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舞者弄哭了4次,尹昉的《熵》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2021-01-10 澎湃新聞

因為想看尹昉的《熵》,有人專門坐高鐵從外地趕來上海,還有人親手做了一本尹昉舞蹈合集畫冊,送他並祝他生日快樂。

有人因為電影《藍色骨頭》《紅海行動》《少年的你》認識尹昉,也有人因為電視劇《新世界》認識尹昉,但其實在現代舞界,他早已打出一片天地,積累了一批追隨多年的粉絲。舞蹈才是34歲的尹昉最熟悉的打開方式。

疫情期間,尹昉的工作節奏慢了下來,老友謝欣向他拋出橄欖枝,邀他為謝欣舞蹈劇場編一部新作,於是有了8月26日晚《熵》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試演。

《熵》演出照新作明年才會正式首演。雖然是試演,從音樂、編舞到燈光、舞美、服裝,《熵》都是一部有個人思考、有審美保證的作品。「當若干具陌生的身體擺在我面前,作為一個編舞,我要用來做什麼呢?我近些年創作會有這樣一個視角:先把身體當作一個材料,我會制定一套規則,舞者必須按照我的規則來運動。」

在這些規則和限制下面,尹昉會讓舞者們去構建自己的身體秩序,和彼此之間的身體秩序。

而另一方面,身體本身也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識,「當『人』置身於『身體』中,就產生了有趣的對話——就好像你在乘坐自己的身體,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衝突和對抗,產生能量的增加和消耗,很像『熵』的概念。」

排練一段時間後,尹昉偶然看到了「熵」,也不認識,查了查發現這是一個物理概念,和他的排練過程、他的創作理念很像,乾脆用它來命名。

排練時,尹昉幾乎都不放音樂。試演前一個星期,他才把音樂找全,進了劇場,才真正開始合音樂。

「之前都是排素材,很多舞段的連接,包括這一段是在幹嘛、這一段怎麼接到下一段,都是進到劇場才開始談,所以會給他們很多信息和壓力。」尹昉坦承,最後的排練和合成非常倉促,給了舞者很多壓力,結果卻讓他驚喜。

《熵》排練「有一些關節上的、結構上的運行,我需要時間去適應,我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找這個東西。」尋找的過程中,舞者樊小芸忍不住哭了4次。和樊小芸困難重重的尋找不一樣,舞者舒耀輝感覺自己挺輕鬆的,直到有一天在家看視頻,才發現他自認為對的東西,好像都錯了,「後面我就一點一點找,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對)。」

舞者馬思源坦言,尹昉的新作不太容易消化,特別費腦子,「我反應比較慢,不能第一時間就達到編導想要的東西,也是通過這次排練,認識到自己身體上的一些問題。」

舞雖不好跳,舞者們對尹昉的印象都很不錯,女孩們甚至親稱他「昉昉哥哥」,集體誇讚他耐心好、脾氣好。

「排練的時候,昉哥真的超級超級有耐心。以前,我認為的重心只有腳下,後來因為他才知道,重心可以到膝蓋、到後背。」舞者唐嬰說。

舞者王琦之覺得尹昉身上有一種「不引人注目的迷人」,「他沒有很想讓你看他,但你就是很想看他。他的排練節奏特別慢,他不是一個獨裁者,他會給你很多空間,不會push你,所以特別慢。」

一位熟悉尹昉、遠道而來的觀眾感覺,不管是背景音樂還是動作元素,《熵》都和他過去的《混沌》有相似性,是不是一個升級版?

