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裡的腦洞 究竟靠不靠譜?

2021-02-08 秒聞視頻

《流浪地球》,被影迷們譽為中國科幻的裡程碑。這部電影的腦洞,在眾多科幻電影裡都比較獨特,一般科幻片的設定都是:地球出問題了,怎麼解決?而它則是,太陽出問題了,地球人怎麼辦?一般遇到災難,大家都是要造個飛船啥的逃命,比如《2012》裡的方舟。

但《流浪地球》覺得,我們帶著地球一起逃吧!其實,作者敢開這樣的腦洞,也是要有科學作基礎的。接下來,我們就從頭好好捋捋,盤點《流浪地球》裡的天文知識,看看地球到底要怎麼逃。

《流浪地球》的故事發生在2075年,根據設定,科學家們測算出,太陽正慢慢老化,預計將在400年內自爆,膨脹成一個「巨無霸」天體——紅巨星,到時候,地球就會被「吞」掉。實際上,等不到被「吞」,地球就會在爆炸中被太陽汽化。

這場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就是整個電影的背景和前提,不過,太陽自爆並不完全是腦洞,它在現實中有一個專有的名字,叫:「氦閃」。

簡單地說,太陽大部分都是氫元素,氫元素不斷聚變,聚變產生了巨大能量,太陽才能發光發熱,並且形成一種危險的炸藥般的存在——氦元素。太陽的這個階段叫做主序星階段,目前的太陽就正處在這種青壯年狀態,非常穩定地為地球帶來光明和溫暖。

然後,隨著太陽的年紀越來越大,氫慢慢被消耗完,此時,太陽就會像放了氣的氣球一樣,表殼向內坍塌、擠壓,於是,高溫高壓下,氦元素也開始聚變,幾百萬年來積蓄的能量瞬間爆發,足以把地球化為灰燼,這就是「氦閃」。到時候,太陽就會變為一顆巨大而暗淡的紅巨星,大到可以把周圍的行星都「吞」掉,這就是「紅巨星階段」。

現在的太陽已經46億歲了,不過,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它要變成紅巨星,還需要30到50億年。但是,按照電影裡設定的時間,人類要開始逃亡了!

想帶著地球「私奔」,電影給出的方案是:給地球裝上大功率的發動機噴氣,首先,讓它停止自轉,然後把它推出太陽系。電影裡沒有詳細說明怎麼推,但絕對不會是背對著太陽直線逃離,因為想跟太陽的吸引力「拔河」,需要的能量太大,發動機達不到這個勁兒,此時應該用的是「霍曼轉移軌道」。

具體做法就是,切向噴氣,給自己加速,每次加速都能把弧度劃得更大,連續加速兩次,就能脫離原有軌道,實現升軌,比如:從地球公轉軌道轉到火星軌道,再用同樣的方法從火星軌道,轉到木星軌道.

「霍曼轉移軌道」是德國物理學家沃爾特·霍曼提出的,這種變軌方法的優點就在於:能充分利用天體的引力,非常節省燃料,當然,缺點就是,時間更長。

而「霍曼軌道」在人類太空探索中的應用也很多,比如:火星勘測器的發送,幾乎都是用的這個方法;相反,如果減速,也能降軌,我國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從地球發射到月球,就是經歷了減速降軌的霍曼轉移軌道。不過,用轉移人造衛星的方法來轉移地球,這個腦洞也是很服氣!

