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蹈風暴2》第四期節目中,「現代舞天花板」謝欣正面撞上「中國古典舞標杆」華宵一,兩人1V1鬥舞,由觀眾和風暴鑑證官投票,二選一,輸了就要離開舞臺。而謝欣和華宵一,無論誰走,對觀眾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但幸好,因為鑑證官沈培藝行使了珍貴的復活權利,兩人都留下了。作為《舞蹈風暴2》大神級別的舞者之一,日前謝欣接受了本刊專訪,聊到舞蹈,聊到運動,聊到孩子,她都給出了真誠而深刻的自我思考。作為一名「用哲學方式思考的編舞者」,謝欣始終相信,「往外的是一個表現,但是往內的才是可以最終留下的。」
採寫_本刊記者 何海珠 實習生 鄭婧筠
圖片_受訪方提供
用「思想」起舞感受綜藝舞臺與劇場舞臺的不同
此前,謝欣大部分的演出都是在劇場完成的,但與劇場中特定時刻、單方面的輸出不同,在《舞蹈風暴》的舞臺上,謝欣感覺自己好像每一個面都需要打開,包括自己的後背、耳朵甚至是後腦勺,開始的時候她挺不適應的。但慢慢地,隨著對節目錄製節奏的適應,她開始感受到綜藝舞臺的難得之處,那就是有機會讓自己360度,每個面都像一個鏡子一樣,看到自己一個完整的表達。正如她在《舞蹈風暴》上的第一個作品《流痕》,謝欣表示演出前自己有些擔心,「因為時間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會觀察的一件事,再加上這是一支很安靜的舞,也許很多人領會不到這支舞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但在這個舞臺上,謝欣看到,其實觀眾們的心和身體都是張開的,體會著那一刻帶給他們的感受,這令謝欣感到挺意外的。
被問及為何首次亮相就帶來《流痕》這個作品,謝欣回應稱是想「通過舞者的身體帶來的那個意象讓觀眾回想起那個身體記得的感受,調動觀眾回到身體,回到一個非常真實的自我感受的世界。」謝欣始終相信,內在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她可以感受到這麼多內在帶給她的能量和感受,她也希望用最柔軟的方式分享給更多的人。對於在作品中展示的舞蹈技術,謝欣覺得舞蹈技術是衡量一個舞者的標準,可是當舞者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的階段,就會發現有非常強的自我長出來,「身體是有語言的,語言在技術的層面,實際上是讓技術為作品而服務的。」正是這般追求在作品中要有邏輯和情感輸出,富有真誠的感受和能量,謝欣也被譽為是用「思想」起舞的藝術家。
成為母親以後「女性加上舞者的力量可以帶來更多」
去年,謝欣的人生中又多了一重身份——母親。在家庭和事業的平衡上,謝欣跟很多媽媽一樣面臨著許多挑戰,但她覺得這兩者其實沒有完美,只有無悔,在她看來,當你選擇一個面的時候,你就要懂得另外一面,它可能這個時候不能同步,但未來,它會有另外的一個方式同步。謝欣生完寶寶之後,迅速地回到舞團,「我可能15天就回去,40天就斷奶,45天就去國外了」,現在,謝欣也只能留下早上和晚上的時間給自己的孩子。但是謝欣發現,當她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把一些時間留給寶寶的時候,兩人依然非常親近。而且,謝欣帶著寶寶一起給舞團排練的時候,她的小孩會在排練廳裡面玩,會在側臺看舞團演出,也會跟著一塊跳舞。所以,謝欣表示,「我覺得我工作的環境也給了她一個成長的環境。所以,雖然我有取捨,但是她其實是同步的。」
謝欣直言寶寶的到來給自己的舞蹈帶來了一些影響,剛生完孩子那會她連蹲下都會發抖,腰打過全麻以後就沒有了韌性,但在她看來孩子其實是有正負兩面的,「當我重新回到舞臺,回到排練廳,那個重建的過程,我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是虛弱,你就不懂得曾經或是未來可以有多麼的強壯。」第二階段的作品《原點》,講的就是謝欣當了媽媽以後感受到的能量,「當你孕育過生命,你會發現,原來生命的本源就在你的腹部,跳舞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腹部)有一股能量,然後讓這股能量是從心裡,從這裡(腹部),像一個太極的,我們說開和合,你有了一個出處,你也有了一個回到的最初的原點。」
作為一位非常資深的,資歷已經是評委級別的舞者,謝欣這次回到舞臺和年輕選手同臺競技,她覺得比賽最好的狀態就是放鬆,然後留下對得起自己努力的作品。同時,她希望通過她的努力可以讓大家看到,在這個年紀的舞者,不一定要退出,生完孩子的舞者也不一定要退出,因為「女性的力量,加上舞者的力量可以帶來更多。」
南都娛樂×謝欣
「我覺得熱淚盈眶是舞者的本身帶來的」
「就是一個大齡舞者的智慧吧」
南都娛樂:為什麼會選擇來到《舞蹈風暴》?
