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2020-12-22 美詩美文

千年文壇,出現的文人墨客何其之多,有些人有幸能夠名傳於後世被世人所銘記,而有些人的名字早已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他們的作品只能署名佚名。

可能很多人覺得名字未能流傳於後世的文人,他們的作品應該也不怎麼樣,要不怎麼會名字流傳不下來呢?但真是如此嗎?其實並不是,像很多作者名字不可考的詩文,它們本身的水平造詣並不低,有些詩句傳到現在甚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句。就像《越人歌》,其中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現在依舊被戀愛中的男女作為表白的經典詩句;還有《迢迢牽牛星》,其中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也是被人們所推崇。

所以很多詩文的作者雖然未能名傳後世,但並不代表他們的作品不行。相反,因為作者不可考,這些流傳於後世的佚名之作便沒有作者本身知名度的加持,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被世人所熟知,靠的就是詩文本身的水平夠高。這些詩文的作者雖然不知名,但往往都是箇中高手。

而要說佚名作品最多的詩文集,當屬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它也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詩經》中的作品,因為很多都是採集當時各地的民歌編撰而成,所以作者大多已不可考。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歌正是出自《詩經》,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走進這首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的情詩。

《王風·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這首詩歌表達的是相思之情,全詩沒有直接表明,但是卻通過物理時間和心理之間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相思,雖然看似有悖常理,但這恰恰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只是一天時間沒見,在詩人的內心感受上,卻似乎像過了三日、三秋、三年一般,這也表明兩人在一起時候的難分難捨。

這首詩歌採用的依舊是重章疊句的形式,層層遞進間達到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它最出名的當屬第二章「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不僅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網紅詩句,而且從中誕生的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更是家喻戶曉。

不過很多人剛開始對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個成語的理解卻並不正確。很多人都覺得所謂的「如隔三秋」,經過了三個秋天,一年只有一個秋天,那「如隔三秋」應該就是經過了三年。但真是如此嗎?我們看看整首詩就能找到答案。

這首詩三章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係,第一章說見不到那個人一天就像三個月,第三章說見不到那個人一天就像三年。所以中間的第二章這個時間應該是介於三個月和三年之間,所以「三秋」指的顯然不是三年,而應該是三個秋季,也就是九個月。

而且這首詩雖然現在普遍認為是情詩,寫的是男子見不到女子的度日如年。但是因為它本身沒有什麼背景,而且內容上也沒有說明,所以解讀的空間很大,一直以來都有爭議。像南宋理學家朱熹就認為這是一首「淫奔」詩,是男女私奔所寫。而清代文學家吳懋清則解讀成了對於人才的苛求,求之太急,便覺度日之久。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詩不是愛情而是友情,因為深厚的友情有時候也像愛情一樣,一旦離別也是相思不斷。

不過筆者也更認可這是一首情詩戀歌,就像聞一多先生說的「採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詩經》中所收錄都是先秦時期的作品,在那個年代採摘都是女子所行之事,雖然這篇詩歌中沒有說明,但是《詩經》中還有很多作品寫到這一意象,都是描寫女子,這就相當於是固定表達,去理解成其他意思真的是有點想太多了。

將它理解成一首情詩我們再去回味這首詩,不難體會到男子對於女子的思念之深、之切。只是短暫的分離,便已經讓他們覺得時間漫長,難以忍耐。這樣的描寫真可謂滿滿的都是肉麻,但這樣的情感體驗卻又是戀愛中的男女都曾經歷過的,或許正是如此,這首詩才能流傳2000多年,依舊能夠引起後世之人的共鳴。

