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王氏歷代23位先祖!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王家多少世!

2021-02-13 王姓宗親網
王家人戳 關注王姓宗親網

發布刊登尋親(尋根問祖)信息請聯繫小編

電話:15085001169(微信同步)

王姓宗親網ID:   WXZQW365

始祖像是姓氏家族中最高的精神偶像和寄託,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和整理,有利於家族團結,家族精神的凝聚。

  黃帝:華夏始祖原姓公孫名軒轅。(前2702——前2598年)生於壽丘,長於姬水,都於有熊,神農八傳至榆罔三苗作亂,國運衰微,帝起兵靖難戰於琢鹿而誅蚩尤,諸候共尊為天子,在位百年。子玄囂,人稱少昊帝繼其位。共二十五子,庶子十六人、帝下分:姬、祁、已、滕、任、荀、僖、妨、姞、嬛、依、酉十二姓。

  周文王:黃帝十九世孫,姓姬諱昌(前1234—前1135年)壽至百歲。前1184年嗣位為西伯候。篤仁、敬老、慈幼、禮賢、下士、三分天下有其二。後代密徵黎、攻邗滅崇、弔民伐罪。作邑於酆而都之。子周武王登基,追尊文王。元姬生十子,群妃生十五庶子。庶裔分:文、盛、芮、戴、富、曲、耿、簡、陽、方、潘、項、羊、楊、蕹諸姓。

  比幹:子姓王氏祖。黃帝後裔、商朝王子,紂王時承相,後裔分王姓、林姓。

  安公:北海王氏祖。周文王后裔齊田宅之後(輩平晉公十九世)。父桓公,子綰。

  卑子公:京兆王氏祖周文王、畢公高、魏昭王后(輩平晉公十九世)父間憂公(襲封信陵君)祖信陵君諱無忌,太祖魏昭王。子:悼、懽。魏亡。逃難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候,時人以其本魏王族也謂王家,遂姓王氏。

  晉公:太原郡王姓始祖,黃帝四十二世孫。周文王二十四世孫。周靈王太子,稱太子晉,字子喬,(生於前566年)年幼成德,聰明博學,十五歲以太子身份輔助朝政,靈王重之,諸侯從之,後因直諫貶為庶人,徒太原。子宗敬世人稱之王家,遂姓王。規王娃多為公後裔。

  元公:琅琊王氏祖,晉公19世,世稱琅琊王。離公長子。秦臨淄令,避秦亂隱居即墨山生子卑。裔分臨沂,江左王氏祖。

  威公:太原祁縣王氏祖,晉公十九世孫,離公次子,元公弟。字武,秦左長史,避亂居琅琊,.仕漢為揚州刺史,復歸太原祁縣。生子志。裔分鳥丸王氏、太原四房王氏祖。

  祥公:臨沂王氏祖,晉公31世,元公13世孫,融公長子。漢未,(公元185—269年),字休微。事繼母朱,以孝稱著。值世亂避地盧江,隱居三十餘年。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為溫令。魏高貴鄉公即位,以與定策功,封「萬歲亭侯」,遷太尉。入晉,拜太保,進爵為公,卒諡元。坊刻《二十四孝》中有王祥臥冰取鯉奉母事。子五:肇、夏、馥、烈、芬。

  覽公:江左王氏祖。晉公31世孫,元公13世孫,融公次子,祥公弟。字玄通,(公元206—278年),壽七十三。孝友恭恪,名兄埒。初掾清河太守。威寧元年擢宗正卿。以中大夫歸老,封即丘縣子,諡曰寧。子六:裁、基、會、正、彥、琛。裔分鳥衣王氏祖。山陰王氏祖。

  導公:鳥衣王氏祖。晉公33世,覽公孫,裁公子。字茂弘,(公元2幻一330年)壽六十九。晉元帝即位,參與機務,朝野傾心,號曰仲父,歷輔元、明、成三朝,出將入相,晉之中興,公功居多,累官至太傅,諡文獻,祀以太牢。11世孫弘直公裔分:光州固始、開閩、祈門,三槐、樂清王氏祖。

