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爾蘭人》| 厚重的歷史,老去的教父,以及一曲黑幫的輓歌

2020-09-05 膠片自研社

德國詩人弗裡德裡希·席勒說過的這樣一句話,大概可以用作我們這篇影評的開頭: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這樣的感觸在今年尤為顯著,我們小學作文裡曾經遙不可及的2020年,無數或粗製濫造或精雕細琢的科幻小說裡曾遙不可及的2020年,就這樣緩緩踱步到世人的面前。

現在回頭再看,很多天方夜譚的科技幻想已然慢慢變成了現實,而更多天馬行空的想像,那些烙印上人類遙遠未來的高科技場面,最終也只是存在了童年的某一場夢裡,依舊遙不可及。

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向世人解釋時間這一玩意兒,這個問題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答案,但是把未來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腳印,卻是實實在在留在了過去的路上,直到落滿塵埃。


《教父》劇照

就像那部被譽為「男人聖經」的作品——《教父》都悄然走過近五十年了。幾個月前,我還在和朋友感慨,《教父》的誕生可能是電影歷史上的一顆流星,划過天空便再難遇見。一方面是對現今優質電影稀缺的略為遺憾,另一方面,則是對年輕的阿爾帕西諾一種發自內心的驚嘆。

直到網飛帶著阿爾帕西諾和德尼羅,連同斯科塞斯一起把《愛爾蘭人》推到我眼前時,當年那抹划過世界電影史的流星,終於又悄然而至了。

《愛爾蘭人》,根據查爾斯.布朗特2004年的回憶錄《我聽說你漆房子》改編,斯科塞斯的又一部工匠之作,知名網絡流媒體網飛的年終大戲,一眾老戲骨的晚年狂歡,2019年帷幕落下時的那一抹灰色。

電影《愛爾蘭人》海報

這部作品的誕生也是一波三折,充分體現了時間的緯度。早在2007年,《愛爾蘭人》的項目便已經啟動,2009年,劇本已經宣布完成,但原著作者一票否定了劇本。正因如此,《愛爾蘭人》在劇本的問題上一改再改,成了它誕生之路的第一道關卡。

除了劇本的問題之外,影片的投資和版權去向也是一樣的複雜和艱難。經過多方的爭奪,2016年,一位墨西哥金融家出資一億美元投拍《愛爾蘭人》,電影屆巨頭之一的派拉蒙影業獲得了它的版權。

據此,離項目啟動已經過去了11年。

但11年的沉澱顯然沒有幫助這部電影順利誕生,派拉蒙的條條框框,限制了馬丁的才華,讓他頗為不爽,只過了短短一年,派拉蒙便放棄了《愛爾蘭人》的拍攝,再加上經費的不足,這部電影險些胎死腹中,成為永遠的遺憾。

網飛當了一回救世主,馬丁也放棄了登上大銀幕的機會,轉而走向了網絡流媒體。也只有網飛,才能夠給予馬丁無限的操作權,包括影片的最終剪輯權,和高達近兩個億的投資。

《愛爾蘭人》本質上講述的是一個黑幫的興衰史,這是一個從鼎盛到消亡的漫長過程,三個多小時的時間,也像看了一輩子黑幫片那樣漫長。

其中,更是借黑幫的視角一起,描繪了甘迺迪時期的美國畫卷,在這副畫卷裡,歷史的塵埃隨處可見:男主弗蘭克從一名平庸無奇的卡車司機,慢慢到黑幫殺手,再到TOP26的人物之一;甘迺迪借黑幫之手上位,豬灣事件的影響,以及最後被刺殺的始末;還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傳奇工會領袖吉米霍法(阿爾帕西諾),又是如何義無反顧的迎向自我的終結。

倘若只是這樣一說,那麼《愛爾蘭人》就成了單純的歷史紀錄片,但馬丁顯然不願止步於此,三位國寶級的老戲骨,顯然也不應該只是歷史紀錄片的演出嘉賓。

時間和命運,又是一個延續千年的終極命題,我們總是擺脫不了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們的人生便是如此。

