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壤塘:築就農牧民的「致富路」

2020-12-19 花辰月夕22323

《祖國》雜誌筆直平整的道路、清晰醒目的標識、堅實牢靠的護欄……汽車行駛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映入眼帘的是乾淨寬廣的道路,給人以舒適感和安全感。「到馬爾康路程雖然不遠但也要跑5個小時,很危險。」在壤塘縣有17年駕齡的計程車師傅魏長明回憶道。

壤古村壤古寨

以前,壤塘縣通往馬爾康的交通主幹道崎嶇不平,三米左右寬的路面遇上對面來車很難錯車,道路兩旁也沒有護欄,一到下雪天就成了「鬼門關」。1958年建縣初期,壤塘境內只有6條共118公裡道路(土路),4條共275公裡便道(山路),寬不到1米。這些挨著懸崖絕壁的羊腸小道就是當時全縣「上檔次」的交通主幹道,沒有一寸放心的公路,運輸基本靠牛背馬馱。

路通百業興。一條路,一頭連著民生與民心,一頭連著黨委政府。自2009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先後投入11.55億元,實施項目62個,建成三級綜合客運站1個、國省幹線2條127.9公裡,縣鄉村公路24條332.7公裡,橋梁32座。在部、省、州各級部門的傾力幫扶下,截至目前全縣公路實際通車裡程達806.28公裡,實現了「100%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100%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目標。曾經破爛狹窄的道路華麗變成平整寬闊的大道,群眾出行不僅更安全,也更便捷,錢包也跟著鼓起來了。

「今年我還要擴大蓮花白的種植面積。」壤塘吾依鄉壤古村村民澤郎恩波激動的說道。壤古寨有著較好的規模種植條件,銷量好的蓮花白很快成為當地人的「作物首選」,但因為村裡道路不暢,車子進不來,種植的蔬菜只能自種自消,吃不完的就拿去餵牛。自2018年10月村裡的硬化路建成後,村裡開始種植規模蔬菜,集中銷往城裡銷售,去年澤郎恩波10餘畝地的蓮花白就賣了3000餘元,這為澤郎恩波和村裡的人都增添了信心,今年準備「大幹一場」。

「現在道路建設好了,我們準備利用好這個路發展旅遊業,讓村民們錢袋子鼓起來」壤古村第一書汪良樞告訴記者,村裡村民意識高、有禮貌、衛生打掃的乾淨、自然環境良好都是村裡的優勢,十分適合發展旅遊業,今年村裡除了大面積種植油菜花還要種植300顆高山柳打造宜居宜遊的旅遊環境,並搭建兩個可以容納30餘人的藏式搭帳篷讓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吃上旅遊飯。

近年來,伴隨著一條條道路的加快建設,一條條扶貧路、產業路、旅遊路、民生路構成了壤塘縣生命脈絡,使之成為驅動經濟跨越崛起的強力「引擎」。(文/圖 劉仁喜 尼瑪初)