  羲之公:山陰王氏祖,晉公34世,覽公曾孫,導公從子。(公元303年一361年)晉琅琊臨沂人,居會稽山陰,字逸少。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少從叔父廙,後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諸名家書法。備精諸體,草、隸、正、行皆能博採眾長,自成一家。真行書以《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蘭亭序》,草書以《姨母帖》、《初月帖》《憂懸帖》、《喪亂帖》最著名。羲之書自六朝以來即為朝野所重,唐太宗酷愛羲之及其子獻之書,自是流行愈廣,世稱「書聖」。子七:玄之、凝之、微之、操之、潘之、肅之、獻之。裔分:霞浦赤岸王氏祖。括蒼王氏祖。

  神念公:烏丸王氏祖。晉公40世,威公22世孫,罔公長子,好儒術.尤明內典,任北魏穎川太守,與子僧辯據郡梁拜冀州刺史,封南城縣候,諡曰壯。子六:尊業、僧辯、僧修、僧略、僧智、僧愔。

  慧龍公:太原四房王氏祖。晉公41世,威公23世孫,緝公子。神念公從子,與神念公同祖於晉公27世霸公。晉末,滿門傾覆,時年十四,得沙門僧彬救匿,攜往虎牢關投姚興。泰常二年入北魏,領幽、並、楊三州大中正、南蠻校尉,累戰功擢龍騎將軍,封長社候溢曰壯,子寶興。

  曄公:光州固始王氏祖。晉公45世,導公13世孫,弘直公孫,綝公子,字光世,唐殿中侍御史、歷固始及定城令,有德政。臨去民攀轅請留,遂藉焉。子四:環、挽、贊、友、後裔分四支開閩王氏。(紀念堂中未塑像)

  務琨公:霞浦赤岸王氏祖。晉公46世,羲之公13世孫,元總公曾孫,懷鐸公之子。諱才,以父蔭,於唐武德六年為長溪令,居赤岸。配謝氏生子三:處一、奉一、如一。後裔廣布浙江一帶與福鼎、柘榮、寧德、福安等縣以及霞浦三洲、牙城、利程、沙江、三洋坪、諸鄉村鎮。

  潮公:廣武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長子、字信臣,一字信彩(公元846—897年),壽五十二,僖宗中和為縣佐,從王緒軍南略潯陽贛水取汀漳,緒死,眾推公為帥,拔泉州拜刺史,昭宗景福二年克福州,授福州觀察使,乾寧三年拜威武軍節度使。贈司公秦國公廣武王。葬惠安縣平康裡盤龍山立廟於福州水西地方,泉人建廣武王祠於晉江崇陽門樓塑像崇祀。娶侯氏,封晉安郡夫人。子四:延興、延安、延康、延體。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邽公:武肅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次子,字次都(公元858~907年),公好儒學,善吏治。中原戰亂,公卿多來依之。昭宗乾寧三年,拜左散騎常侍泉州刺史,天后元年加左僕射威武軍節度副使,三年加司徒封琅琊郡開國伯,贈武肅王。子四:延彬、延最、延達、延嗣。後裔繁衍八閩等地。

  審知公:閩王,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恁公三子。字洋卿一字信通(公元862—926年),唐末,從其兄潮起兵、入據閩地,唐以潮為福建觀察使,審知為副使。潮死,審知為武威軍節度使,封琅琊王。五代後梁太祖(朱溫)封為閩王。五代時十國閩太祖指武皇帝,後世尊為開閩王。公貌奇偉,面紫色,方口,隆準。勇略過人,性好騎白馬,軍中號白馬三郎。持身儉約,選任良吏,興建學校,發展海外貿易.振興百業,輕徭薄賦。三十年間,境內小康。元娶任氏諱內明字昭華,封魏國尚賢夫人,次配黃氏諱淑英封魯國夫人,又娶張氏封南劍郡君、陳氏封助國都督夫人。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疾逝。天成元年葬閩縣鳳池山之原,長興三年九月遷葬寧基裡蓮花峰西室山之陽。子十二(養子二):延翰、延曦、延興、延望、延鈞、延政、延武、延美、延稟、延豐、延保、延資。後裔繁衍八閩,及廣東、臺灣、東南亞各地。

  文光公:唐福州都督,開閩王氏祖。晉公49世,導公17世孫,曄公五世孫,析公之子,諱彥復,字宗輝,唐昭宗大順二年,福建觀察使陳巖卒,妻弟範暉自稱留後,驕奢不得人心,景福二年,從兄泉州刺史王朝命公為都統,審知為都監將,兵攻福州,歷時年餘克之,授福州守城都督,子:春,後裔繁衍八閩各地。