弗蘭克(德尼羅 飾演)本是一名二戰老兵,常年殘酷和機械的戰爭生活使得他一直無法以正常人的視角和身份生活,儘管他很努力地在愛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依舊顯得笨拙和沉默,早年喋血戰場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他十分順利的融入了黑幫的生活,並且成為了最知名的幾位黑幫人物之一。

弗蘭克(德尼羅 飾演)

羅素(喬佩西 飾演)是Bufalino家族的中心,早些年在加油站和弗蘭克偶遇後,便和他成為了朋友,而弗蘭克也在羅素的幫助下,先是成為了Bufalino家族權力網中最靠譜的殺手和打手,並且把弗蘭克舉薦給了工會領袖吉米霍法。其最大的特點,是在談話時,越聳人聽聞的事件和命令,說話的語氣就會越輕柔(這一點,喬佩西依然是那名最會演戲的小個子)。

羅素(喬佩西 飾演)

吉米霍法(阿爾帕西諾 飾演),政治家,工會主席,他的個人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美國工會運動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他大大改善了卡車司機的待遇,在群眾裡有極高的呼聲,最多時領導著兩百多萬的工會成員。另一方面來說,他也是一個暴脾氣,對「遲到」這件事忍無可忍,不善言談,說話直來直往,而他的失蹤,也成為了美國歷史的一大懸案。

吉米霍法(阿爾帕西諾 飾演)

三位影帝,分別帶出了三條故事線,但這三條線又是如此的糾結,弗蘭克對羅素的忠誠,可以為了他去殺任何一個人,包括吉米霍法,但在此之前,弗蘭克和霍法早已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這樣的友誼貫穿了大半部電影,是為數不多的溫情時刻。

只不過,這樣的前後矛盾並沒有改變霍法和弗蘭克的結局,弗蘭克射進霍法後腦勺的那顆子彈也沒有因此帶有一點憐惜。不可否認他們之間的友情,也不可否認弗蘭克對於羅素的忠心耿耿。大概這就是情意與道義的分界線,是這樣極端和不可逾越,再複雜的情愫,走到這一刻時,也顯得如此清晰和殘酷。

命運的不可抗拒,使得黑幫裡的每個人都不過是一顆棋子。弗蘭克和吉米霍法的交情,一度象徵著黑白通吃和肆無忌憚,最後弗蘭克卻不得不親手殺掉吉米霍法,還是以背後開槍這樣最為卑劣的方式。沒有人能夠違抗上面的命令,弗蘭克不行,羅素不行,吉米霍法一世狂傲,自然也抗衡不了命運的安排。

縱觀世界影史裡的黑幫電影,無論是《教父》、《好傢夥》,還是《美國往事》,你都能在《愛爾蘭人》裡找到那幫老傢伙們的影子。

《教父》二字大概是對「尊重」最直觀也是最殘酷的闡釋,在《愛爾蘭人》裡,你也能感受到尊重的分量,以及違背尊重後的慘痛代價。另外,《教父》裡強調的對家庭的保護,弗蘭克在《愛爾蘭人》裡已經用拳頭和鮮血給我們展現過了,只不過這樣極端至極的「保護」,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噬了弗蘭克的家庭。

在《好傢夥》裡,喬佩西一心想要加入黑幫社會,想要正大光明的登堂入室。終於,在《愛爾蘭人》裡,喬佩西早在電影剛開始便手持戒指,坐上了寶座;阿爾帕西諾不再是《教父》裡那個眼神深邃、萬事都能考慮周全的柯裡昂,轉而變成了直來直往、風火到恨不得對抗全世界的吉米霍法。

一部《愛爾蘭人》,三個多小時,在電影裡已算得上冗長。但倘若把視角拓寬到歷史的捲軸上,一部電影竟能把歲月刻畫至此模樣,究竟是時間的沉澱給予我們的禮物,還是三位老戲骨聯袂獻上的情書,已然不得而知。只是這「教父」的名號,或許會成為下一代人新的記憶罷。

