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活•美 | 野家院子:以自然為師的兒童美學園地

2021-03-01 有機會網

文章來源:未來Family

作者:黃啟菱

【導語】臺灣臺北市的「野家院子兒童自然美學」,是一個致力於發展兒童藝術與生命教育的園地,創始人相信,真正的美來自於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他們將這樣的美學教育透過創作與實作的過程,在生活中實踐。美感需要體驗,而不只是技術與知識。野家院子推廣的是從「心」出發,有溫度的課程。

學畫非得從臨摹靜物開始嗎?野家院子顛覆了一般人想像,創辦人蔡靜芬Ella主張孩子從貼近自然中,學習欣賞大地之美,讓藝術和生活合而為一。

野家院子「課如其名」,推出園藝課、果實課、步道課、木工課、泥塑課等,還有幼兒創意美術、生活禪、靜心課…… Ella表示,她希望回到生活的根本,透過各式美術、自然課程,讓孩子在繪畫或手作的過程中,靜下心,認識外在,學習內觀。

Ella是營銷出身,曾在跨國科技大廠工作,當了媽媽之後,轉換跑道至社會企業上班,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她說,自己一直很想創業,開一間教「自然、生活、美」的教室,在規劃許久之後,野家院子2014年底正式開張,營運不到一年時,知名度就快速攀升。

在這裡,孩子用檜木親手做雙筷子,成為日常餐食的夥伴;撿拾果實,想像它降落的姿態,拼貼成一幅畫;揉捏泥土,做成自己喜歡的生活器具……。有別於傳統美術班,野家院子以自然為師,結合藝術與生活,希望讓孩子發現天地之美。

回歸自然為的是平衡城市化造成的心靈緊張。城市化是現代社會無可避免的趨勢,擁擠繁忙的城市生活,讓人和自然、和環境斷裂,有的孩子因此出現情緒問題。

園藝課作品

貼近植物,練習靜心

野家院子要呼籲的是,在這種狀況下,家長如果只忙著帶孩子上安親班、才藝班,卻不去關心其身心的失衡,如同不斷為孩子「施肥料、噴農藥」,卻忽略了孩子成長根基所在的土壤是否豐饒。

在這裡各式課程中,最受外界關注的是園藝課與木工課,幼兒創意美術則是最多孩子參與的。

現代孩子少有機會接觸到植物,園藝課就是要彌補此一缺憾,並且希望讓植物走入孩子的生活。例如,有堂課老師帶領同學運用艾草製作香包,上課過程融合手作跟植物特性的解說,下了課,香包也許就能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Ella說,她兒子怕黑,她就把艾草香包掛在他的床邊,不僅讓孩子睡覺時多一個安定的力量,親手做的物品也和自己更具連結性。

臺灣鄉間常見的左手香,功效多多,可驅蚊,又能薰香、消炎,也是園藝課的主角。這類型植物,在上一輩的經驗中,是隨處可見的生活良伴,園藝課是個起點,盼能重新讓植物成為孩子的成長記憶。

花葉曼陀羅

木工課結合手作跟靜心概念,使用胡桃木或檜木等素材,運用線鋸、刨刀、小刀等,製作生活器物,適合6歲以上。透過木工學習,能培養小朋友的手感協調能力、專注力,感受形塑之美,並學習各種工具的使用,豐富生活經驗。

孩子們在這裡也曾製作過叉子、七巧板、杯墊、木時鐘、手機座、索瑪利方塊、燈具等,都是日常生活尋常可見的物品,加入「自己動手」的元素後,對孩子們的意義就大不相同,亦在無形中養成了愛物惜物的觀念。

木工課之專業木工坊參訪

新近這裡也推出了成人自由繪畫課

開放式教法,不臨摹、不加筆

幼兒創意美術課則帶入藝術治療的觀念,採用開放式的教法,不臨摹、不加筆。Ella說,在這堂課中,孩子畫出來的作品不用有「基本的樣子」,只要把想畫的、想說的表達出來,就夠了,畢竟「有自己的話語、才能尊重別人的話語」。例如,羊咩咩老師以「月亮」為主題的課程,先以繪本《月亮跟著我》為引,述說月亮的故事,要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夜晚時,我們走到哪兒,月亮就跟到哪兒,然後再畫出月亮跟著人到處趴趴走的場景。

