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雍正王朝》與歷史不符情節(續)

2020-10-04 穿越歷史君

電視劇《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的長篇小說《雍正皇帝》,由胡玫執導拍攝,國家一級演員唐國強、焦晃、廖丙炎、杜雨露等參演,演繹了雍正一生的風雨經歷。該劇於1999年1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後廣受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先後榮獲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連續劇、第19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但是,電視劇畢竟與歷史記錄片不一樣,在歷史純真度上還是有點差異。接下來,為大家帶來該劇與歷史不符的另外八個情節,目的就是去了解一下實際的歷史情況,切勿把電視劇當作歷史看。

1、年羹堯出身

年羹堯之所以飛黃騰達,除了得益於雍正「照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是雍王府的胞衣奴才。其實不然,年羹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年遐齡,曾以筆帖式身份歷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康熙四十三年以從二品銜在湖廣巡撫任上致休。而年羹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後,改庶吉士,任職翰林院。

2、年羹堯的仕途

年羹堯第一次出現在劇中是皇四子胤禛江南賑災時,當時他的身份是杭州參將。作為四王府的胞衣,在賑災時為他主子立下汗馬功勞。因此,胤禛完成江南事務後,將年羹堯帶回北京,又通過關係外放至四川擔任提督,人稱「年軍門」。其實,在年羹堯中進士後,被授職翰林院檢討。後來曾多次擔任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至內閣學士。

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也就是廢太子的第二年,年羹堯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據清人蕭奭所著的《永憲錄》記載,這時的年羹堯還不到三十歲。對於康熙帝的格外賞識和破格提拔,年羹堯感激涕零,在奏摺中表示自己「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圖報」。所以,年羹堯既沒有擔任過四川提督,也並非雍正舉薦。

3、弘曆年齡

《雍正王朝》第八集很精彩,康熙率眾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參加熱河狩獵時,皇四子胤禛家的小弘曆一鳴驚人,深得康熙喜愛,並將原本賜予太子的玉如意轉賜給他。咱們先分析一下年份:當時太子胤礽即將被廢黜太子位,據史料推算,此次狩獵應該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而弘曆則是出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夜,於雍親王府。所以,這一段是二月河老師在小說中杜撰的。目的在於,為雍親王胤禛上位做鋪墊。

4、李衛出身

「吊兒郎當」、「目不識丁」這是李衛給觀眾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李衛在四貝勒胤禛江南賑災時以一個小叫花子身份和高福、翠兒一同出現。其實,李衛出生於江蘇豐縣一富戶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時,李衛通過捐資得到員外郎一職,隨後不久任兵部員外郎,後又轉任戶部郎中。

5、皇十四子名諱

「八爺黨」重要成員,康熙五十七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王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拉布坦的皇十四子胤禵,在劇中作用舉足輕重。老十四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眾,老九胤禟曾說過:「老十四聰明絕頂,才德雙全,我兄弟皆不如也」。但是,在作為皇子時期,他不叫胤禵而叫胤禎。和他同父同母的四哥,也就是雍正,名字同音。後來,雍正登基後,為了避諱除了老十三怡親王胤祥,其餘兄弟名字的「胤」全部改成「允」。老十四「胤禎」也就變成「允禵」。

6、戶部阿靈阿真實履歷

《雍正王朝》第22集,戶部主事孫嘉誠因雍正鑄錢銅鉛比例問題大鬧戶部,被頂頭上司、戶部尚書阿靈阿嘲諷道:「你一個小小的芝麻官,竟然妄言議政」,還被扇了一嘴巴子。隨即二人扭打一團。阿靈阿在歷史上確有此人:阿靈阿,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太師遏必隆第七子,孝恭仁皇后妹夫,孝昭仁皇后之弟。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皇十七子果郡王允禮的嶽父。康熙四十年,拜為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總理火器營事務,屬於「八爺黨」幹將。於康熙五十五年去世,阿靈阿是康熙重臣寵臣,是雍正朝的罪臣。雍正二年,雍正帝將阿靈阿的墓碑改刻為「不臣不弟暴悍貪庸阿靈阿之墓」。

7、八王議政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搬出八旗議政的祖制,打算逼宮架空雍正。但是,八旗議政一經拋出,就被張廷玉駁得體無完膚。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八爺胤禩逼宮,倡導「八王議政」呢。其實是沒有的,電視劇中八王議政的逼宮發生在雍正朝後期,其實這時候胤禩、胤禟、胤祥都已經死去,包括最後替雍正去抄家的胤祉也早被雍正囚禁在康熙的景陵。所以,八王議政逼宮事件,是作家二月河杜撰出來的,卻是一個十分成功的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

而坐在現場的四位旗主王爺,號稱鐵帽子王,他們的封號也是有出入的。不過,這一段的確符合小說要素,緊張精彩而又有喜劇性。

8、雍正恩科取士

新君登基按常理來說,新朝新氣象都要開恩科。此時的雍正帝恰好面臨的局面,滿朝皆是「八爺黨」,無人可用。於是跟老十三怡親王胤祥商量開科取士,胤祥:「皇上,似乎應該著手發現培養一批才俊之士,人才才是治國之本。」