不光是三位人盡皆知的主演,對於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來說,《愛爾蘭人》也有它的非凡意義。細細數來,馬丁也拍了不少黑幫電影,鮮少有一部能夠像《愛爾蘭人》這樣,不再靠懷疑人生的熱血鑄就,反而無處不透著一股年老後的蒼涼。整部電影下來,最多的場景不是弗蘭克聲音低沉、帶著些口齒的絮絮叨叨,就是幾位老男人之間可怕的肅靜和沉默。

更何況,《愛爾蘭人》雖然是以冷色調打底,卻又時不時透出一股奇妙的幽默感。尤其是弗蘭克在吉米霍法面前帶著隔代傲嬌感的友誼,竟也讓人忍不住莞爾一笑。讓人情不自禁感慨,刀光血影縱然無法改變,人的情感同樣與時同長。

只是這日子一天一天流逝,生命的盡頭愈發明朗,最後弗蘭克獨坐屋內,房門半開,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黑幫名人,最後也不過是一位孤獨的老人。半開的房門,是弗蘭克對吉米霍法沉默的懺悔,也是對自己風雲一生的肅穆致敬罷。

最後的最後,影片裡出現了不少黑幫的黑話,是另外的亮點:

*「I heard you paint houses.」*

*「我聽說你刷房子了?」*

這是吉米霍法對弗蘭克說的第一句話,刷房子意指殺人的活計。弗蘭克隨後回應道他也做「木匠」的活,指的是殺完人可以處理屍體。

這樣的黑話終究留在了歷史的角落裡,若干年後,黑幫的見證終究成為過往雲煙,這帶著塵埃的黑話,究竟能保存到何時,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阿爾帕西諾年紀大了,喬佩西早已息影多年,德尼羅也已經白髮蒼蒼,三位加在一起超過兩百多歲的年紀,在減齡技術的幫助下,還能夠在屏幕上作出這樣的表演,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時代的幸運。

