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建築師的現代主義試煉

2021-01-17 騰訊網

對愛好建築的朋友來說,日本建築是很多人的心頭所愛,無論是獨特的建築風格,還是國際上享有聲譽建築大師的代表作品,都令人嘆為觀止。

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承認,日本的建築和技術是世界一流的。日本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的獨特的建築觀,同時又存在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尤其是日本匠人那種細膩、追求極致的完美主義,很大程度還原建築的本身的魅力。

今天,將在文章裡介紹幾位著名的日本建築師和他們的代表作,希望大家在旅行時能夠邂逅這些美妙建築。

磯崎新

「我喜歡不真實的世界,在哪裡可以做喜歡的事情」

磯崎新是2019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他一直在反思而求變,從反傳統逐漸走向用新技術表達傳統。近年和中國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從喜瑪拉雅中心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新廳,都充分體現了他與環境的協調性,以及作為藝術家的想像力。

關鍵詞:抽象 思考

琉森音樂節新方舟音樂廳

Anish Kapoor & 磯崎新聯合設計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

中國上海/ 2008-2014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

卡達多哈/ 2004-2011

冰球館(2014年更名為Pala Alpitour)

義大利都靈 / 2002-2006

多穆斯博物館

西班牙拉科魯尼亞 / 1993-1995

奈良100年會館

日本奈良 / 1992-1998

水戶藝術館

日本茨城縣 / 1986-1990

當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磯 / 1981-1986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

日本群馬縣 / 1971-1974

伊東豐雄

「讓那種吃粗茶淡飯的地方,變得更美麗,更有人情味,更舒適一些」。

伊東豐雄是日本建築文化的領先建築師之一,201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他受到法國當代哲學家德勒茲和日本哲學家見田宗介的影響,將自己的建築理念透過「遊牧」(Nomad)的概念發揮。通過許多小型建築的作品,把人們需求的隱私和對公共空間的渴望,將兩者達到了完美平衡。

關鍵詞:流動 表皮結構

巴洛克國際博物館

墨西哥/2016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中國臺灣/ 2005-2014

臺灣大學社科院圖書館

中國臺灣/ 2006-2013

伊東豐雄建築博物館

日本 / 2008-2011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

日本/ 2007

岐阜縣市政殯儀館

日本 / 2004-2006

2002蛇形畫廊

伊東豐雄& Cecil Balmond

英國倫敦 / 2002

仙臺媒體中心

日本 / 1997-2001

安藤忠雄

「人心是很難居住在這個時代的,我想建造的是能讓人心紮根的地方」。

安藤忠雄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築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是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他以裸露的清水混凝土獨樹一幟,被稱為「清水混凝土詩人」。

其設計的建築作品超多200多座,遍布日本乃是世界的各個角落。安藤忠雄曾獲得199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而這樣的一位大師卻是自學成才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

關鍵詞:清水混泥土 自然 共生

真駒內瀧野墓地-頭大佛

日本札幌 / 2016

森之教堂

日本大阪 / 2011-2015

上海保利大劇院

中國上海 / 2011-2014

蘭根基金會美術館

德國諾伊斯 / 2004

地中美術館

日本直島 / 2004

4x4住宅與續作

日本神戶 / 2003

本福寺水御堂

日本兵庫 / 1989-1991

光之教堂

日本大阪 / 1989

水之教堂

美國加利福尼亞洛杉磯 / 1986-1988

六甲集合住宅Ⅰ-Ⅲ

日本大阪 / 1983

小筱邸

日本大阪 / 1981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我所經歷的是設計過程本身,和在尋找過程中無數的可能性,對我來說,設計就是一個不斷接受的過程。」

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於1995年創立的SANAA事務所,2010年兩位建築師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建築裡不斷出現的歧義和懷疑,將玻璃的反射性能和白色的亮度帶到了一個新高度。

開放透明設計並非是一絲不掛的裸露,而是一種亞洲式的,含蓄的曖昧。就像是一件朦朧的半透明的晚禮服,一些半透明材料的運用和巧妙的空間間隔使得場館既不存在喪失私密性的危險,又獲取了自然的力量——陽光和空氣。

關鍵詞:輕 薄 少 透

北齋美術館

日本 / 2016

格雷斯農場河畔建築

美國 / 2015

羅浮宮朗斯分館

法國 / 2003-2012

勞力士學習中心

瑞士 / 2010

豐島美術館

日本 / 2010

2009蛇形畫廊

英國倫敦 / 2009

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美國紐約 / 2007

大倉山集合住宅

日本神奈川縣 / 2007-2008

託萊多藝術博物館「玻璃大棚」

美國俄亥俄州 / 2006

德國埃森礦業同盟管理學院

德國魯爾區 / 2002-2006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日本石川縣 / 2004

Dior表參道旗艦店

日本東京 / 2003

隈研吾

「對當前的建築保持尊重的基礎上,不要被束縛,而是能創造出新的東西,有破才有立。」

他能夠將石材與木材玩到爐火純青,偏愛將建築歸回到自然的狀態,擅長將建築的古典與現代風格融為一體,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是建築圈炙手可熱的高產建築師。

在隈研吾看來,負建築絕非是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負建築」不僅是一種設計方式,也是一種批判精神,甚至是一種哲學理念。

