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宮心計》中真實的郭太后--郭子儀孫女郭念雲歷位七朝、五居太后四十餘年.

2021-02-23 中華郭氏網


謝雪心飾演郭太后。

香港TVB的古裝臺慶劇《宮心計》以唐朝宮廷為背景,講述了發生在為後宮嬪妃準備服飾起居的尚宮四房內的明爭暗鬥,劇集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

《宮心計》講的是後宮爭鬥:武宗為皇,郭為太皇太后,重用李德裕輔弼,鞭策武宗上進,為江山、為國民當個明君,惟武宗能力有限,猜疑善妒,及後更被馬元贄藉打夜狐所殺,擁立鄭氏之子李怡為帝。郭眼見昔日賤婢鄭氏之子為帝,怒忿不已,不甘惶恐度日,毅然跳城頭欲陷宣宗不孝不義之名,但被金鈴拉住,鄭無奈將其打入冷宮,後馬元贄對其嘲諷,爭執之中被馬元贄殺害……劇中將郭太后描寫成:心胸狹窄,性格陰險,喜玩弄權術,喜怒無常之人。

那麼歷史中真實的郭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名門之後,出身顯霍

唐懿安皇后郭氏(?-848年),皇太后本名--郭念雲。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兵部尚書,天下兵馬副元帥,汾陽王,尚父郭子儀的孫女。

祖父:郭子儀
父親:郭曖
母親:昇平公主
丈夫:李純(唐憲宗)
兒子:李宥(後改名李恆,唐穆宗)
女兒:岐陽莊淑公主
孫子:李湛(唐敬宗)、李昂(唐文宗)、李瀍(讀chán,唐武宗)

祖父: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人。並獲唐代宗頒發「鐵券」(免死牌)。世家子弟,武舉出身,。其人儀表堂堂,身高七尺三寸(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魁梧英俊,勇武不凡。病故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享年85歲,賜諡號「忠武」。 他於唐玄宗開元時中武舉高等授左衛長史(皇帝禁軍幕府中的幕僚長)之職,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憑軍功封汾陽郡王,累官至太尉、中書令,平定「安史之亂」功不可沒,肅宗曾對郭子儀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唐德宗時,因其曾任山陵使(皇陵使),賜稱「尚父」。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30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父母:郭念雲的父親是駙馬都尉郭曖,母親是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昇平公主與郭曖之間的故事後來被人編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戲劇,流傳很廣,到處傳唱。

郭曖,與代宗第四女昇平公主成婚。婚前官太常主薄,婚後拜駙馬都尉、試殿中監、清源縣侯、檢校左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代國公、追贈尚書左僕射。卒時年僅48歲。昇平公主晚年告誡兒媳漢陽公主說:「驕淫貴奢,可戒不可恃。」後來漢陽公主成為以儉化天下的楷模。

郭曖有四子二女:鑄、釗、鏦、銛。有兩兒兩孫同公主成婚。郭鑄任右庶子;郭釗任奉禮郎、金吾大將軍、司農卿、檢校戶部尚書、河陽三城節度使、兵部尚書、太常卿,追贈司徒。郭釗七子:仲文、仲恭、仲詞、仲謙、仲詡、仲宣、仲武。仲文任秘書少監;仲恭任詹事府丞,駙馬都尉,妻為穆宗第4女金堂公主;仲詞任檢校殿中少監、駙馬都尉、襲封太原郡公,妻穆宗第6女饒陽公主;仲謙任衛尉卿;仲詡任通事舍人;仲宣任河東令;仲武任朗州刺史。郭曖第3子鏦任檢校國子監祭酒、駙馬都尉、右金吾將軍、太原郡公,妻李暢為順宗長女德陽(漢陽)公主。郭曖第4子銛任殿中監、太子詹事、閒廄宮苑使,妻為順宗第4女西河公主,長慶3年(823年)卒。

