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作戰勇猛,為人忠義,關羽為何沒有請求曹操刀下留人

2020-11-17 騰訊網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中,有一個這樣的情節:下邳之戰結束後,呂布、陳宮、張遼、高順等人被押到了白門樓。呂布連聲求饒,陳宮和高順慷慨赴死,張遼怒罵曹操。對於呂布、陳宮和高順即將面臨的結局,關羽一言不發,唯獨當曹操下令將張遼處死時,關羽突然跪在曹操面前說道:「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這番話終於保住了張遼的性命。

關羽為何要請求曹操放過張遼呢?按照小說的說法,關羽對張遼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一位忠義之士,只是命運多舛才不得不依附呂布,故此出言請求。不過,這畢竟是小說之言,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那麼,曹操為何處死呂布、高順和陳宮而唯獨放過了張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曹操與呂布之間爆發的徐州之戰開始說起。

據《三國志》相關傳記記載,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漢末中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的衝突一觸即發。為了消除後顧之憂,曹操發動徐州之戰,與盤踞在徐州的呂布集團發動致命一擊。這場戰役的進展非常順利,曹操僅用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將呂布圍困在下邳。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陣前倒戈,將呂布、陳宮和高順生擒活捉,曹操順利進入下邳,將呂布、陳宮和高順三人處死。至此,徐州之戰宣告結束。

從史料的記載來看,下邳城破時,張遼並不在下邳城中。那麼,當時的張遼身在何處呢?《三國志 張遼傳》載:「(張遼)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這裡提到的「魯」,指的是魯國,是徐州所轄六個郡國之一,位於下邳的北部,距離徐州之戰的主戰場較遠。同時,該傳中還有一段關鍵的記載提到:「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

這段記載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張遼投降是在下邳被破之後,二是張遼並非在戰場上被俘,二是主動投降曹操的。從曹操一生的經歷來看,對待降將的態度非常寬容,絕大多數人都會被委以一定的官職並留在軍中效力。因此,張遼之所以能活命,與關羽毫無關係,完全是因為張遼主動投降並得到曹操的赦免所致。

眾所周知,除了張遼之外,在呂布軍中還有名叫高順的名將。高順不僅戰績非常出色,麾下的陷陣營名滿天下,同時與關羽有一個非常類似的性格特點:為人忠義。不過,高順的命運卻遠遠不如張遼那麼幸運,他與呂布一起在白門樓喪命。那麼,為何關羽不向曹操求情保住高順的性命呢?答案只有九個字:不能求情、求情也沒用。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高順與曹操的心腹夏侯惇有血海深仇。