在《流浪地球》裡,木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角色,吳京飾演的劉培強每天都在空間站觀測木星;故事的最高潮也是地球大氣層被木星捕獲,然後才有了後來全人類共同救援的情節。可能很多人都沒看懂——逃離太陽,為什麼又惹上了木星?因為,人類想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

根據計算,地球想要從太陽手裡逃逸,需要每秒42千米的速度;而它本身的公轉速度只能達到30千米每秒,這個速度想靠發動機加上去,仍然很困難。所以,地球不得不借用木星的重力場,或者說,用木星引力當做助推器,把自己給甩出去,以達到加速、省力的目的。

「引力彈弓」同樣真實存在,1918年,前蘇聯科學家尤裡·康德拉圖克最早提出了這一想法。不過,由於這一效應需要精確計算軌道位置,而當時又沒有發明計算機,所以並沒有真正實現。

直到1961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米諾維奇用計算機算了一下,他發現,1977年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到那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會位於太陽的同一側,如果在這時發射人造衛星過去,可以依次利用這些天體加速。這次可以說是百年難得一見,下次再等,就是176年後了。

於是,就有了美國航天局發射的兩顆衛星——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也是目前飛得最遠的兩個天體,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當時,旅行者一號還回頭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照片裡,地球就是一個點,像一顆塵埃。而人類正是在這粒塵埃上共同生活。

《流浪地球》並不是第一部用到「引力彈弓」原理的電影,電影《星際穿越》中就利用了大黑洞的引力彈弓效應借力飛行;麥可·貝的《絕世天劫》裡,地球礦工乘坐太空梭,也是利用月球的引力彈弓效應,繞了月球半圈,獲得加速才追上了小行星。

《流浪地球》裡,地球在逃離太陽系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危機就是前面說的「大氣層被木星捕獲」,如果不趕快脫離,地球最後會被木星瓦解,而這裡涉及到的原理就是「洛希極限」。道理很簡單,就是地球靠木星越近,木星對它的萬有引力越強,而當這個引力已經大到地球的慣性力和自身的萬有引力都抵抗不了的時候,地球上的一切就會被木星的引力「撕」到空中。而「洛希極限」就是最後的安全距離,一旦地球越過這根紅線,就會進入木星的主場,被引力撕碎,最後變成木星的光環。

「洛希極限」是以第一個計算這個極限的人愛德華·洛希命名的,它最經典的案例之一就是「土星光環」。土星光環是如何形成的呢?人們研究認為,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彗星在經過土星時,不小心進入了洛希極限,被撕碎後,它的碎片就圍繞在土星身邊,形成了一個光環。

那麼,地球最後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呢?這個就不劇透啦。不過,也有數學高手發現,「洛希極限」的計算錯誤,是《流浪地球》的一大硬傷。因為,如果把地球當做一個完全的剛體計算,木星和地球之間的「洛希極限」是5.6萬公裡,比木星的半徑7.15萬公裡還小,這意味著,剛體地球要是想被木星撕碎,它必須鑽到木星裡面去才行!雖然地球還有大氣層、海洋等流體,不算是一個完全的剛體,但是電影裡給出的明確數據說木、地剛體洛希極限是89萬公裡,這差距也太大啦!

