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院子的生活,才是令你想念的生活

2021-02-14 解憂方程式

小時候,我們都有院子,打打鬧鬧、嬉戲玩耍,大家住在一個四方院裡,一起做飯吃,一起泡茶喝,誰家的魚燒的好,誰的餃子更香,誰家的哥哥會拉小提琴,每天都能聽到吱吱呀呀的琴弦打動,那時,星星布滿頭頂,中秋分著月餅,我們漸漸就長大了。

現在,多希望能有一個院子,聊天、發呆、打盹、和陽光雨露一起呼吸,和美好的慵懶靠在一起,時間倏忽而過,落葉鋪成地毯,就算從椅子上不小心摔下來,也掉在了柔軟的秋天裡,多麼好啊。

有了院子,生活就有了自己的形狀。


假如你不能擁有自己的院子,起碼還有這些烏託邦一樣的民宿,可以滿足你對院子的渴望,小住幾天,醉生夢死一場。

雲上的院子——縉雲小住

這是一個令你醉生夢死的院子,它在雲霧繚繞的縉雲山上。

「聒噪的城市裡,聒噪的人兒。機械式的重複、被屏幕和重度霧霾麻痺汙染著的我們,到了現在終於知道自然才是心中的至愛,我們需要一塊靜謐的空間,在恬靜閒適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安寧祥和,好好呼吸,尋回迷失的自我。」

也許是對都市生活的喧囂與壓抑的抗拒,亦或是童年美好記憶的呼喚,老趙決定換個活法,來到山上蓋房子,在這山野鄉村的寧靜之中,呼吸暢快的空氣,尋回生活的初衷。

縉雲小住隱藏在縉雲山後山坡的一個小樹林裡,主人老趙花了一年的時間尋找到了這兒,然後與設計師朋友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花費460萬改造了這一棟老屋,地上兩層加地下2處院子。

在推窗朝山的客房內,可以感受到大地四季更迭幻化,日出朝陽與晚霞餘暉時序更換,雲海、竹林、田園交織成畫。大可以,把日子過成雲端上的詩酒趁年華,醉生夢死。



小住源自一座有50年歷史的土屋。整個修復過程保留了原有的黃土牆、青瓦頂、老木頭、舊物件。內部設計直取設計的本質,採用大量的「有溫度、有感情」的木質元素和天然材質,尊重古建築的原有語言,留事老物件。

一覺醒來,雲就飄在了你的枕邊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雲海,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老趙和他的朋友,16個人,勇敢的回到鄉野,打造了一個大家心中都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時間之外,山水之間,

讓建築回歸鄉野自然,

讓生活回到應有的樣子,

夯土牆和老瓦片留下的,

不僅僅是歲月的劃痕,

它見證了一段時間的記憶,

在天上滿眼的星辰中睡去,

在雲霧繚繞的縹緲中醒來。


這16人,在尋找和修建的這一年中,似乎更善於觀察生活了。

——來了小野貓,

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

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

用房前的桂花釀出了美美的花酒,

摘一把野花便可隨意的裝點著每一個角落。

在他們眼裡,時間,就這樣花枝招展的掠過。

那麼你呢?

你可以邀約幾位老友在院子裡暢聊,

也可以安靜的在窗前閱讀,

可以用天文望遠鏡窺探宇宙,

清晨去鄉間小道邂逅氧氣,

或,徒步山野揮汗如雨。

生活,就在不遠處。

鮮花擁簇的小院——睫毛和她的花園

她叫睫毛,一個特別的名字。

據說因為她有齊刷刷卷翹濃密的睫毛,才得了這個俏皮的暱稱,已經跟隨她二十幾年。生長在青海大草原,重度花痴,她為自己,打造了一座真正的花園。

微博上,她每天會用自己種的花朵、插的花束和大家道早安、晚安。照片裡的她,總是穿棉麻長裙,明媚地笑著。大學畢業後不願上正經的班,背包旅行,一路上住遍各地青年旅舍,晃蕩的過程中忽然想到,要不自己也開一家特色旅舍吧。回到北京,睫毛花了八個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東拼西湊千辛萬苦把第一家旅舍開起來。

掩藏在鮮花深處的旅舍

睫毛的北平花園民宿,只有6間客房,由一座百年歷史的四合院精心改造而成。她在四合院的屋頂開闢了空中花園和陽光暖房,把大廳和院子打理成綠幽幽的室內森林。

這是一個掩藏在鮮花深處的旅社,在北平的胡同裡顯得與眾不同。如果不走進,你可能都不會發現這裡別有洞天。北平花園,像一位容光煥發的老朋友,靜待著遠方的客人歸來。

四合院內別有洞天的精緻生活,被這樣用心又自然的方式完美地詮釋出來:春看百花,夏覓清涼,秋聽落葉,冬賞白雪,一年四季都各有滋味。坐在這裡,一杯茶、一本書,便是極好的度假時光。到了三樓,先經過一個玻璃暖房,裡面放著功夫茶和舒適的草墊子,桌上種著各種多肉植物和蘭花。在這樣的房子裡居住,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吧?不過首先,這裡完全滿足了花房女主人——睫毛關於生活的全部幻想。