在2019的最後一天,我還是發自內心的希望,這樣的幸運能夠再長久一點,別無他求。

拙筆,貴安。


相關焦點

  • 《愛爾蘭人》黑幫電影的輓歌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電影《殭屍》,人們常說這電影是香港殭屍電影的輓歌,那麼我想,《愛爾蘭人》就是好萊塢黑幫電影的輓歌。科波拉《教父》掀起的狂飆曾經席捲了全球,羅伯特·德尼羅在房頂上奔走,如同向公牛挑釁的角鬥士一樣的表演,曾經是我少年時期的夢幻,如今一切都已結束,《愛爾蘭人》正是這半個世紀黑幫電影的輓歌。
  • 馬丁·斯科塞斯獻給黑幫電影的輓歌:《愛爾蘭人》
    我們不知道歷史的真想,電影就以此為切入點,將吉米·霍法的死亡真像公之於眾。吉米·霍法由阿爾·帕西諾主演,上圖為電影與歷史上的吉米·霍法。黑幫片的輓歌或許導演們老了都喜歡將時間看作是世上最大的敵人,馬丁·斯科塞斯也不例外。
  • 真正的黑社會老大吐槽:《教父》和《愛爾蘭人》等黑幫電影太假
    今年美國影史大導演馬丁西科塞斯再度以《愛爾蘭人》入圍10項奧斯卡大獎,不過許多影迷肯定會好奇: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好萊塢黑幫片《教父》麥克,這些劇情都接近真實嗎?弗蘭傑斯認為科波拉《教父》毫無疑問是影史上最經典的黑幫電影之一,不過他點出當中的重要角色軍師湯姆實在很不真實:演員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真的很精彩,在黑幫裡軍師是真實存在的位置,但前提是你必須宣誓成為家族的成員,劇中湯姆連個義大利人都不是,他絕對不可能破例成為軍師的。
  • 《愛爾蘭人》:斯科塞斯用平靜小調譜出黑幫史詩的輓歌
    看《愛爾蘭人》前,你可能會以為這世界不需要新的黑幫電影了,就算是黑幫電影大祭司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拍的也一樣。   長達210分鐘的電影時長更是一個巨大的觀影門檻,給一眾兩小時就坐立難安的觀眾帶來了極大挑戰。然而,這也是電影《愛爾蘭人》成功的關鍵元素。
  • 從黑幫電影《愛爾蘭人》中,學習最「幫派」的美式搭配
    相信喜歡黑幫片的朋友一定對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這兩位《教父》的大佬不陌生了。而《愛爾蘭人》這部出自馬丁·斯科塞斯之手,砸了2億美金成本巨作。除了兩代「教父」加持,還請來好萊塢黑幫代表人物喬·佩西的「最強黑幫」陣容。以至於該片還未上映時就摘獲《時代周刊》「2019年度十佳影片」頭銜。
  • 《愛爾蘭人》:一曲終結陽剛,緬懷歲月的輓歌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已經年逾古稀的導演可是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且了解的電影藝術,所以你不難理解他對當下電影生存現狀所引發的深深焦慮,以及由此導致情不自禁表達這種觀點的心態。或許也應了那句古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不光可以窺見他如今處世的心態,也可以從他去年的新作《愛爾蘭人》中可見一斑。
  • 《愛爾蘭人》:兩代教父同時老去
    對黑幫片不感興趣的人可能對這兩人沒什麼感覺。但喜歡黑幫片的,一定對這兩個人有種特殊的感情。阿爾帕西諾內斂沉穩的氣質,和他那凌厲的眼神,穩穩噹噹地坐在了教父的寶座。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演邁克柯裡昂。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兩人在黑幫片《教父》中一起成長。卻也在黑幫片《愛爾蘭人》中老去。這一幕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 在黑幫與工會之間的「《愛爾蘭人》」
    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美國戰後黑幫與工會歷史的雙重呈現。由一個愛爾蘭人穿針引線的巨製。馬丁·斯科塞斯,和老夥計艾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三人老來俏了一把。斯科塞斯壯心不已,還要繼續拍黑幫題材。本片的內容取材自查爾斯·勃蘭特的非虛構作品《愛爾蘭人》。講述了長期參與義大利黑幫和美國工會的弗蘭克·希蘭的故事。該書的內容,有希蘭的口述訪談記錄,也有大量的作者調查後的補充材料。以希蘭個人的經歷產聯了美國戰後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美國著名的吉米·霍法失蹤案,作為美國工會中的傳奇人物,他的失蹤成為美國最傳奇的失蹤案件之一。
  • 聊電影《愛爾蘭人》
    他捲入了黑幫與工會無休止的爭鬥。他自己也由一個普通工人變成了一個綽號為「愛爾蘭人」的冷血殺手。甚至「刷房子」,成了他的日常…電影主線,是至今為止尚無定論的吉米·霍法案。歷史上的吉米·霍法,是美國工會運動的著名領袖。他的工會,與黑幫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