於是,在經歷一番波折後,迎來了甲辰恩科前三名:狀元王文昭、榜眼尹繼善、探花劉墨林。不過,雍正元年(1723年)是癸卯恩科,一甲前三名分別是于振、戴瀚、楊炳。而僅有的歷史人物尹繼善則中該科二甲二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9、王掞並非太子之師

王掞在劇中作為太子胤礽的老師,對太子可謂傾注畢生心血輔佐,與太子關係甚為密切,深受康熙及太子尊重。特別是太子被廢黜時哭諫朝堂,並指責康熙「不教而誅」,讓人印象深刻。歷史中的確有王掞此人,於康熙五十一年,授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王掞處事恪謹,為屬僚所折服。康熙六十年,因奏請重立胤礽為太子,忤逆聖意,罪應謫戍。王掞並非太子之師,太子胤礽的老師共有四位:張英、李光地、熊賜履和湯斌。

後記:小編在2020年3月1日,自創了「揭開《雍正王朝》與歷史不符的十大情節」這篇文章,到目前為止推薦量達到626.8萬、閱讀量39.4萬、評論731條、點讚量2892個。多數讀者還是對小編的創作給予肯定,但也有些讀者認為我是在較真、斷章取義。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尊重二月河老師的小說,並且很喜歡這部劇。此舉,只想讓更多讀者去了解更多的歷史史料,因為有很多觀眾明顯受到電視劇誤導,拿電視劇的情節作為歷史。因此,通過在評論區搜集補充,在此奉上文章續集。