據《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獻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曾經派遣夏侯惇協助劉備對抗呂布,呂布隨即命高順率部發動進攻。在這場戰鬥中,不僅劉備被擊潰,夏侯惇也失去了左眼。如此深仇大恨,曹操豈能不知?因此,當高順被俘後的命運可想而知。作為當年曾經與夏侯惇並肩作戰的關羽而言,對於高順與夏侯惇的恩怨是一清二楚的,又怎麼會為高順求情呢?即便求情,也不會得到曹操的採納,置身事外、一言不發才是關羽的最佳選擇。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關羽為何投降曹操
    關羽,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人物,更因為其對於劉備的忠誠,而被後世奉為神明,是忠誠和信義的歷史代表人物。但是,在關羽的一生中,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是:他曾經短暫投降劉備的敵人曹操,成為其忠誠的一個疑點。關羽難道不能像陳宮、高順、沮授那樣寧死不屈,至死不投降嗎?關羽至少也可以像同時的張飛那樣,突圍到某個山區隱藏起來。可是他為什麼選擇投降曹操呢?
  • 曹操都錯失過哪些蓋世奇才?
    曹操想起自己攻打徐州之際,呂布不光偷襲兗州和濮陽,還數次打敗曹操,險一險就被呂布殺了。這種人不能留。於是曹操殺了呂布。曹操殺呂布,有貌似中了劉備「奸計」之嫌!高順:呂布手下「八健將」之首。後來歸順曹操的「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當時還是高順的副將。可見高順的作戰能力有多強、地位有多高!
  • 被埋沒的名將——陷陣營統帥高順
    但有戰事的時候,呂布也離不了高順,還讓他指揮他原來的部隊去作戰,而平日,這些部隊歸魏續統領。即便如此,高順從跟隨呂布,到為呂布赴義,始終沒有恨意怨言。《三國演義》上說,高順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問他:「汝有何言?」高順默然不語。然後曹操縊殺了高順。這段描寫很光彩照人,高順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語」中得到了升華。
  •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地位高於張遼等八健將,為何僅僅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
    而高順的位置有在這八人之上。我們知道,張遼後來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首,在逍遙津八百破十萬,打得東吳從孫權以下聞風喪膽。而高順的位置又在張遼之上,那為何在徐州之戰中,與夏侯惇單挑,交戰四五十合就抵敵不住,敗下陣來呢?這裡主要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是夏侯惇的武勇出眾。在曹操的部下中,最得到曹操信任的將軍就是夏侯惇。在曹操剛起兵的時候,夏侯惇就投身曹操的手下。
  • 高順的堅持:時間才是最好的良藥
    三國第一忠義勇將:高順      話說呂布殺了董卓,剎那間愁雲慘澹的洛陽重新淋浴在太陽的光輝之中,遙遙欲墜的東漢王朝有了那麼幾天難得的平靜。     呂布雖知道高順忠於自己,但他並沒有重用高順,並且因郝萌之反更加疏遠高順,奪其兵權給內外之親魏續,只在戰時歸還,派他去最危險的地方作戰。
  • 呂布敗亡,為何曹操收降了張遼、臧霸,但卻殺掉能力最強的高順?
    呂布兵敗,曹操收降了張遼和臧霸,卻殺了高順有兩方面的原因:1、張遼和臧霸雖然是呂布屬下,但他們和呂布之間的關係類似合作,有自己獨立勢力
  • 關羽若投靠曹操,在曹營能排第幾,看郭嘉程昱是如何評價的
    很多人不理解曹操為什麼要這樣說,關羽在下邳被曹操俘虜,為了活命,暫時投降了曹操,但是關羽欠曹操一條命,因為之前雙方是敵人,曹操沒有殺關羽,關羽為了報答曹操,所以在白馬之戰斬顏良,為曹操立下大功,然後關羽選擇把曹操賞賜給他的所有財物封存起來還給曹操,然後離開曹操投靠劉備。
  • 虎牢關外,若呂布帶高順、張遼,大戰劉關張三兄弟,結果如何?
    高順是呂布手下的第一大將,而張遼是八將之一,雖然當時名不見經傳,但從後期的表現來看,卻並沒有高順的才能。要是呂布帶著高順、張遼二人,大戰劉關張三兄弟,他們三個還能活下去嗎?第一個問題,呂布和劉關張三兄弟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比較小的,而張遼和高順之間的差距能不能縮小,還得看二人的實力。下一步,我們將了解兩人的能力,特別是在單挑方面,張遼和高順都有哪些成就。
  • 消滅呂布後,曹操為何收降了張遼和臧霸,卻單單把高順殺了?
    但這三人和呂布之間的關係有很大差別,其中高順和呂布的關係最緊密,張遼屬於半獨立狀態,臧霸則自成一派,所以曹操對他們會「區別對待」,殺掉高順而降服張遼、臧霸。先來說臧霸嚴格意義上說,臧霸並不是呂布的部下,他屬於「泰山賊寇」,自成一派,是一股獨立的勢力。臧霸是典型的山東大漢,勇武豪爽。
  • 關羽以忠義出名,而他這三位手下較之於關羽,忠義之舉毫不遜色!
    俗話說的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什麼樣的主公便有什麼樣的手下,誠如關羽及其手下。關羽一生以「忠義」二字聞名於世,被後世王朝君主所推崇。《三國演義》小說裡關羽更是被稱為《三國演義》「三絕」之一。關羽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自桃園三結義以來,關羽對劉備可謂是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在面對曹操百般器重,百般的喜愛,在得知劉備消息,關羽便報恩還於曹操恩情後不惜高官厚祿的誘惑而千裡走單騎,護送二位嫂夫人尋兄而去。
