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文鈔》四續編下:017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2021-03-04 經藏之聲


原著:印光法師

演播:胡克

錄音:張振平

剪輯、混音:徐國雲

文字校對:郭貞

監製:何海洋

總監製:李罕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以故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愍其背覺合塵,輪迴六道,經塵點劫,莫由出離。於是隨機施教,對症發藥,種種方便,為之化導。以冀彼背塵合覺,返妄歸真,消除本無之惑業,圓證本有之佛性而後已。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以故聞佛之言,見佛之行,不即信受。謂為幻妄不實,蠱惑愚俗者有之。謂為棄倫理,害正道者有之。謂為愈近理,大亂真者有之。然佛固不以此而棄捨也,只可待時節因緣成熟,以行度脫耳。多有始以不知而妄闢,繼以深知而力修,後以真修而悟證。由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廣垂言教,啟牖後人。以其了知佛之立法,圓該世出世間一切善法。不獨不悖世法,而復大有益於世法。論修持,則毫善弗遺,而一心無住。談諦理,則一塵不立,而萬德圓彰。以故具超格之知見,有特別之志向者,無不歸心而崇奉之,以期其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焉。亦有剽竊佛經要義,以宏儒宗。反加以極酷烈之闢駁,以關閉天下後世之人不入佛法。其本意不過以門牆見重,恐其不加關閉,則群趨於佛,儒門因之冷落。不知真上根人,決不受關。而中下之士,由彼破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謂為佛以此為誘惑愚俗之據。凡佛令人改過遷善,以及了生脫死等法,彼則斥為自私自利。以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必期於無所為而為善。大悖聖賢克己寡過,下學上達之旨。及易書趨吉避兇,惠吉逆兇之道。徒以盡誼盡分,誠意正心,為淑世善俗之術。於所令人不得不盡誼盡分,誠意正心之根本,完全廢棄。以聖人分上之事,責凡夫以實行。故致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及至歐風東漸,則廢經廢倫之種種惡劇,通皆演出。其禍根正在破斥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及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與自利利他,了生脫死,斥之為自私自利之偷心之所致也。於是有心世道之人,群思挽救之法。適有以羅兩峰所著之正信錄見贈,閱之,心懷為暢。居士乘願再來,以大通無礙之眼光,凡世俗所疑之事,如天堂地獄,人畜輪迴,前身後身等,一一據經引史,證明其事。而道學淵源,名人至論,以及各種修持,與夫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之法。悉皆詳示所以,使人知其門徑,有所依憑。俾拘墟者得見天日,令孤露者歸本家鄉。其為利益,莫能名焉。乃為校正字句,擬排板先印一萬本,以為提倡。以後任諸慈善家屢屢續印,庶可遍布全國。吾友體範大師,願任印資。潮州郭輔庭居士,欲精刻木板,祈餘校其底本,並為作序,以期廣傳。足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好善之心,誰不如我。於一時中,排刻並行,可為今日一大幸事。願見聞者,由兩峰所說,深信佛言。以五戒,十善,六度,萬行,隨分隨力,於日用倫常中修之。則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庶不負本具之真如佛性,與如來大慈普度,兩峰曲為倡導之一番婆心也。