  壁公:祈門王氏祖:晉公52世,導公20世孫,公之子,字大猷(公元845—^12年),乾符中,黃巢入江東,公率婿鄭傳屢破之。宣歙觀察使陶雅表奏其功,詔授銀青光祿大夫,累官檢校兵部尚書,進階金紫光祿大夫,生九子:思聰、思聯、思仲、思茂、思會、思口、思經、思諒、思謙。公始居祈門苦竹巷,後裔分衍:祁門各地及徽、饒、池、宣諸州呈越等族皆宗其派。(未塑像)

  祜公:三槐王氏祖。晉公55世,導公23世孫,徹公子。字景叔(公元924—987年),自幼聰慧過人,文章名震京師,後周曆魏縣及南樂令,宋初為監察御史,歷知制誥,集賢院修選,戶部員外郎,知潞、襄、潭等州,代符彥卿鎮大名府,以一家百餘口保彥卿無異志,進諫曰:五代之君各因猜殺無辜,致享國不永,願陛下以為戒。官終兵部侍郎,嘗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故後裔號稱三槐王氏。累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晉國公。生四子:懿、勉、旦、旭。次子勉出繼弟扯嗣。後裔分衍各地。

  安石公:臨川王氏祖,晉公後裔,宋名相。字介甫號半山。(公元1021—1086年),慶曆二年進士,仁宗嘉佑中上萬言書,主張變法,神宗、熙寧二年參知政事。領三司條例使,實行新法。晚年退居江寧,閉門不言政,以元豐中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公博學,於諸經皆有著作,文章詩調皆主張文學「務為有補於世」。所作險峭奇拔,政論尤簡潔有力,後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諡文,著有《周官新義》、《唐百家詩選》、《臨川集》等。

  元清公:括巷王氏祖,晉公67世,羲之公七子獻之公三十三世孫,嵩公次子,字常侍,行三,生於開寶已己年七月十二日己時,卒於皇佑癸已年,十二月初三卵時(公元969—1053年)。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進士,授提刑司馬參謀掌薄史,處州刺史等職。配何氏生子三:惟善、惟孝、惟良。後裔分遷雲陽石鏡山前,麗水桑田(今柘野中街)、松陽茂春裡等地。

  十朋公:樂清王氏祖,晉公60世,導公28世孫,輔公長子,字龜齡號梅溪,生於宋微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一1171年),高宗(趙構)殿試第一登紹興丁丑狀元,歷龍圖閣學士,著有《梅溪集》《泉政集》等,配賈氏封溫國夫人,生子三:聞詩、聞禮、盂內。後裔分遷:河沿:後洋、平陽、瑞安、玉環、溫嶺等地。

 

本部編輯:王學進

投稿聯繫微信:wxjin009

投稿電話:18586330099(微信同步)

郵箱:657456019@qq.com

地址:貴州省仁懷市【王姓宗親網】文化研究中心

往期精彩

1、● ▶王氏宗譜修編凡例,僅供王家人參考!

2、●太原王氏始祖漢王霸考辨——王氏文化

3、●【王氏文化】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4、●王姓人物●蓮花落傳承人王金龍《說家風》,唱的真好!

5、王姓人物●中國人民藝術網客座教授——王生居

6、●再談黃帝至太子晉世系代數|王家人,你必須知道...