  • 當年如果孫權不殺害關羽將他送給曹操,曹操又會怎樣對待關羽呢?
    並且還多次擊退了曹操派出的援兵,從中也可以看出關羽十分的勇猛。隨後東吳孫權看到關羽現在越來越強大,便偷偷的將之前籤過的盟約撕毀,從中也可以看出是一個小人。最後還派一員大將呂蒙白衣渡江,命令他在後面偷襲荊州最終將其攻下並將關羽俘虜。但是對於關羽來說,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孫權會做出這一決定。面對小人得志的孫權他是概不投降,最終孫權將其殘忍的殺害了,這也是關於最終意思的原因。
  • 三國歷史:為什麼曹操非常喜歡關羽,關羽有什麼過人之處
    我們都知道曹操一度想得到關羽,而關羽是劉備的二弟,算是自己的敵人,而關羽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曹操愛不釋手呢?第一:關羽忠義無雙世間罕見。我們都知道關羽曾經暫居曹操帳下,與曹操約定:一旦有兄長的下落,無論天涯海角都要去尋他!
  • 杜夫人:同時被曹操和關羽喜歡上的絕色女子
    我今天要說的這位杜夫人就是三國時期的一位絕色女子,更重要的是她被曹操和關羽這兩個風雲人物同時迷戀,關羽甚至因為她而打算獵殺曹操。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女子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能夠讓以「忠義」著稱的武聖關羽動情呢?
  • 中國歷史上最忠義的人物,關羽上榜,最忠義的是他!
    中國歷史上最忠義的人物,關羽上榜,最忠義的是他 !關羽上榜,幾千年以來關羽都是「忠義」的化身同時也被譽為「武聖」,忠義兩全,很多人結拜或者電視上黑社會團體都會敬奉他。《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
  • 忠義仁勇的武將關羽,被小說神化了,真實的他其實是這樣的
    但也不能完全否認關羽的作用。關羽給後人最大的啟示就是忠義,他是一個極盡忠義之人,對待劉備忠貞不二,關羽在被曹操虜去之後,曹操一直想留住關羽,好吃好喝伺候著,該賞的賞,該賜的賜,但都留不住關羽的人,最後的關羽更是」過五關,斬六將「揚長而去。
  • 呂布手下有3大名將,曹操收了張遼和臧霸,斬了最厲害的高順
    呂布被處決了,他的勢力自然也被曹操接收了,他手下原有3大名將,曹操收了其中的張遼和臧霸,但卻斬了最厲害的高順,愛才如命的曹操,為何沒一併收了高順,反而要了他的性命呢?我們一起來看。呂布很顯然並不是明主,儘管張遼一直恪盡職守的跟隨呂布南徵北戰,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可是呂布只是一個勇猛的武將,當勢力頭領太過傲慢,這就導致張遼逐漸和呂布離心,所以後期的張遼雖名義上和呂布是從屬關係,但他卻有自己的小勢力。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中指出:
  • 三國名將關羽,與宜昌有著怎樣的淵源,忠義仁勇信將永留世間
    關羽終日跟隨劉備,不畏艱險,八方徵戰,神勇威武,銳不可擋。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東漢建安五年,劉備偷襲徐州,關羽上演了「賺城殺車胄」的好戲。後曹操東徵,導致劉備投於袁紹。曹操活捉關羽後,任命關羽為偏將軍,讓他享受極大的禮遇。到了建安六年,袁紹派大將軍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讓張遼和關羽迎戰對峙。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六將中誰更厲害一些?
    關羽因其忠義無雙,勇冠三軍,為後人傳頌。其讀春秋識大義,桃園三結義後,便對劉備中心耿耿,不願同生但願同死。無論劉備身處怎樣的絕境,關羽都不曾相棄。而最能表現關羽忠勇的,要數過五關斬六將,因為當時劉備屈身與袁紹,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讓關羽掛印封金,受封漢壽亭侯。
  • 曹操收張遼,劉備觀察三次,第一眼第二眼第三眼分別什麼意思?
    劉備有沒有看張遼三眼我不知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張遼破口大罵曹操之前,劉備是看不到他的。下邳城中,侯成、宋憲趁著呂布休息時把他綁了,把方天畫戟扔到城下,開了城門讓曹軍進城,而此時:高順、張遼在西門駐守,因為水淹下邳而逃脫不得,被曹兵擒獲,陳宮奔往南門突圍,被徐晃捕獲。
  • 呂布手下8位猛將,其中4位最終投降曹操,最厲害的那位不屈而死
    在他的麾下,有高順、張遼等8位能徵善戰的猛將,後世稱之為「八健將」。那麼,這8位猛將都有哪些過人之處?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高順,漢末并州人,呂布手下頭號驍將,以頭腦冷靜、作戰勇猛著稱。據正史記載,高順指揮著一支僅有700餘人的特種部隊,以擅打硬仗、作戰高效而聞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攻陷敵營,由此獲得「陷陳營」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