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信條

2020-12-24 曠野1棵樹

《信條》TENET

劇情簡介: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不要試著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信條》(2020年)

看完《信條》在等電梯的時候,我聽到同一場次出來的影友討論最多的是「為什麼話題」,「為什麼它這樣」「為什麼紅隊藍隊」「為什麼逆向時空」等。

諾蘭的電影好像總有這種魔力,能激發人的求知慾,打破停留在腦海裡狹隘的世界觀,讓人願意主動踏進更遼闊哪怕生澀的領域,去探求去吸取更多相關的知識。

關於熵、祖父駁論、時間鉗形運動。

這些我以前完全陌生也不感興趣的專業知識,這部電影現在已經激發我的探索心,已經開始在找相關的書籍準備惡補盲區了。

看《信條》時,我投入了百分百的注意力,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再也跟不上節奏。

但這樣的認真也跟我學數學物理課一樣,一個知識點老師反覆講,我自己覺得應該是聽懂了,但換一個場景用另外一個思路,我就拿著這道同類型的題無從下手。

尤其「紅隊」「藍隊」出戰,正向時空和逆向時空兩個已知世界裡原本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場景。

就這樣真實的發生著,並且激烈的發生著,而且是伴隨著真實的畫面音效就在耳前眼前這樣放映著。

可想而知,這樣的影段多麼激動人心。

不說別的,有這個片段存在,這張電影票就花得值。

但這部電影的感情戲、故事框架、甚至演員的選角和演技並沒有特別能打動我的地方。

甚至於至少讓我覺得生硬、老套,有一種科學概念是正事,劇情演員都是配套,只是用來讓這些逆向時空順利發展的工具人。

相比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這部電影我給的分數和體驗感都不算高。

當然,諾蘭電影裡的實拍場景畫面、轉場配樂、對節奏的把控的高度這些都是無可非議的。

我依舊還是為這部電影鼓掌雀躍,因為「穿越時空」轉向「逆向時空」這種超前的概念深深讓我著迷,正向和逆向的打鬥戲讓我嘆為觀止。

但不得不說。

我還是很喜歡諾蘭的電影。

因為他的電影讓我這個觀影者認為電影內容不是在虛幻,而是真的科幻。

每看完一部他的電影,我都有在認真思考,這樣的未經證實的科學認知,在長久的未來是真的會實現。

就像是1世紀以前,甚至10世紀以前的人們,無法用當時局限的思維拓展我們現在這樣的生活和科技。

關於外星人,關於適宜我們人類居住另外的星球,關於高層次的維度,關於逆向時空,關於我們還在探索未被證實的未知。

是真的會實現。

我始終都這樣認為著。

相關焦點

  • 刺客信條電影結局什麼意思 刺客信條電影結局是什麼?
    由遊戲改編的大作《刺客信條》即將在中國上映。作為刺客信條系列遊戲的忠實玩家,想必許多網友們對於這部電影都十分期待吧!那麼《刺客信條》結局什麼?刺客信條結局什麼意思呢?  《刺客信條》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發行,由賈斯汀·庫澤爾執導,麥可·法斯賓德、瑪麗昂·歌迪亞、亞裡安妮·拉貝德、傑瑞米·艾恩斯聯合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刺客信條》根據育碧同名電子系列遊戲改編,講述了卡勒姆·林奇獲得先祖阿圭拉超凡的知識和能力來對抗聖殿騎士組織的故事。
  • 評燒腦電影《信條》——信條與情懷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諾蘭的《信條》,就能理解為什麼影片的口碑比較兩級。有人說它是燒腦的神作,有人覺得沒有新意,大家的角度各不相同。我看這部電影,覺得自己腦容量智商都不太夠,一次是肯定看不懂的,所以我一共看了三次,才十分不容易地梳理出來故事的脈絡。電影講述的不是時空旅行,而是逆轉未來。
  • 《信條》電影的主人公是誰? 影片信條細思極恐的細節解析
    《信條》電影的主人公是誰?羅伯特·帕丁森演過的電影《迷失Z城》《好時光》《信條》《神棄之地》凱特(主角)演員: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凱特的扮演者: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演過的電影《信條》影片信條細思極恐的細節解析《信條》的「難懂」,其實並非在劇情複雜程度之上,也不是在基礎設定依託的原理複雜程度之上,而是在其反常規和反邏輯的敘事方式上
