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聖賢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如果一個人身處絕境時,能夠舉重若輕,始終淡定自若,那麼遲早會出人頭地。
一個人只有保持內心虛靜,才能看透世間萬物的本質,不至於被迷霧遮住眼睛,從而做出清晰的判斷力。
凡古今成大事者,必有靜氣藏身,靜氣是一種氣度與智慧,是至高的人生境界。若一個人能夠始終寧靜致遠,精神通透明亮,一定能成為人中龍鳳,天生具有領導風範。
人生有太多挫折和不如意,若面對苦難不能坦然處之,必定會方寸大亂,失去自己的意志力,整日精神渙散,憂慮重重,消耗自己的精神元氣。
唯有穩住陣腳,遇到事情泰然處之,才能臨危不亂。任何煩躁驚慌都是雪上加霜。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事情的真相往往浮出水面。
俗話說:「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當你學會以靜養身的時候,才能夠靜靜地積蓄力量,始終明心立志,不被名韁利鎖所束縛。人生並不是爭名鬥利的過程,而是擁有修籬種菊的心態,在鬧市中獨守一片淨土,才能擁有返璞歸真的境界。
靜氣十足的人,榮辱不驚,遇事泰然處之,真正的「隱世高手」
【01】
寧靜淡泊,拋開過往雲煙
《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凡是氣定神閒的人,往往眼界遼闊,內心堅定如磐石。在物質橫流的社會,過著寧靜淡遠的人生。這樣的人如同門前掃地的高僧,不願意捲入是非恩怨,卻擁有過人的實力。
若一個人能夠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將來必定能夠成大事。在喧囂的紅塵中,很多人都迷失在燈紅酒綠中,內心浮躁不安,缺乏靜氣的一面。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淨土,那就去靜心吧,把自己活成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你才能獲得內心的寧靜安詳,拋開過往雲煙,感悟生命的真諦。
【02】
胸襟豁達,能夠海納百川
做人應該度量如大海,能夠胸吞百川,容得下世間萬物。這不僅是一種人格的升華與提升,無形中也增強了自己的魅力,總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收穫一段堅定的友誼。
想要獲得內心的寧靜安詳,就不能每天勾心鬥角,更不能捲入是非恩怨中,退一步海闊天空,當和別人發生矛盾時,要學會以退為進。
人生短短三萬天,有人執著於愛恨情仇,把自己過成了井底之蛙;有人擁有宏圖大志,在天地間自由翱翔。你的胸襟決定著你的成就,也決定了你的世界觀。
天空之所以深邃高遠,是因為容得下電閃雷鳴;大海之所以遼闊,是因為能夠包容狂風暴雨的叫囂;人心之所以寬容,是因為宰相肚裡能撐船。當你在寬容別人的時候,無形中在提升自己的人格。
【03】
堅守初心,不隨波逐流
靜氣十足的人,看似柔弱無骨,實則擁有自己的主心骨,他們的內心一般人撼動不了。哪怕天地崩塌,也能淡定自若,根本不去隨波逐流。
而那些意志不夠堅強的人,一點狂風暴雨,都能夠把自己打得原形畢露,根本經不起生活的摧毀。若內心不能堅如磐石,又如何做到榮辱不驚。
真正的高手都明白以靜養心,只有虛靜寡慾,才能眼界遼闊,能夠擁有長久的發展。若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撞的頭破血流,可謂是自斷前程。
結語:
在浮華萬千的社會,只有擁有安靜祥和的內心,才能看淡生活的紛紛擾擾,始終專注於夢想,擁有沉靜大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