雖然這部電影仍然有一些不完美,但是白玉微瑕,並不妨礙我對它的喜愛。《流浪地球》,比《小王子》一個人在守著一顆星球更孤獨;比非洲動物大遷徙更雄壯。再一想,人類、地球之於宇宙,和這些動物們之於地球,有什麼差別呢?但是,以人類這短短幾千年的文明,竟然也能玩轉地球、探索宇宙,這又是多麼了不起!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的一股清流
    推理演繹的出發點靠不靠譜,並不影響推理演繹本身的美感。「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步,是地球成立聯合政府,並建造行星發動機。以目前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來說,這兩件事似乎都是不可能的。成立一個全球性的政府,這個腦洞並不是始自小說《流浪地球》,至少當年愛因斯坦就曾經構想並為之奮鬥過。然而很遺憾,我們人類是一個個體智慧很高而群體智慧偏低的物種。
  • 《流浪地球》裡哪些黑科技靠譜
    據實時數據,上映至第8天的《流浪地球》票房已達23.92億元,超過《復仇者聯盟3》23.91億的中國票房成績,躋身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國產科幻果然也有出頭之日。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電影用心了,趕上好的機遇,自然就爆發了。
  • 《流浪地球》到底能不能實現,讓地球母親還是不要流浪吧,觀影感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刷爆了銀屏,作為一個中年偽大劉迷,筆者趕緊進了影院,回來又找出《流浪地球》小說補了點課,觀後對於內容本身有幾點小小地感慨:一、讓地球流浪是愚公移山的科幻加強版大劉是純男性頭腦,他的作品似乎只是以客觀態度告訴人們未來有可能是什麼樣子:人們賴以生存的太陽要氦閃
  • 這樣的地球,我怎麼忍心你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經過半個小時的「流浪」,我準時浪進了被暖氣烤的暖洋洋的電影院的不起眼的角落裡(12座,最靠邊那個),靜靜的等著流浪地球的放映,為了親眼見證這顆噗溜噗溜的球球究竟要流浪到何方
  • 嚴哥的腦洞,金字塔的秘密,曾經火星文明流浪地球計劃的發動機
    埃及金字塔一、金字塔的分布金字塔最為著名的就是埃及金字塔,但是你還知道哪些金字塔呢?瑪雅石刻四、金字塔和流浪地球關係的猜想曾經,網上流傳很廣的火星人面山的旁邊也有類似金字塔的建築,雖然未被證實,但是這都是我們猜想的線索。
  • 電影《流浪地球》,只有中國人能夠拯救地球的文化密碼!
    而這部《流浪地球》也是不輸給《三體》的劉慈欣的代表作品之一。拿劉慈欣的作品改編成電影,從劇本上就不會輸。其實,《流浪地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劇透預警——以下含有輕微劇透《流浪地球》講了一個腦洞十分大的故事。未來的某一天,人們發現太陽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人類唯一生存的辦法就是逃離太陽系。
  • 電影《流浪地球》中國人的宏大格局
    第一次讀流浪地球的原著就感到十分震撼。建造在亞歐和北美大陸的上萬臺山一樣的行星發動機一起開動。把地球推出了公轉軌道,推離了太陽系。劉慈欣的腦洞之宏大。讓一個曾經的文科生是那樣的痴迷。當年我就想,這種史詩級的全人類喬遷史,要拍成電影的話。怕是好萊塢也不一定能展現的盡善盡美吧。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東湖觀點:讀懂《流浪地球》硬核背後的中國自信
    "海外上座率90%,北美、澳洲第一上座率",電影《流浪地球》2月18日發布海外口碑視頻特輯,海外觀眾助力中國科幻。
  • 電影《流浪地球》靠什麼在科學技術界圈粉無數?
    因為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在大年初一公映。影片還沒上映,原作粉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科幻迷們也紛紛聲援支持……網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國內喜歡科幻的人這麼多,《流浪地球》可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大家能不沸騰嗎?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流浪地球不如流浪月球!
    硬核科幻作品:流浪地球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火了!太陽要衰亡,地球要流浪,帶著家一起走,大大的鄉土情懷,讓電影散場後許多人遲遲不願離場,這跟爆米花電影的差別實在太大了!不過細想想,問題真不少。第一個問題:讓地球停轉的代價有多大?