甚矣,今日之世道人心,陷溺已至其極。具憂世之心者,種種設法以維持之。否則人道將幾乎熄,誠可畏也。雖然,欲挽回世道人心,當從根本上解決,則用力少而得效巨。有真知確見者,當必群相景從,如風偃草矣。醫家治病,有標有本,視其緩急,而為療治,未可以執一論也。今世道人心之病深矣,若只逐事而勸諭之,雖亦可以收移風易俗之效,固不如從根本上致力為得也。所言從根本上致力者,即提倡家庭教育,提倡因果報應。俾一切人,各知為人之道,各盡己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果能人各如是,則家門興盛,子孫賢善矣。又須常凜福善禍淫,善惡殃慶之說。以之自修,復以之教家人,則其家人優入於聖賢之域而不自知。故孔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語非特為有爵位者言,匹夫匹婦,同一責任。古人所謂,天下不治,匹夫有責者,以天下人材,必從家庭中出。家庭有善教,自然子女皆賢善。家庭無善教,子女之有天姿者,習為狂妄,無天姿者,狎於頑惡,二者皆為國家社會之蠹。是知家庭教育,乃治國平天下之根本。而因果報應,為輔助教育之要道。自孩提以至白首,自一己以至社會,自為人以至為聖賢,自修身以至平天下,均須依之而得成就。實為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成始成終之大權。標本同治,凡聖共遵之大法也。後儒不知其義,妄行闢撥,致成今日漫無拘忌之惡態。願有志於覺世牖民,挽回劫運者,於此致力,則庶幾矣。黃涵之居士,為人心切,作白話文二十餘種,無不披肝露膽,體貼入微。有天良者視之,當必洗心滌慮,改過遷善,以復其本有之真心,實為莫大之幸福也已。

善治病者,治之於未病之先,則受益深而無所費。故云,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如是則無所謂病,何用治為。雖然,能如是者,其有幾人。人生世間,唯生與死,最為重要。若不得其道,則其生之時,或致母子俱死。即令不死,亦或枉受種種痛苦,於萬死中,幸得復生,誠可憐可憫也。亟齋居士,特手輯達生編,以發明世間產難,多由誤認試痛為正生,以致生出種種橫生倒產等險難,此臨產之一大關係也。又雲,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文雲,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居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慾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則慾念起而子宮復開,多有漏下胎動諸患。三月以後犯之,則胞衣厚而難產。要知慾火傷胎,必致汙濁凝積。且兒身白濁,痘毒,瘡疾,醫治難痊,俱因父母不慎也。此初受胎一大關係也。果能識得受胎與臨產之關係,則凡有所生,自無墮胎及難產等患。而所生兒女,鹹皆姿質龐厚,性情溫良。既少痘疹等毒,又復長壽康健。人果預知此義,則必致身心安樂,子孫賢善,丕振家聲,有益社會。所謂治病於未病之先,即含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種種勝益。由是言之,此書之關係也大矣。維揚張善徵,以母夫人劉氏逝世,己年尚幼,未能奉甘旨於生前。欲冀由母氏故,令一切為人母,為人子者,鹹得享受安樂長壽之利益。因發心排印此書四萬冊,以送一切有緣者。令彼鹹知未病之治法,與當病之治法。庶不至或有臨產痛苦之事,與子女不育之憂也。又自古以來,慢驚風一症,十有九死,最為危險。而莊一夔先生所著之福幼編,依之以治,十有十生,誠幼科中最要之書。亦附於後,以期廣傳。因打四付紙型,以備後之欲作福利人者印刷焉。又產難之近因,前已言之。若論遠因,多由宿世現生殺業所致。倘女子於幼時,常念南無阿彌陀佛,與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自可消除宿現殺業。殺業消,則臨產自無作障令不生者,此亦治之於未病之先之一法也。其或未聞佛法,若至臨產,若不即生。當令產婦,並在旁料理之親屬,均以至誠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有宿世怨家,障不令生者,一聞菩薩名號,以菩薩威德神力,當即遠避,不敢作祟矣。有謂臨產裸露不淨,念菩薩名,或致褻瀆得罪,此系以凡夫情見,妄測菩薩心行者。不知此系性命相關之時,不得以平常了無病苦時論。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呼父母以求救援,父母聞之,當即往救。斷不至因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淨,而不肯救援也。吾一弟子,數年前在四川,至一友人家,聞婦人叫得傷心,因問何故。曰,婦生子已兩日生不下,恐命不能保。彼謂,急令產婦念觀世音聖號,汝於天井,焚香跪念,管保即生。其人即與婦說,又復自念,未久兒生,婦猶不知。及聞兒哭,方知已生。婦言,初欲生時,見一人以布兜其下體,故生不出。及念觀世音聖號,見其布已脫,故生出尚不知,聞哭方知已生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淨土法門,特為死時,及死後神超淨土所設。此書,乃為將生,及生已種種保護而設。普願仁人君子,展轉流通,俾家備一編,同致力於培德節慾。則此書所說,悉無所用。而前人流通,與善徵印施,及不慧提敘兩種關係之意,方可了無遺憾矣。


