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背後謀局,事上制下、樹威立信、把控人心

2020-12-24 久久先資

不懂人性會怎樣?受人擺布,毫無前程可言。

因為每個人他都是複雜的,他都有人性在裡面,你不把這個人性搞清楚了,你的思維層次就不夠,你跟別人打起交道來,辦起事兒來,就總是會碰壁,總是不那麼順利,或者說總是被傷害,成為犧牲品。

事情牽扯的人越多,人性越複雜,越能體現出辦事的能力來。

只有看透人性才能成為強者,看透人性做起事來才能順風順水。

看人要有深度,就像劉邦可以領導韓信卻領導不了百萬雄師,韓信可以領導百萬雄師,卻要臣服劉邦。

所以要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如何提升思維層次,就要把更多的時間、功夫花費到研究人上面,這裡面有兩個方向:

第一對自己經歷的事或者聽到過的事進行梳理總結和反思,從眾多事情中總結出經驗。這個過程相對是比較慢的。第二就是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為一本好書,可能蘊含了一個甚至很多個人經驗智慧的結晶,你把這些給搞透了,絕對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節省很多時間。

那些有才能的人必然是讀過很多書,聽過或者經歷過很多事。

那麼有什麼書有很高的可讀性呢,因為現在世面上很多雞湯書,讀起來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以前也是很迷茫,後來我拜訪一位大公司的老總,那位老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羅織經》,讓我好好研讀,能收穫很多東西。

當時我很是好奇,因為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本書,我謹記在心,回去立馬就買了一本研讀起來。起初一讀,心中不覺一震,書中把陰謀陽謀說的很直白很通透,不像其它書把陰謀陽謀說的很隱晦含蓄,會讓人一頭霧水。

我越讀越覺得這本書寫的透徹,讀到過癮的地方,我是晚上都不睡啊,手舞足蹈。真是相見恨晚,我的思維都被顛覆了,為什麼這麼好的書,我以前都沒有聽說過呢?

其實這本書爭議挺大的,很多人都說這本書是一本邪書,是不道德的、充滿了罪惡,不建議大家去學習,其實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煙霧彈。

那麼大家會有這種說法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是因為這本書寫的真的太直白,毫不隱晦,一針見血地寫出人性該有的表現,導致很多自命清高的人,無法而且不願意接受人性之惡。

第二是因為,這本書教了很多利用人性的手段,太過犀利。當年狄仁傑看完後,驚得直冒冷汗,不敢喊冤;酷吏周興臨死之際,看過之後,竟甘願受死;武則天看過後,竟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

你說這本書寫的手段有多厲害,就是因為這本書裡的手段過於厲害,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他們不敢讓別人學會,害怕別人學會了去迫害他們,所以他們就乾脆把這本書說的很邪惡,讓大家抵制封殺,這本書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說到底,這就是一種弱者的思維,我們要變得強大,我們不會邪惡到處心積慮構陷傷害別人,但一定要知道背後暗箭來自哪裡,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另外,對於想要看透人性、想要學習權謀、混得更好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必讀教材。

比如《羅織經》有這麼一段話,

「上無威,下生亂。威成於禮,恃以刑,失之縱。私勿與人,謀必闢。幸非一人,專固害。機心信隱,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畏也。」

譯文:

上司沒有威嚴,下屬就會鬧出禍事。威嚴從禮儀中樹立,依賴於刑罰,放任它就會喪失。秘密的事不要讓人參與,參與謀劃的人一定要清除。寵信不要固定在一個人的身上,讓一個人專權一定會帶來禍害。心思一定要隱藏起來,與人交往不能過分親密,希望下屬由此感知上司的威嚴而生敬畏。

像這簡單的幾句話就告訴我們作為領導如何樹立威嚴,首先告訴我們威嚴的重要性,如果領導沒有威嚴,下屬就會不守規矩惹出事來,甚至會犯上作亂。

後面就告訴我們如何利用人性來樹立威嚴,它這裡沒有講「恩威並施」而是講「禮罰並施」。

禮就是制定嚴格的禮儀,像古代的等級劃分、跪拜、逐級奏報、府邸田產,古代官員面見皇帝都要穿戴整齊,穿越長長的宮殿,還要三拜九叩高呼敬語,彰顯出皇帝的威嚴和高貴,讓臣下望而生畏。到現在職場就是平常事情要一級一級呈報或下達,見領導都是要畢恭畢敬,領導有單獨的辦公區域等。

那麼如果臣下不遵守禮儀,那麼就要動用你手中的權力懲罰他,輕者罰錢降職,重者動用刑罰。當然到我們現在職場就變成了輕者被訓檢討,重者扣罰工資甚至降職開除。要讓對方知道對上級無禮或者不守規矩是很嚴重的事情。

最後就講上司與下屬三種情況的關係處理:

第一種,秘密的事。它就講秘密的不能讓別人知道,而且參與謀劃的人要清除。這就是防人之心要長存,古往今來,我們防不勝防的永遠是身邊人,背後使刀子比正面使刀子更可怕,尤其知道內幕的人,容易讓秘密洩露。

對於秘密是越少人知道越保險,電視劇裡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所以,不管是我們多麼信任的人都要防範,這也就是很多歷史中皇帝對最忠誠的大臣也要防範懷疑,該清除的人是絕不手軟。

在現代職場,社會上的人大都講求利益,不是說這個社會上沒有信任可言,但我們還是要多長一個心眼,禍從口出,要少說要緊的話,如果說了,別人知道了,那就最好清除掉,或者手上有東西能控制他。比如有人知道了不該知道的,如果你控制不住他就要趕緊把他調走。

第二點,寵信。要會制衡,不要只寵信其中一個人。

幾乎每個朝代都是黨爭,作為皇帝要會制衡,比如清康熙皇帝面對肱骨大臣明珠和索額圖,明珠和索額圖結黨營私、明爭暗鬥,康熙那麼明白的一個人怎麼會不知道,他們兩人相鬥正是康熙樂於看到的,如果他們不鬥反而會讓康熙放心不下。於是就讓他們鬥,也不讓他們鬥的太過,對誰都施加恩寵。這樣對康熙很有好處,他們會更賣力的爭寵,而康熙從他們鬥的過程中也抓住了他們的把柄。直到索額圖因為太子之事倒臺,康熙同時也就找個理由罷免明珠,不讓明珠一黨獨大。

康熙的制衡之術運用的爐火純青,康熙不光是對百官,對兒子們也是一樣,八爺黨和太子黨,拉一個打一個,打一個拉一個,絕不會讓其中一黨過分囂張。太子倒臺後,又把四阿哥拉起來與八爺黨對抗,當八爺黨的十四阿哥春風得意之時,卻是四阿哥繼承皇位。

這就像一個公司的架構,為什麼會相互制肘,團隊之間要相互競爭,但不能讓一個團隊獨佔鰲頭,如果一個團隊風頭太盛,那麼這個團隊的負責人風頭就會蓋過公司領導,危及領導的權力。那麼就要給予制衡,要麼打一個拉一個,要麼就打著為了公司所有團隊共同發展的旗號,進行拆分重組。

這就是為什麼自己那麼努力會被領導忽視,一旦自己鬆懈又會得到領導的鼓勵。一個很強的團隊會被拆分,或者把很弱的人放到很強的團隊裡。

這就是制衡,制衡其實領導的自私行為,如果他不去制衡,那麼別人很快就會取代他的位置。

第三點,就是和下屬的關係。對於下屬,不能過分親近,不能什麼心思、秘密都講。別人太了解你了,一方面就容易利用你,另一方面就對你不會有敬畏感。

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趙匡胤沒有做皇帝之前是柴榮的手下,柴榮把趙匡胤當成兄弟看待,結果柴榮前腳剛死,趙匡胤就篡權奪位了。趙匡胤做了皇帝還是忽略了這個道理,他把下屬「杯酒釋兵權」了,可是對自己的弟弟趙光義還是很親密。最終,趙光義又獲得了皇位。

所以說和下屬不能過分親密,過分親密就可能會翻船。就像很多人說的如果和朋友成為上下級關係,那就做不成朋友了。你看很多厲害的領導者,他們都有一個特性,叫做喜怒無常、陰晴不定,有時候對你特別好,有時候又因為一點小事就火冒三丈,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樣一個人呢?

就是為了讓別人捉摸不透,讓人因為搞不懂而害怕,事事謹慎為之,不敢輕易放肆。

所以各位看到這裡,你看明白沒有?

很多職場上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本《羅織經》裡面都可以找到答案,說得都很透徹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分享的這一小段在整個《羅織經》裡只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而整本書裡面分了多個層次,比如如何閱人、如何事上、如何制下、如何控權、如何制敵、如何固榮、如何保身、如何察奸等等,非常全面,每一章都直指人心,令人讀之過癮,又後背發涼。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正如書中所言:「信人莫若信已,防人毋存幸念。」我們不會邪惡到處心積慮構陷傷害別人,但一定要知道背後暗箭來自哪裡,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記得有位智者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可見只有察人性,順人情,謀之道才可辨善惡,分對錯,明白黑,趨利避害!