這個愛花如命的姑娘現在擁有三家北平國際青年旅舍、一家北平咖啡,一家民宿和一棟在北京郊區的鄉居,這都是構成她北平花園世界的小分支。所有的店和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被花草植物深度環繞,海洋般存在,花就像一磚一瓦,與環境渾然一體。

和自然共同呼吸的生活

「小時候生活在草原上,每年從春天開始,一直到秋天結束,看出去都是不同的花。」平日裡睫毛總罩一條花布連衣裙,散著長長卷卷的頭髮,時常光著腳侍弄店裡的花花草草。雖然專業是正兒八經的播音主持,但睫毛覺得自由隨性才是自己生活的主題。

店鋪裡的每一株花每一盆花全是她自己打理,因為花的耗損很大,平時幾乎一周去拉一次鮮花回來,冬天室內有暖氣損耗會更大。每天早晨,她要把每一束花拿起來剪一點根部,換水,清洗容器,要洗得非常非常乾淨,否則就容易腐爛。這麼多花清潔起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是羨慕民宿老闆愜意生活的普通人無法想像的。

除了打理好每一朵花,睫毛對店用的食材也投入了很多情感,她每天都會去新源裡菜市場採購食材。所以客人每天吃到的都是新鮮的食物。最簡單的照燒雞肉飯,她也願意去花時間一隻只手工剔去骨頭,而不是買速凍的雞腿肉。「人付出了感情在裡面,味道總是不一樣的。」


在清晨在綠樹環繞、鮮花簇擁的小院,來杯咖啡,或與朋友私語、或閉目聆聽鳥鳴在耳中迴轉;漫步在古老的胡同裡,閒暇之時,坐在陽光房的沙發上,最宜享受 午後陽光;夕陽西下,坐在綠意盎然的院子裡品一杯咖啡或砌一壺功夫茶,更是寫意;夜晚,在樓頂餐廳,伴著皎潔的月光,品嘗美味佳餚,再來一杯純正義大利葡 萄酒,那真是再愜意不過了。可以想到,在北京最美的季節裡,落了一地的秋葉,和花朵相看兩不厭,該有多麼醉人。    

只有住過才知道的清甜——蜜桃小院


一走進院子,天空突然放出一束光,穿透雲層,正巧打在綠鬱蔥蔥的庭院,再經由地面積水反射光暈,簡直恍如仙境一般。定神抬頭一看,搶佔視線的是一棟黃白相間的兩層別墅,大大的玻璃窗戶,各自折射溫暖。

蜜桃,杭州文藝界的頭號招牌

設計師常去日本,鍾愛京都的客舍,因此設計出的蜜桃小院日式風格濃厚。而設計的魅力在於融合,蜜桃小院這家客棧日式風格之外還帶著復古和工業風的情懷。最早問世的蜜桃咖啡,一直保持超高人氣。而相比於咖啡館的熱鬧,作為民宿的蜜桃小院則清淨許多。頗愛四處遊玩的幾位創始人,出門在外時,首選居住地也是民宿。隨著住過的「小院」越來越多,打造一間自家「小院」的念頭也就這樣萌生了。

蜜桃地勢較高,拾級而上,推開質樸的木門便是蜜桃寬敞、開闊的院子,前後錯落竟有種柳暗花明的奇妙感覺。

蜜桃小院小巧、精緻、可愛。時間在這裡很緩慢,發呆放空都是正經事;四季在這裡很悠閒,豔陽和雨水都自得其樂。四季時令,不辜負時光,不辜負心意。

在蜜桃小院,做一個清甜的美夢

天、光、雲、木、山,是蜜桃小院的五間客房。光(lightroom)是一間日式榻榻米的大床房,大大的落地窗正好可以讓日光慵懶地灑進來。若不是望見窗外的靈隱,夢醒時還真以為自己置身京都,一晌貪歡。一樓的woodroom更接地氣些,木質家具和田園院子融為一體,踏踏實實睡覺的感覺是城市的高層裡架空的席夢思上無法給予的。

輕輕柔柔的日文歌從牆壁上muji的CD機悠悠飄出;歐式的古董折壁燈照亮了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老洋房的瓷磚;solife的家具頂上,是裝修時剩餘的門窗框、櫃邊等邊角料搭建的獨特造型物;各個年代的膠片機在玻璃櫥窗中和木桌上的打字機互訴衷腸;風乾的碎花束、可愛的松塔,大大小小的多肉更是隨處可見。

