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錯失的蓋世奇才還真不少。
特別是以下幾位,本來都有機會為曹操效力,結果不是被曹操所殺,就是曹操的所作所為,逼的這些蓋世奇才另投他人(主要還都投了劉備!)。
曹操錯失的蓋世奇才:
呂布:三國裡排名第一的武將。呂布在下邳被曹操活捉以後,明確表示願意投降曹操。曹操猶豫不決,就問劉備。劉備說,呂布反覆無常之人,他連自己的乾爹丁原和董卓都敢殺,沒有任何信譽可言。現在屬於走投無路才投降曹丞相,其心當誅!
曹操想起自己攻打徐州之際,呂布不光偷襲兗州和濮陽,還數次打敗曹操,險一險就被呂布殺了。這種人不能留。於是曹操殺了呂布。
曹操殺呂布,有貌似中了劉備「奸計」之嫌!
高順:呂布手下「八健將」之首。後來歸順曹操的「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當時還是高順的副將。可見高順的作戰能力有多強、地位有多高!高順曾大敗劉備手下的猛將張飛和關羽,也擊敗過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惇。威名僅次於呂布。
曹操殺了呂布以後,知道高順勇猛、忠義,就想招降高順。沒想到高順一直默不作聲。曹操明白高順寧死不降,無奈殺了高順。
其實曹操完全可以先暫時關押高順,或者等張遼投降曹操後,讓張遼勸說高順,未必不能成功。曹操沒有能招降高順,實在是有點可惜。
陳宮:東漢末年著名謀士。輔助呂布期間,多次出謀劃策打敗曹操。怎奈呂布剛愎自用,重色好酒,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呂布被殺後,陳宮也被曹操所殺。陳宮最早是跟隨曹操的心腹謀士,早期為曹操建言獻策,頗有功勞。
因為曹操殺了兗州大名士邊讓,而且還因為父親一家在徐州被害,屠殺了十餘萬無辜的徐州百姓。陳宮感覺曹操反覆無常,嗜血殘暴。於是,陳宮投靠了缺少謀士的呂布。
呂布被殺,曹操還想勸降陳宮。怎奈陳宮跟高順一樣,一心求死。曹操忍痛殺了陳宮。不過,曹操遵守了對陳宮的陳諾,善待陳宮家小。陳宮足智多謀,曹操錯過,確實很可惜!
關羽:東漢末年的「萬人敵」。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打敗徐州的劉備後,關羽投降了曹操。其實曹操還是有機會留住關羽的。曹操因為欣賞和敬佩關羽的忠義,忍痛放了關羽一馬。如果曹操強留關羽,關羽根本走不出曹操的地盤。
諸葛亮:外號「伏龍」的諸葛亮,惜才愛才的曹操曾派人請過。只不過從後來劉備三請諸葛亮的艱難程度來看,曹操請諸葛亮的誠意不夠。這是其一。還有就是劉備當時奇缺謀士,所以第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時,劉備聲淚俱下。劉備的真心實意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這才跟著劉備出的山。反觀那時候的曹操,郭嘉還在,謀士如雲,多一個少一個諸葛亮影響不大,所以曹操的誠意不夠。而且,諸葛亮立志要做管仲、樂毅,在曹操那邊很難實現,在劉備這裡很容易實現。
還有一個原因,讓諸葛亮最終選擇的劉備。因為他的哥哥諸葛瑾在孫權那裡效力,族弟諸葛誕家族在曹操那裡,所以,從投資學的角度來看,雞蛋放在三個籃子裡,比放在兩個或者一個籃子裡要安全的多。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諸葛三兄弟在魏蜀吳三國都做到權傾朝野的大臣!
