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有院子,打打鬧鬧、嬉戲玩耍,大家住在一個四方院裡,一起做飯吃,一起泡茶喝,誰家的魚燒的好,誰的餃子更香,誰家的哥哥會拉小提琴,每天都能聽到吱吱呀呀的琴弦打動,那時,星星布滿頭頂,中秋分著月餅,我們漸漸就長大了。
現在,多希望能有一個院子,聊天、發呆、打盹、和陽光雨露一起呼吸,和美好的慵懶靠在一起,時間倏忽而過,落葉鋪成地毯,就算從椅子上不小心摔下來,也掉在了柔軟的秋天裡,多麼好啊。
有了院子,生活就有了自己的形狀。
假如你不能擁有自己的院子,起碼還有這些烏託邦一樣的民宿,可以滿足你對院子的渴望,小住幾天,醉生夢死一場。
雲上的院子——縉雲小住
這是一個令你醉生夢死的院子,它在雲霧繚繞的縉雲山上。
「聒噪的城市裡,聒噪的人兒。機械式的重複、被屏幕和重度霧霾麻痺汙染著的我們,到了現在終於知道自然才是心中的至愛,我們需要一塊靜謐的空間,在恬靜閒適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靈安寧祥和,好好呼吸,尋回迷失的自我。」
也許是對都市生活的喧囂與壓抑的抗拒,亦或是童年美好記憶的呼喚,老趙決定換個活法,來到山上蓋房子,在這山野鄉村的寧靜之中,呼吸暢快的空氣,尋回生活的初衷。
縉雲小住隱藏在縉雲山後山坡的一個小樹林裡,主人老趙花了一年的時間尋找到了這兒,然後與設計師朋友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花費460萬改造了這一棟老屋,地上兩層加地下2處院子。
在推窗朝山的客房內,可以感受到大地四季更迭幻化,日出朝陽與晚霞餘暉時序更換,雲海、竹林、田園交織成畫。大可以,把日子過成雲端上的詩酒趁年華,醉生夢死。
小住源自一座有50年歷史的土屋。整個修復過程保留了原有的黃土牆、青瓦頂、老木頭、舊物件。內部設計直取設計的本質,採用大量的「有溫度、有感情」的木質元素和天然材質,尊重古建築的原有語言,留事老物件。
一覺醒來,雲就飄在了你的枕邊
小住的房間大多都有連通的露臺,坐在椅子裡看書發呆甚是愜意綿綿。房間面積寬敞,複式房型適合家庭入住,也適合情侶或閨蜜度假。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片雲海,房內有暖氣,廳堂有壁爐,溫暖時光從此開始。
老趙和他的朋友,16個人,勇敢的回到鄉野,打造了一個大家心中都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時間之外,山水之間,
讓建築回歸鄉野自然,
讓生活回到應有的樣子,
夯土牆和老瓦片留下的,
不僅僅是歲月的劃痕,
它見證了一段時間的記憶,
在天上滿眼的星辰中睡去,
在雲霧繚繞的縹緲中醒來。
這16人,在尋找和修建的這一年中,似乎更善於觀察生活了。
——來了小野貓,
家狗生了一窩肥嘟嘟的小崽,
小果園的樹上結出了豐盈的梨子,
去竹林裡挖了肥美的筍子和山菌,
用房前的桂花釀出了美美的花酒,
摘一把野花便可隨意的裝點著每一個角落。
在他們眼裡,時間,就這樣花枝招展的掠過。
那麼你呢?
你可以邀約幾位老友在院子裡暢聊,
也可以安靜的在窗前閱讀,
可以用天文望遠鏡窺探宇宙,
清晨去鄉間小道邂逅氧氣,
或,徒步山野揮汗如雨。
生活,就在不遠處。
鮮花擁簇的小院——睫毛和她的花園
她叫睫毛,一個特別的名字。
據說因為她有齊刷刷卷翹濃密的睫毛,才得了這個俏皮的暱稱,已經跟隨她二十幾年。生長在青海大草原,重度花痴,她為自己,打造了一座真正的花園。
微博上,她每天會用自己種的花朵、插的花束和大家道早安、晚安。照片裡的她,總是穿棉麻長裙,明媚地笑著。大學畢業後不願上正經的班,背包旅行,一路上住遍各地青年旅舍,晃蕩的過程中忽然想到,要不自己也開一家特色旅舍吧。回到北京,睫毛花了八個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東拼西湊千辛萬苦把第一家旅舍開起來。
掩藏在鮮花深處的旅舍
睫毛的北平花園民宿,只有6間客房,由一座百年歷史的四合院精心改造而成。她在四合院的屋頂開闢了空中花園和陽光暖房,把大廳和院子打理成綠幽幽的室內森林。
這是一個掩藏在鮮花深處的旅社,在北平的胡同裡顯得與眾不同。如果不走進,你可能都不會發現這裡別有洞天。北平花園,像一位容光煥發的老朋友,靜待著遠方的客人歸來。