嫁於唐憲宗李純

貞元九年(793),時為廣陵王的唐憲宗娶了郭念云為妻。他們成婚後,時為皇太子的順宗因為郭氏母貴,父、祖上有大勳於皇室,對這位兒媳表示出無比的寵愛。憲宗自己對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麼冷落,因為,貞元十一年(795)時,也就是他們婚後兩年,郭氏就生了兒子李宥,他就是後來的唐穆宗。女兒岐陽莊淑公主。唐憲宗李純終身沒有冊立皇后,但是作為原配正妻,郭氏還是後宮地位最高的女人,封為貴妃。郭貴妃雖然沒有當上皇后,但是宮中朝中,所有的人都認為她品德仁愛謙讓,足以母儀天下。

女兒:岐陽公主嫁給司儀郎杜悰(杜悰,字允裕。唐中葉宰相杜佑之孫,晚唐詩人杜牧之堂兄也。武宗朝同平章事,帝稱得大臣體,如太宗之得魏徵。史稱純臣。),下嫁之後,對家人上下均有禮有節,得到廣泛的讚譽。岐陽公主是唐憲宗的嫡女,唐穆宗的同母妹妹。她的母親懿安郭皇后,是郭子儀的孫女。岐陽公主嫁給工部尚書杜,開始侍奉公婆。杜家是個大家族,除了公婆,媳婦應該對其行婦禮的人還有幾千人。公主謙卑怡順,侍奉公婆,愛撫後代,整天忙忙碌碌,行施各種禮儀,一律與家裡其他成員一樣。她在杜家二十多年,人們沒有指責過她一絲一毫的驕貴。她侍奉大家族,無論祭祀,還是操辦紅白喜事,都要親自動手。婆婆涼國夫人從臥病在床到死,公主親自侍奉晝夜衣不解帶,親自為婆婆端湯送藥。等到婆婆死後,她哭泣哀號,感動他人。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尚且不敢不守為婦之道,而平民的女兒,怎麼敢憑藉富貴而怠慢公婆呢?為人媳婦如果這樣不懂禮,丈夫應該將她拋棄,讓有關部門治她的罪。

歷位七朝、五居太后

元和8年(813)群臣上書立郭念云為皇后,子李恆立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穆宗皇帝。穆宗即位給母親上尊號皇太后,外祖父為太尉,外祖母為齊國大長公主,舅舅郭釗為刑部尚書,郭鏦為金吾大將軍。穆宗將其母親移居興慶宮,每月三次率百官前往看望。每逢節日慶典,後宮貴婦前往祝賀,車騎擁塞道路,金玉珠寶之聲充滿宮廷。穆宗陪母親遊驪山,流連忘返,令景王領禁軍到山下迎接。

穆宗以前的唐朝諸帝多能將皇位傳給兒子,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個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這在唐朝歷史上絕無僅有。由於每個兒子即位後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後有三個皇后和他配享太廟,這在唐朝歷史上也屬罕見。穆宗於長慶四年(824)正月死時,剛剛30歲,相對於他之前的唐朝皇帝來說,可謂最短壽的一位。這些情況透露出,在穆宗君臨天下時,唐朝的皇位繼承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皇帝的人身安全也已變得毫無保障。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政權甚至皇帝的廢立生殺,均掌握在宦官手中。所有這些似乎再次提示我們,穆宗時期及以後的宮廷局勢已經難以用常規來審視了。

以賢德著稱的郭太后

雖僅點滴但可以小見大。穆宗駕崩,宦官策劃請郭皇太后臨朝稱制,郭皇太后斥責說:「昔武后稱制,幾傾社稷,我家世守忠義,非武氏之類也。太子雖幼,但有賢相輔之,何患國之不安?」(「昔日武則天稱制,傾覆社稷,我郭家世代忠義,不是武氏之類?現在太子雖幼弱,但可選德高望重的大臣輔佐,為什麼要我幹涉朝政呢?」)由此,朝廷內外一片讚揚。

敬宗李湛即位尊郭氏太皇太后。一年後敬宗去世,郭氏立即召江王李昂即位,是為文宗。接替文宗的是武宗李炎,李炎喜歡打獵遊玩,一次向太后請安問:「怎麼才能成為盛世天子呢?」太后說:「柬官的上書要親自審閱,可用者及時採納,認為不可採納者問問宰相。不拒絕政治的批評,不聽信小人讒言,要使忠臣良將成為心腹。這樣做,就能成為盛世太子。」從此武宗便勤於政事,很少打獵角鬥了。

