中國「十大愛心記者」提名,系三明市「文明交通形象大使」,三明市愛心記者,有多篇作品在國家、省、市獲獎,出版《聲波縈情——張春蘭廣播獲獎作品集(一)》一書。
採訪文聯主席黃萊笙。
採訪旅美作家、詩人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