同學可以選擇用各式不同的玩具車,沾顏料,在畫紙上開車子,用車輪軌跡開出道路,再用色紙、貼紙等材料蓋房子,最後用蠟筆或奇異筆畫人物。即便是車輪軌跡都糾結在一起,羊咩咩老師也不會指正,而是探問同學這樣畫的緣故,結果得到「因為這是高架橋呀,所以看起來都疊在一起」的有趣答案。

泥塑課

在坊間少見的果實課,以果實作為創作媒材,請來荒野保護協會兒童環境教育講師吳怡蒨,主題式地介紹各種果實,並以果實為創作媒材。其中有堂課介紹「會飛的果實」,怡蒨老師帶同學認識了青楓、黃杞、大葉桃花心木等,它們的果實都有翅膀,掉落時彷彿能飛翔,同學們利用果實再拼貼創作,或是一幅畫、或是小擺飾,賦予果實新生命。

果實課

野家院子原本設定給6到12歲的孩子來上課,Ella說,這個年紀的兒童容易溝通、正在建立價值觀,最需要引導,但這個年紀的孩子通常也很忙,除了要上學之外,課後時間大多已被安親班與各式才藝班排滿。考量過實際情況後,野家院子後來將課程拓展至學齡前的幼兒,包括幼兒創意美術、果實課等,都以幼兒為主力。

幼兒課程的實務操作頗為困難,畢竟幼兒大多沒有上過學,好奇心又正旺盛,很容易被周遭事物吸引,而且幼兒的個別需求大,老師要有很多應對跟操作技巧。

兒童登山課

如果有機會,能常常帶孩子去野外親近自然,當然是好事,然而Ella認為,找出在城市中也能向自然學習的方式,也許更務實,這正是野家院子嘗試扮演的角色。

野家院子教學原則

老師不示範:除了工匠類型的課程(如製作木頭筷子、器具等)之外,其餘課程老師儘量不示範,因為孩子很習慣模仿,老師若示範了,孩子會不容易跳脫其框架。老師主要扮演引導者角色。

不限制孩子:用不設限的開放態度,帶領孩子了解外在環境、同時也探索內在心情與想法。當孩子創作出作品時,多去了解創作緣由,不拘泥在孩子的作品有沒有結構、邏輯或空間概念等。

分齡給器具: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既定時程,手作課程必須依照年齡大小給予不同器具,以免危險或讓孩子有挫折感,特別是木工需要用到砂磨、線鋸、雕刻刀等,要格外留心孩子對工具的掌握度。

記得要留白:在晚間不安排課程,因為晚上應該是休養生息、跟家人相處的時刻。現代孩子常常行程滿檔,不但會壓縮到休息時間,也會缺少練習跟自己相處、靜心思考的機會。千萬別忘了為孩子「留白」。

(文中圖片均來自野家院子)

