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帝朱瞻基是因何而死

2021-02-13 濤哥觀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濤哥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明宣宗朱瞻基成了大家喜歡的人物,他天性灑脫愛玩,文武雙全。自幼被朱棣,姚廣孝看好。身在天下第一複雜的家庭長大,除了他,沒誰能為他父王朱高熾爭口氣。既有父親的仁慈,又有韜略。在與孫若微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愛上了她。

歷史記載中一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幼年就非常受祖父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他和父親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明宣宗當政十年,重點在治理內政方面。主動從交阯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阯的交流。

明宣宗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太祖皇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正說明要將江山交給他,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役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棣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朱瞻基於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徵討,每次遠徵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孫了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很大程度上朱高熾被立為太子是沾了兒子的光,因此父子倆就成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釘,青年的朱瞻基也被捲入了這場爭鬥,但是憑著祖父對他的喜愛,憑著他的勇氣與睿智,他總是能夠幫助父親化險為夷,最終使朱高熾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誰知父親的皇位還沒有坐熱,十個月之後就暴病去世了,當時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準備在半路截殺太子,然後自立為帝。

但是朱瞻基早就預料到父親病重,不久將要駕崩,於是提早出發趕往北京,當時朱高煦還沒有派人設伏,他沒有料到朱瞻基會來的如此之快。其實關於朱瞻基為何會未卜先知,比距離京城更近的在山東樂安的朱高煦(朱瞻基在南京)更早得到皇帝駕崩的消息這一謎團。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記載,有的說朱高煦襲擊太子朱瞻基只是傳聞,朱瞻基是在接到京城內線報喪之後從容來到京城的;還有一種陰謀論,說是朱瞻基等不及父皇朱高熾傳位,謀殺了他,朱高熾的非自然死亡、朱高煦的措手不及、朱瞻基的從容即位是歷史留下的謎團,但可以肯定的是朱瞻基安全抵達京城。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號宣德,成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當政十年,重點在治理內政方面,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了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將漢王朱高煦用鼎扣住,燒烤至死,諸子全部處死(宣宗原先不捨得殺之,仍前往探視,卻被朱高煦使腿將其絆倒)。為了休兵養民,宣宗一改永樂時期的討伐政策,主動從交阯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阯的交流。

宣宗整頓統治機構,罷免「貪津不律」、「不達政體」、「年老體疾」的官員,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而在用人方面限制入仕人數,實行保舉和欠任。宣宗實行了一些減輕民困的措施,減免稅糧、復業流民、賑災救荒等,宣德三年出塞,並修建永寧、隆慶諸城。

在宦官問題上,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下令,設置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宣宗雖是明君,但此舉在無意之中卻開啟了明代宦官幹政之先兆,也是他因清朝臣子引導最受後世批評之處。