不僅郭太后如此,郭氏子弟在朝中為官的,也由郭太后之兄郭釗領銜啟奏雲;「為避嫌隙,臣請先率諸子辭官歸田。」郭氏家風,因而千古流芳! 郭太后歷經憲穆敬文武宣六朝,享有極高的威望,諡為懿安皇后,與丈夫李純合葬景陵。今天通過對她的爺爺、父母、子女等了解,和歷史上點滴事情的記載,可以為我們還原賢德的郭太后。
郭太后一生綿延八個皇帝:她是德宗的外甥,順宗的兒媳婦,憲宗的貴妃,穆宗的母親,後又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四宗,地位尊貴之極。
子儀公戎馬一生,縱橫天下,其子孫在朝高官顯爵甚多,但也有不少徵戰四方或放官外任。子儀公去世後,正是由於朝中有郭太后的避護,郭家多次逢兇化吉。為避黃巢亂後,郭氏後裔紛紛南遷,故汾陽王一堂後裔滿天下。
歷史評價:
王暤:「後乃憲宗東宮元妃,事順宗為婦,歷五朝母天下。」
《舊唐書 》:「後歷位七朝,五居太母之尊,人君行子孫之禮,福壽隆貴,四十餘年,雖漢之馬、鄧,無以加焉。識者以為汾陽社稷之功未泯,復鍾慶於懿安焉。」

本文2009年11月16日首發於中華郭氏網。

關於我們:

中華郭氏網是全球最大的郭氏宗親公益性的家族網,網站管理人員均是網上志願參加的義工。中華郭氏網分別通過百度和360官網認證,主管單位是中華文化促進會。

中華郭氏宗親理事會是以中華郭氏網為主體,及各地郭氏宗親聯誼會、郭氏宗親個人和特邀人士自願組成的公益性組織。

宗旨:研究郭氏文化,弘揚根祖文明;

理念:公益,睦族。

關注郭氏群體、團結互助、共享信息資源;

為郭氏宗親提供尋親續譜、聯誼交流的平臺。

關注我們:

長按以下二維碼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可直接訂閱中華郭氏網最新資訊。或微信搜索公眾帳號:zhonghuaguoshiwang 關注中華郭氏網。

請將郭氏家族精彩資訊分享給身邊的郭氏宗親!