最美的是蜜桃小院大大的院子,種滿了新鮮的蔬果植物。小院的客人每天清晨都可以吃到精心準備的健康早餐,其中沙拉的原材正是來自這盎然的院子。番茄、茄子、豌豆、黃瓜、秋葵、辣椒,真沒想到,一個不大的院子裡,竟然生長著如此多種類的蔬菜。平日裡,小院還會提供純手工製作的茶點。

哪怕不住宿,也可以挑一個愜意的午後來此下午茶。只有來過,才知道「蜜桃」的清新甜美。

相關焦點

  • 《嚮往的生活3》 開播,但這個院子才是我們最嚮往的生活!
    曾經拼了命想走出的院子,如今卻成為我們最想念的天堂。而這樣的生活,不在你的想像裡,也不在你的夢裡,在雲南大理,就有這樣一個能夠滿足我們所有生活與想像的小院子。>有獨處的空間,也有共享的空間,你喜歡的樣子我都有。
  • 孔雀城江瀾賦 美好生活,院子告訴你
    選擇喜歡的生活,比理想的房子更重要。當你愛上這裡的生活,會發現,它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家。家和房子不可分割,有家就有房子。嘉,嘉者,美也。嘉魚的物產品質優質優良,人脈優秀,人文美好,是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南嘉大地,敢為人先的精神也是可歌可泣。
  • 微世界/懂院子的人,一定懂生活
    逢春正當雨季,開始壘牆蓋瓦,養花種樹,生活樸實;花開聽雨嘯,花落聽鳥鳴。多少春秋過去,為以初願之意,搜羅記憶,寄予院子和對生活的緬懷。>可遇而不可求的 「懂院子的人,一定懂生活」 暫別喧囂都市寄情於院裡
  • 讓生活好看:一個有院子的柳巖,活在煙火氣裡的女孩兒
    《讓生活好看》中第一次看到柳巖的獨居生活,開幕是廣闊的大海以及自由飛翔的候鳥,碧海藍天的深處有戶人家,有個大大的院子,裡面住著柳巖。院子裡長滿了花草果樹,坐在搖椅上看書看海,偶爾站起來摘一個果子放在嘴裡還是看海看書。這樣的生活好愜意,多少人奮鬥就是為了住在城市裡那個有院子的房子裡。
  • 蘇慧倫《你會想念我嗎》回到現實 好好生活!(專輯)
    © 點擊上方三角,聆聽最美歌曲《你會想念我嗎》這首歌像蘇慧倫是與粉絲的約定,又像是一次催淚告別。作詞者葛大為最終用有點冷漠、殘酷的筆調完成了創作:我們被時間訓練出的瀟灑告別,才是比字句依戀更強大的羈絆。
  • 天空院子│從藝廊到水景,探索生活的美學
    ——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當簡約生活成為城市憧憬已久的美好意境,對於設計的思考也會隨之變得更純粹與自然,而對於景觀空間的思考,亦如此,在兼顧欣賞性與功能性的同時,將生活的詩意與人文內涵,藏在人們期待的日常之中。於天空院子而言,社區不局限於居住空間,從社區入口開始,每一步、每一景,皆是為生活服務。
  • 卓越•晴翠亮相成都當代美術館,開啟理想的院子生活
    「我們終將進入生活。」這是哲學上和房子上都不可迴避的問題。對於理想的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或許是藝術,或許是文明,或許是傳承……這些寓意美好的詞彙,都為城市帶來了新生與迭代。2020年11月28日,作為美好生活與居住美學的踐行者,卓越集團首次以生活美學體驗展的形式與城市對話,為成都理想的院子生活交出一份屬於卓越的滿意答卷。
  • 男人有這些異常舉動,才是真心「想念」你
    不要覺得事實上,越是真心的想念,越容易有點克制的情緒在裡面,比如,剛見面又想念,報備自己的一切行蹤,卻不去追問你的事情;既想粘著你,又想周全你,他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想念你,而不是跟你互動;夢見你,念著你,卻不會全部訴說。越是真心想念,越讓人看到大愛和包容的美好,越是真心愛慕,越讓人有克制的糾結感,若你遇到的男人,也是如此,那一準是真心相待的緣分,好好珍惜才對。
  • 自然•生活•美 | 野家院子:以自然為師的兒童美學園地
    他們將這樣的美學教育透過創作與實作的過程,在生活中實踐。美感需要體驗,而不只是技術與知識。野家院子推廣的是從「心」出發,有溫度的課程。學畫非得從臨摹靜物開始嗎?野家院子顛覆了一般人想像,創辦人蔡靜芬Ella主張孩子從貼近自然中,學習欣賞大地之美,讓藝術和生活合而為一。
  • 楊麗萍的宅子,李子柒的院子,大多數人嚮往的生活都在這兒了
    不是住五星酒店吃豪華早餐而是在一件有生活氣息的小屋而是把最真實的生活分享出來就像她說的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正是別人的求生本能入世可遊走自如出世便怡然自若在追求速度的世界裡慢下來才是最不容易的事也有可能滿眼綠意但總歸我們嚮往的都是望世界變得純粹生活可以有很多種可能
  • 讓院子在天空中自由生長,是台州頂豪們憧憬的未來生活