  • 電影《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常識錯誤你知道嗎?
    《流浪地球》拍攝場面宏偉,可是實在不敢恭維科學顧問的水平。為了拼湊劇情和突出推力發動機的視覺效果,突破生活常識和科學常識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恐怕還會讓中小學生接受錯誤的物理知識。讓人不吐不快。首先是地球必須要脫離太陽系的假設。 記得原著裡是預測太陽要發生氦閃,地球要被吞沒。 氦閃當然是作者編出來的。但是這個假設讀者一般可以接受。這個比電影裡莫名其妙的一句"太陽在膨脹"要顯得靠譜多了。
  • 《流浪地球》:地球可以流浪,但生活決不能流浪
    說起流浪地球,我們知道它現在很牛逼,除卻逆襲史,除卻它的票房,它的厲害在於它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它帶給中國的是科幻電影的崛起以前我們說科幻,說科幻電影,更多的是在好萊塢裡面找安慰,漫威裡的蜘蛛俠、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等超級英雄是我們對於科幻電影的認識,他們就像一個標誌,打開了我們對於科幻電影幻想的大門,它從個人安危上升至國家安危,甚至將視角安置在宇宙這個大範圍內。而大火全網的《流浪地球》又到底是憑藉什麼火起來的呢?
  • 《流浪地球2》電影官宣2023年拍攝,那麼續集劇情會如何呢?
    :很多回答者都從劇情的角度去推敲續集,但是事實上,劇情的話,原著擺在那裡,可以按照原著的模子來,科幻電影最重要,也頭疼的其實還是科幻的點子,也就是腦洞,第一部裡的燃燒大氣層、引爆空間站、全球救援隊一起撞針,這些逆轉劇情的燃點和腦洞才是真正的賣點。
  • 《流浪地球》新增近12分鐘展現初衷,《流浪地球2》定檔兔年
    《流浪地球》2019新年最具震撼力的開年科幻巨製。一時間大街小巷,茶餘飯後都能聽到《流浪地球》的感嘆和喝彩。近日一則《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裝上映的的消息再次引爆影迷的神經。重映版裡不僅可以重溫那一年的激動,更增加了將近12分鐘的原版內容,新海報的封面滿滿的父子親情流露,不知新增的內容會為觀眾展現怎樣的親情之愛。回憶起原版最後的那一幕,留下了太多的遺憾,留下了太多的不舍。這次增加的12分鐘是否可以釋懷觀眾心中的無限遐想。敬請拭目以待。
  • 「裸婚」,究竟靠不靠譜?利弊共存
    就是無車、無房、無存款甚至連婚禮也不辦,直接領證結婚的現象被稱為裸婚,其實,年輕人選擇「裸婚」因素不完全是出於費用壓力的考慮,選擇裸婚的原因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人們對裸婚現象也是褒貶不一、各執一詞,那麼裸婚,究竟靠不靠譜?
  • 除了電影,你應該了解的《流浪地球》原著裡的日本妻子隱喻
    流浪地球原著,阿布攝阿布/文如果要問最近兩天最活絡的話題是什麼,至少在布丁朋友圈裡,是一波波看完賀歲檔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之後的各式震撼,外加對原著作者劉慈欣的熱情褒揚。也就好比電影《流浪地球》,只是吸取了他原著裡的大背景——太陽即將壽終正寢,地球不得不裝上上千個發動機逃離太陽系,尋找另一個穩定的恆星。正是這一點,震撼到了很多尚未看他原著的觀眾,當然,電影裡,中國人扮演了拯救劉浪地球的角色,也打動了很多人。
  • 你什麼時候才能從《流浪地球》的罵戰中清醒過來?
    從口舌之快上升到大型行為藝術展起初,一星黨不滿的根源還來源於《流浪地球》電影本身。他們普遍認為該片:科學設定不合格、劇情不飽滿、特效塑料感很強烈、演員演技不在線、很多橋段設置無釐頭。而一星黨是要把《流浪地球》拉下神壇,五星黨是要維護神壇地位。兩種對立的意識,就算吵個1萬年,也註定修不成正果。最終受傷的只有夾在中間的韓寒和《流浪地球》。很多事物,你都不用去聲嘶力竭的去證明給別人看,文章不用、音樂不用、明星不用、30億人民幣票房的《流浪地球》更不需要你證明,甚至連你自己,都不必執而不化。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語言加上情節的安排(這裡不做劇透),強調了這並不只是中國英雄拯救世人的故事,而是地球生死存亡之際人類同心協力的掙扎。電影以中國人為主角、但人文關懷超越國家種族的視角,跟劉慈欣的原著小說相符合。
  • 你是來搞笑吧《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看完電影後我本來是想給10分來的,萬事都有個可是嘛,你們是吱道的;可是後來榮老衲算一下,不對啊,所以只能給一分。唉,希望流浪地球的粉絲不要來打我啊!我也不是有意的,事出有因嘛,實在不是我瞎說。原諒這個世界水軍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