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爵士樂與時代

2020-10-04 玖枂

在《海上鋼琴師》的結尾,1990選擇與巨輪一起粉身碎骨。

大多數的觀眾認為這是一場天才的自我毀滅。

然而,深究巨輪爆炸的時間大約正是美國爵士樂衰落的年代,二十世紀中葉。

而這艘漂泊在海上的蒸汽巨輪正是象徵著二十世紀初那個移民狂潮下的「大航海時代」。

而劇中的1990則象徵著「爵士樂」的存在,在那個爵士樂沒落的年代。依舊選擇堅持自己,即使陸地上有更廣闊的天地,有金錢,有愛情。

代表著爵士樂的1990和代表著大航海時代的巨輪一起毀滅於大海之中。這意味著不是新時代拋棄了爵士樂,而是爵士樂選擇主動放棄新時代。

1990堅持不下船,正如爵士樂堅持自己,不願意改變。寧願最終走向沒落,也要堅持自己的道路。

而1990下船時的選擇,是否要改變自己,邁向更為廣闊的世界。

回顧整部影片,我們不僅看到了1990的一生還看到爵士樂的「一生」。

從底層的黑人學白人的樂器。但卻用來演奏自己的音樂。

這種奇妙的融合,吸引來了處於上層的白人,所以無論是貧民窟的黑人還是高檔會所中的白人,都痴迷地愛上了爵士樂。

相關焦點

  • 重溫《海上鋼琴師》,你看出多少梗?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作為一部IMDB評分8.1分、豆瓣評分9.2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自然誕生了不少經典場面。比如海上旋轉鋼琴、隔著舷窗的一見鍾情……
  • 《海上鋼琴師》表達了什麼?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廣受大家的喜愛,其中主角與黑人鋼琴師的對決更是讓人拍案叫絕,而今天小影就給大家解讀一下《海上鋼琴師》到底表達了什麼?這首曲子是斯科特·喬普林所創的曲子,而他也被尊稱為「拉格泰姆之王」就是這一天,受到鋼琴啟蒙的1900開始了他的自學之旅,成年之後他的鋼琴技藝更是爐火純青.即興的曲子讓無數人感到歡快,從而他也成為了遊輪上的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海上鋼琴師》:菲茨傑拉德摯愛的爵士時代
    電影《海上鋼琴師》裡有這樣一段場景。馬克斯·圖尼在船員招工處用自己的小號演奏打動了招工的船長。 當船長問馬克斯吹的什麼,馬克斯自己也不知道。
  • 觀||海上鋼琴師
    希望你們都去遇見1900的純粹都聽過那首動人的《playing love》我有幸因《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導演的另外兩部電影更硬核
    「本文首發於溪流娛樂」‖溪流娛樂 / 不止傳遞快樂‖《海上鋼琴師》二十一年後登錄國內院線。影片自上映以來,累計票房1.38億,總觀影人數420多萬。相比海上鋼琴師,小編更喜歡:1900的傳奇這個片名。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裡安·布勞迪主演的電影《鋼琴師》。不知原由,可能是因為都有「鋼琴師」三個字吧。但是這兩部電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主題。《鋼琴師》主要講述阿德裡安·布勞迪飾演的猶太族鋼琴家在二戰這個時代背景下,顛沛流離艱難生存的故事。而《海上鋼琴家》其實主要講述了面對新世紀,面對新世界的故事。
  • 《海上鋼琴師》海上,內心鋼琴容身之處
    觀影者第一視角:其實在或多或少的文章中出現海上鋼琴師的字眼,最近一次是在開眼裡面有1900給一見鍾情女孩彈琴的畫面,今兒慕名看了這部劇,經典文藝電影!海上鋼琴師也叫1900,一生在吉尼弗亞號船上,1900也被從小領養他的黑人鍋爐工喊作檸檬,意外離開他而去的黑人父親之後便陶醉在他出生的鋼琴裡,對鋼琴有種無師自通的魔力,他沉浸在其中,便有了爵士樂創立者挑戰,但這便是他漫漫人生的過客,他的故事借最好的朋友小號手講述,一見鍾情的女孩是故事的靈魂所在,1900追求的是有邊際的海上的鋼琴音樂,女孩的突然出現讓1900
  • 《海上鋼琴師》1990名字由來之謎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的是在豆瓣上口碑甚好而且聲譽甚高的一部影片--《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同時以《可可西裡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感動並且徵服了全球電影觀眾。《海上鋼琴師》講述了往返於歐美兩地的遊輪Virginian號上,負責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頭等艙撿到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因為撿到他時是1990年第一天。
  • 聽徐老師談《海上鋼琴師》