一本《羅織經》,寫盡天下心術、手段和人性,即便你要做君子,也要知道小人是怎麼做小人的,小人如何整人,陷害人的,如此才能自保,不受制於人。

這本《羅織經》每段話都有專門的翻譯、講評和案例分析,讀者更容易明白其中的奧秘。讀史以明志,通透了人性,才能制人,而不受制於人,一本好書,不及一頓飯錢,值得品讀珍藏。

相關焦點

  • 懂權術的人有多厲害?幾句話就可以事上制下,樹威立信、操控他人
    劉邦對項羽就是一個「心中有佛,手裡有刀」,進退有據、殺伐果斷,該示弱時就示弱,該出手時就出手。而項羽對劉邦卻「心中有佛,手裡無刀」過分仁慈,就算他認清了劉邦的無恥,但是依舊下不了狠手殺兄弟的父親。再看當年劉邦和項羽交戰,劉邦幾乎就是敗多勝少,勝也是趁項羽不在搞偷襲,勝之不武。
  •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把握人心,樹立威信,才能走得更遠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把握人心,樹立威信,才能走得更遠在古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是黨爭,作為皇帝要會制衡,比如清康熙皇帝面對肱骨大臣明珠和索額圖,明珠和索額圖結黨營私、明爭暗鬥,康熙那麼明白的一個人怎麼會不知道,他們兩人相鬥正是康熙樂於看到的,如果他們不鬥反而會讓康熙放心不下。
  •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讓你冷汗直冒!
    有些人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光明磊落,為什麼別人會算計我,你有沒有聽說過,木秀於林,風必吹之。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你對別人沒有戒心,可不代表別人不防著你,甚至處處針對你,明著和你兄弟相稱,背地裡給你下絆子。
  • 《局中人》:出賣父親,隱藏身份,沈林圖謀的事還沒完
    《局中人》:出賣父親,隱藏身份,沈林圖謀的事還沒完可意外得知計劃內容的沈柏年,卻選擇了不再沉默,一面利用自己的關係,將計劃的詳細內容透露給報社,另一面將名單給胡半丁,讓他將名單送走,有機會好讓名單上的人轉移
  • 謀局結局和原著小說一樣嗎 謀局電視劇改編了那些內容
    《謀局》是根據紫金陳的小說《高智商犯罪》改編而來,劇情也非常燒腦,而且電視劇在原著上進行了大膽的改編,那麼,謀局小說結局和原著一樣嗎?  電視劇謀局結局和原著小說一樣嗎  《謀局》小說結局中,真兇浮出了水面,他的身份大家都沒有猜到,但是最後還是被抓住了。最後兇手選擇了自殺,但是實際上這是一場騙局,他還是逃脫了。
  • 《破·局》這個反派變態帥!
    《破·局》是小編我在8月最期待的院線片之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單單看郭富城、王千源、劉濤這幾位主演飆戲就值回票價。最可怕的是,有一天突然冒出個神秘人,自稱是他肇事逃逸的目擊者,非要舉報他。這特麼又是誰?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背後有著怎樣的驚天陰謀?
  • 《樹下驚魂》-黑色幽默下的人性荒唐與失控
    《Under The Tree,樹下驚魂》代表了冰島參加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棵樹,一隻貓,使兩個家庭被搞的雞飛狗跳的,看似輕鬆笑料百出的一部電影,實際上用黑色幽默來表現出人性的荒唐與失控。如同片名《樹下驚魂》,劇情起源自Atli老家的樹遮蔽了鄰居的陽光,因而相互彼此不滿。 再因為誤會與成見,開始互相傷害,兩敗俱傷,結局更是讓人不勝唏噓。在人與人相互不信任,或是互看對方不滿,就會將小事化大,沒事也會變有事,把一切的不滿都加諸到別人身上,你弄我,我弄你,甚至變本加厲,這都是疑心病使然的結果,而原因往往都只是發生於對彼此的誤會。
  • 讀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不露水,卻已悄然置對手於死地!
    人人都有敵人,不要以為你不傷害別人,別人就不會傷害你,社會的本質就是你爭我鬥,生死相拼。《羅織經》說:「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辯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所謂敵人,就是和自己有利害衝突的人,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下你。資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東西大家都爭著搶。如果不能辨別清楚孰敵孰友,不能想辦法搶先制服敵人,就成就不了大事業。這是人生中最大的禍患,必須要根除。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不要拿你以為的你想像別人。
  • 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露水,置仇人於死地,還留得好名聲!
    「這個人,當年羞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他?只不過殺他並沒有什麼名義,故而忍到現在,也因此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要冊封他為我楚國的中尉。」漢朝的制度,這個中尉相當於諸侯國的最高軍事長官。將以前羞辱過自己的人提拔到如此高位,眾人只覺得韓信胸懷廣闊,不計前嫌。但是,這事沒表面上那麼簡單! 「陽以贊人,置其難堪而不覺。」