四合院內別有洞天的精緻生活,被這樣用心又自然的方式完美地詮釋出來:春看百花,夏覓清涼,秋聽落葉,冬賞白雪,一年四季都各有滋味。坐在這裡,一杯茶、一本書,便是極好的度假時光。到了三樓,先經過一個玻璃暖房,裡面放著功夫茶和舒適的草墊子,桌上種著各種多肉植物和蘭花。在這樣的房子裡居住,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吧?不過首先,這裡完全滿足了花房女主人——睫毛關於生活的全部幻想。
這個愛花如命的姑娘現在擁有三家北平國際青年旅舍、一家北平咖啡,一家民宿和一棟在北京郊區的鄉居,這都是構成她北平花園世界的小分支。所有的店和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被花草植物深度環繞,海洋般存在,花就像一磚一瓦,與環境渾然一體。
和自然共同呼吸的生活
「小時候生活在草原上,每年從春天開始,一直到秋天結束,看出去都是不同的花。」平日裡睫毛總罩一條花布連衣裙,散著長長卷卷的頭髮,時常光著腳侍弄店裡的花花草草。雖然專業是正兒八經的播音主持,但睫毛覺得自由隨性才是自己生活的主題。
店鋪裡的每一株花每一盆花全是她自己打理,因為花的耗損很大,平時幾乎一周去拉一次鮮花回來,冬天室內有暖氣損耗會更大。每天早晨,她要把每一束花拿起來剪一點根部,換水,清洗容器,要洗得非常非常乾淨,否則就容易腐爛。這麼多花清潔起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是羨慕民宿老闆愜意生活的普通人無法想像的。
除了打理好每一朵花,睫毛對店用的食材也投入了很多情感,她每天都會去新源裡菜市場採購食材。所以客人每天吃到的都是新鮮的食物。最簡單的照燒雞肉飯,她也願意去花時間一隻只手工剔去骨頭,而不是買速凍的雞腿肉。「人付出了感情在裡面,味道總是不一樣的。」
在清晨在綠樹環繞、鮮花簇擁的小院,來杯咖啡,或與朋友私語、或閉目聆聽鳥鳴在耳中迴轉;漫步在古老的胡同裡,閒暇之時,坐在陽光房的沙發上,最宜享受 午後陽光;夕陽西下,坐在綠意盎然的院子裡品一杯咖啡或砌一壺功夫茶,更是寫意;夜晚,在樓頂餐廳,伴著皎潔的月光,品嘗美味佳餚,再來一杯純正義大利葡 萄酒,那真是再愜意不過了。可以想到,在北京最美的季節裡,落了一地的秋葉,和花朵相看兩不厭,該有多麼醉人。
只有住過才知道的清甜——蜜桃小院
一走進院子,天空突然放出一束光,穿透雲層,正巧打在綠鬱蔥蔥的庭院,再經由地面積水反射光暈,簡直恍如仙境一般。定神抬頭一看,搶佔視線的是一棟黃白相間的兩層別墅,大大的玻璃窗戶,各自折射溫暖。
蜜桃,杭州文藝界的頭號招牌
設計師常去日本,鍾愛京都的客舍,因此設計出的蜜桃小院日式風格濃厚。而設計的魅力在於融合,蜜桃小院這家客棧日式風格之外還帶著復古和工業風的情懷。最早問世的蜜桃咖啡,一直保持超高人氣。而相比於咖啡館的熱鬧,作為民宿的蜜桃小院則清淨許多。頗愛四處遊玩的幾位創始人,出門在外時,首選居住地也是民宿。隨著住過的「小院」越來越多,打造一間自家「小院」的念頭也就這樣萌生了。
蜜桃地勢較高,拾級而上,推開質樸的木門便是蜜桃寬敞、開闊的院子,前後錯落竟有種柳暗花明的奇妙感覺。
蜜桃小院小巧、精緻、可愛。時間在這裡很緩慢,發呆放空都是正經事;四季在這裡很悠閒,豔陽和雨水都自得其樂。四季時令,不辜負時光,不辜負心意。
在蜜桃小院,做一個清甜的美夢
天、光、雲、木、山,是蜜桃小院的五間客房。光(lightroom)是一間日式榻榻米的大床房,大大的落地窗正好可以讓日光慵懶地灑進來。若不是望見窗外的靈隱,夢醒時還真以為自己置身京都,一晌貪歡。一樓的woodroom更接地氣些,木質家具和田園院子融為一體,踏踏實實睡覺的感覺是城市的高層裡架空的席夢思上無法給予的。
輕輕柔柔的日文歌從牆壁上muji的CD機悠悠飄出;歐式的古董折壁燈照亮了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老洋房的瓷磚;solife的家具頂上,是裝修時剩餘的門窗框、櫃邊等邊角料搭建的獨特造型物;各個年代的膠片機在玻璃櫥窗中和木桌上的打字機互訴衷腸;風乾的碎花束、可愛的松塔,大大小小的多肉更是隨處可見。
最美的是蜜桃小院大大的院子,種滿了新鮮的蔬果植物。小院的客人每天清晨都可以吃到精心準備的健康早餐,其中沙拉的原材正是來自這盎然的院子。番茄、茄子、豌豆、黃瓜、秋葵、辣椒,真沒想到,一個不大的院子裡,竟然生長著如此多種類的蔬菜。平日裡,小院還會提供純手工製作的茶點。
哪怕不住宿,也可以挑一個愜意的午後來此下午茶。只有來過,才知道「蜜桃」的清新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