相關焦點

  • 梁氏歷代93大先祖!梁家人快來對接一下你是多少世?
    他承繼家傳絕學,馴養畜馬有功於周,受封於秦,號稱秦嬴。大約在公元前845年,非子的曾孫秦仲,世襲了秦國領主大位。公元前822年,秦仲戰死於西戎。秦仲生有五個兒子:莊、福、祿、壽、慶。生辰年月不詳,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因隨兄伐戎,立下戰功,受封忠孝伯,並於夏陽梁山立國,開創梁姓氏族,成為梁氏鼻祖公,薨於周平王十五年(公元前756年),生有四子:輈、輯、輔、軫。
  • 鄭氏歷代十大先祖,姓鄭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鄭家多少世!
    點擊加入鄭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你
  • 王氏祖訓+家訓+字輩!姓王的請對接尋根!
    四川瀘州王氏:海印大又順,登芝王元文,汝正聯心德,天明在朝廷。守永賓奇富,亨安帝寧童,宦亭定廣宗,慶宣應寬宏。 山東省: 嶧縣王樓三槐堂王氏字輩(十七世至五十二世):道統廣運,純正自勵,粹豫巽豐,百儒偉昌.成憲貽續守,鴻業振衍長,耀宗宜向盛,榮來啟智生。
  • 胡氏世系表,1-88世都有了,姓胡的快來對接一下!
    第19世 敖公之子,胡 勝,虞國國君。子:元捷。第20世 勝公之子,胡元捷,子:胡偃。第21世 元捷之子,胡 偃,子:姑猛,胡齙。第22世 胡偃之子,胡 齙,子:胡衍。第23世 胡齙之子,胡 衍,陳國國君。上古縱橫家的創始人。子:胡陽。第24世 衍公之子,胡 陽,陳國國君。子:胡紳。
  • 最全面最完整的王氏家族簡介發布,姓王的對接尋根!
    上聯典指西漢·王昭君。下聯典指神話傳說西王母。太原望族;東晉名家。上聯典指東晉· 王敦。下聯典指東晉· 王導。三槐世澤;兩晉家聲。時稱「 三槐王氏」。下聯典出東晉·王導,位至丞相,其子孫 世代簪纓。家傳烏巷;古繼青箱。上聯典自東晉· 王彪之精通經學,熟諳江左舊事,所錄儀規藏於青箱,世代相傳,人稱「王氏青箱學」。下聯典自東晉·王氏望族聚居建康烏衣巷。
  • 琅琊王氏39世輩分表 臨沂王姓族譜字輩
    琅琊王氏我我國古代最大的家族,而姓氏文化更是一種傳承,有網友會問琅琊王氏39世輩分表,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琅琊王氏輩分:從十四世祖起思經公後裔(一勝真七公),派系:庚勝真天,光裕明文正,世賢代泰鍾,元亨紹盛遠,家克啟純良,自紹派結新派即欽承先澤厚,恩佑保純昌、建業貽謀廣、新安發福長、英才隆際會、化宇仰平章
  • 蔣氏歷代先祖簡介(1-98世),蔣氏宗親值得收藏!
    生於恆王二年癸亥(前718),七歲時桓王召讀周公讚詞,朗誦不失一字,王奇之,賜號曰:安西夫子。壽八十九歲,殆於襄王23年壬辰歲(前629)葬安西大雄陵。配宣國公之女,生子二。子:師成、師凖。三子  明遠   築義方書院,教子成名,贈開文府君。壽九十三歲,葬弋陽鎮南陵。
  • 王允故裡話王允——王氏文化
    王允先祖為周靈王太子晉後裔,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有感於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亂而辭官洛陽,避居於太原,從而開創了太原王氏宗族。王氏九世祖王錯,仕魏大夫,上將軍,子王墳,王憒。王墳,仕魏中大夫。     十八世祖王翦,子王賁,孫王離皆秦大將軍,王賁封典武侯,王離封武陵侯。
  • 千年傳承頂級王氏家族!王家人的驕傲!王家人了解一下
    漢襲秦制,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王氏衣冠南渡、舉族遷居會稽,世稱會稽王謝兩風流。南渡之後,因對故鄉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為稱呼,東晉元帝時,僑置南琅琊郡。琅琊王氏名人輩出,傑出人物眾多,最興盛時,朝廷百分之七十的官員是王家或與王家有關的人。琅琊王氏在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出了當時中國最多的宰相與皇后,任何家族都遠比不上。
  • 王家家譜全部的字輩分,王氏家譜字輩志大全
    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裔,畢萬封於魏,為晉國諸侯,至王假為 秦所滅,時人號為「王家」,居陝西京兆、河北河間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王城;三是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居山西太原、山東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晉為始祖。據歷代名人數量統計,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
  • 王氏字輩大全——王氏文化