劉巴:荊州名士。曹操南下時,劉巴主動北上迎接曹操。曹操很欣賞劉巴的才華,任命劉巴為丞相掾,負責招降零陵、長沙、桂陽三郡。
劉巴欣然領命。可惜正當劉巴忙於招降三郡之際,曹操卻兵敗赤壁,劉備趁機佔領了長沙等四郡。劉巴北上之路被斷後,逃往交州。
劉巴與曹操斷絕聯繫後,又依附了益州劉璋。劉備入川打敗劉璋後,劉巴歸降了劉備,與諸葛亮一起管理軍國大事。劉巴表現出了卓越的謀略和政治才能。諸葛亮誇獎劉巴運籌帷幄的能力遠勝自己!
張飛好結交士大夫,多次登門拜訪劉巴。劉巴不耐其煩,不願意見張飛。可是禁不住張飛的死纏爛打,劉巴最後也就無可奈何,只得與張飛見面。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劉巴的才華確實是聞名遐邇,絕非浪得虛名。
張松:益州劉璋手下別駕。雖然身材短小、相貌醜陋、性格放蕩不羈,但卻是一個過目不忘、心懷謀略的奇才、怪才!張松本來心儀曹操,極力勸說劉璋投靠曹操。於是劉璋就派張松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出使許都。張松想著投靠曹操後,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可惜曹操看到張松不僅長相醜陋不堪,而且說話毫無遮攔,不屬於曹操喜歡的類型。就如同孫權看龐統一樣。曹操就把張松轟了出去!
張松懷揣著西川地理圖,一怒之下,改道荊州,直接投靠了劉備,把地理圖作為見面禮,獻給了劉備!
回到益州,張松極力勸說劉璋斷絕與曹操的關係,說曹操太壞。又聯合好友法正、孟達等說劉備為人仁德,可以請劉備入川對抗漢中的張魯。最後劉備入川後,攻佔了益州。但是,在劉備打下成都之前,張松與劉備串通的陰謀被張松的哥哥張肅發現,向劉璋實名舉報後,劉璋盛怒之下殺了張松。
如果曹操當時接納了張松,張松肯定誓死跟隨曹操。那麼三國的局面就會大不一樣。
法正:原為劉璋的部屬。如果劉璋投靠曹操,張松也被曹操重用的話,法正也會被曹操所用。結果被劉備所用,良謀頻出!法正善奇謀,是幫助劉備奪益州和漢中的大功臣。曹操失去漢中後,感慨自己沒有擁有法正而後悔不已,說「自己網盡天下奇才,怎麼偏偏沒有把法正招入麾下,實在是可惜之至!」
曹操這也怪不了別人,只能怪他自己。當初張松投靠曹操的時候,哪怕為了益州的劉巴和法正等人才,曹操也應該重用張松。如果那樣的話,最後的結果也不會變成後來的樣子。
張任:劉璋手下一員文武雙全的大將,其實力毋庸置疑。龐統就是被張任在落鳳坡用計射殺。如果劉璋投靠了曹操,張任勢必也會隨著劉璋一起投降。張任的軍事才能絲毫不亞於黃忠和魏延。
總結:曹操赤壁之戰前,鮮有大的敗仗。但是隨著荊州劉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就得到荊州,讓曹操開始膨脹起來,驕傲自滿,一意孤行,濫殺無辜也多了起來。敗仗也就接踵而至!赤壁之戰,曹操鎩羽而歸。漢中之戰,曹操損兵折將:族弟夏侯淵被殺,王平也被逼的投降了劉備。曹操殺楊修,殺華佗等濫殺無辜。曹操自己稱魏王,加九錫,走上了一條謀權篡位的道路。雖說曹操本人沒有改朝換代稱帝,也是因為他感覺自己時日不多,稱不稱帝亦然無所謂。這跟司馬懿如出一轍。但是,曹操一死,曹丕接班後,立馬就逼迫漢獻帝禪位給自己,建立了魏國!所以說,後期曹操犯的錯誤很多,導致了像諸葛亮、張松、法正、劉巴等奇才失之交臂。而這些奇才又全部去幫了劉備。這一消一漲,差別巨大。要不然,哪有劉備的三分天下?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