大藏經精品語音工程是由靈山慈善基金會鼎力支持的一公益項目。該項目由大藏經語音工程負責人李罕於2014年5月啟動,計劃歷時三十年將全部《欽賜龍藏》總計1669部、7245卷經文錄製完畢。

目前團隊有30餘位具備相關領域專業技能的師兄,正努力踐行公益,並且誠摯發心弘揚經典,為大眾服務,出品高品質有聲典籍。相信大藏經語音工程廣宣的如來法音,定能跨越時間和空間,利益無量眾生。

大藏經語音工程期待廣大師兄們的參與,並通過靈山慈善基金會,支持語音版大藏經語音工程的錄製工作!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靈山慈善基金」,支持大藏經精品語音工程,功德無量!福不唐捐!

相關焦點

  • 《印光法師文鈔》四續編下:065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
  • 《印光法師文鈔》四續編下:058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
  • 《印光法師文鈔》四續編下:021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
  • 《印光法師文鈔》四續編下:059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
  • 印光大師:外道的問題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92頁·復沈彌生居士書)14.汝最初學之周天大道,不但不是佛法,且不是老子之法。試觀老子道德經雲,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外道皆以長生不老,及成大羅神仙為事。若成大羅神仙,則便於玉帝座下稱臣,謂為榮無以加。不知玉帝尚在六道中,況於玉帝座下稱臣之人乎。
  • 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白話有聲書-01
    後來周孟由居士拜謁普陀山,於是祈求皈依我,臨走拿去幾篇廢稿,寄給徐蔚如居士,然後在北京排印出來,書名為《印光法師文鈔》。於是刺痛了很多高雅之士的眼目,更增添了我的慚愧心了,那一年是1918年。1919年他們又搜羅我若干篇文章,作為文鈔的續編,和初編一同排版印刷。1920年有數位弟子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印光法師文鈔》鉛印本,分作兩冊,並且留了板樣,1921春天正式出書。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 · 重排序
    在山日久,有以筆墨事見託者,絕不用印光名字。即自己有必須署名之文字,亦只隨便寫二字即已。以故二十年來,絕無人客過訪,及信札往來諸紛擾。民國啟元,高鶴年居士,紿去數篇文稿,登《佛學叢報》,不敢用印光名,以印光常稱常慚愧僧,故署名常慚。徐蔚如居士,及周孟由,謬為見賞,打聽三四年,了無知者。後孟由來山拜謁,遂祈歸依,持去數篇廢稿,寄於蔚如,乃於京師排印,名《印光法師文鈔》。
  • 印光法師對色慾的開示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三不可錄重刻序)【白話】當性慾非常強,難以自制的時候,只要把女陰觀想成毒蛇的口,如同陽物被毒蛇咬在口中一樣,就會心驚膽戰,毛骨悚然,這樣淫慾帶來的無邊熱惱,就會立即變得清涼了。這是克制淫慾的最簡便的方法。【原文】若偶起慾念,即想毒蛇吞己男根。(此法妙極。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01
    後來周孟由居士拜謁普陀山,於是祈求皈依我,臨走拿去幾篇廢稿,寄給徐蔚如居士,然後在北京排印出來,書名為《印光法師文鈔》。於是刺痛了很多高雅之士的眼目,更增添了我的慚愧心了,那一年是1918年。1919年他們又搜羅我若干篇文章,作為文鈔的續編,和初編一同排版印刷。1920年有數位弟子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印光法師文鈔》鉛印本,分作兩冊,並且留了板樣,1921春天正式出書。