  • 《信條》:差勁的拼圖式電影
    天朝的很多媒體在不遺餘力地誇獎電影《信條》。誇獎它是一個「高智商」電影,說它是「年度神作」。同時它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被追捧為電影院的救星。因為《信條》是最近非常罕見的,在電影院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然而,與國內媒體的瘋狂追捧形成對比的是,《信條》在比較嚴肅的電影網站上的評分,都沒有達到八分(滿分10分)。
  • 信條的結局什麼意思?電影信條結尾彩蛋是什麼?
    《信條》的結局什麼意思?電影的結尾處是任務的結束也是開始。第一次歌劇院幫助男主的是尼爾,是他替男主殺死了面具特工,最後一次幫助男主的也是尼爾。電影結局紅標男主被帶有藍色標誌從未來返回過去的尼爾救下,尼爾把該他保管的算法核心交給男主。
  • 《信條》的好,不止是電影
    影視爛番茄這兩天討論得最多的電影,莫過於《信條》了吧? 作為疫情後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信條》因為導演、內容以及各方面的信息,已然引發了劇烈的討論。 影評人刷了又刷、普通觀眾看了一臉懵,大伙兒都陷入一場討論的狂歡; 這種盛況好久不見了吧?
  • 信條電影男主最後的結局是什麼?電影信條劇情介紹在哪裡可以觀看?
    《信條》男主角的名字叫什麼?很多人看完《信條》之後,說自己竟然沒有記住男主的名字,只能說,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信條》的男主根本就沒有名字!連電影信息中男主只有飾演者,而沒有名字,一些影評中,也全部都用「男主」來代指了,這應該是唯一一部男主沒有名字的電影吧,太慘了。
  • 諾蘭的《信條》: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探索電影
    如果《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盜夢空間》被視為諾蘭的《碟中諜》版本,如果《信條》被視為諾蘭版的007電影,我們會發現無論故事的情節布局對諾蘭有多重要,無論對諾蘭有多重要,無論情節布局對諾蘭來說有多重要,都是作者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思維總是用電影來解釋電影,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探索電影。諾蘭的電影很好,但他一直打動我的不是情節,而是他對「拍電影」的探索。
  • 【寒假特輯】​電影推薦《信條》
    《信條》電影評價好看嗎?作為一部有著特殊題材的作品,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毫不意外地在事前宣傳將《信條》劇情保密到家,不僅利用讓觀眾看完還是摸不著頭緒的簡介和預告為整部電影製造非常吸引人的神秘感,以「TENET」這源自於拉丁回文「SatorSquare」、左右對稱且在古羅馬有著「理解、掌握」意思的單字作為片名,也非常巧妙地以「回文」跟電影受到神秘力量影響的劇情走向相互呼應,讓《信條》這部作品具有相當獨特的迷人魅力
  • 半邊電影人-神明的新衣《信條》
    基於這個因由,網絡上有不少「智者」會做一些圖和影片去幫諾蘭解話,也有「智者」會說電影很簡單,說《信條》只是一些特務電影的套路,事實上早在之前的《盜夢空間》也是像一套特務電影,有人戲謔建議諾蘭也拍一套邦德電影(Bond Movie)。
  • 刺客信條電影有刺客沒有信條? 可能是你沒看懂
    電影,此刻我的心情很複雜》,引起了不少玩家的討論:大家一致的觀點是在對遊戲的還原度上是一流的,爭議點一直圍繞著劇情上。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闡述《刺客信條》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所謂刺客「信條」,乃至於聖殿騎士的「信條」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而這也是這部電影和遊戲努力傳達的。與波斯王子電影版的不知所云不同,我倒認為,刺客信條的電影很貼切地表達了刺客信條系列的核心思想:信仰。
  • 諾蘭的《信條》: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去探索電影