「其實我只會這麼編舞(笑)。一個創作者在一個階段可能只會這樣,你會看到相似的動作,因為他制定身體的規則差不多,你會聽到相似的音樂,因為都在他的審美範疇裡。」

尹昉自認為,《熵》於他而言已經是很大的突破,「我沒有編過節奏這麼快的舞蹈,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快的編舞。」

《熵》演後談「我特別欣賞尹昉,在舞蹈和身體上,他有獨特的思考和智慧。在跨界的路上,他對舞蹈的心一直在流動。」謝欣和7位舞者上臺合演了《熵》。以編舞、排練老師、藝術總監的身份工作多年,她感慨,「我好久沒有在臺上這樣全身心地去完成一個作品,特別開心。」

尹昉和謝欣是十年老友,她剛來北京就認識了。但彼此真正熟悉和了解,是在2015年中國舞蹈家協會的「培青計劃」,兩人都成功拿到委約,尹昉創作了《鬥拱》,謝欣交出了《一撇一捺》,那是兩人第一次做整臺的長作品。

《熵》同樣來自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的委約,謝欣伸出手後,尹昉很快就答應了。

「謝欣是我見過最有能量的一個舞者,她的能量是沒有盡頭的,而且她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積攢能量,去開發能量。這個能量是能夠感染到很多人的,包括她身邊的人、她合作的人、她的舞者,還有觀眾。」尹昉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電影《信條》描摹「逆熵」,現代舞演繹《熵》,科學激發藝術創作靈感
    而上海舞臺近日也出現了一臺現代舞《熵》,由演員、舞者尹昉編導,謝欣舞蹈劇場全新演繹。科學理論屢屢激發藝術創作的靈感,不斷在銀幕、文學、舞臺、歌壇碰撞出智慧的「連鎖閃電」。其實,舞者尹昉在現代舞界早已是響噹噹的名號,2008年尹昉加入北京當代芭蕾舞團,開始職業舞者生涯;2012年成為自由藝術家,從事更多獨立創作和跨界合作,作品《褪》曾入圍漢諾瓦國際編舞大賽。2014年10月,尹昉憑藉其獨特的氣質,出演崔健導演的《藍色骨頭》男主角鍾華,首次跨入大銀幕。
  • 電影《信條》描摹「逆熵」,現代舞演繹《熵》,科學激發藝術創作靈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新片《信條》,便是建立在「熵」的概念上,以「逆熵」理論展開奇妙的時空旅行。在諾蘭構建的「《信條》迷宮」中,子彈重回槍膛,破碎的玻璃瞬間恢復原狀,翻倒的汽車突然「鯉魚打挺」……奇思妙想與電影技術造就種種視覺奇觀,讓觀眾目眩神迷。而上海舞臺近日也出現了一臺現代舞《熵》,由演員、舞者尹昉編導,謝欣舞蹈劇場全新演繹。
  • 《熵》正式開搶,尹昉&謝欣空降直播間,2021全新力作重磅來襲!
    謝欣舞蹈劇場製作及演出,特邀尹昉編導,2021全新力作當代舞《熵》今天正式開票啦!,以舞蹈力量運轉無序世界《熵》是由尹昉編導,謝欣領銜謝欣舞蹈劇場演繹的全新作品。編導尹昉坦言:「《熵》的排演過程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漸進,是為了對抗『熵增』所進行的『熵減』行為。」在這部作品中,舞者的身體將被視作物理性材料,進而模擬人在各種關係場景中秩序的建立和變化;另一方面,它同時也是「身體」與「人」之間的博弈。到底是「身體」操控著「人」,還是「人」操控著「身體」?
  • 今晚18:30直播開票|《熵》正式開搶,尹昉&謝欣空降直播間,2021全新力作重磅來襲!
    謝欣舞蹈劇場製作及演出,特邀尹昉編導,2021全新力作當代舞《熵》今天正式開票啦!,以舞蹈力量運轉無序世界《熵》是由尹昉編導,謝欣領銜謝欣舞蹈劇場演繹的全新作品。編導尹昉坦言:「《熵》的排演過程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漸進,是為了對抗『熵增』所進行的『熵減』行為。」在這部作品中,舞者的身體將被視作物理性材料,進而模擬人在各種關係場景中秩序的建立和變化;另一方面,它同時也是「身體」與「人」之間的博弈。到底是「身體」操控著「人」,還是「人」操控著「身體」?