  • 奧斯卡影帝領銜,可與《教父》媲美,不輸《愛爾蘭人》
    黑幫片一直是很多男性觀眾非常喜歡的類型,因為那裡面或多或少都承載了他們內心的江湖義氣,以及心裡對冒險與刺激感的追求。全球各地都有很拿得出手的黑幫片,如男人聖經《教父》系列,港片《跛豪》、韓片《新世界》等等都非常經典。
  • 《愛爾蘭人》:兩代教父再合體,一個時代的輓歌
    沒錯,影爺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正是由兩代「教父」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以及好萊塢七十年代代表人物喬·佩西帶來的《愛爾蘭人》,前不久它被《時代周刊》評為「2019年度十佳影片」,在北美小規模院線上映也取得了超高的口碑。
  • 《愛爾蘭人》不就是中國版杜月笙嘛
    誰在過度解讀美國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忽然反應過來,《愛爾蘭人》不就是中國版杜月笙嘛。香港黑社會,美國黑幫教父,都是影視劇最熱門的題材,層出不窮,百看不厭。內地電影市場,有老炮,一樣受熱捧。人性使然。還是想說,我們似乎過度崇拜《愛爾蘭人》了,什麼輓歌、史詩...都有點扯淡。導演為票房,死磕一個熱門題材,而已。《愛爾蘭人》有一個橋段:女兒在外面受了欺負,黑幫父親帶著女兒上門,一頓拳打腳踢,最後還不依不饒踩壞了對方的手指。
  • 《愛爾蘭人》超萬字深度解析,為你揭秘黑幫更殘忍內幕
    相同的《愛爾蘭人》相比較於馬丁的《好傢夥》,在不少人眼裡,也指出《愛爾蘭人》少了馬丁式的瘋狂和誇張,節奏變得相對舒緩,甚至連粗話都變得輕描淡寫。但好在《愛爾蘭人》有真實歷史事件依據,有原著回憶錄文學做底子,還有三大老戲骨做支撐,再加上馬丁最近頻頻佔據影視圈頭條話題,這也讓《愛爾蘭人》問世時得到了不少的好感支持度,當然還有曝光度。
  • 兩代教父再合體,它是2019年全世界最重磅的電影
    跨越美國二戰後幾十年的黑幫歷史、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等影帝級老戲骨聯袂出演。作為年度大作,它是Netflix繼去年推出《羅馬》並在奧斯卡大放光彩後,今年期待口碑勝出、同時奧斯卡也大有斬獲的又一部作品。
  • 《教父》裡不可一世的柯裡昂家族,現實中的美國黑幫如何存在?
    在《教父華爾茲》具有濃鬱古典風格的背景音樂中,《教父》電影故事從開頭走到結尾。從19世紀90年代老唐的出生到20世紀後期麥克的死去,兩代梟雄所創造的柯裡昂家族似乎不復當年的輝煌。《教父》三部曲是影史上無可複製的一個奇蹟,無論在哪一個世界級別的電影榜單上,你總能看到《教父》名列前位。三部曲並非拍攝於那個電影界精彩紛呈的1994年,最晚的《教父3》也在1990年上映。
  • 黑幫電影,是成年人反抗現實的第一個武器
    ——馬丁·斯科塞斯有這麼一個說法,在看過《教父》之後,很多人都會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男人?隱忍的老教父維託,迅速成長的新一任教父麥克,間或流露的家庭溫情,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處細節、每一絲心理活動,都讓人大呼過癮。
  • 經典黑幫電影《教父》評析
    老教父洞察一切,秉承自己的底線,不願意幹販毒的事情,由此與其他家族和黑幫產生利益的衝突和矛盾,最後由自己的小兒子科萊昂繼承了自己的家業並由此壯大。 科波拉塑造了一個不容置疑,心狠手辣,沉著冷靜且充滿人性關愛的老教父形象。「你爸爸從來不在飯桌上談公事。」老教父也是一個公私分明的形象,公事是黑幫的事情,他不想把家裡人給扯進來,他更想要的是給他的家人們過上安寧的日子。
  • 傳記類黑幫片《愛爾蘭人》美國黑幫電影的最後致敬
    《愛爾蘭人》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傳記類黑幫片,電影改編自一本叫《聽說你刷房子了》的回憶錄,書名來自黑幫的一句黑話,刷房子就是殺人的意思。槍聲一響,血濺滿牆。命運給了斯科塞斯充分的創作自由,在影片的前一個小時,年齡將會從70歲回到40歲,德尼羅更是撿到了小鮮肉黑幫題材,從未花掉過這麼多錢,老馬丁曾公開表示,他對網飛永遠心存感恩。
  • 《愛爾蘭人》流星蝴蝶劍,江湖兄弟槍
    作為2019年度電影最重要的壓軸大戲,《愛爾蘭人》姍姍來遲!一出來就是三個半小時的影長!這讓時間被當今生活節奏切割得雞零狗碎的我們情何以堪!加上最近雜務纏身,好不容易三刷之下,終於看完!《教父》系列足夠經典!
  • 《愛爾蘭人》英雄也會遲暮吧
    《愛爾蘭人》,為了這部電影《愛爾蘭人》特地買了網飛的會員,今年也得知了這部電影在奧斯卡上顆粒無收,顆粒無收其實讓我有點小失望。說回電影本身,這是部我不願意推薦給別人的電影。主要原因是害怕有些人看不懂然後噴這部電影不行,浪費3個半小時等。的確,這部電影有點難懂,畢竟大部分人沒有太多美國本土歷史知識,導致看的時候沒有太強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