對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6歲冠軍王恆屹,被肉麻情詩考得不知所措,康震笑而不語
    但在總決賽中,這位小冠軍卻被一首肉麻情詩考得不知所措,大家且看題目:假如回到《詩經》時代,你要跟心上人表白,最合適送她哪一種花呢?A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B.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C.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這道題的答案應該是選A,而小恆屹選的是B,對於他這樣的選擇,坐在一旁的康震笑而不語。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都說現代網友腦洞挺大,其實咱們的老祖宗腦洞也不小,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當年杜甫寫了首名為《嚴中丞枉駕見過》的妙詩,其中有一句「問柳尋花到野亭」,注意此處詩聖是在寫野外的美景,但到了明代,蘭陵笑笑生卻憑此句發明了成語「尋花問柳」,意思完全歪了。再比如當年蘇軾寫了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後一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陰」,東坡明明就是春夜在花園散了個步,擺明了是首寫景詩,結果這前7個字卻成了專門形容男女閨房的金句。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李白大醉後寫下首肉麻情詩,很有水平,為何後世文人都不提起它?
    一位名聲在外的詩人,寫了首水平一般的作品,在當時確實可能會引起世人的追捧。但這只是一時的,因為要經歷歲月的洗禮,千年來一直被人誇也不太可能。這一點,從大家對李白詩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以李白的名氣,他的水平自然沒得說,但對於其存世的千首詩作,也並不是每一首大家都叫好,甚至有不少被質疑的詩作。
  • 杜甫給妻子寫首肉麻情詩,被文豪曲解,清代才子:你自己心術不正
    箇中原因,大家應該也知道。嫁個杜甫這樣的文人,在任何時候,對一位女子來說都不算是件很幸福的事。首先,杜甫常年漂泊在外,這點他和李白有得一拼。年輕時他漫遊吳越各地數年,後來又為科考困守長安多年,幾乎很少有時間顧家。其次,他是真的窮。年少時他的家境確實還是不錯的,但後來家道中落,跟著他就只剩下吃苦了。
  • 李白寫了一首肉麻情詩,後人不敢仿,被譯成英語入選美國教材
    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龐德翻譯《長幹行》埃茲拉·龐德是出生於1885年的一位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是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對古典文學和語言學都有很深的造詣。性格焦躁而衝動的龐德被認定為是個神經病,並被關進了精神病院。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而李白當時在皇宮中的任務十分簡單,就是每天寫寫詩歌哄唐玄宗開心,不過李白也曾為楊貴妃寫過不少讚美她的詩句。
  • 徐志摩很肉麻的情詩,入選大學課本,有些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1924年,27歲的徐志摩寫了首頗有爭議的肉麻情 詩,詩名叫《雪花的快樂》。對於這首詩,清華四才子之一、大詩人朱湘是這樣評價的:「此詩是《志摩的詩》中最完美的一首」,目前這首詩也入選了多個版本的大學課本。但很多同學會發現,有些大學語文老師對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其實是不願意多提的,不少家長甚至覺得這詩不適合孩子們讀,這是為何?
  • 古代最不含蓄的一首情詩,只有28個字,翻譯一下就成了:約不約?
    這句情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作家沈從文當年喜歡上張兆和後就展開了馬拉松式的寫情書追求,他寫的情書能裝滿滿一車,而他憑藉這樣的方式,成功娶到了心中的女神。民國文人寫情書、寫情詩的不少,沈從文寫的這種,算是非常不含蓄、相當直接了。他的好友卞之琳曾經追求過他的小姨子張充和,沒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卞之琳的情書寫得扭扭捏捏,讓張充和覺得這個人「很不爽快」。
  • 才子在牆上寫詩,只寫7個字被房東發現,卻誕生個我們常用的成語
    當年唐代才子張渭受了不少房東的閒氣,直接在房東家牆上寫了一首《題長安壁主人》,開篇的兩句「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還成了千古名句。無獨有偶,北宋有位名叫潘大臨的才子,也幹了這樣一件趣事。潘大臨是字邠老,湖北黃州人,與蘇軾和黃庭堅是好友,備受名家推崇。一日他的好友謝無逸寫信給他,問他最近可有什麼新詩,潘大臨於是寄了一個斷句給他,只有7個字。