  • 與劉昊然合作的新片上映前,尹昉回歸劇場,「有種不引人注目的迷人」
    《熵》試演劇照舞者歸來《熵》由謝欣舞蹈團8位舞者演繹,尹昉坐在觀眾席裡,有一種想「上場」的衝動。今年5月,尹昉作為特邀跨界藝術家參加了謝欣舞蹈劇場的一場工作坊。謝欣邀請他為舞團編創新作,沒想到他當即答應:「行啊!」尹昉說,謝欣是他見過最有能量的舞者,「她的能量是沒有盡頭的,能夠感染到很多人,她的舞者、跟她合作的人,還有觀眾。」已經排了一段時間,作品才被命名為《熵》。「我也是偶然看到這個字——熵,我不認識的字。後來認識了這個概念,發現跟我排練過程的感受很像。」
  • 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九重奏》是一部怎樣的現代舞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實習生 劉麗寧像過山車,像布朗運動,像生命的輪迴,像行星之間的公轉和自轉,現代舞《九重奏》首演後,觀眾們給出來的感受五花八門,想像力讓人驚訝。《九重奏》是謝欣舞蹈劇場今年推出的最新作品,也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聯合委約作品,由謝欣領銜8位舞者,用身體譜寫一出「九重奏」。7月10日晚,《九重奏》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世界首演。
  • 「風暴」過後,這些「頂流」舞者們在思考什麼
    他們的話題熱度與舞藝「齊飛」,參演作品更是全國演出市場的「香餑餑」:《大飯店》《沙灣往事》《一撇一捺》等巡演日程已經排滿;《熵》《紅樓夢》等新作也計劃在今年首演。最熱門的當屬上個周末由青年舞蹈家黎星創作並主演的舞蹈劇場《大飯店》,五位《舞蹈風暴》選手亮相大寧劇院,以舞蹈刻畫人生百態,共同講述「羅生門」式荒誕、懸疑的故事。從業內「天花板」到熱搜「擔當」之後,這些舞者們能否冷靜地回歸劇場舞臺?
  • 專訪| 尹昉:演員,也是舞者,現在只想好好拍電影
    《路過未來》導演李睿珺(左)和尹昉在路演現場尹昉演《路過未來》的時候,還沒有《紅海行動》這回事,當時演員還只是他的副業,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個舞者,不是像章子怡、孫儷或者楊洋這樣學舞蹈出身的演員,而是擁有自己編導的作品在全球專業舞臺上展示的舞蹈藝術家。
  • 《一點就到家》男主角尹昉,和劉詩詩是青梅竹馬,舞者轉行當演員
    扶貧大電影《一點就到家》10月4號首日票房2630W,年輕女性觀眾遠遠大於男性觀眾,四線、三線城市佔比驚人,競爭激烈的國慶檔想要成為黑馬難度係數大。劉昊然、彭昱暢兩位新生代演員的受眾群一目了然,年輕女性觀眾是主流。
  • 臺現代舞領頭人林懷民:打坐是舞者的必修課
    ——臺灣最牛的現代舞《雲門舞集》的領頭人林懷民。 昨日中午,在下榻的酒店,記者見到了臺灣最牛的現代舞《雲門舞集》的領頭人林懷民。這位64歲的可愛老頭,無限感慨地定義《流浪者之歌》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他也笑呵呵地表示,《流浪者之歌》舞者絕對不賣弄技術,而是通過表演召喚觀眾,讓觀眾感知最內心的東西。
  • 徐天不簡單:芭蕾舞者出身,被崔健發掘出道
    2008年,尹昉受德國現代舞大師皮娜·鮑什的作品影響,重回舞臺,作為建團舞者加盟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蹈演員。此後,尹昉多次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舞蹈節目,還在2015年入選中國舞蹈家協會「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
