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最完整的王氏家族簡介發布,姓王的對接尋根!

2021-02-09 王姓王氏一家親

門楣

太原垂徽 三槐世第 清節流芳 四傑傳芳


四言通用聯

暖舒柳岸;瑞溢槐堂。

全聯典指北宋·王佑、 王旦父子。


槐堂世瑞;珠樹家珍。

上聯典指北宋·王佑。下聯典指唐·王勃。


輞川書畫;沂國方嚴。

上聯典出唐· 王維,工詩善畫,晚年居藍田輞川。下聯典出宋· 王曾,封沂國公,處政方嚴。


明妃青冢;金母瑤池。

上聯典指西漢·王昭君。下聯典指神話傳說西王母。


太原望族;東晉名家。

上聯典指東晉· 王敦。下聯典指東晉· 王導。


三槐世澤;兩晉家聲。

上聯典出宋·王旦之父王佑,於庭院植槐樹三株,曰:「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時稱「 三槐王氏」。下聯典出東晉·王導,位至丞相,其子孫 世代簪纓。


家傳烏巷;古繼青箱。

上聯典自東晉· 王彪之精通經學,熟諳江左舊事,所錄儀規藏於青箱,世代相傳,人稱「王氏青箱學」。下聯典自東晉·王氏望族聚居建康烏衣巷。


求鯉世澤;愛鵝家聲。

上聯典出漢· 王祥,有臥冰求鯉侍母的故事,舊時列為「 二十四孝」之一。下聯典出東晉· 王羲之性愛鵝,為山陰道士寫《 道德經》以換鵝。


陽明學術;逸少風流。

此聯為王姓宗祠太原堂聯。上聯典指明 王守仁,於故鄉陽明洞中講學,世稱「陽明先生」。下聯典指東晉· 王羲之,字逸少,有「 東床坦腹」的故事。


臥冰躍鯉;朝闕飛鳧。

上聯典自漢· 王祥,曾臥冰求鯉侍母。下聯典自東漢· 王子喬每朝闕,來去無蹤,憑雙鳧飛來,時人稱其「仙吏」。


五言通用聯

一經傳舊德;五字耀英才。

清代吏部員外郎、書法家 王澍聯。


槐階培世德;烏巷煥家聲。

劉墉親筆山東高密城律王氏老祠堂對聯。


七言通用聯

蘭亭一集家聲遠;槐樹三株世澤長。

上聯典指東晉·王羲之書法為古今之冠,《蘭亭序》帖影響深遠。下聯典指北宋·王佑。


碧紗籠護詩人草;金帶圍開宰相花。

上聯典出唐· 王播,顯達為相後,寺僧以碧紗籠護其孤貧寄食時題於寺壁之舊作。下聯典出宋· 韓琦家宴, 王珪、 王安石、 陳昇之均在,金帶圍一出四枝,後四人先後為相。


黃槐綠竹栽新院;紫燕紅鵝說舊家。

上聯典指北宋· 王佑、王獻之。下聯典指東晉· 王謝、王羲之。


千裡荷花開世界;一杯美酒對湖山。

上聯集自出唐代詩人 王灣詩句。下聯集自宋代詩人 王庭珪詩句。


對聯喜貼右軍墨;春意樂賦摩詰詩。

上聯典出晉代王羲之,世稱王右軍。下聯典出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詰。


秋水落霞驚四座;桐花棲鳳報群賢。

上聯典出唐代文學家 王勃,其《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下聯典出清代詩人、刑部尚書 王士禎。


傳家節操同松竹;報國功勳並鬥山。

採用王氏節義堂聯。上聯典自王氏家族有松竹般的節操。下聯典自王氏家族人才輩出,不少人為國為民建過功、立過業,有鬥嶽般的功勳。


黃槐青箱千秋秀,紫氣紅鵝萬年春。

——當代理財家 王少峰撰深圳新居上德堂聯。

上聯典自 王佑、 王導、 王安石、 王陽明、 王夫之等,比喻王氏家族禮義傳家,詩書教子,人才濟濟,尤善整章建制;下聯典自軒轅黃帝、王羲之、王獻之等,說明王氏家族乃帝王之苗裔,源遠流長。