  • 《謀局》開播,比較《無證之罪》與《隱秘的角落》到底差在哪裡
    《謀局》,改編自紫金陳的作品《高智商犯罪》。只聽原著小說的名字,你會覺得這是一部很燒腦的懸疑刑偵劇。其實,不然。紫金陳,知名推理作家。很多不看推理小說的人可能不知道此人,但很多人一定看過《無證之罪》和《隱秘的角落》。
  • 電影《羅生門》告訴我們人性有多可怕?謊言下到底有沒有真相?
    之後強盜在其妻由反抗到順從的過程中霸佔了她,事後,武士之妻說:「我只跟那個活下來的人走」,於是在跟武士的打鬥中殺死了武士。敘述過程中,強盜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武藝高強,富有魅力的英雄形象。2.女人:借和尚的口展開。武士被綁之後,她被強盜強佔,之後與強盜打鬥,強盜逃跑。看到武士冰冷可怕的眼神,祈求原諒。無奈在恍惚慌張中殺了丈夫,竟毫無印象。
  • 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靠一個策略,故意做局、混亂真相、為己謀利
    高手都用人性布局操控人心,弱者後知後覺成為了被玩弄的可憐蟲。人性重要嗎?真的是非常重要,有時候你掌握了人性,你就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即便別人抓著你的小尾巴,你也可以先虛晃一招,不用再害怕。為了讓你理解更透徹,看個故事吧!
  • 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不露水,卻已悄然置對手於死地!
    《孫子兵法》謀攻篇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是說打仗的時候,最高明的打法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沒有發生戰爭和流血事件,就讓敵人投降了,這多牛呀。很顯然能打這樣仗的人,才是高手。
  • 張揚人性的《局中人》
    《局中人》是最近比較火熱的電視劇,廣受觀眾們的喜愛,我也是這部電視劇的忠實粉絲。原本不愛看電視劇的我卻被這部劇吸引住了,不論是茶餘還是飯後,我竟然像小孩子一樣守在銀幕前追劇,通過會員,以較快的速度看完了整部電視劇。為什麼這部劇如此吸引我,我覺得,除了導演的功力,演員的敬業,還有這部劇所呈現的故事,體現的思想,展現的人性的光輝的一面,信仰的力量,都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 一部韓國電影,看疫情下的人與人性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幾乎完美的災難片,影片中沒有宏大的場景,沒有炫目的特效,沒有超人般存在的男主,有的只是讓人直面人心的震撼,一種由內而外的震撼。上至國家元首,下至黎民百姓,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性格豐滿,每個人的行為反應都經得起推敲,沒有生硬尷尬的臺詞,沒有讓人吐槽的不合理。而且影片情節緊湊,層層遞進,故事有頭有尾能自圓其說,而且一個接一個的高潮迭起讓觀眾完全進入影片當中。
  • 人性有多麼可怕?位高權重的周昌,卻被一個抄文書的小吏取而代之
    齊國大亂,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67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3個月後,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的屍體收殮。其實齊桓公前期在管仲的輔佐下,已經成為了春秋小霸主,可惜他沒有聽從管仲的建議,任用大臣失察。
  • 《局中人》我們都是局中人
    近幾年觀眾口碑裡的國產好劇越來越多了,但也始終沒有讓我養成追劇的習慣,可今年的一部算不上全方位好劇的《局中人》,卻讓我沉浸其中。單憑這個名字,就很有味道,局中人,乍一看似乎再普通不過,我相信如果是前幾些年的風格,這部劇一定會被叫《風鈴》,看完這部劇你才真正明白,以往的類似劇,其實只主講一個主角,而《局中人》,是講的所有人。
  • 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暗布迷局、假意迎合、偷偷陷害你,不可不妨
    真正厲害的人,都對人性有著深刻的認知,他們一方面玩弄人性,操控他人,達成自己的目的;一方面又能免遭算計,安身立命。春秋戰國時期,與孫武齊名的軍事家吳起,在魏國為魏武侯效勞,他鎮守河西,為人很正直、謙潔,治軍有方。
  • 《破·局》8.17見
    這樣的人物設定不是不可以,只是太沒有人性。不真,普通,就變成了俗。《破·局》和傳統的警匪片最不同的就是,它不俗。這一切,還都是一個局。你以為撞死了人,藏好了屍,就只有你一個人知道了麼?當你萌生出這種想法的時候,其實你只是在迷霧中慢慢走進了別人給你布下的一個局。在暗處布局的人,是王千源。
  • 人性到底有多可怕,被村民圍攻的大衣哥
    據記者採訪,借錢的人往往借了錢都是不會再還的了。小編認為說好聽了是借,其實明擺著就是白拿。拿著別人賺來的血汗錢,不勞而獲的獲取,不知道那些人心中是否會有一絲慚愧。不過借錢不還朱之文也是心夠大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去了。但是一旦欲望來了,就收不住了。本來只是借個幾千幾萬的,後來居然是幾十萬幾十萬的借。借出去的錢也都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