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寫下一首情詩,句句肉麻,卻成為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

2020-12-23 慶餘說詩詞

讚美與歌頌愛情是古典詩詞中一個永恆的創作題材。歷朝歷代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愛情詩篇。它們或純真,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纏綿,如「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或奔放,如「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這些風格迥異的愛情詩,縱然歲月輪轉,也仍然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經典《離思》,來一起去感受一下它的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也是詩人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的一首悼亡詩。對於元稹的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歌頌愛情的千古名句。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那么元稹在這首詩中,到底是如何歌頌愛情的呢?首先,我們便來看看這兩句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它的字面意思是說,曾經看到過洶湧澎湃的滄海之水,別處的水就都不值一提,曾經領略過如夢似幻的巫山雲雨,別處的雲也就難以入眼。由此可見,這兩句詩便隱喻了元稹和其妻子的感情,就如同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般深廣而美好。

簡單來說,就是我的眼裡只有你。不過真要了解這兩句詩的意蘊,還需要知道它背後所化用的典故。眾所周知,典故的使用在詩詞創作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元稹這首詩便是如此。「曾經滄海難為水」化自《孟子·盡心篇》中「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句。對於這兩句,朱熹曾在《孟子集注》中解釋說「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

如此一來,元稹用滄海之水的深廣隱喻他們的情深似海便顯而易見。而「除卻巫山不是雲」,則化用了宋玉《高唐賦》中所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這裡的巫山之雲乃神女所化,可見元稹是以巫山神女來襯託妻子的美貌,表現出妻子在詩人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蘊,便是表達了詩人對妻子堅貞不渝的感情。這種感情無疑是所有女人在愛情中都期望的。因此即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人們也還喜歡用這兩句來表達愛情的堅貞。然後,我們接著來看詩的後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即面對五彩繽紛的花叢,我也是匆匆而過,懶得回頭去看。一方面因為清心寡欲,一方面因為心裡只有你。

當然,這裡的「花叢」,並不是自然界的花叢。而是以花喻人,借喻美貌女子眾多的地方。所以它的言外之意也就很明顯了,即有了你後,其他的女子我看都不看。由此可見,這兩句詩主要表達的是詩人對待愛情的專一。再結合詩的前兩句,元稹無疑是通篇都在巧比曲喻,以 「水」、「雲」、「花」等意象,來表達對妻子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懷念。