    …… 6、民國癸酉年太原堂王氏七大房合修族譜派語 ……禮、樂、修、明、定,湘、南、泰、運、開,今、逢、清、鼎、位,代、毓、國、家、材,世、際、人、文、起,源、從、晉、祚、來,子、孫、發、千、億,賢、仕、策、金、臺。清道光丙戌續譜所載派語:文、運、人、才,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顯,寶、善、立、名,祖、詒、雲、衍。
  • 胡氏1-88世系表,胡家人都來對接一下
    第四世 慎公圉戎 是孝公子,諡慎公。生於成王時,周穆王時立承父統。在位23年。娶周氏、趙氏,子:甯。第五世 幽公甯(寧) 是慎公子,諡幽公。生於成王時,周共王時立承父統。在位23年。娶杞女湯氏,生子二:孝、奕。第六世 釐公孝 是幽公子,諡釐公。生於成王時,周厲王庚午(前831年)立承父統。
  • 220餘名鍬溪王氏代表齊聚瑞昌,並確定第三屆聯誼大會舉辦地
    市場信息報訊(通訊員 王能著 攝影報導)齊力同心興族業,同根共祖話宗情。12月22日-23日,第二屆中華鍬溪王氏聯誼大會在千年銅城、長江入贛第一市、美麗的瑞昌順利召開。12月22日,遍布全國各地的鍬溪王氏代表,殊途馭駕,不遠千裡,不畏風寒,紛紛來到瑞昌。
  • 說說老王家的那些事兒——媯姓王氏的由來可真複雜哦
    小編老家是沂蒙山區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縣,據小編了解,就王姓宗族就不下四支:太原王、媯姓王、相州王、完顏王等等。特別是這個媯姓王,自己家族或許知道一些祖上的故事,但外人幾乎不清楚他們的底細。小編鄰村有三個名叫國家峪的小山村,規模也不很大,分別叫上、中、下國家峪。當地人都清楚是國家(gui ga)峪,有一個也稱作陳家國家峪,三個村都有王氏人家。
  • 祭先父母、先祖父母 暨羅氏歷代宗親文 臺灣一級上將參謀總長羅本立
    惟公元二OO六年四月五日,不孝男率兒曹,法榮、法平等子孫一行,謹備三牲酒菜,庶餚不典之儀,致祭於先考愛馨公(字香山),先妣劉華英夫人,先祖考晉卿太公,先祖妣劉太夫人,以及羅氏歷代宗親之靈前,曰:嗚呼!有幾位子女能做到功成名就,報喜於父母、祖父母於膝下,告慰先父母、先祖父母暨羅氏歷代列宗列宗於墳前?「敦族強宗」,敦促更多的羅氏努力奮鬥,激發他們光宗耀祖的原動力,促使更多羅氏人才湧現,各級羅氏文化組織都負有此「任重道遠」的重責!試斌聯以舒懷:望子成龍,天下父母心;敦族強宗,羅氏文化髓。
  • 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
    檢《宋書 王懿傳》: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晉太元末,徙居彭城。……北土重同姓,謂之骨肉,有遠來相投者,莫不竭力營贍,若不至者,以為不義,不為鄉裡所容。仲德聞王愉(王慧龍祖父)在江南,是太原人,乃往投依之。愉禮之甚薄,因至姑熟投桓玄。
  • 【古蹟尋蹤】王官寨王氏宗祠
    陳氏23歲守節,從侄王金相代為請旌。右邊的匾額書「節孝」二字,是清嘉慶十三年(1808),頒賜於王汝龍之妻黃氏的。黃氏守節40年,被人稱道。內庭正中供奉的是祖宗牌位,祖宗牌位俗稱神主,上書列祖列宗的名諱,比如,「始祖王公諱文進之神主」。關於神主(牌位)是這樣形成的:人去世之後,有一個喪儀程序叫「點主」,就是先不寫「主」字上面的一點,請有聲望的人用硃砂和白芨點上。
  • 楊氏總譜字輩大全, 姓楊的快來對接一下!看看你是老楊家多少世!
    為什麼要續家譜:國有史而知興替,家有譜而世系明。修續家譜是一個家族的一件大事,是遵照祖訓,繼承漢民族的優良傳統,推進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文化活動。修家譜對於家家、族族都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為什麼要續字輩:楊氏支派、堂號的字輩傳承結束需重製字輩以則順序,傳至後世。
  • 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誰才是中國王姓的第一望族?
    太原王氏認為自己是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後世多承此說,羅亨信《王氏族譜序》曰:王之先本姬姓,蓋周靈王太子晉之後。歷漢晉,自北海以下為二十一望族,至唐又定為三望族:曰琅邪,曰太原,日京兆。魏驥《王氏族譜序》曰:王氏子孫,於天下最為繁衍。其末皆出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黜為庶人,子孫以王者之後,遂以王為氏,世居太原。南齊琅邪王儉撰著《姓譜》,置「太原王氏」於琅邪王氏之前,可見太原王氏的影響很早就盛於琅邪王氏。
  • 我姓「王」!這是我的簡歷!快轉給你身邊的王家人!
    點擊加入王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您姓王:請您先點擊上面字「王姓王氏一家親」,再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