    作為學鋼琴的人,不能說沒看過《海上鋼琴師》,那多不好意思呀!有人說《海上鋼琴師》是鋼琴系的教科書,一點不誇張,作品中有些片斷對於鋼琴音樂的解讀肯定是登峰造極。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嘆弗如,黯然離去。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情愫在琴鍵上流淌。他會不會為了愛情,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聲驚豔世界?他將怎樣譜寫自己非凡的人生。但1900最終依然沒有下船。後來郵輪被廢棄、引爆,1900不願離開生於此長於此的"維吉尼亞人"號,隨之而去。
  • 《海上鋼琴師》「鬥琴」片段 名垂影史驚豔觀眾
    正在全國院線上映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首周末獲得6400萬票房。此前淘票票想看數高達43萬,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63萬人給出五星。官方今日曝光「鬥琴大戰」正片片段,這一幕被無數觀眾奉為影史不朽橋段:1900遭遇爵士樂大師傑利的挑戰,雙方連戰三個回合,指尖燃燒帥到飛起。
  • 《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不是人?這些經典隱喻,催人淚下
    記得在去年《海上鋼琴師》重映的時候,即使已經在網上看過了,但是也依舊買了電影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海上鋼琴師》這部經典電影,但是,其中的隱喻,你真的看懂了嗎?1900在一艘橫跨大西洋、連接歐洲與美國、滿載著移民的豪華蒸汽船上,一個燒鍋爐的黑人大叔撿到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因為當時是1900年的元旦,於是大叔便給小男孩起了1900這個難讀拗口的名字。
  • 觀影賞樂 |《海上鋼琴師》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1998年《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 《海上鋼琴師》:一個平凡人的傳奇,值得深思
    這次,我們就來為大家推薦一部劇情非常精彩的電影,那就是《海上鋼琴師》。這部《海上鋼琴師》是很早之前的一部電影了,在電影中的時代背景是1900年,講的是一個被拋棄在一艘名為「弗吉尼號」船上的嬰兒,被一個黑人加煤工撿到,並起名丹尼,布德曼 T.D.萊蒙1900。
  • 福利 |《海上鋼琴師》背後的演奏者究竟是誰?
    ——《海上鋼琴師》1998-2018,電影《海上鋼琴師》已經是20年前的記憶了。但是,從影片上映到如今,它的魅力不減反增。1998年在義大利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一個孤兒1900年被遺棄在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
  • 電影《海上鋼琴師》國內重映:孤獨的天才,時代的輓歌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近日在國內重映,票房驚喜,這部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於1998年推出的文藝巨作,曾在國際上獲得幾十項大獎!本次國內重映海報由我國著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設計。
  • 21年後修復重映《海上鋼琴師》,反諷了當今電影市場的現狀
    另一部就是《海上鋼琴師》,以海上傳奇故事和浪漫情懷成為影史經典,斬獲了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 項,至今都被很多文藝青年以及電影愛好者珍藏。繼2012年3D版《鐵達尼號》在中國上映後,近期,《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也迎來了重映的高光時刻。
  • 即使是【海上鋼琴師】也需要帥氣的西裝油頭打扮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 孤獨的王譜寫最美的樂章《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巨作,雖然過去了二十年,但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
  • 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 即將上映
    1998年前後有兩艘輪船在世界影史上留名一艘叫鐵達尼號,因浪漫愛情而不朽另一艘叫維吉尼亞號,出自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
  • 經典回顧 | 海上鋼琴師
    2019年11月,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大陸上映,雖然已是21年的老片,雖然它上映首日拍片比僅為15%,但是依然靠著影片本身的高質量和人們的情懷,在上映8天後完成破億大關。今天影寶帶大家走進《海上鋼琴師》,重溫那份孤獨的感動。麥克斯是一名小號手,曾經乘坐維吉尼亞號遊輪往返於世界各地,然而戰爭結束後人們不再喜歡爵士樂,為了生存,他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