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心飾演郭太后。
香港TVB的古裝臺慶劇《宮心計》以唐朝宮廷為背景,講述了發生在為後宮嬪妃準備服飾起居的尚宮四房內的明爭暗鬥,劇集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
《宮心計》講的是後宮爭鬥:武宗為皇,郭為太皇太后,重用李德裕輔弼,鞭策武宗上進,為江山、為國民當個明君,惟武宗能力有限,猜疑善妒,及後更被馬元贄藉打夜狐所殺,擁立鄭氏之子李怡為帝。郭眼見昔日賤婢鄭氏之子為帝,怒忿不已,不甘惶恐度日,毅然跳城頭欲陷宣宗不孝不義之名,但被金鈴拉住,鄭無奈將其打入冷宮,後馬元贄對其嘲諷,爭執之中被馬元贄殺害……劇中將郭太后描寫成:心胸狹窄,性格陰險,喜玩弄權術,喜怒無常之人。
那麼歷史中真實的郭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名門之後,出身顯霍
唐懿安皇后郭氏(?-848年),皇太后本名--郭念雲。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兵部尚書,天下兵馬副元帥,汾陽王,尚父郭子儀的孫女。
祖父:郭子儀
父親:郭曖
母親:昇平公主
丈夫:李純(唐憲宗)
兒子:李宥(後改名李恆,唐穆宗)
女兒:岐陽莊淑公主
孫子:李湛(唐敬宗)、李昂(唐文宗)、李瀍(讀chán,唐武宗)
祖父: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人。並獲唐代宗頒發「鐵券」(免死牌)。世家子弟,武舉出身,。其人儀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魁梧英俊,勇武不凡。病故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享年85歲,賜諡號「忠武」。 他於唐玄宗開元時中武舉高等授左衛長史(皇帝禁軍幕府中的幕僚長)之職,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憑軍功封汾陽郡王,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平定「安史之亂」功不可沒,肅宗曾對郭子儀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唐德宗時,因其曾任山陵使(皇陵使),賜稱「尚父」。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30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父母:郭念雲的父親是駙馬都尉郭曖,母親是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昇平公主與郭曖之間的故事後來被人編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戲劇,流傳很廣,到處傳唱。
郭曖,與代宗第四女昇平公主成婚。婚前官太常主薄,婚後拜駙馬都尉、試殿中監、清源縣侯、檢校左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代國公、追贈尚書左僕射。卒時年僅48歲。昇平公主晚年告誡兒媳漢陽公主說:「驕淫貴奢,可戒不可恃。」後來漢陽公主成為以儉化天下的楷模。
郭曖有四子二女:鑄、釗、鏦、銛。有兩兒兩孫同公主成婚。郭鑄任右庶子;郭釗任奉禮郎、金吾大將軍、司農卿、檢校戶部尚書、河陽三城節度使、兵部尚書、太常卿,追贈司徒。郭釗七子:仲文、仲恭、仲詞、仲謙、仲詡、仲宣、仲武。仲文任秘書少監;仲恭任詹事府丞,駙馬都尉,妻為穆宗第4女金堂公主;仲詞任檢校殿中少監、駙馬都尉、襲封太原郡公,妻穆宗第6女饒陽公主;仲謙任衛尉卿;仲詡任通事舍人;仲宣任河東令;仲武任朗州刺史。郭曖第3子鏦任檢校國子監祭酒、駙馬都尉、右金吾將軍、太原郡公,妻李暢為順宗長女德陽(漢陽)公主。郭曖第4子銛任殿中監、太子詹事、閒廄宮苑使,妻為順宗第4女西河公主,長慶3年(823年)卒。
嫁於唐憲宗李純
貞元九年(793),時為廣陵王的唐憲宗娶了郭念云為妻。他們成婚後,時為皇太子的順宗因為郭氏母貴,父、祖上有大勳於皇室,對這位兒媳表示出無比的寵愛。憲宗自己對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麼冷落,因為,貞元十一年(795)時,也就是他們婚後兩年,郭氏就生了兒子李宥,他就是後來的唐穆宗。女兒岐陽莊淑公主。唐憲宗李純終身沒有冊立皇后,但是作為原配正妻,郭氏還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封為貴妃。郭貴妃雖然沒有當上皇后,但是宮中朝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她品德仁愛謙讓,足以母儀天下。
