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一首五言詩,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音韻鏗鏘

2021-02-08 品詩賞詞

北宋有一位叫江端禮的才子,曾經記錄了一個發生在陳留的故事。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北宋時屬京畿路開封府。

在當地的市井中,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剃頭匠,情操高潔,可惜知己難逢。有一次他在集市偶然撿到了一個七歲的小女孩,便收養她一起過日子。

這位隱者每天幹活供養小女孩,平時安於平淡生活,他經常把小女孩扛在肩上,還簪花微醉,怡愉自適,人生境界高超。北宋詩人陳師道得知這個故事後,寫了一首《陳留市隱者》,讚美這位隱者情操高尚。

陳師道在詩中說,「子豈達者與,槁竹聊一鳴。老生何所因,稍稍聲過情。閉門十日雨,吟作飢鳶聲。詩書工發冢,刀籋得養生。」

陳師道也是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蘇軾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其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詞風以拗峭驚警見長。

陳師道是一位經常餓著肚子寫詩的作者,他非常熟悉下層民眾的實際生活情況,所以能寫出如此真切的詩句來。黃庭堅非常欣賞「閉門十日雨,吟作飢鳶聲」這兩句,便即興和了一首詩:

陳留市隱

北宋:黃庭堅

市井懷珠玉,往來人未逢。

乘肩嬌小女,邂逅此生同。

養性霜刀在,閱人清鏡空。

時時能舉酒,彈鑷送飛鴻。

黃庭堅一生也是仕途坎坷,曾多次遭貶。作為蘇軾的得意門生,他雖然受到恩師的牽連,卻從無怨言。

他與陳師道都是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不僅性格相近,而且遭遇也相似。他們歌頌隱者,也是抒發內心的一種嚮往,寄託一種愁情。

老子曾說,「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黃庭堅化用其意,首聯展現隱者的風貌,「市井懷珠玉,往來人未逢。」

這位高人雖然藏身於市井之中,卻品行高潔,他心中懷著珠玉,人世間其實很難遇見。

其實黃庭堅自己就非常希望能隱居市井,只是自己很多事情無法放下。接下來介紹這位小女孩的來歷,「乘肩嬌小女,邂逅此生同。」乘肩,表達出一種親密的狀態,隱者早已將其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邂逅,表明他們的相遇是一次偶然。

黃庭堅讚美這位剃頭匠雖然生活簡樸,卻令人敬重,「養性霜刀在,閱人清鏡空。」養性,指涵養本性;霜刀,指磨得白亮如霜的剃刀。

他善於修養性情,像雪白的剃刀一直沒有損壞;他善於觀察人生,心如明鏡,把一切看得清楚透徹。

黃庭堅雖然沒有見過這位剃頭匠,卻生動地描寫出他的生活細節,「時時能舉酒,彈鑷送飛鴻。」他每天幹完活,都喜歡喝點酒,微醒之後,還能彈鑷作歌。

尾聯化用戰國時孟嘗君的食客馮諼、以及魏晉時高士嵇康的典故,含蓄地寫出其高潔的人品。

「送飛鴻」三個字,化用嵇康詩中「目送飛鴻,手揮五弦」的句意,暗示其高尚的人品。

縱覽黃庭堅的一首五言詩,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音韻鏗鏘。宋代詩評家王直方讚美其中的「養性霜刀在,閱人清鏡空」,稱其描寫生動,無以復加。

孟浩然曾有詩,「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這是寄居於山林之樂。而這位剃頭匠卻是大隱於鬧市,隱藏金玉本質,寄跡於刀鑷,更是難得。