謝欣:第一季的時候他們想要邀請我來做編舞,當時也許覺得我的年齡太大了,但是第一季播出以後,他們在第二季的選擇上可能需要一些能夠帶來更多能量,然後有更多經驗的成熟舞者,所以他們就對我發出了非常非常真誠的邀請,也來找我很多次,對我說這個節目今年會非常非常的精彩,也得到了很多的關注,那我就把自己的這個,就是一個大齡舞者的智慧吧,在這裡分享給更多的觀眾,我覺得這也是非常非常幸運的,在這個年紀。
南都娛樂:那你參加了之後,覺得這個節目精彩的地方在哪裡?我覺得精彩得簡直超乎我的想像,我覺得我是一個對待工作非常理性的人,但是來到這,我覺得大家認識的非常理性工作的謝欣已經不停地在熱淚盈眶,對,它的精彩是真實,然後它的精彩是和你同時站上這個舞臺的人,它真的值得你非常用心地去對待它,和對待這個舞臺。
謝欣:
南都娛樂:你能否回憶起一個讓你感覺熱淚盈眶的瞬間?比如說我看到元元姐,譚元元老師,她在臺上跳她第一個作品《天鵝》的時候,就是當她展翅了,然後在移動的那個瞬間,她的後背展開的時候,仿佛你看到的是時間,仿佛你看到的是她這麼多年磨礪的每一分每一秒,然後她所有的閱歷不是任何一個年輕的舞者可以靠天賦得來的。你看到了很多的舞者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和她走上臺的那一刻,和她在排練廳的時候有多麼的不一樣,因為舞臺就是有魔力的地方。就那個光打起來的時候,她就會變成一個可以影響到所有人,然後屏住呼吸去看舞臺上面呈現的那個人和作品的地方。所以我覺得熱淚盈眶是舞者的本身帶來的,和這個舞臺帶給她的光芒。
謝欣:
南都娛樂:你會不會有擔心比如你的作品在綜藝上被放大之後,會有一些比如說像流量或粉絲,可能會打擾到你藝術向的一個氛圍?我覺得流量這個東西一定是正負兩面的,就是有人關注你就一定會有一些割捨,但是這中間我覺得更大的智慧是取捨和選擇。你可以用到流量去讓你的所有的傳達和作品去到一個更遠的,像一個漣漪一樣打到更遠的一個層面,不是自己跟自己玩。但是同時就是要有更加對得起觀眾的作品,你這個事情才不會是短暫的,才是一個起點可以帶來一個更遠的效益。因為謝欣舞蹈劇場一定要去到一個更遠的地方,而不只是靠流量。對於我們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謝欣:
南都娛樂:那你有沒有為這個節目在藝術上做出過一些取捨?它讓我糾結。對,比如在作品上的,特別是1分半或者45秒這樣一個作品的創作上,你會發現它比十分鐘二十分鐘要更困難。你要沒有廢話,就好像你寫一個長篇是很容易的,你把所有的詞都丟進去,但如果你只能用一句話來傳達你最想說的那個,你就反而需要回到自己本身,去問問自己到底想要說什麼,帶來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謝欣:
「肌肉不是拿來看的,
肌肉是拿來讓我們相信自己的」
南都娛樂:有很多人看了節目之後特別羨慕你的身材管理,在這些方面你有什麼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嗎?
謝欣:讓運動變成一個習慣和信仰。然後讓肌肉長出來的那個過程,然後慢慢地陪它一起成長的時候,其實我也變得內心更加強壯。我覺得肌肉不是拿來看的,肌肉是拿來讓我們相信自己的,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把每天的時間都去做一點點努力,它就會變得巨大的,我們都不知道它有多大的能力。
南都娛樂:現在你每天花在練舞室的時間會有多久?我們舞團的工作室是從早上的10點鐘開始,然後到6點半下班,然後我還會給自己留一個小時,我大概會8點鐘的時候回家,因為我的孩子差不多9點半就要睡覺了,所以我每天晚上會留一個小時的時間陪我的孩子。
謝欣:
南都娛樂:成為母親對你的舞蹈有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嗎?有。
謝欣:
南都娛樂:可以跟我們詳細講一講嗎?第二階段作品的名字叫《原點》,我會覺得我經歷了生產的過程,然後我看到很多的人有產後抑鬱或者是很難恢復,其實孩子有正負兩面,會給很多的媽媽帶來非常大的困擾,但是我發現,當我重新回到舞臺,回到排練廳,那個重建的過程,我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是虛弱,你就不懂得曾經或是未來可以有多麼的強壯。你的range被拉得非常的寬和大,同時你會發現身體產生的一個原點,但是我們不知道那個點在哪裡,但是當你孕育過生命,你會發現,原來生命的本源就在這裡,它就在你的腹部,你跳舞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有一股能量,然後讓這股能量是從心裡,從這裡(腹部),像一個太極的,我們說開和合,你有了一個出處,你也有了一個回到最初的原點。它是一個世界也好,生命也好,這麼大的事情,微觀起來,最最最小的那個點,我覺得它是生命最小的那個原點。
謝欣:
南都娛樂:對於舞蹈,現在還有什麼東西是你特別想要突破,或者想要挑戰的嗎?我想要嘗試一下街舞,因為我是一個超級街舞愛好者。因為我在國外比賽的時候,第二年的時候拿了非常重要的兩個編舞比賽的冠軍,都是街舞的。然後我有非常多街舞的朋友,他們總是在給我傳達他們那個訓練方式和理念。那在這個臺上,有機會和街舞的舞者留下一個作品,然後讓節奏和這種比較外放的東西,和我的氣質做一個mix,那我會非常幸福,我覺得觀眾應該也會很幸福。
謝欣:
南都娛樂:你覺得現在國內的現代舞到了一個怎樣的階段,它呈現出一種怎樣的趨勢?現在的現象非常的有趣。因為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和學院、和舞團的喜愛,和20年前相比,包括像現在我們的電視比賽,大家有沒有發現,哦,原來現代舞反而可以得到更多觀眾的共鳴,反而可以讓大家好像能夠更加地參與到表演當中,沒有套路。然後,我覺得現代舞,除了觀眾越來越買單以外,它的發展,編舞的成長,舞者們的成長都是一個可以非常平等地站在國際的舞臺去對話的狀態了。
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