相關焦點

  • 兩支作家隊伍走進壤塘:有一種脫貧攻堅「潤物無聲」
    9月22日-25日,「我們向著小康走——中國作家阿壩行」和「名家看四川——壤塘脫貧採風」兩支作家隊伍走進了「懸天淨土」壤塘。著名作家阿來、李舫、吳克敬、娜夜、任林舉、熊育群、胡竹峰、蘇滄桑、李東華、葛水平、馬金蓮、周李立、黑陶,走出書齋,深入壤塘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捕捉脫貧攻堅多彩場景,感受脫貧攻堅火熱生活,為書寫脫貧攻堅「四川故事」邁出堅實的步伐。
  •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雙千榜樣】趙亞奇:小蜜蜂築就致富路 2020-12-10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脫貧後的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遍地黃金莢 等待梨花開
    中新社四川甘孜2月6日電 題:脫貧後的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遍地黃金莢等待梨花開作者 王鵬 劉忠俊「種上黃金莢後,我們家一年增收了一萬多元(人民幣,下同)。」春節剛過,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天氣陰冷。
  • 動態| 葉城試種3000畝巨菌草,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動態 | 葉城試種3000畝巨菌草,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2020-10-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興安盟農牧民致富路:念「豬」經發「羊」財過「牛」日子
    興安盟科右前旗宣傳部供圖中新網興安盟11月18日電 題:興安盟農牧民致富路:念「豬」經發「羊」財過「牛」日子作者 張瑋 王萍 趙福蓮 武跟兄初冬的清晨,家住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鎮大石寨村的養豬能手李春風換好工作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方志四川•散文】朱軍 ‖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方志四川•散文】朱軍 ‖ 池塘裡跳出了致富路 2020-12-1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壩西部明日大雨 金川馬爾康壤塘地災黃色預警
    阿壩西部明日大雨 金川馬爾康壤塘地災黃色預警【注意防範!阿壩西部明日大雨金川馬爾康壤塘地災黃色預警】6月22日,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6月22日20時至6月23日20時全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3級,黃色預警的預警區域:阿壩州金川縣、馬爾康市、壤塘縣。
  • 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培訓:用一技之長敲開致富之門
    近年來,自治區相關部門在充分尊重農牧民培訓和就業意願的前提下,依託農牧民轉移就業實名制系統,詳細摸底群眾需求,按照培訓項目和培訓方式等由勞動者自主選擇的原則,開展精準技能培訓,有效滿足了群眾學習一門技術、找一份穩定工作的需求,為全區就業局勢持續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黃河水淌出致富路
    特色民宿讓村民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黃靈燕攝北京、上海、廣州、四川……南來北往的遊客對她的藏繡稱讚不已。  在文強措眼中,村子旁邊的黃河就像是守望者,見證著家鄉的發展。跟奔騰的黃河水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前進。  一  同德縣位於我省東南部,地處海南、黃南和果洛三個藏族自治州的交界處。省道西久公路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黃河自東南向西轉北繞縣境半周,流經206公裡。
  • 中國寶「藏」|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
    新華社拉薩12月7日電 題: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新華社記者格桑邊覺 格桑朗傑「我不識字,也沒什麼技能,以前就靠放牧過日子,收入很少。」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西藏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3726家,同比增長58.8%,加入合作社家庭有164749戶,群眾537159名。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次仁旺姆說,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和發展,改變了入社農牧民原有的生產形態,推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 太旗2020年高素質農牧民第一學期集中培訓圓滿完成
    為加快構建新型農牧業經營體系,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業的高素質農牧民,推動全旗農牧業產業提檔升級,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力,助力脫貧攻堅和全盟十大行動。12月12日,錫林郭勒盟太旗2020年高素質農牧民培育工作第一學期第二期致富帶頭人集中培訓班圓滿結束,這也標誌著我旗2020年高素質農牧民第一學期集中培訓圓滿完成。
  • 渾身上下都是寶,致富路上小奶驢「C」位出道!
    驢渾身上下都是寶,驢肉、驢奶、驢皮個個都是致富「法寶」。如今,博湖縣不少農牧民瞅準這個市場,養奶驢已成為當地農牧民增收的新產業。  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的養殖大戶賈靈峰在縣法院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瞅準商機,帶領村民靠養奶驢、出售驢奶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一年收入50餘萬元。
  • 「昌」通增收路 採「吉」致富果
    昌吉學院工作隊駐村以來,堅持因地施策,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提高畜牧養殖技術、持續轉移勞動力,幫助村民走上了一條脫貧增收的幸福路。特色種植促增收駐村伊始,工作隊通過深入調研,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決定以恰瑪古種植業為支點,完善基礎設施、規範標準生產、創新品牌營銷,促進村民增產增收。
  • 大涼山築「路」——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幫扶特口甲谷...
    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統籌規劃,從2012年開始,由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負責對口幫扶特口甲谷鄉。2018年5月,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四川分公司」)參與到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精準扶貧項目中。2年來,公司踐行「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理念,通過教育扶貧,為特口甲谷鄉的孩子們築起希望之「路「。
  • 為農牧民寒冬送「暖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為農牧民寒冬送「暖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11-18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源縣:喀拉蓋勒蘇村貧困戶致富有路
    眼下即將進入冬閒時節,工作隊和村「兩委」計劃加大農牧民的技能培訓力度,同時組織村民代表外出參觀,開闊眼界,拓寬致富思路,爭取明年全村人均收入實現較大增長。
  • 明威鎮:建好農村幸福路 打開鄉村致富門
    明威鎮:建好農村幸福路 打開鄉村致富門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07-28 11:41 四川新聞網宜賓7月28日訊(趙晨希  李松澤)「有路就是錢。」
  • 生綠又生金 科爾沁沙地成了農牧民的「聚寶盆」
    「我們村裡人都寵著這些牛,這可是為我們增收致富的錢袋子!」奈曼旗的經濟崛起,首先源自大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了解奈曼旗的人都知道,沒有生態建設,這裡的發展就無從談起。治沙與富民並進,脫貧攻堅,培育新興產業,不斷探索「點沙成金」之路,讓奈曼旗廣袤無垠的沙地成為了農牧民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