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江東二喬聞名於世,她們分別是東吳名將周瑜妻子小喬,東吳皇室孫策妻子大喬,後因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一句「東風不與周朗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讚譽了二喬可比肩西施之美;相比江東二喬之美,植物界也有能與江東二喬媲美的"春蘭二喬";你們知道春蘭二喬是哪兩位嗎?蘭花先生給你細細道來。
蘭科植物春蘭屬宋梅品種,發現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該品種當時是在浙江紹興人宋錦璇發現,由於當時發現是新品種,宋錦璇便以他的姓氏"宋",與宋梅開的瓣形是梅形結合,取名"宋梅";
宋梅自發現以來,深受歷來蘭家喜愛,從《蘭蕙同心錄》到《蘭蕙小史》,又從《蘭蕙小史》到近代蘭著,幾乎部部有關蘭蕙書籍中均有提及"宋梅",眾所周知,蘭花是以瓣形觀賞性極佳,而宋梅在瓣形中屬梅瓣型,是公認梅瓣花藝代表品種。
宋梅萼片短而闊,中萼片端莊,兩側萼片平伸或稍落肩;捧心瓣捲曲成蠶蛾狀,簡稱"蠶蛾捧",合抱於蕊柱之上,邊緣有白覆輪,唇瓣短圓劉海舌,也有人說是如意舌;舌頭有1-2個紅點或多個紅點;宋梅有時開一莛雙花,香氣醇正,實乃春蘭梅瓣型佳品也。
宋梅具有 "貴而不嬌",其抗逆性和系列能力極強,雖然在20世紀曆經戰亂,卻能連綿傳承至今;宋梅於1928年東渡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養蘭人成功利用」組織培養[組培]」技術進行快速系列,爾後中國有關蘭花單位也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了宋梅的組培快速繁殖工作,至此,蘭花市場宋梅組培苗數據激增,迄今為止,宋梅在傳統春蘭銘品中是數量最多,流傳最廣的品種。
集圓又名老十圓,春蘭四大天王之一,蘭史記載集圓發現於清朝道光末年間,一位高僧掘得品種;至此,到了清鹹豐年間,浙江餘姚人張聖林選育;攜帶至許霽樓先生處命名「十圓」得名;後杭州高駿甫亦育出同種梅瓣型,稱為「集圓」;因其花的萼片基部匯合處集結成圓球形得名;
集圓是傳統栽培品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許霽樓曾這樣讚譽集圓:"月樣團欒花樣嬌,金錢爭買暗魂銷。如何魚目珠同混,銅雀春深有二喬"說的就是宋梅與集圓。
春蘭集圓從發現至今於有150多年歷史,但在栽培中,集圓是時常出現變異;經過長時間的細緻觀賞,走訪四方有養過集圓的蘭友,均證實春蘭集圓的變異屬於穩定性的"回變型"不應將其分開,其實也是無法分開的。
集圓開品穩定,勤花繁殖快,屬春蘭中流傳最廣泛的品種之一;其花色嫩綠,萼片稍長圓,翠綠色;兩側萼平伸;花瓣有兜,兩片合抱在蕊柱左右,蕊柱稍外露;唇瓣大而圓;端正有紅斑點;與宋梅同屬高標準的梅瓣型花,被譽為"春蘭二喬"。
本文為(蘭花先生)原創內容,以上內容不得進行商業化或利益性轉載;最終解釋權歸蘭花先生保留。
如對文章描述有獨特的見解,或文章描述養蘭方法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底部「寫留言」,或識別二維碼添加微信號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