黃山谷讚美他真是一位看破紅塵的有道者,他不慕虛名、不交權貴,只是勤勞工作,卻無拘無束地生活,也令山谷先生羨慕不已。

相關焦點

  • 楊萬裡的一首絕句,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下面介紹楊萬裡的一首絕句,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宿靈鷲禪寺宋代:楊萬裡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 黃庭堅的一首詩,構思精妙,句式變化,詩意也別具風味
    下面分享的是黃庭堅的一首詩,構思精妙,句式變化,詩意也別具風味。觀王主簿家酴醾宋代:黃庭堅肌膚冰雪薰瀋水,百草千花莫比芳。露溼何郎試湯餅,日烘荀令炷爐香。風流徹骨成春酒,夢寐宜人人枕囊。黃庭堅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雖然是蘇軾的弟子,東坡先生卻非常敬重他。黃庭堅學識淵博,善於創新,更是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他的作品講求無一字沒有來處,風格求新求變,創造了生新廉悍的藝術風貌。黃庭堅愛好廣泛,也喜歡結交朋友,很多人更是慕名前往拜訪。
  • 王維的一首五言詩,語言清麗,詩畫結合,更令人如臨其境
    唐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唐代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詩人,也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有一首好詩被人讚賞就實屬不易,何況有些詩人卻有很多作品入選《全唐詩》。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言詩,語言清麗,詩畫結合,更令人如臨其境。曉行巴峽唐代:王維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 李白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高妙,最後兩句更充滿力量
    唐代一位詩人也有感於此,留下了一首驚世駭俗的名篇。下面就介紹李白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高妙,最後兩句更充滿力量。 李白這首詩立意高妙,用語樸實,雖無奇警之句,但全篇渾然天成,展現出詩人開闊的胸襟氣度、以及不願同流合汙的思想情感。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那麼「江西詩派」主要的特點我總結了有這麼兩點;一、講究形式。二、創新不足。黃庭堅主張學習杜甫,並且特意強調無一字無出處,每一個字都極為講究,還大量使用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江西詩派」在南宋之後,最終被人們所拋棄的原因。
  • 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介紹楊萬裡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無一生僻字,卻令人讚不絕口。過沙頭宋代:楊萬裡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一股暗潮悄然到來,卻很少有人發覺。蒿師長年累月在江上撐船,對水的深淺和流速都一清二楚,才會明察秋毫。 詩人有一次乘船南下,到廣州辦差。一路上風景如畫,詩人也心情舒暢。但旅程不可能一帆風順,船兒行駛了一段時間,只見前方重巒疊嶂,水面也忽然變得狹窄,不僅水流開始湍急,而且還不時有狂風掠過。
  • 歌曲《生僻字》走紅網絡 一首歌唱出70多個生僻字
    近日,由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作詞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網絡走紅。陳柯宇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首歌裡面有70多個生僻字,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希望通過歌曲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漢字文化,讓生僻字不再生僻。
  • 黃庭堅詩酒寄情,這首詩筆調溫婉,最後兩句更是描寫細膩
    有時候一首詩家喻戶曉,但人們不一定能背誦全文,而只是記住了其中的精彩詩句。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雖然全篇描寫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最讓人記憶猶新。再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您也不一定了默誦全文,不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定是過目不忘。
  • 黃庭堅很直白的一首詩,脫離了江西詩派用典的手法,寫得很是唯美
    可能有的朋友對於「江西詩派」,並不是很熟悉,那麼小編在這裡稍稍給大家普及一下,所謂的「江西詩派」,並不是專指江西的詩人,只是以黃庭堅的一些詩人,他們把杜甫的詩作,當成是學習的對象,而且還講究詩詞格律對仗,用詞精準,做到無一字無出處,大量堆砌典故;所以他們這一派的詩人,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寫得非常的隱晦,裡面包含了非常的典故,這也就是為什麼「江西詩派」,並沒有流傳開來的原因。