  • 《印光法師文鈔》二增廣下:015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監製:何海洋總監製:李罕粵自世尊入滅,四依宏法。即高僧傳,傳燈錄,百餘卷書所載者,乃千萬分中之一二耳。近世以來,其有宿植德本,示生巨族。隻眼覷穿浮世界,一肩荷起大津梁。宴坐圓通道場,深入寶王三昧。總禪淨而同修,會宗教為一致。出廣長舌,宏演圓宗。垂平等臂,普接三根。即凡心以示佛心,統萬行而歸一行者。其唯我先法師,通公法師其人焉。師諱尋源,字通智,別號憶蓮沙門。俗姓阮,系揚州儀徵,中堂元公之幼子也。於道光二十二年癸卯,三月初八日未時示生。
  • 《印光法師文鈔》五三編上:026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
  • 印光法師:什麼是「敦倫」?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127頁 復神曉園居士書)每日推送以印光大師文鈔為主的精選淨土內容,若您修習淨土法門或對淨土法門感興趣,歡迎關注本公眾號。
  • 《印光法師文鈔》五三編上:023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
  • 學文鈔: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靈巖山篤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原文節選:如來自證之法,即一真法界,寂照圓融,不生不滅,非有非空之真如佛性也。此之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如誠法師譯
  • 《印光法師文鈔》五三編上:103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一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監製:何海洋總監製:李罕復志梵居士書一手書具悉。諦法師以靜權法師離觀宗,不能來滬講經。以研究弘法兩社,無人主持故也。白骨骷髏,曾於紅螺見過,其形畢肖。蓋百年前親王送夢東禪師者。若常觀之,則可以破我執而成淨業,幸甚。無要事不須來信,免得彼此紛煩。(三月十五日) 復志梵居士書三前林彤煒居士逝後,餘遂莘與光書,說其大略。光復書,恐彼說之庵,郵不能通,因寄與汝四嬸慧淵,令其代轉。
  • 重溫印祖言教,具足正知正見 | 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紀念
    續編卷上·與張靜江居士書——《印光法師文鈔》·致包師賢書祈詳觀文鈔,嘉言錄,則一切自利利他之法,皆可悉知矣。——《印光法師文鈔》· 復時若居士書四敦倫盡份
  • 印光法師文鈔|關於無所為而為善,乃大聖人之身分的開示
    今有去年與顧顯微居士書(已載文鈔正編卷二),之江報館印出寄來者,以祈覽而取笑耳。此系顧君友人潘承鍔君(二皆蘇州人。顧為寧波黃道尹之西賓,皈依諦閒法師),與顧甚厚。顧勸之念佛,彼致書反難,謂不能生信,更為滋疑。顧以其書寄光,令闢駁之。光將書寄去,謂宜勿投。顧即致書雲,弟言不能生兄之信,斷兄之疑。
  • 印光法師:修行不可以求速成
    ——《印光法師文鈔》·復吳思謙書白話譯文:你想要我讓你圓覺妙心,廓然開悟(此心乃佛所證之心),寂光真境(此境乃佛所居之境),常得現前,蓮池大師的發願文裡雖有這些境界的話,可你千萬不可發痴,想即刻就得到。如果想即刻得到,必定會著魔發狂,佛也不能救你了。
  • 認識佛醫:道友間如何探病慰問,印光大師問疾三法師
    (四)能調理湯藥等事。(五)能為病人說法,令其歡喜,並使自己的善法亦有所增益。道友是佛法修行上的同行法侶,探病慰問生病的道友,是應有之義。印光大師是如何做的?從《文鈔》中對諦閒法師、弘一法師、顯蔭法師的問疾書中,我們或可一窺其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