相關焦點

  • 揭開《雍正王朝》與歷史不符的十大情節
    《雍正王朝》於1999年1月3日在央視一套播出後,立馬引起強烈共鳴,得到了觀眾們一致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但是,電視劇畢竟與歷史記錄片不一樣,在歷史純真度上還是有點差異。接下來,為大家帶來該劇與歷史十個不符情節,目的就是去了解一下真實的歷史情況。
  • 揭開《雍正王朝》與歷史不符的十大情節
    《雍正王朝》於1999年1月3日在央視一套播出後,立馬引起強烈共鳴,得到了觀眾們一致好評
  • 《雍正王朝》中的這4個情節,與真實清朝歷史嚴重不符,值得深思
    然而這部電視劇是由二月河老先生創作的小說改編,而現在很多的人卻把這部電視劇當成正史來看,其實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雍正王朝》中的一些歷史情節跟清朝的正史是有很多的差別的。小編觀看了雍正王朝和查閱了清史稿,《雍正王朝》大部分的歷史背景都是符合史實,但是在為了小說的劇情卻也改動了一些,今天就盤點一下雍正王朝與史實不符的情節。《雍正王朝》哪些情節與史實不符?今天一次性說清楚,看完長知識。第一:關於隆科多,佟國維和雍正的生母
  • 經典之作也有「神劇情」:細數《雍正王朝》那些與歷史不符的情節
    《雍正王朝》,作為中國影視作品發展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正劇,有著難以企及的重要地位。然而,既然是影視作品,哪怕是根據正史故事改編的歷史正劇,也會與真正的歷史事實有著不符與出入,而這也難免給觀眾在學習與認知上造成一定的誤解。這裡就為大家羅列一些較為明顯的與歷史事實不符的劇情片段,以此來還原一個歷史上真正的「雍正王朝」。
  • 經典之作也有「神劇情」:細數《雍正王朝》那些與歷史不符的情節
    因為歷史是固定的不容篡改的,歷史劇的職責就是高度還原。但簡單的還原一定又是沒有生趣的,還要進行提煉和串聯以此來凸顯人物性格。而《雍正王朝》這兩點就做的比較好,大多數情節都是符合史實有跡可循的,這讓觀眾對雍正時期的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催生了許多歷史愛好者。
  • 當電視劇遇到史實(第一期):《雍正王朝》
    而《雍正王朝》在拍攝上的藝術水準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卻對一些歷史人物過於美化或者過於貶低,造成了一些缺憾。今天我們就總結一下《雍正王朝》中劇情中人物與史實的區別。且不論這個妃子在歷史上並不存在,《雍正王朝》將二阿哥太子胤礽塑造為了完全的酒囊飯袋是一個巨大的敗筆。雖然這個角色能夠襯託康熙在面對九子奪嫡的無奈以及四阿哥辦事十分得力。但是另一方面,這與歷史的胤礽完全不同。電視劇裡的胤礽性格軟弱,不懂察言觀色。
  • 四部精品歷史電視劇:《雍正王朝》無緣前三,第一毫無爭議
    四部精品歷史電視劇:《雍正王朝》無緣前三,第一毫無爭議1、《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由張黎執導
  • 歷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怎麼樣了,和《雍正王朝》描述一樣嗎?
    弘時之死一直是一個謎,雖然《雍正王朝》對弘時之死有誇大成分,但歷史上弘時二十四歲即英年早逝,這和他的父皇雍正是有著莫大的關係。(電視劇《雍正王朝》,雍正帝一杯毒酒賜死兒子弘時)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弘時因為父皇雍正偏愛其弟弘曆而心生不滿,他有心爭取皇儲,於是便親近八叔允禩,在他的挑唆下,聯合同樣失勢的隆科多,三人在朝堂之上公然逼迫雍正讓位。
  • 雍正王朝是歷史還是虛構?
    本次開講《雍正王朝》這部在豆瓣上評分達到9.0級的電視劇。咱們第一講的題目是:一筆寫盡帝王家。在開講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下《雍正王朝》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本劇的編劇之一二月河先生,即作為本次的開篇又作為對已故大師的懷念。
  • 《雍正皇帝》和《雍正王朝》裡,與歷史相衝突的一個謎團
    國產良心劇《雍正王朝》,自打播出後好評如潮。但是卻又有解釋不清的BUG。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優秀歷史劇<雍正王朝>也有雷人的劇情,存在個謎一般的無頭公案》,講述的是《雍正王朝》裡邊的廢太子胤礽為什麼要毒殺自己的情婦鄭春華。但其實《雍正王朝》裡還有BUG,而且是一個更大的BUG,堪稱全劇第一謎團,與這個謎團相比,廢太子毒殺自己的女人的事小的不能再小了!
  • 解析《雍正王朝》的一點體會
    相比於千古一帝康熙,雍正的氣量、胸襟自然是不能及的。康熙的仁慈、寬厚,又是雍正所欠缺的,而且雍正脾氣暴躁。因此,唐國強所塑造的這個角色和以往其他角色像唐太宗、諸葛亮等完美形象有很大不同,雍正是一個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的歷史人物。基於這樣的認知,在對劇情進行分析的時候,也大體脫離不了這種原則和底線。
  • 雍正王朝:雍正和喬引娣的不倫之情,電視劇版為何改掉原著情節?
    :雍正和喬引娣的不倫之情,電視劇版為何改掉原著情節?  雍正在位十三年,他勵精圖治使清朝的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現代清朝愛情偶像劇有很多都是圍繞雍正帝來展開的,這足以說明雍正帝是以為勵精圖治的皇帝的同時也是一位充滿了浪漫色彩的帝皇。雍正帝的一生同大多帝王一樣都擁有後宮佳麗三千,但是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的主要感情線還是以年妃秋月、嫡福晉那拉氏還有喬引娣展開的。那麼此處喬引娣是誰呢?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雍正王朝》裡的皇帝真是苦不堪言
    ▲《雍正王朝》一劇重塑了雍正的形象。圖/《雍正王朝》《雍正王朝》播出至今,20年了。從無人理解的君王,到鬥爭失敗的臣子,再到忍飢挨餓的百姓,《雍正王朝》細看下去,是一幅眾生皆苦的畫卷。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中國觀眾對於歷史劇的熱情還沒有被狗血拖沓的宮鬥情節消磨乾淨。
  • 《雍正王朝》雍正殺了兒子弘時,歷史上真是嗎?三大證據揭開真相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雍正的第三個皇子弘時個心思深沉,心腸歹毒的人,他在八叔胤禩的鼓動下,意圖恢復「八王議政「;為了能做皇太子,不擇手段,和旗主王爺控制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防務
  • 從歷史角度來看,《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一部更精彩
    在皇帝位次上,雍正雖然是康熙的後繼之君。但是《雍正王朝》在上映時間上早《康熙王朝》兩年。它們分別於千禧年前後登上螢屏,並且均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們感謝二月河老師,為我們帶來如此優秀的小說題材,同時也感謝胡玫、陳家林導演所拍攝賞心悅目的電視劇。
  • 漢卿說:雍正的文治武功對雍正王朝之後的王朝有什麼影響?
    清朝有康乾盛世,所謂的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時,大清王朝國力強大,百姓富裕。歷史上,歌頌康熙年少英雄,計擒鰲拜,平三藩,文治武功能和唐宗宋祖試比高。歌頌乾隆,七下江南何等風流,修建壯麗宏大的萬圓之圓,經濟文化達到頂峰。
  • 為什麼《雍正王朝》比《康熙王朝》更勝一籌?
    歷史劇應該再現的,是七千年來最精英的那一群群中國人,在治亂興衰的大命題中,進行著關於天下、家國和萬民的博弈。它不是一目了然的鬆快,它是負笈獨行的辛苦、長夜幽燭的靜思,是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的燒腦和對自我知識結構的不斷挑戰和重組,是拙重的鈍感力。
  • 為什麼《康熙王朝》很火,可《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
    《雍正王朝》在1999年最先播出,《康熙王朝》居後,是在2001年播出的。》不同,在《雍正王朝》裡,涉及到康熙和雍正兩個皇帝的故事,但兩個皇帝的人生都不算爽,並且他們雖然貴為皇帝,可從頭到尾都會給人一種「強者的無力感和寂寞感」,焦晃飾演的康熙,和唐國強飾演的雍正,都很精準地傳遞出了感覺。
  • "雍正王朝:被改掉的原著情節,喬引娣和雍正的不倫之情真相如何?"
    "雍正王朝之中,雍正的感情線主要和三個女人有關,年妃秋月、嫡福晉那拉氏以及從十四阿哥手中搶來的喬引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