延伸閱讀

用生活,定義有機。


新農夫 | 有機田 | 慢餐食 | 簡生活 | 純自然 | 綠心靈

相關焦點

  • 天空院子│從藝廊到水景,探索生活的美學
    「美學的生活,就是把自己的身體、行為、感覺和激情,把自己不折不扣的存在,都變成一件藝術品。」——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當簡約生活成為城市憧憬已久的美好意境,對於設計的思考也會隨之變得更純粹與自然,而對於景觀空間的思考,亦如此,在兼顧欣賞性與功能性的同時,將生活的詩意與人文內涵,藏在人們期待的日常之中。於天空院子而言,社區不局限於居住空間,從社區入口開始,每一步、每一景,皆是為生活服務。
  • 以自然為師,培養自然天成的未來少年
    背靠梧桐山,毗鄰仙湖植物園的蓮南小學在大自然的靈感中找到了「自然教育」的品牌發展之路。以自然為師、以人為本,順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培養品正如蓮、智睿若水、體健似山、自然天成的未來少年。學校從時空出發,展開了一場與自然、生命的深度對話。大到學校發展理念的擘畫,小到洗手間門帘、樓頂綠色步道的設計,都儘可能貼近大自然。用校長馮永的話來說:「生命的自由舒展是身體與靈魂的同步成長。」
  • 臺灣美學大師蔣勳 | 美與競爭力
    雲門劇場〔臺灣城市文化品位、人文精神、藝術修養地標〕雲門劇場於2015年4月正式運營,是已走過42年艱辛歷程的世界知名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的家,也是臺灣第一個由民間捐款建造的劇院、華人世界第一個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創意園地,還是一處可賞可遊、兼具藝術與踏青之趣的文化地標。
  • 當自然美學成為家常,想要的理想生活已經如約而至
    這是自古以來,人們所嚮往追求的生活。當時間來到2021年,全球已經現代化,偏遠村莊逐漸凋零,都市外擴建群。曾經的山水田園牧歌式生活,變得尤為奢侈。為實現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多少人絞盡腦汁,一擲千金萬金,將家安於山間或水邊。站在21世紀的今天,回歸理想生活,一個復原自然美學的環境場景至關重要。
  • 庭院深深深幾許—生活美學體驗小院趙趙的小食倉
    她做設計出身,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對美好像有著與生俱來的執著和熱情。她熱愛美食,喜歡烘焙,攝影,跑步,編織,各種手作,她特意去南方學過餐桌美學,她和家人種植了大片的草莓,蔬菜,她自己設計裝修了一個院子……她樂此不疲地做著很多很多事,她是一個生活多面手,用當下流行的稱謂來形容就是寶藏女孩,她,就是一座寶藏。
  • 兒童教育如何與中國人的24節氣生活美學聯結
    圖文/青島道禾三代塾中華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幾千年來的東方詩意生活綿延,蘊含著兒童教育的美學,蘊含著科學育兒的奧秘。>在寒冷的庚子歲末,道禾曾先生為青島送上一份溫暖厚禮 ——有30年豐富教育現場經驗的葉世芬博士,帶來如下思考: 本周末,帶著純然愉悅的心情,我們圍坐探討最【美】
  • 世界級藝術盛宴 | 揚州院子東方美學生活館盛世將啟!豪華大獎免費送!
    豪第坊·揚州院子 | 東方美學生活館 5/30號  盛世將啟藝術盛宴|精彩節目|現場抽獎時隔千年,在【豪第坊·揚州院子 | 東方美學生活館】,再現東方藝術人文盛宴,叩開浩渺記憶中深鎖的門,回夢梨園舊事,戲臺聲高話盡風雅間事,古韻氤氳間千迴百轉的情思,忽嗅茗香滿地,愜意至極。記憶深處浮光掠影顯現開來,映出被人們遺忘在歷史氤氳中的精神文脈,共鑑東方的最美頌歌。
  • 卓越•晴翠亮相成都當代美術館,開啟理想的院子生活
    「我們終將進入生活。」這是哲學上和房子上都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理想的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或許是藝術,或許是文明,或許是傳承……這些寓意美好的詞彙,都為城市帶來了新生與迭代。2020年11月28日,作為美好生活與居住美學的踐行者,卓越集團首次以生活美學體驗展的形式與城市對話,為成都理想的院子生活交出一份屬於卓越的滿意答卷。
  • 「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學與生活美學
    莊子認為,如果將人類社會的生離死別與天地自然的四時變化視為一體,就能夠超越人世間的七情六慾,從而上達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逍遙之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莊子的「自然」也是一種度量人類的尺度並引領人類向前發展。對於「自然」帶給他的啟迪,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