  • 女詩人餘秀華為歌手李健,五個月寫四首情詩,文採很好卻太過肉麻
    她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爆紅後,她的經歷也備受網友關注,她為了追求李健所寫的4首詩歌,直到今日還被人「津津樂道」。飽受生活之苦的餘秀華怎麼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為了能追求到李健,餘秀華宣布要給李健寫10首情詩,而在短短的五個月內,她便已經完成了四首。不過,這些都石沉大海,沒有得到李健的回應。第一首詩是《我喜歡你,李健》餘秀華寫給李健的第一首詩,就直接開門見山的表達出了自己李健的感情。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龐德翻譯《長幹行》埃茲拉·龐德是出生於1885年的一位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是美國意象派詩歌的代表人物,對古典文學和語言學都有很深的造詣。
  • 倉央嘉措為逝去的愛寫下肉麻情詩,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一個流浪在拉薩街頭的痴情種,更是一位頂級詩人。不過頗有意思的一點是,當我們為倉央嘉措的詩感動時,文史專家和翻譯家們卻是傷痛了腦筋。倉央嘉措的所有詩作都是用藏文寫的,而且他最擅長將情與佛一起入詩。
  • 唐朝女道士寫了首肉麻情詩,道盡相思之苦,異地戀讀完都會感動
    在讀了這首詩之後,李冶的父親很是感慨,也很為女兒寫的詩而傷感,因為孩子才7歲,就能寫這樣的詩,恐怕以後難免為愛情而苦惱乃至於墮落門楣,於是父親決定把她送到道觀去,在李冶十一歲時,被父親無情地送到道觀。但是一朵花如果開得太過嬌豔,那麼生長在山上也難免招蜂引蝶。「茶聖陸羽」、「名僧釋皎然」等著名詩人都是李冶的好友,他的生活比在家更瀟灑。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在詩作中,詩人化身成一位居住在長幹裡的思婦,好像自言自語一般,敘述了她的愛情生活,傾吐了她對於遠方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整首詩的大意是說:當頭髮剛剛能蓋過額頭的時候,我折些花在家門前玩耍。
  • 胡歌寫的無名詩走紅網絡,不知名網友跟寫了首古風版,高手在民間
    更有意思的是,一位不知名網友還跟著寫了一首,我們來看看他們都寫得如何:小時候蓓蒂最喜歡和我一起爬屋頂她說每一幢披著紅瓦的房子都是一條金魚她還說風就是水風吹過的時候每一幢房子都在遊那天我坐在金魚的脊背上可是它一動不動
  • 李白為追捧楊貴妃,寫下28字肉麻情詩,開篇兩句話被人廣為傳誦
    因此有很多首描寫美女的詩從古代流傳下來,每首詩都能描繪出這些美女的樣貌。尤其是唐朝時期詩歌最為盛行,當時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其中律詩押平聲韻,幾乎每句都平仄,而且對仗十分工整。唐代的詩人有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白了。他的詩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在宮中和朝廷上也被人熟知。
  • 元稹寫下一首情詩,句句肉麻,卻成為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來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對於元稹的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歌頌愛情的千古名句。
  • 浪漫「520」,最美的8首情詩,送給她(他),幸福一輩子!
    此話雖不假。但是忙碌的生活中,也只有節日蒞臨,才會勾起心中的片片漣漪。比如2.14情人節,七夕節,以及這個即將到來的5.20.5.20也許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節日,在現代文化的充斥之下,逐漸演繹成為一個代表愛情、浪漫、永恆的節日。在這一天,每個人可能都想對另一半說聲「我愛你」。
  • 詩詞大會12歲小選手遇到肉麻情詞,康震耐心講解,重點卻不方便講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來自少兒團的12歲小選手周胤好就遇到了首肉麻情詩題,當時的題目要求划去兩句詩中的錯誤項:A.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B.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因為是划去錯誤項,所以這題選B。其實題目很簡單,答錯的人也不多,畢竟這是一個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