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後於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於乾清宮,終年38歲,他在位只有10年,他被尊為章皇帝,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葬北京昌平景陵。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促織皇帝」朱瞻基:前半生開創「仁宣盛世」,後半生背負罵名
    又細心為朱瞻基挑選老師,並直白告訴那些朝臣,朱瞻基是一個具有天賦的學生,命令他們務必盡心給朱瞻基傳授知識。 同時,因著朱瞻基武學出眾,身姿健壯,所以朱棣放心讓朱瞻基跟著自己一起徵戰漠北,鍛鍊他的心智和能力,從而為朱瞻基日後親徵打下一個有利基礎。
  • 歷史人物|朱瞻基
    他父親為健康不佳所苦,而朱瞻基則長得健壯,生氣勃勃。15歲時,他被永樂帝帶去參加第二次遠徵蒙古的戰役。他除了與其祖父關係密切外,還深深地敬慕他父親,常常保護他父親使其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這一切引起了其他幾個叔父的警覺,他們對他的堅強的性格和他受朱棣的寵愛有很深的印象。朱高熾登基不久,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朱瞻基為皇太子。
  • 朱瞻基堪稱一代明君,為何卻不顧名聲暴力殺死叔叔朱高煦?
    朱高煦造反失敗後,被侄子朱瞻基關押在了北京西安門內的一處宅院裡,不久後,朱高煦和他兒子就都死了,死得既蹊蹺又快速。 帝制《東徵記》以示群臣。高煦及諸子相繼皆死。
  • 歷史上的朱瞻基有多厲害?
    為了確保皇位可以傳承到朱瞻基手中,朱棣才確立了他的太子地位。對於孫兒朱瞻基寄予厚望的同時,朱棣也對其進行了嚴格的教育和歷練。對於朱瞻基未來經略江山社稷,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朱瞻基的功績在明朝十六帝中僅次於朱元璋和朱棣。明代二百多年國祚中最鼎盛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可以比肩「文景之治」的盛世「仁宣之治」,就是在朱高熾父子的手上建立的。
  •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王爺——朱高煦,被侄兒朱瞻基活活烤死
    朱瞻基自幼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喜愛與賞識,在永樂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就被立為皇太孫,隨後跟隨朱棣多次徵討蒙古。朱瞻基和其父一樣,善於傾聽大臣的建議,執政期間,主動從交趾(含越南北部)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趾的交流。
  • 《大明風華》于謙大結局:是孫若微朱瞻基心腹,卻被他們的兒子冤殺
    朱瞻基便登上了皇位,可在他做皇帝沒多久,朱高煦便造反了。要平定朱高煦造反可並不容易,那時朱瞻基有一位得力助手,幫他平定了叛亂。那就是于謙。但他人微言輕沒有辦法,所以在朱瞻基請求停戰的時候,于謙非常支持朱瞻基。但最終明軍沒有停戰,他們戰敗了。朱棣也駕崩了。
  • 朱棣下線前召見朱瞻基,想不想傳位給他?朱瞻基算不算謀反
    雖然《大明風華》是一部大女主戲,可是前半部分中朱家天團也覺得是吸粉很大的,帶給觀眾很多的笑聲,也給本劇增添了不少的亮點,不過對於朱棣最後死的時候結果楊士奇把這些話說給了太孫朱瞻基聽,朱瞻基一夜未眠,不想做一個混成等死的紈絝子弟
  • 明宣宗朱瞻基是怎樣的皇帝?
    除了在軍事上有著重大的成就,朱瞻基在我國民生吏治和文化藝術發展方面也有著卓越的貢獻。朱瞻基喜歡微服私訪。他在位前期,全國各地時發水旱災情,減稅、免糧的次數之多在歷代帝王中也可以排在前列,在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水患方面也有卓越表現。他還時常帶領百官去往農田中耕作,寫了《閔旱詩》、《捕蝗詩》傳世,以告誡臣子重視農桑,安定民生。
  • 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熾造反為什麼沒有成功?原因令人無語
    仁宗去世後,當時仁宗長子朱瞻基還在南京。原本朱高煦是有機會奪位的,他可以封鎖消息,在北京矯詔宣布繼位,然後冊封朱瞻基為王即可。可是,他錯過了時機,朱瞻基很快得到了仁宗去世的消息,急匆匆趕回北京。朱高煦這時還是有機會的,可以多派幾路人馬,封鎖進京的所有道路,擊殺朱瞻基。結果,朱高煦倉促之間在山東境內設伏,截殺朱瞻基。因為準備不足,刺殺失敗。宣宗朱瞻基順利抵京,登基為帝。
  • 宣德帝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為啥會成為明朝第一廢后