  • 徽外漢服:復原東方美學 走進日常人生活
    徽外漢服:復原東方美學 走進日常人生活彈琵琶、唱崑曲、圍爐煮茶、炙火烤肉……一群人盛裝華服,在飄飄雪絮中,分享音樂、酒食、茶水,景象如夢如畫。入冬之後,範雪邀摯友小聚的生活如舊。這次,恰逢小雪節氣,索性「雪」就作了主題:人工造雪在院子裡飛舞,琵琶曲選擇《飛花點翠》,崑曲唱《思凡》,還像魏晉畫像磚裡一樣,有模有樣地「羌煮貊炙」。
  • 日照萬平口兒童運動樂園:兒童運動娛樂新園地
    日照市委市政府著力打造的親子惠民項目---萬平口兒童運動樂園免費開放以來,為廣大兒童提供了運動娛樂的新園地。周末天氣晴好,萬平口兒童運動樂園裡,充滿了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 初秋雖然氣溫適宜,但午後陽光還是讓想要戶外運動的大人望而卻步,卻擋不住小朋友們的熱情。
  • 兒童片電影美學的新追求
    本屆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的獎盃,授予廣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點點星光》。這是一部投資僅有幾百萬元的小製作兒童片,能有多大的分量?學術價值體現在何處?答案就在於有新的美學追求。《點點星光》取材於廣州市花都區七星小學跳繩隊勇奪世界冠軍的真實新聞,是一部紀實風格故事片,聚焦小人物,書寫大時代。
  • 【399】班瑪家寧海來野,野奢villa私湯,這裡的「神仙水」讓你銷魂!
    寧海來野丨班瑪家度假酒店👇👇,充滿自然的田園風情呈現出現代與原始的碰撞融合攝圖網500431145 董小姐02.04住在來野,不必擔心無聊從咖啡廳、露臺、燒烤、草坪區到孩子們👦👧喜愛的兒童樂園、私家泳池民宿內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 孔雀城江瀾賦 美好生活,院子告訴你
    選擇喜歡的生活,比理想的房子更重要。當你愛上這裡的生活,會發現,它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家。家和房子不可分割,有家就有房子。嘉,嘉者,美也。嘉魚的物產品質優質優良,人脈優秀,人文美好,是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南嘉大地,敢為人先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
  • 精以載物,美以載道。鑑享永威精緻美學生活
    ,助推城市向美發展,7月3日、4日,永威置業集團再次邀請信陽、周口兩地主流媒體齊聚鄭州,開啟共鑑永威美學建築、入微服務的美學文化之旅。 精細,一以貫之 行之初見,媒體團一行到達此次永威精緻美學體驗第一站——永威·上和府。 上和府位於雁鳴湖,是鄭州東部的自然遺珍,大咖們一入林上,便進到生活的應有之境,在這裡,他們聽林觀湖,自在其中。
  • 有院子的生活,才是令你想念的生活
    現在,多希望能有一個院子,聊天、發呆、打盹、和陽光雨露一起呼吸,和美好的慵懶靠在一起,時間倏忽而過,落葉鋪成地毯,就算從椅子上不小心摔下來,也掉在了柔軟的秋天裡,多麼好啊。有了院子,生活就有了自己的形狀。
  • 第七期 緋句的自然美學與「悲」
    緋句的自然美學       緋句的祖先是唐詩。其雖然源於唐詩,但其對於家國情懷以及官場失意並不太關注,也少有人與人之間的糾葛情仇,它更注重個體與靜態景物的內心聯繫,它是四季中自然景物與人敏感細膩的內心深處的一種呼應。它與時間與自然密切的互動。
  • 自然美學設計,5種大自然極致色彩,天美ET5魅力四射!
    世間萬物皆有根源,就如汽車,在設計之初也是有靈感而來,或從世界名畫中,或從動物身上,或從哪個人物身上等等,天美汽車早在設計之初,就以「自然美學」為設計理念,自然,顧名思義,一切都以自然為主題,體現美學,天美旗下首款戰略SUV-天美ET5的出現,不止體現美學,更是與新能源的環保理念相契合
  • 老家有個小院子,房前開滿花,葡萄架下喝杯茶!
    院裡有花有草,有瓜有菜 聽風吹,看花開,賞日落 生活,最難得的便是知足二字 歡迎關注家有小院 享受小院生活 當然
  • 秋之雅宴,濃情蟹意 |院子裡的中秋,有適合你的「味道」
    《詩經·小雅》中唱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反映當時主人宴請賓客時吹笙彈琴、音樂為伴的熱鬧宴會場面。自古以來,宴會都是親友間表達親密,增進關係的重要方式之一。趙佶《十八學士文會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古人喜歡宴會,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種類花樣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