    他們尤其念念不忘的,是市中心難得一見的院落生活。有天有地有院子,這份情結和嚮往自古有之。歐陽修說「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陸遊則在感慨「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有人鍾情與自然為鄰,感知四季和生命活力;有人則感悟室內外場景的融合和自如切換;還有人寄託了難得的平靜內心。在漫長的歲月當中,院子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生活。
  • 「大室所趣」,在【中天院子】覓見生活本真
    一場疫情更是讓房子成為宅家品質的所有依託,家的長度不再只是從臥室到陽臺,家的寬度不再只是從客廳到廚房,小室或許已能安身,而大室,方才能載人生大「趣」,方足以覓見生活的本真。建面約284-382㎡聯排·雙拼別墅,擁享4.4萬方「書院文化」主題園林,容積率僅為1.0;近3米高院牆圍合,私藏獨門院落,承載一番生活大「趣」。
  • 走進54歲趙麗娟的家,生活已經走奶奶風了,院子還種著棵楊梅樹
    走進54歲趙麗娟的家,生活已經走奶奶風了,院子還種著棵楊梅樹令妃娘娘而令妃娘娘在生活中的名字叫趙麗娟,也是一個很溫和的人,家裡的房子第一眼就讓人覺得親切。外面有一個院子,種了一棵楊梅樹,周邊還有很多植物,給人感覺很舒服很接地氣,有一種到了鄉下奶奶家的感覺。
  • 男人非常想念你,才有這些不成熟
    男人深愛與否,關鍵在於他是否有真情流露 。
  • 在金融城,有院子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看似是對自己的調侃,但誰又不憧憬這樣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生活呢?人們總是在改善生活質量與追求理想生活的路上一往無前。新希望·錦官府,恰逢時宜地成為了這條路上不可錯過的風景。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生活不單單只有一面,居住也是如此。原因無他,因為人都有兩面,高淨值人群更是如此。
  • 有你,有院子,有八雅文化,那才叫日子
    「有院子的家」一直是中國人住宅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風」在住宅上的鮮明體現在很多中國人的記憶裡院子才是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那些「中國風」元素古琴、圍棋、書畫、詩經、女兒紅雅,是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文素養。雅,是一種與世無爭,回歸田園的人生修行。雅,是一種人間正道是滄桑,追尋萬物生長的天地人和。院子,是中國人田園夢最具體的體現、最意象化的象徵。
  • 《三個院子》讓海爾智慧家庭從概念走進中國百姓日常生活
    這檔提倡「共享生活」的節目,由三對關係不同的明星入駐三個不同的院子,作為「Life Sharing」發起者分別接待性格各異的來訪者,與他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在共享生活中品味生活意義。林更新、陳赫、陳小春和大張偉等明星深度參與其中,屢屢成為「話題製造者」。數據顯示,《三個院子》愛奇藝累計播放量突破4.2億,微博相關閱讀超過21.3億,微博熱搜榜30餘次,微博短視頻總播放量超5000萬。
  • 在這樣的院子裡生活,也許就是我們想要的度過的最美年華!
    在這樣的院子裡生活,也許就是我們想要的度過的最美年華! 每天日復一日的加班加點 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但是 很多時候 我們卻疲於奔波在掙錢的路上 漸漸的忽略了生活的真諦 當你感覺到心力交瘁了
  • 如果你家有個院子,也要搭個鋼網房,在裡面養雞養花,生活好自在
    還是外國人腦洞大,動手能力強,家裡擁有30㎡大院子就已經讓我羨慕不已了,還在院子裡搭了個"鋼網房",在裡面養雞、養鴨還養花,小孩子都願意在裡面玩耍,玻璃陽光房跟它比都黯然失色~國內大部分人都在城裡生活和工作,想要擁有個幾平的小院都是奢侈
  • 有一種感覺叫做,你在心間,我才心安;想念著你,我才踏實
    或者,是曾經一同看過的花開花落;或者,是因為那些眸中的花花草草,而深深地想起關於你的過往。總之,眸中、心間、腦海、夢裡,都是關於你的記憶。你在心間,我才心安無論是清晨睜開眼的第一件事情,還是夜間閉上眼的最後一件事情,都是那些關於你的想念,情不能自已,太多的不由自主,讓我無法忘卻你的眉眼。關於你的一切,像一顆長在心間的硃砂痣,任憑歲月的流水洗滌,亦洗不去關於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