加入我們: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研究郭氏文化 弘揚根祖文明

相關焦點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宮心計》中郭太后和鄭太后在前些年熱播的港劇《宮心計》中,唐宣宗李忱登基後尊生母鄭氏為皇太后,與郭太后並立,但須指出,郭太后和鄭太后並不屬於兩宮並尊。《宮心計》:演員謝雪心飾演的郭太后因為出身高貴,郭氏嫁給李純時就是嫡妻,後來又成為太子妃,但是在唐順宗禪位李純後,李純並沒有把這位出身高貴的妻子冊立為皇后,僅僅冊立為貴妃
  • 《宮心計》背後的歷史|為什麼說郭太后和鄭太后不是兩宮並尊
    《宮心計》中郭太后和鄭太后在前些年熱播的港劇《宮心計》中,唐宣宗李忱登基後尊生母鄭氏為皇太后,與郭太后並立,但須指出,郭太后和鄭太后並不屬於兩宮並尊。《宮心計》:演員謝雪心飾演的郭太后因為出身高貴,郭氏嫁給李純時就是嫡妻
  • 郭子儀的孫女郭太后一生經歷了八個皇帝
    郭子儀的後代眾多,有七子八婿,孫子三十多人。在郭子儀大壽的時候,孫子們一個個行跪拜之禮,但是郭子儀卻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只能點頭示意。在這一幫孫子們中,有一個女子在日後寵冠後宮,戲劇性地經歷了八個皇帝,成為著名的郭太后。
  • 郭曖醉打金枝昇平公主,其女歷七朝,五居太后之尊為「七朝五尊」
    這句話在醉打金枝中,是皇帝跟郭子儀說的話,是為了和好郭曖和昇平公主的夫妻關係。這是在郭子儀七十大壽的時候,家裡人都來給郭子儀賀壽,唯獨昇平公主不來,郭曖沒面子,故而很生氣,所以在酒宴上就喝了不少的酒。 雖然皇帝沒有怪罪郭家,但郭子儀總還是該做些表示的,他知道這件事後,就捆綁郭曖向皇帝請罪。 這時皇帝就說「不痴不聾,不做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必當真。」 最後郭曖小兩口的矛盾在皇帝和郭子儀的調停下才得以和好如初。
  • 歷史上的八位郭皇后,有兩位追封還有兩位被廢,你還知道有誰嗎?
    為了安撫河北派勢力,劉秀冊立郭氏為皇后,史稱光武郭皇后,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廢,封為中山國太后。郭女王,文德郭皇后,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東漢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郭氏少年秀慧,被其父視為掌上明珠,但好景不長,父母雙雙離世,在戰禍中顛沛流離,常常寄人籬下。後來進宮侍奉曹丕,深得曹丕喜愛,經常向曹丕獻納良策,曹丕稱帝後冊立郭氏為皇后。明元郭皇后,魏明帝曹叡的皇后。
  • TVB經典宮鬥劇《宮心計》:這些人悲劇收場,其中原因令人震驚?
    今天來說說這部2009年播出的TVB經典宮鬥劇《宮心計》。這部劇中的演員差不多都是宮鬥劇出身,像佘詩曼、楊怡、米雪、關菊英等,在不少宮鬥劇中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宮心計》中有這樣一件東西,當時看的時候大家可能沒太注意。
  • 高平陵之變,為什麼郭太后不支持曹爽,反而支持外人司馬懿呢?
    曹魏歷史上,出現過兩個郭太后,一個是曹丕的妻子,曹睿的養母"郭女王"。而另一個就是曹睿的老婆,郭太后。關於這位郭太后,《資治通鑑》中記載: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這位郭太后出身於涼州雄豪大族,年間,西平郡反叛朝廷,郭氏遂被沒收入宮。正是這位郭太后,在後面司馬懿篡權的高平陵之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魏國的兩位郭太后,一個輔佐丈夫開國稱帝,一個覆滅丈夫的王朝
    史有明文記載,文德郭皇后是寒門出身,因此在曹丕欲立她為後時遭到許多大臣反對。而明元郭皇后出身的西平郭氏,則世代都是河西的名門望族。【中郎棧潛上疏曰:「今後宮嬖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後,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文帝不從,遂立(郭氏)為皇后。】【明元郭皇后,西平人也,世河右大族。黃初中,本郡反叛,遂沒入宮。】
  • 從先秦宣太后到清末隆裕太后,盤點影視劇中的太后形象
    尋秦記——秦始皇母親趙姬(姚瑩瑩)似乎是從成為太后開始,她才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是後宮之恥,卻是她真正選擇抉擇的開始。美人心計——呂太后(戴春榮)狠厲霸氣感似乎就在眼前,一顰一笑都有點讓人膽戰心驚的感覺。大約如此才能稱為掌權者主宰者,必須果斷決絕,連母子情分也是奢侈。
  • 解局郭太后詆毀曹髦到底為了什麼?