  • 孟郊的一首五言詩,言淺意深,其中兩句更令人拍案叫絕
    下面介紹孟郊的一首五言詩,言淺意深,其中兩句更令人拍案叫絕。長安羈旅行唐代:孟郊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萬物皆及時,獨餘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
  • 杜牧很有趣的一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杜牧一首有趣的詩,也就是他這首《折菊》,這首詩雖然並不是很出名,在他眾多的作品中,只能算是二流作品,但是同樣寫得很有趣,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同樣很令人感動。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溼,擁鼻自知心。
  • 生僻字歌詞出處,了解一下……
    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這首超火的抖音歌曲,《生僻字》,相信在座的各位看官都十分熟悉吧。這首歌裡面共有70多個生僻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有認不到的字。我們通過這首歌,讓成人認識了這些字,並且,也讓學生們從趣味中學會了這些字。
  • 黃庭堅被貶偏遠地方,好友寫詞慰問,黃庭堅次韻一首,成千古佳作
    崇寧年間,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因為在荊州寫下了一篇《承天院塔記》,結果被小人誹謗,稱其中數語是「幸災謗國」,於是黃庭堅被貶偏遠的宜州。等黃庭堅來到衡陽,惠洪又寄詞給黃庭堅,黃庭堅也以次韻作了一首《西江月》作為答謝,兩人這一段詩詞佳話,分別記敘在了兩人的其他作品中。在黃庭堅的詞集中,這首《西江月》的序記載說:「崇寧甲申,遇惠洪上人於湘中,洪作長短句見贈云云,次韻酬之。時餘方謫宜陽,而洪歸分寧龍安。」
  • 古琴 |《華胥引》旋律肅穆,音調鏗鏘
    《音樂時光》中國最美音樂微刊探索音樂美學 · 發現生活詩意音樂 | 靜心 | 冥想 | 療愈 "今天一首古琴曲點擊上方音頻收聽《華胥引》全曲大體分為三段,開始平和中帶有一些小跳躍感的小段。二段,寤夢。華胥之國依誰識,遠飛魂聊自適。蘧然寤夢也,那地天南北為無極。藹藹淳風,人民安宿食。 如畫夜,月盈日昃。
  • 為何有五言詩七言詩卻沒有六言詩
    現代出現在我們閱讀及學習範圍內的詩作多為七言詩、五言詩。而沒有六言詩的一席之地,唯有在一些古體詩及外域詩中可以見到部分六言詩,正是由於六言詩的不普及,才使得關於六言詩的研究成為一門小眾領域,但是六言詩同樣是中國漫長詩歌發展中的產物,即使這一體裁的詩不為人所知,但它仍可以在詩詞史裡閃閃發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六言詩的起源發展極其衰弱。
  • 黃庭堅的一首佳作,僅是頷聯就膾炙人口,撫慰了無數人的憂愁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他也是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黃山谷一直主張溫柔敦厚的詩學觀點,即使內心極其愁怨憤慨,也以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現出來。他雖然仰慕蘇軾,卻又積極汲取杜甫詩歌的藝術長處,並善於總結前人得失,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詩歌風格。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黃庭堅一個人浮現上田,情感寂寞,一時間感慨,寫了一首詞語。字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不禁想要大哭。這首詞,就是《神仙》:神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鯷迢迢暗度。這樣的一首詞語,寫透民心,大自然堪稱家喻戶曉。很多時候,深達的感情,常常秘藏在最深的書寫裡面。到底是誰、是怎樣的男子,可以讓黃庭堅如此溫柔,而牽腸掛肚?故事情節的男主角,只不過有很多種眾說紛紜。
  • 黃庭堅很瀟灑的一首詩,8句話盡顯文人清高,最後14字美到極致
    文/顧無【引觴漫談】北宋的文壇中,蘇軾師承歐陽修,黃庭堅師承蘇軾,這三個人所處的年代,是北宋文學的第一個輝煌期。幾年之後,黃庭堅辭去官職,路過平輿懷念起現在在并州的好友,寫下了這一首《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詩中主客並提,表達了自己不受賞識欲歸林泉的心理。
  • 黃庭堅的詞歷來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首詞卻獲得一致好評
    黃庭堅的詞歷來爭議頗大,有說好的,好的不行!如陳師道說「今代詞手唯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逮也。」就是說整個宋代寫詞的人裡面只有秦觀黃庭堅是高手,連唐代的那些詞人也比不上他倆。也有說不好的,根本算不上詞!如清代陳廷焯說「黃九詞直是門外漢。」
  • 詩詞創作中,關於化用,黃庭堅說有奪胎與換骨二法
    一、何為換骨實際上,奪胎與換骨是對立的兩種方式,按照黃庭堅的解釋: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就是還用原來的詩意,但是用來表達這種詩意的語言詞彙等,有些變化。劉衍文先生舉例說:山谷《戲呈孔毅父》詩中之名句云:「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