相關焦點

  • 王姓尋根——中國古代的名門望族「五姓七望」之太原王氏
    而「五姓七望」就是中國古代非常著名的世家大族代表。 「五姓七望」是指: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我們今天主要來介紹一下其中的太原王氏。 古時候的太原,包括今晉中市、陽泉市的很大一部分,轄晉陽、榆次、盂縣、祁縣等12縣,遠比如今的太原市所轄面積廣闊。
  • 最全面最完整的王氏簡介,值得一看!
    上聯典指西漢·王昭君。下聯典指神話傳說西王母。太原望族;東晉名家。上聯典指東晉· 王敦。下聯典指東晉· 王導。三槐世澤;兩晉家聲。時稱「 三槐王氏」。下聯典出東晉·王導,位至丞相,其子孫 世代簪纓。家傳烏巷;古繼青箱。上聯典自東晉· 王彪之精通經學,熟諳江左舊事,所錄儀規藏於青箱,世代相傳,人稱「王氏青箱學」。下聯典自東晉·王氏望族聚居建康烏衣巷。
  • 王氏祖訓+家訓+字輩!姓王的請對接尋根!
    而一鼓舌劍舐傷於人,我往彼來何時已乎,最宜慎之。 7、娶以擇配,非必奩幃豐盛而門第甚宜相稱也。如利其貲計而便於苟簡而娶。非其偶淄我清白矣。有此者黜而不族嫁女者類此均宜黜之,夫所謂非偶者,無論鄙劣之家即所與世仇。而祖父有遺命者亦宜謹慎也。 8、力穡為務本生涯。
  • 千年傳承頂級王氏家族!王家人的驕傲!王家人了解一下
    說起琅琊王氏,大家可能會想到小說中那叱吒風雲的人物,其實在歷史上琅琊王氏真算的上是人才輩出,在東晉時期琅琊王氏更是頂尖的家族,後來開始走向衰敗,那麼這個家族的後人,現在在哪呢?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曾講過一個故事。
  • 王氏!【尋根問祖】請王家兄弟姐妹幫忙擴散
    尋找家族信息尋找上源,求線索:由於族譜在文革遺失,加之時間久遠,只曉得我們是湖北麻城孝感鄉入川的王姓,入川後分為兩支:一支在四川省南充南部縣發展至今(一世祖王正興,王正發,二世祖正朝富、王朝貴進入古藺縣的一世祖,姓名王正方,歷經現在約200----220年(到我這代共12代,按一代20年推算)。這樣的話,大約就應該是17601780年生。二世祖,王朝選,葬於1861年(其墓碑建於1861年,同治元年)。所以需要四川和湖北麻城的王氏老族譜裡面尋找那個年代的同名、而又離家遷出之人。我們的字輩是:正朝國仲惠,耳明登治玉,華思昭永遠,世澤雲安邦。
  • 頭條● 王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尋根問祖)信息請聯繫小編電話:15085001169(微信同步)王姓宗親網ID:   WXZQW365始祖像是姓氏家族中最高的精神偶像和寄託,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整理,有利於家族團結,家族精神的凝聚。
  • 澳大利亞原住民「Law」姓家族的中國尋根之夢
    澳大利亞原住民「Law」姓家族的中國尋根之夢 2019-05-27 19:48: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最厲害的家族,助司馬懿家族篡奪曹魏江山,那就是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世族,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至唐朝都顯赫非常,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列為五姓七族高門。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將王翦,王翦之孫王離後死於巨鹿之戰,王離長子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則是日後太原王氏之祖,從晉代綿延至唐代。
  • 三槐堂王氏家訓(北宋·宰相·王旦)
    附一:河南王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木雕三槐堂王氏家訓作者王中林簡介【略,詳見《王者世家》】附二:釋文者王朝利簡介【略,詳見《王者世家》】      附三:三槐堂家訓作者王旦簡介【略,詳見《王者世家》】17、祠堂現狀調查及搶救性保護行之二16、三槐堂禹州鴻暢王氏孝義祠堂亟待搶救性保護15、、十一國慶節特別文章由福州市王審知研究會及眾多美國華人社團主導,中國國旗在紐約升起13+、舜裔虞、媯、姚、陳、胡、王等姓源流世系(下)
  • 《客從何處來》易中天尋根 揭家族秘史
    ,最小的只有一歲。簡介:2013年某賓館,易中天剛回房間,聽到傳真機響,一份文件傳過來,易中天拿起一看,是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全部姓易,再看年齡,最大的71歲,最小的1歲,全部都是1939年9月23日去世,在同一天死
  • 【麻城百家姓:莊姓】莊氏尋根記
    每年來麻城尋根問祖的移民後裔絡繹不絕。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回來尋根的移民後裔沒有往年那麼多。這其中我們就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尋根後裔--87歲的莊老先生。莊老先生是在子女的陪伴下特地從成都趕來麻城尋根問祖的。