女兒:岐陽公主嫁給司儀郎杜悰(杜悰,字允裕。唐中葉宰相杜佑之孫,晚唐詩人杜牧之堂兄也。武宗朝同平章事,帝稱得大臣體,如太宗之得魏徵。史稱純臣。),下嫁之後,對家人上下均有禮有節,得到廣泛的讚譽。岐陽公主是唐憲宗的嫡女,唐穆宗的同母妹妹。她的母親懿安郭皇后,是郭子儀的孫女。岐陽公主嫁給工部尚書杜,開始侍奉公婆。杜家是個大家族,除了公婆,媳婦應該對其行婦禮的人還有幾千人。公主謙卑怡順,侍奉公婆,愛撫後代,整天忙忙碌碌,行施各種禮儀,一律與家裡其他成員一樣。她在杜家二十多年,人們沒有指責過她一絲一毫的驕貴。她侍奉大家族,無論祭祀,還是操辦紅白喜事,都要親自動手。婆婆涼國夫人從臥病在床到死,公主親自侍奉晝夜衣不解帶,親自為婆婆端湯送藥。等到婆婆死後,她哭泣哀號,感動他人。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尚且不敢不守為婦之道,而平民的女兒,怎麼敢憑藉富貴而怠慢公婆呢?為人媳婦如果這樣不懂禮,丈夫應該將她拋棄,讓有關部門治她的罪。
歷位七朝、五居太后
元和8年(813)群臣上書立郭念云為皇后,子李恆立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穆宗皇帝。穆宗即位給母親上尊號皇太后,外祖父為太尉,外祖母為齊國大長公主,舅舅郭釗為刑部尚書,郭鏦為金吾大將軍。穆宗將其母親移居興慶宮,每月三次率百官前往看望。每逢節日慶典,後宮貴婦前往祝賀,車騎擁塞道路,金玉珠寶之聲充滿宮廷。穆宗陪母親遊驪山,流連忘返,令景王領禁軍到山下迎接。
穆宗以前的唐朝諸帝多能將皇位傳給兒子,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個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這在唐朝歷史上絕無僅有。由於每個兒子即位後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後有三個皇后和他配享太廟,這在唐朝歷史上也屬罕見。穆宗於長慶四年(824)正月死時,剛剛30歲,相對於他之前的唐朝皇帝來說,可謂最短壽的一位。這些情況透露出,在穆宗君臨天下時,唐朝的皇位繼承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已變得毫無保障。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政權甚至皇帝的廢立生殺,均掌握在宦官手中。所有這些似乎再次提示我們,穆宗時期及以後的宮廷局勢已經難以用常規來審視了。
以賢德著稱的郭太后
雖僅點滴但可以小見大。穆宗駕崩,宦官策劃請郭皇太后臨朝稱制,郭皇太后斥責說:「昔武后稱制,幾傾社稷,我家世守忠義,非武氏之類也。太子雖幼,但有賢相輔之,何患國之不安?」(「昔日武則天稱制,傾覆社稷,我郭家世代忠義,不是武氏之類?現在太子雖幼弱,但可選德高望重的大臣輔佐,為什麼要我幹涉朝政呢?」)由此,朝廷內外一片讚揚。
敬宗李湛即位尊郭氏太皇太后。一年後敬宗去世,郭氏立即召江王李昂即位,是為文宗。接替文宗的是武宗李炎,李炎喜歡打獵遊玩,一次向太后請安問:「怎麼才能成為盛世天子呢?」太后說:「柬官的上書要親自審閱,可用者及時採納,認為不可採納者問問宰相。不拒絕政治的批評,不聽信小人讒言,要使忠臣良將成為心腹。這樣做,就能成為盛世太子。」從此武宗便勤於政事,很少打獵角鬥了。
不僅郭太后如此,郭氏子弟在朝中為官的,也由郭太后之兄郭釗領銜啟奏雲;「為避嫌隙,臣請先率諸子辭官歸田。」郭氏家風,因而千古流芳! 郭太后歷經憲穆敬文武宣六朝,享有極高的威望,諡為懿安皇后,與丈夫李純合葬景陵。今天通過對她的爺爺、父母、子女等了解,和歷史上點滴事情的記載,可以為我們還原賢德的郭太后。
郭太后一生綿延八個皇帝:她是德宗的外甥,順宗的兒媳婦,憲宗的貴妃,穆宗的母親,後又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四宗,地位尊貴之極。
子儀公戎馬一生,縱橫天下,其子孫在朝高官顯爵甚多,但也有不少徵戰四方或放官外任。子儀公去世後,正是由於朝中有郭太后的避護,郭家多次逢兇化吉。為避黃巢亂後,郭氏後裔紛紛南遷,故汾陽王一堂後裔滿天下。
歷史評價:
王暤:「後乃憲宗東宮元妃,事順宗為婦,歷五朝母天下。」
《舊唐書 》:「後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孫之禮,福壽隆貴,四十餘年,雖漢之馬、鄧,無以加焉。識者以為汾陽社稷之功未泯,復鍾慶於懿安焉。」
本文2009年11月16日首發於中華郭氏網。
關於我們:
中華郭氏網是全球最大的郭氏宗親公益性的家族網,網站管理人員均是網上志願參加的義工。中華郭氏網分別通過百度和360官網認證,主管單位是中華文化促進會。
中華郭氏宗親理事會是以中華郭氏網為主體,及各地郭氏宗親聯誼會、郭氏宗親個人和特邀人士自願組成的公益性組織。
宗旨:研究郭氏文化,弘揚根祖文明;
理念:公益,睦族。
關注郭氏群體、團結互助、共享信息資源;
為郭氏宗親提供尋親續譜、聯誼交流的平臺。
關注我們:
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訂閱中華郭氏網最新資訊。或微信搜索公眾帳號:zhonghuaguoshiwang 關注中華郭氏網。
請將郭氏家族精彩資訊分享給身邊的郭氏宗親!
加入我們: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研究郭氏文化 弘揚根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