    如果把《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盜夢空間》視作諾蘭版本的《碟中諜》,如果把《信條》當成諾蘭終於拍出自己版本的007電影,便會發現無論取材美漫超級英雄、師法影史情報特務、還是自己原創的盜夢者角色,之於諾蘭,故事角色情節布局再怎麼重要都只是其次,向經典電影致敬絕不只是單純影迷式的狂熱,最關鍵最核心的作者思維,永遠是為了用電影解釋電影,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去探索電影。
  • 《信條》:諾蘭的電影表達極限
    VOL.54 《信條對於略有一定爭議的諾蘭新片《信條》,梁清散認為頂多算是3星裡的神作,而3000則給出4星半的高分。 那麼在他們眼中,《信條》的人物、情節、設定都有哪些優點與不足?而在諾蘭的其他電影作品中,主播3000更喜歡情感釋放最為強烈的《星際穿越》,梁清散則最欣賞《敦刻爾克》,原因卻是「《敦刻爾克》看起來會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
  • 如何破解《信條》的銜尾蛇時間悖論?電影為何叫信條?
    - 電影的名稱為何叫做 "TENET"(信條)?諾蘭究竟想要表達什麼。這篇文章充滿了劇透。如果您還沒有看過電影,強烈建議收藏本文,看完電影之後再來回顧。破題:《信條》這部電影好在哪裡《信條》顯然又是一部時間系電影,相同主題的佳作(不限電影)太多了,我這裡簡單列一些:《前目的地》、《原始碼》、《降臨》、《十二猴子》、《終結者》系列、《環形使者》(loop)、《你的名字》、美劇《守望者》、五金俠的《時空線索》、諾蘭自己的《
  • 《信條》是高級的爆米花電影嗎?
    諾蘭最新電影《信條》正式上映。儘管疫情無限拉長了先行宣傳期,但是諾蘭的團隊對於《信條》講了什麼一直守口如瓶,只對外宣稱在寫作和拍攝過程中,導演從諜戰片裡汲取了相當多的靈感。看過媒體提前放映的《紐約客》記者則不吝讚美之詞:「《信條》是一部諾蘭式逆轉時空的邦德影片」。諾蘭的電影從來都難以用標籤分類,難道他終於要嘗試一部動作類型片?
  • 《刺客信條》電影口碑差 票房更慘!
    目前這部電影在Rotten Tomatoes(爛番茄)上的「新鮮度」為16%,有104家媒體給出了「爛」的評價,僅有20家媒體給出了「新鮮」。在metacritic網站,《刺客信條》的媒體平均分為36/100。上周剛剛看過這部電影的Gouki也表示,影片質量並沒有達到預期。
  • 電影《信條》:一部悖論電影
    你去電影院看了《信條》,然後你懂了嗎?很多人說看懂了,然後做各種解釋和分析;同時,也有很多人表示沒看懂。
  • 電影評論:令人腦洞大開的《信條》
    看完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並執導的科幻動作片《信條》,心中難免感慨。諾蘭大佬確實沒有讓影迷們失望,《信條》這部影片應該是繼《盜夢空間》之後,又一部精彩紛呈的科幻動作片。而《信條》則是關於逆轉時間和糾正過去的錯誤。時間可以逆轉嗎?逆轉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我們所存在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未來的人真的能夠通過某種裝置回到過去糾正曾經發生的錯誤嗎?僅僅是電影中提出的這幾個槽點,就足以讓大多數觀眾目瞪口呆。當然我們並不需要答案,電影就是電影。其次,這部影片的外景地拍攝範圍,令人眼界大開。
  • 《信條》一部你看不懂的電影劇透
    在看電影之前,大多數人不喜歡完全了解電影的劇透然後再去看一次。因為劇情是已知的,所以沒有新鮮感,沒有懸念,沒有意義。然而在各大影院上映的科幻動作片《信條》卻相當傷腦筋,即使你知道這部電影劇透,你也可能無法理解他。
  • 《信條》票房乏力,看不懂的電影能算好電影嗎?
    稍好一些的是,與這堂玄而又玄的數學課相比,電影《信條》倒還是多了許多東西一部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好電影?這裡借用《信條》之間的一句臺詞來回答:不要試圖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這句話不僅適用於&34;這個影片中重要的概念,也同樣適合與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因為如果非要把《信條》當成一部比較嚴謹的帶有科幻屬性的諜戰片,去細細地考證每一個場景的科學性和邏輯性,那反而讓這部電影失去了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