    郭太后詆毀曹髦到底為哪般?(圖)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要想解開這個謎團,需要先還原曹髦討伐司馬氏這件事。在《三國志》中,對於這件事隻字未提,僅用「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年二十」這一句話帶過,所以需要從《漢晉春秋》、《資治通鑑》、幹寶所著《晉紀》、《魏氏春秋》、《晉諸公贊》、《魏末傳》、《世說新語》這幾本書中尋找答案。其中,有三大版本,第一個版本,出自《漢晉春秋》;第二版本,出自《資治通鑑》;第三個版本,由剩餘幾本書中的隻言片語組合而成。
  • 郭子儀家族最後的榮耀
    郭子儀死後不久,唐德宗就被人打得逃出長安城。郭子儀的兒子得知這個消息,馬上就率人跟著唐德宗出城;並且和幾個高幹子弟親自負責皇帝的安保工作。[注2]  所以憲宗時,郭家依然風光無限。  憲宗的嫡妻就是郭家大小姐(郭子儀的孫女)。憲宗當皇帝後,郭家大小姐應該正步升為皇后了。
  • 孫儷的太后,林心如的太后,唐嫣的太后,都不如她的太后
    林心如,出自《美人心計》,劇中扮演竇漪房,後為大漢竇太后,本是護親霸道的太后,卻讓她演繹成了一個「白蓮花」太后,也許是劇情需求,但這卻成了一個不像太后的太后。>範冰冰,出自《武媚娘傳奇》,劇中扮演武媚娘,曾做過幾年太后
  • 從太子妃直接升級到太后,一路逆襲,郭氏真的是跳樓而死嗎?
    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太后,她一共經歷了七個朝代。見證了唐朝興衰,面對政權絲毫不動搖本心,頗有大家風範。她就是平定了安史之亂的郭子儀的後代,是郭子儀的兒子與昇平公主的女兒。郭家歷來勞苦功高,與郭氏的子女成婚,也有利於壯大皇族的勢力。
  • 中國歷史上的多位郭皇后
    以上可以證明郭氏的名字確為照字,字女王,世稱郭女王。安平廣宗人。父郭永,官南郡太守,諡「敬侯」;母董氏,封堂陽君。公元222年郭女王被曹丕立為皇后,尊號「德」,史稱「文德郭皇后」。她很有智謀,生活儉樸,反對鋪張浪費,卻因文昭甄皇后甄氏之死,而遭其子魏明帝曹睿的報復。在青龍三年(235年)春天,郭太后**無奈在許昌自殺。入殮時,亂發撒面,口裡塞糠。四月,葬於首陽陵西。
  • 竇太后:那一場,風花雪月的故事
    而要追本溯源宦官們幹政的來龍去脈,卻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就是和帝的母親竇太后因為紅杏出牆的一段不倫之戀惹起的。從此,使得宦官們由刑餘之人而口含天憲,把美侖美奐的漢室江山攪得周天寒徹。嚴肅的歷史就是在這些匪夷所思的帝國下半身的私慾中,偏離了它前行的路徑,呈現出另一副面目來。所以後來的讀史者,才會生發出許多風花雪月的感喟!
  • 郭子儀家族是怎樣走向沒落的?
    但是郭家大小姐的背景太深厚,因為她是郭子儀的孫女,又是代宗昇平公主的女兒,所以憲宗拒絕讓她當皇后。一切是顯然的,郭家大大小姐有那樣深的背景,如果再當了皇后,那還了得?因為類似的原因,郭家大小姐一直只是貴妃。 八年,群臣三請立為後,帝以歲子午忌,又是時後廷多嬖豔,恐後得尊位,鉗掣不得肆,故章報聞罷。
  • 12年後再看《宮心計》:劉三好被罵作是白蓮花,主要是因為3點
    劉三好,是電視劇《宮心計》的女主角,她的名字正來源於上面的三好原則。在劇中,劉三好一直把「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九個字掛在嘴邊,奉為座右銘。作為女主角,劉三好的人設自然是好的。她善良、樂於助人,心腸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在個人能力上,她擅長做釵,也擅長刺繡,成為了司珍。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羋月——秦宣太后   近一段時間,隨著歷史劇《大秦帝國》和《羋月傳》的熱播,秦宣太后這位歷史上傑出的女強人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當然,文藝作品虛構一些情節和故事,在所難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秦宣太后到底什麼樣呢?
  • 一生仁義淳厚的宋仁宗,卻在一件事上令大臣、太后傷透腦筋
    不過在他主政時期,他曾因為一件事,讓大臣、太后頗為頭疼。那就是後宮之事。大臣們輪番規諫,太后苦口婆心相勸「景祐」是一個具有美好寓意的詞。不過在景祐元年,25歲的宋仁宗卻生了一場大病。生病的原因如他縱慾過度有關。
  • 慈禧太后的性秘密大揭秘,私生活荒淫無比!
    李蓮英就這樣出現在了慈禧太后的身邊,鹹豐死後李蓮英開始侍奉慈禧,慈禧太后掌權47年時間,李蓮英也陪伴了她47年,年華老去,當年的小李子也成為了老李子。李英蓮是一個聰明之人,他對於自己的奴才位置擺的很正,從不功高蓋主,心裡有個度,說該說的,做該做的,審視奪度,做事圓滑,他揣摩慈禧太后的喜好和脾性,一心一意的對慈禧,就是這種不張狂,這種不過火安安穩穩的過了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