綜觀元稹的這首情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所表現出來的堅貞不渝,哪個女人聽了不心動。但結合元稹的真實事跡來說,話好聽未必真能做到,這點還需要我們謹記。據說寫了這首詩後,元稹轉眼就去找了其他女子。不過單看這首詩,它還是一首值得一讀的情詩經典。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兩個人撐起了晚唐逐漸沒落的詩壇,留下過很多優美的經典名篇。杜牧出生在官宦之家。自然是眼界高又有才氣,很年輕的時候就憑藉一篇《阿房宮賦》名震文壇。但是,出生於晚唐的杜牧,就像晚唐的國事一樣,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他只能沉醉於溫柔鄉中,在青樓楚館中寄託自己的詩情。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情詩,短短4句,便驚豔了千年,人人會背
    在今天這個充滿愛意的日子裡,就讓我們通過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情詩《離思》,來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表達我愛你的。《離思》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旨在抒寫元稹對妻子忠貞不渝的愛情。因為《離思》寫於元稹妻子亡故後,所以它本質上還是一首悼亡詩,即也著意表達了元稹對妻子刻骨的思念之情。對於元稹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人人會背。
  • 李白大醉後寫下首肉麻情詩,很有水平,為何後世文人都不提起它?
    但這只是一時的,因為要經歷歲月的洗禮,千年來一直被人誇也不太可能。這一點,從大家對李白詩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以李白的名氣,他的水平自然沒得說,但對於其存世的千首詩作,也並不是每一首大家都叫好,甚至有不少被質疑的詩作。比如《贈汪倫》,雖入選小學課本多年,但一直有人不喜,甚至認為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就是一個不算高明的比喻嗎?有什麼意境可言?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
  • 李白為追捧楊貴妃,寫下28字肉麻情詩,開篇兩句話被人廣為傳誦
    因此有很多首描寫美女的詩從古代流傳下來,每首詩都能描繪出這些美女的樣貌。尤其是唐朝時期詩歌最為盛行,當時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其中律詩押平聲韻,幾乎每句都平仄,而且對仗十分工整。唐代的詩人有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白了。他的詩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在宮中和朝廷上也被人熟知。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千年文壇,出現的文人墨客何其之多,有些人有幸能夠名傳於後世被世人所銘記,而有些人的名字早已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他們的作品只能署名佚名。可能很多人覺得名字未能流傳於後世的文人,他們的作品應該也不怎麼樣,要不怎麼會名字流傳不下來呢?但真是如此嗎?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它來自於我國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情詩《長幹行》。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平淡卻絢爛,唯美而真實,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也被稱為是李白最肉麻的一首情詩!李白的這首情詩,不僅在中國備受推崇,在美國也極具影響力,被美國「精神病患者」翻譯,入選美國教材!
  • 倉央嘉措為逝去的愛寫下肉麻情詩,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一個流浪在拉薩街頭的痴情種,更是一位頂級詩人。不過頗有意思的一點是,當我們為倉央嘉措的詩感動時,文史專家和翻譯家們卻是傷痛了腦筋。倉央嘉措的所有詩作都是用藏文寫的,而且他最擅長將情與佛一起入詩。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中國情詩的高峰 | 孫琴安
    不過,在我數十年的古詩徜徉中,卻發現了中國情詩的一個高峰,這就是從中晚唐到南宋的宋寧宗時代,相當於公元九世紀到十二世紀。若以詩人為標誌,就是從元稹到陸遊,歷時約三百多年。這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可以用大量的事實來加以佐證的。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詩中沒有一個愛字,但句句都是情話,句句讓人無比心動,把愛一個人表現得婉約悠長。此千古佳句系唐朝詩人元稹所作。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八歲喪父,十五歲以明兩經擢第。二十一歲初仕河中府,二十五歲登書判出類拔萃,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八歲授左拾遺。後遷監察御史。後出任同州刺史,入為尚書右丞。太和四年,出任武昌軍節度使。
  • 相思,是一首千萬年的情詩
    都說相思是一種痛,我要說我對你的思念是一首詩,你永遠是我不變的主題,是我一生寫不完的情詩,款款深情裡,任相思化成桃花雨,將思念寫滿月光裡,越過萬水千山,靜靜的飄灑在你的夢鄉,與你夢中相依,將相思溢滿詩卷。甜蜜無間。
  • 詩詞大會6歲冠軍王恆屹,被肉麻情詩考得不知所措,康震笑而不語
    但在總決賽中,這位小冠軍卻被一首肉麻情詩考得不知所措,大家且看題目:假如回到《詩經》時代,你要跟心上人表白,最合適送她哪一種花呢?A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B.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C.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這道題的答案應該是選A,而小恆屹選的是B,對於他這樣的選擇,坐在一旁的康震笑而不語。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倉央嘉措:我沒寫過一首情詩
    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的人生,這傳奇的人生,最讓後世銘記的就是情詩。可是在近百年歲月中,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倉央嘉措所著的情詩產生了懷疑,在他們看來,倉央嘉措所撰寫的並不是情詩,而是弘揚佛法的「道歌」。另一位翻譯家曾緘也在翻譯完倉央嘉措詞句後,創作了一首《布達拉宮辭》,抒寫了「秘戲宮中樂事稠」之句,更進一步將倉央嘉措定位為一個痴情種。經歷連續兩輪翻譯運動,還有無數詩詞流傳開之後的刻板印象。倉央嘉措從一個佛學家變成了風流活佛。
  • 徐志摩很肉麻的情詩,入選大學課本,有些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而作為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偶然》等都成為了現代詩中絕對的經典。1924年,27歲的徐志摩寫了首頗有爭議的肉麻情 詩,詩名叫《雪花的快樂》。對於這首詩,清華四才子之一、大詩人朱湘是這樣評價的:「此詩是《志摩的詩》中最完美的一首」,目前這首詩也入選了多個版本的大學課本。
  • 情詩排行榜
    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漢樂府,採自民間歌謠並經文人加工。如今我們給它署名「無名氏」或「佚名」。要知道這無名氏/佚名,可是古今中外第一奇人,博古通今。但凡從《詩經》到近代,流傳下來的好東西,「死無對證」之下,就都歸到他名下了。無名氏的這首《上邪》,這種賭咒式的愛情書寫,上承《詩經》,下啟李白,影響深遠。
  • 杜甫給妻子寫首肉麻情詩,被文豪曲解,清代才子:你自己心術不正
    不過,作為一個性子內斂的文人,杜甫幾乎很少給糟糠妻寫情詩,直到公元756年,他被安史叛軍所俘,落魄於長安,他便想起給遠在他鄉的妻子寫了首情詩,詩名《月夜》,我們來讀一讀:《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杜甫寫律詩有多強,大家應該都是見識過的,這首詩是唐代律詩中的經典名篇之一。
  • 一首情詩,講述著十六個千年一嘆的愛情故事
    詩人元稹年輕的時候,生活比較艱難,但妻子韋叢跟著他卻無怨無悔,還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韋叢27歲就病死了,這讓元稹十分難過。他寫了很多詩來懷念她,其中的《遣悲懷三首》被衡塘退士引為「古今悼亡詩的絕唱」。元稹還有一首詩很有名,就是《離思五首·其四》:即使處在萬花叢中,也懶於回顧,只因你讓我難以忘懷。
  • 這18首古典情詩,句句經典,你能背到第幾首?
    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漢樂府,採自民間歌謠並經文人加工。如今我們給它署名「無名氏」或「佚名」。要知道這無名氏/佚名,可是古今中外第一奇人,博古通今。但凡從《詩經》到近代,流傳下來的好東西,「死無對證」之下,就都歸到他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