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三國志曹操傳憑藉出色的劇情和遊戲性能,被無數玩家奉為神作,直到20多年後的今天,曹操傳依然是不少玩家心心念念的遊戲,許多懷舊的老玩家有事沒事都會重溫一下曹操傳,再次體驗一下當初的那份感動
而曹操傳中的人物培養是最受玩家們喜愛的,每個玩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最強陣容,而所有人物培養也被研究得相當透徹,其中關於夏侯惇和張遼這兩位我方的騎兵部隊到底誰強誰弱是有一定爭論的,今天就來解析一下,夏侯惇和張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騎兵一哥
在曹操陣營中,夏侯惇的戰績並不出色,甚至擁有常敗將軍的稱號,加上三國演義中對魏將並不公平的描寫,夏侯惇成了空有其名的將領,拔箭吞睛的豪氣是夏侯惇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接下來就是博望坡的兵敗如山倒,後來的戰場上夏侯惇基本就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戰績。至此,夏侯惇轉戰後勤內政,在坐鎮後方的日子裡取得相當優秀的成績,讓當地百姓獲益良多
一生中先後效力了四位主公,丁原董卓手下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在呂布帳下開始發光發熱,呂布死後,張遼投降曹操,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深受曹操信任喜愛,合肥之戰的驕人戰績讓張遼的名聲響徹江東,當地小孩只要哭泣,大人常常用張遼來嚇唬小孩,孩子聽到張遼來了後馬上停止哭泣,而「張遼止啼」的典故由此而來
在曹操傳中,夏侯惇從第二關開始就加入曹操軍,出色的基礎屬性讓夏侯惇無需培養就可以直接成型
剛加入的夏侯惇3級,基礎屬性為:武力98,統率82,智力64,敏捷90,運氣66
騎兵成長為:攻擊S,防禦A,精神B,爆發B,士氣B,夏侯惇天生爆發提檔,在騎兵部隊中除了敵方的呂布,就只有夏侯惇有這待遇,爆發提檔帶來的收益就是連擊率和格擋率,讓夏侯惇在有高輸出的同時,生存力也大大提高
3級的夏侯惇攻擊61,精神38,防禦50,爆發54,士氣39,這裡的具體數字是扣掉裝備帶來的加成,所以和圖片中的有一點偏差
張遼加入曹操軍比較遲,而且需要一定的技術壓級才能讓張遼加入時只有3級
張遼加入時基礎屬性為:武力92,統率84,智力86,敏捷78,運氣94
天生的士氣提檔,讓張遼在戰場上打出致命一擊的機率比較高,並且能防止敵方的致命一擊,這一點雖然沒有辦法和敏捷提檔比,但是也聊勝於無
3級的張遼攻擊54,精神47,防禦48,爆發43,士氣53
這裡來對比一下夏侯惇和張遼的3級能力值,攻擊力方面夏侯惇高出張遼7點,精神方面張遼高出夏侯惇9點,防禦夏侯惇高出張遼2點,爆發夏侯惇高出張遼11點,士氣張遼高出夏侯惇14點。綜合數據看起來張遼比夏侯惇多出了3點
再來看看夏侯惇滿級的能力值,攻擊249,精神132,防禦191,爆發195,士氣133,這裡可以看出夏侯惇的精神和士氣屬於非常低的數值,但是裝備上玉璽後,完全可以彌補士氣低下帶來的絕大部分不足,連擊加上致命一擊,讓夏侯惇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張遼滿級的能力值為:攻擊242,精神141,防禦189,爆發137,士氣194,精神和爆發的能力值明顯低下,但是並沒有裝備可以彌補爆發上的不足,所以張遼這一點上差距夏侯惇就非常大了,對敵方的後排威脅遠遠不如夏侯惇
這些屬性是在完全沒有吃果子的情況下統計的,所以說如果不練果,夏侯惇的能力完爆張遼,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再來說說練果,因為夏侯惇的智力才64,基本上就不考慮讓他的精神成長提檔,如果想讓精神提檔的話,需要消耗13個智力果,花費比較大。這裡就只需要考慮讓夏侯惇的士氣提檔,士氣對應的屬性為運氣,而夏侯惇的運氣也只有66點,想讓士氣成長提檔需要12個運氣果,同樣花費很大,但是為了培養出完美的夏侯惇,這些花費還是有必要的。當運氣吃果吃到90以後,滿級的夏侯惇士氣為192點,比原來多出59點,這樣夏侯惇除了精神,各方面都非常強了
張遼練果對比夏侯惇的花費,就節約了很多,並且張遼天生86的智力讓他只需要兩個智力果就可以實現精神成長提檔,這一點是夏侯惇永遠也比不上的,78的敏捷需要吃6個敏捷果讓數值達到90,實現爆發成長的提檔。當精神和爆發提檔後,滿級的張遼精神力變成190,比沒有提檔前高出了49點。爆發為190,比沒有提檔前高出了53點,這樣看張遼的能力值,各方面都沒有缺陷
難點就在於前期需要花費大力氣去壓級,讓張遼加入時只有3級,眾所周知,曹操傳中壓級壓得越厲害,當屬性成長提檔後帶來的收益才會越高,如果不壓級,即使屬性成長提檔也帶來不了多大的收益
最後來總結一下,如果不練果的話,那麼夏侯惇就是曹操軍中的騎兵一哥,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反對,而沒有壓級練果的張遼非常普通,更不要說去和夏侯惇對比了,沒有太大的可比性
如果壓級練果,張遼在攻擊,防禦和爆發上會比夏侯惇少幾點數值,但是精神上張遼就完全碾壓夏侯惇,這一點讓張遼根本就不用怕對面的法師,對敵方後排的威脅更大。所以如果收到3級的張遼,那麼培養後張遼將成為曹操軍中新的騎兵一哥。
對於夏侯惇和張遼誰才是我方最強騎兵的爭論,希望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讓爭論話題結束
如果你對於曹操傳還有什麼看法或者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