  • 尹昉 我只知道未來的那個我在看著現在的我
    與舞者相比,尹昉更為大眾所知的身份是演員。2010年,24歲的他還是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一名職業舞者,偶然被崔健看中,在崔健自編自導的長片處女作《藍色骨頭》中出演地下搖滾歌手。四年後,電影上映,片約紛至沓來,尹昉成了《火鍋英雄》中的劫匪、《紅海行動》中的狙擊手觀察員、《路過未來》中的打工者……待播作品列表裡還有電影《少年的你》《第一爐香》和電視劇處女作《新世界》。
  • 金星眼中上海的謎與魅:當身著豔麗旗袍的舞者跳起現代舞
    9月4日、5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21演出季正式拉開帷幕之際,金星將帶著舞團經典作品《謎魅上海》重登熟悉的舞臺。這部2005年首演於柏林的作品,在上海的首次亮相正是在東藝。經過15年反覆打磨,《謎魅上海》散發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 胡沈員攜現代舞作品《流浪》與涪陵觀眾見面,講述「身體」故事
    11月4日,青年舞蹈藝術家胡沈員攜編導處女作現代舞作品《流浪》在涪陵大劇院與涪陵觀眾見面,暢談作品的創作歷程,講述關於「身體」的故事,並與大家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主創見面會上,胡沈員現代舞作品《流浪》的6位主要演員登上舞臺,與涪陵市民分享了該作品創作的初衷、各自對「流浪」的理解和詮釋、如何用「身體」講好故事,以及通過這部舞劇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等。
  • 現代舞尊重和欣賞每個生命的不同
    高豔津子 ◎中國藝術報:在您看來,和其他舞種相比,現代舞有怎樣的獨特性?《三更雨·願》是表達對輪迴的思考的一部作品。如果你再有一次生命,或再擁有一次機會,但你擁有的不是人的身體,而是花鳥魚蟲草,你怎樣去擁有和面對這樣的生命?這個作品就從這裡開始。 「輪迴」就是關於生命的時間,這是跟生命的時間有關的一部作品。創作《三更雨·願》 ,我想嘗試作品和真實的生命怎麼結合。
  • 「現代舞天花板」謝欣:想把一個大齡舞者的智慧分享給更多觀眾
    作為一位非常資深的,資歷已經是評委級別的舞者,謝欣這次回到舞臺和年輕選手同臺競技,她覺得比賽最好的狀態就是放鬆,然後留下對得起自己努力的作品。同時,她希望通過她的努力可以讓大家看到,在這個年紀的舞者,不一定要退出,生完孩子的舞者也不一定要退出,因為「女性的力量,加上舞者的力量可以帶來更多。」
  • 「現代舞天花板」謝欣:想把一個大齡舞者的智慧分享給更多觀眾
    在《舞蹈風暴2》第四期節目中,「現代舞天花板」謝欣正面撞上「中國古典舞標杆」華宵一,兩人1V1鬥舞,由觀眾和風暴鑑證官投票,二選一,輸了就要離開舞臺。 作為一位非常資深的,資歷已經是評委級別的舞者,謝欣這次回到舞臺和年輕選手同臺競技,她覺得比賽最好的狀態就是放鬆,然後留下對得起自己努力的作品。同時,她希望通過她的努力可以讓大家看到,在這個年紀的舞者,不一定要退出,生完孩子的舞者也不一定要退出,因為「女性的力量,加上舞者的力量可以帶來更多。」
  • 李響:「全滿貫舞者」是怎樣煉成的!
    李響成為《舞蹈風暴》中的「全滿貫舞者」,來之不易。為什麼說是來之不易?因為這是一檔神仙打架,王者BATTLE級別的綜藝節目。從選手方面來看,都是從各大專業院校舞團搜羅來的職業舞者。李響能拿下節目中的「全滿貫舞者」,不難想像他平時的訓練需要多刻苦。在「面對面鬥舞」首戰中,李響竟然用自己從未嘗試過的舞蹈《我和我》,與張引PK。結局也是出人意料,他拿下了晉級門票,贏得滿堂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