  • 王氏大祠竣工升匾記:太原著姓,琅琊望族,澤泉肇始,筱嶺發祥
    走在遊匾隊伍最前面的是「王氏大祠堂」匾額,緊隨其後的是國瑛公後人金榜題名的進士匾額、解元匾額、明經進士匾額,壓軸的是捐款過萬的宗親匾額和捐款過5000元的房系匾額。我永豐王氏國瑛公後人文風鼎盛,共湧現進士14人。
  • 史上最全面的蘇氏家族簡介,姓蘇的必看!
    蘇國的後裔就以國名「蘇」為姓,其得姓始祖為蘇忿生。炎黃二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蘇姓則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傳說中的黃帝既是一個部落的名稱,也是一個部落首領的名字。據《國語·晉語》載,黃帝和炎帝是由古老的少典氏族中分裂出的兩個胞族。黃帝及其部族,最早生活在陝西黃土高原的姬水一帶,因而便形成了最古老的「姬姓」。《史記·五帝本紀》在介紹黃帝時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 四川80後唐勇:從自己尋根到幫人尋根
    奶奶還告訴他,族譜上會記錄完整的字輩,唐勇問家裡有無族譜,沒有。問同村其他唐姓人,都說沒有。這激發了他探尋「我從哪裡來」的熱情,「但當時條件不成熟,沒辦法實施。」從網絡入手,終於找到了根唐勇後來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大學裡,他學習了網絡知識,並利用網絡在網上尋根。
  • 說說老王家的那些事兒——媯姓王氏的由來可真複雜哦
    小編老家是沂蒙山區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縣,據小編了解,就王姓宗族就不下四支:太原王、媯姓王、相州王、完顏王等等。特別是這個媯姓王,自己家族或許知道一些祖上的故事,但外人幾乎不清楚他們的底細。小編鄰村有三個名叫國家峪的小山村,規模也不很大,分別叫上、中、下國家峪。當地人都清楚是國家(gui ga)峪,有一個也稱作陳家國家峪,三個村都有王氏人家。
  • 中國最尊貴的「五姓七望」,連古代皇族都沒資格高攀,有你的姓嗎
    不同於現代的社會,古代社會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具有很大的權力,因為他們可以操控整個家族的資源來實現家族的共同利益,曾經的炎帝黃帝就相當於一個超級大家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大家族往往能夠發展的特別強大,甚至可能出現朝代滅亡了幾次,家族還是那個家族,皇帝想要迎娶他們家族的女兒都十分困難。
  •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寡人物、乏仕宦的家族,卻在太和中得入「四姓」,一躍成為與崔盧齊名的北魏一流高門,無怪一些當朝的士人也頗感不平[14]。 事實上,王氏地位的陡升並非偶然,這是其家族長期苦心經營的結果,與其門風的轉變也有著密切關係。
  • 臺灣王氏宗親王金平的「祭祖尋根之旅」,感嘆臺北連廈門都比不過
    ,正式開啟三天兩夜的「祭祖尋根之旅」,這是他時隔27年再度踏上大陸土地。      雖然天公不作美,天上飄起小雨,但抵擋不住臺灣王氏宗親的熱情。      感念之一,有了延平郡王鄭成功,帶先祖漳州人士王文醫到臺灣,才有今天台灣的王金平率各地王氏宗親回家鄉祭祖尋根。      感念之二,身為臺灣人,感念鄭成功帶領閩粵先人,「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做遺民世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今我們後代祖孫,仍依著先人所建的基業,開展宏圖。
  • 敢於罰跪道光皇帝的「文元」王衛鈞(本文為王氏文化研究會群發,只為傳播王氏文化,弘揚祖德,如有打憂,敬請諒解)
    敢於罰跪道光皇帝的「文元」舉人王衛鈞 信息提供 王豹 王大闖 王衛鈞,字和村,又名王安祥 清朝宣宗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的老師,祖籍江蘇泗洪縣孫園鄉小梁莊,王衛鈞在京為官期間,因博學多才,剛直不阿,很受仁宗皇帝的青睞,特聘王衛鈞為御師,精心培訓皇太子,專職教授皇太子愛新覺羅旻寧即清宣宗皇帝
  • 張氏宗親尋根尋親求助!(2020.11.25 星期三)
    張姓張氏微信公眾號:zhangshiclan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張」,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張姓張氏」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        【張氏尋根】各位張氏宗親,大家好!我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鋪鎮張家人。解放前先輩從江西流亡到湖北麻城,後又到河南的大別山北簏定居。輩分為:世保萬庭全,宏召繼樹賢,保德功光大,成勝在自寬。希望湖北和江西的宗親留意幫忙,能對接上的請聯繫,助我們尋根自己的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