    如果胡善祥長得像鄧家佳,我想朱瞻基也就不會廢她了吧。胡善祥和孫氏一同被封給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胡善祥為妃,孫氏為嬪。歷史上孫氏大約不叫孫若微,這名字是小說家言,但是孫氏應該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在《明史》中,居然記載了她的美貌,四個字:幼有美貌。小時候就長得很好看,長大了應該更好看了。
  • 大明風華:2點讓朱高熾改遺詔,皇上太子不合,朱瞻基被貶去南京
    ,可以說將《大明風華》看作是朱瞻基的成長史一點也不為問過。其實朱高熾自己心裡清楚,雖然自己已經登基為帝,但是在軍隊方面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支持,特別是老二老三控制的三千營與五千營; 除此之外,朱棣在位時期也曾改善靖難遺孤的待遇,但是卻遭到了舊將的反對,畢竟這些人參與了靖難,如今赦免無異於宣布自己就是亂臣賊子,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麼?
    ——《明史·本紀第九·宣宗》 通過明史的記載,朱瞻基在第一天,已經病得很虛弱,無法上朝,命令眾多臣工去拜見太子於文華殿。 第二天,朱瞻基就已經在病床上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了,朱瞻基急令大臣起草遺詔,由皇太子朱祁鎮繼位,此時朱瞻基身體已經氣若遊絲,奄奄一息了;在第三天,朱瞻基終於支撐不住,駕崩於乾清宮,終年三十八歲。
  • 朱高煦為何被朱瞻基活活烤死?做人最不該有的三大缺點,他佔全了
    朱棣有四個兒子,最有競爭力的是朱高煦,最慘的也是他——最終被侄子朱瞻基,活活烤死在銅鼎之下。那麼朱高煦為何從最有競爭力的太子人選,淪落到這等下場?只因做人最不該有的三大缺點,他佔全了!其一:「二代現象」和朱高煦朱棣的成功屬於「特例」,這點沒人反對吧?但同時放在王朝第二代老大的坐標上去觀察,又屬於常態。
  • 大明風華:朱瞻基懷疑胡善祥不軌,為何還要寵幸她?
    在太醫回天無力之後,胡善祥居然想到了借種,而且也真的這麼辦了,一個宮外男子被秘密送到皇后的寢宮,胡善祥膽子真的是太大了,可為了將來只能賭上一把,結果朱瞻基來到,胡善祥的計劃沒有成功
  • 朱高燧和朱高煦狼狽為奸,為何朱瞻基處死朱高煦卻放過了朱高燧?
    但朱棣並未從根本上廢除親王典兵的制度,心懷不軌的親王依舊存在,如朱瞻基即位初期的朱高煦之叛便是最明顯的例子。不過,朱高煦之叛倒是提醒了朱瞻基:洪武時代遺留的藩王問題並未得到解決。那麼,該從何處下手呢?不成想,趙王朱高燧幫他帶了好頭。
  • 朱瞻基為什麼會如此的短命?看看家族你就知道了,家族遺傳病
    朱瞻基,朱高熾的長子,其父在位8個月暴斃後即位,史稱明宣宗。然而好景不長,沒當多久皇帝,朱瞻基就死了,年僅38歲,很多人都好奇朱瞻基為什麼那麼短命。其實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明朝短命皇帝一大堆,朱瞻基算好的!
  • 電視劇《清平樂》中,大宋皇帝趙禎與大明風華的朱瞻基誰更渣?
    反觀乞丐皇帝的後代朱瞻基,年幼就被動跟著爺爺、爸爸打著「清君側」的偽名,推翻自己的允炆叔叔的天下,在這一時期,年幼的朱瞻基救下了允炆叔叔舊臣的女兒之一——胡善祥,之後兩人就交集渺茫,有一次呢,朱瞻基於胡善祥兩人遇見了,朱瞻基就有且僅有一次調戲、逗笑了還是宮女的胡善祥,結果害的胡善祥被撫養自己的掌事姑姑打了一巴掌,之後,朱瞻基就再也沒有調戲過胡善祥了。
  • 朱瞻基登基後,為何殺掉造反的二叔,卻放過了三叔朱高燧?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病逝,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都城奔喪。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但由於行動倉猝,沒有成功。不久,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朱瞻基的三叔朱高燧也曾圖謀不軌。但是,朱高燧並沒有參與這場針對朱瞻基的埋伏行動中。換而言之,對於朱瞻基來說,二叔朱高煦不僅想除掉自己,而且付諸行動了。而這,或許是朱瞻基最終沒有放過朱高煦的重要原因。後來,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明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 《大明風華》朱瞻基悲劇結局,被女主騙了一生
    通過劇情想必大家也都能看出來,《大明風華》雖然簡述數位皇帝的興衰更迭,可在朱瞻基登基之前,整部劇和諧溫馨,皇室的一大家子雖然有爭鬥,但也非常有趣,並不像其他宮廷劇那樣提心弔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瞻基夠幸福了,不僅早早皇權在握,同時還在一個溫馨的家庭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