關鍵詞:負建築 消失

The Exchange大樓

澳大利亞 / 2016-2020

東京頂級奢擇——竹謐

日本東京 / 2018-2020

東京新國立體育場

日本東京 / 2015-2019

蘇格蘭鄧迪V&A博物館

蘇格蘭 / 2018

Stacking Forest 層疊森林

日本大阪 / 2018

Suspended Forest 懸浮森林

瑞士 / 2018

OMM現代博物館

土耳其 / 2018

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

中國江蘇 / 2018

上海虹橋國際展匯

中國上海 / 2018

東京南青山 SunnyHills

日本東京 / 2018

Alberni阿鉑尼大廈

澳大利亞 / 2017

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

中國杭州 / 2015

上海虹口soho

中國上海 / 2015-2016

淺草文化觀光中心

日本 / 2012

高知縣檮原木橋博物館

日本 / 2011

三裡屯SOHO

中國北京 / 2008

長城百腳下的公社·竹屋

中國北京 / 2002

點亮「在看」和「點讚」,

將創意靈感放在第一位

相關焦點

  • 她不是建築師,但她成就了建築師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特(Paolo Baratta)和本次雙年展的主策展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這樣評價:「菲麗絲·蘭伯特以委託人和管理者而非建築師的身份為建築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若非她的參與,20世紀最傑出的建築之一:紐約西格拉姆大廈將不可能被建成。如果說是建築師成就了建築,那麼菲麗絲·蘭伯特則成就了建築師們。」
  •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
    ·第7期】即將招募,由臺灣最知名的兩位建築學者王俊雄、王增榮擔任學術領隊,行程涵蓋臺灣現當代最具代表性的10餘位建築師的30餘個作品,更安排有事務所深度交流。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文 | 史建在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下,近代臺灣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都是在日本人掌控中制定完成,公共建築以折衷主義為主流。
  • 免費領取【丹達拉:恐懼試煉】,【監獄建築師】周末免費
    丹達拉:恐懼試煉動作,獨立,平臺遊戲免費領取截止日期 2021.02.05
  • 說不清的現代主義:大雜燴還是巴別塔?
    《現代主義》作者、美國文化史家彼得·蓋伊梳理出一個現代主義的反叛傳統,波德萊爾就是這一傳統的鼻祖。蓋伊承認,現代主義可以用複數來表示,而他寧可用單數。現代主義的實踐者有一個共性:他們不斷打破常規,探索新奇,都是「上了癮的冒險家,只有處於美學安全區域的邊緣甚至以外才能感到得心應手」。但這只是一個彼得·蓋伊建構起來的傳統。
  • 加州棕櫚泉:沙漠裡的現代主義
    負責這門生意的建築師E·斯圖爾特·威廉士(E Stewart Williams)給辛納屈展示了自己的想法:一座獨特的現代主義住宅,房子裡有許多長長的水平線玻璃幕牆,並且他建議使用更多「沙漠適用」的材料,包括鋼材和鋁材。辛納屈最終被他說服了,這座被命名為「雙棕櫚」(Twin Palms)的房子及其標誌性的鋼琴形狀的遊泳池在12月前順利完工。
  • 馬雲爸爸、蘋果爸爸、建築師爸爸,誰才是改變這個世界的人?
    、費城學派的創始人,當代建築師重要的精神導師,改變世界美學的建築大師!巴克裡希納·多西Δ 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分校1977-1992(多期工程)Δ 環境規劃與科技中心(現CEPT大學)1966年-2012年(多期工程)國際建築設計巨匠,美國建築學家現任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後現代主義新古典風格
  • 那些建築師都收藏了的電影和紀錄片!
    這種對城市景觀符號化的實驗電影被稱為城市交響曲。Dziga Vertov的《持攝影機的人》正是一部反映了這一類型的特徵的電影。在整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這種試圖捕捉現代城市與國家差異的嘗試以「全景」文學的形式出現。很明顯,早在電影出現之前,人們就認識到了研究的必要性。
  • 五十年前,這群建築狂人就已預見未來|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世博會...
    在日本,一般社會學家將1955至1973年這段時間,稱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而1926年-1934年出生的人群被稱為昭和初年世代,他們見證了日本的經濟騰飛,也是支撐日本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此期間,日本鄉鎮人口極速湧向城市,大城市缺乏生活空間,民眾反戰意識伴隨學生運動勾勒了一個不安定年份。
  • 2020年臺灣TOP 5國際建築師豪宅介紹
    目前還在市場上銷售的國際建築建案,如臺北五大豪宅的琢白邀請普立茲克獎白派建築大師理查麥爾、元利信義聯勤邀普立茲克獎現代主義大師理查羅傑斯,旋轉豪宅陶朱隱園採用法國生態建築師文森卡勒波特設計。臺中五大豪宅七期「寶格」邀請寶格麗飯店御用義大利國寶建築師Antonio Citterio主導全案,美術館旁的富邦「天空樹」由國家歌劇院普立茲克獎伊東豊雄操刀。
  • 伊夫雷亞:失落的現代主義烏託邦
    還有建築師愛德華多·維多利亞設計的奧利維蒂研究中心也是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當地幼兒園內部裝飾其他十幾座建築,有辦公大樓、工廠、酒店、電影院,它們全部在一場私人設計的福利小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義大利最優秀的一批現代主義建築師都被邀請去設計,無論是工廠還是食堂,辦公室還是學習區域,都是由玻璃幕牆、平坦的混凝土屋頂、自由組合的內部空間,挑空底部,以及釉面磚組成的現代主義建築。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築》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 電影的現代主義思潮
    《電影導演大師課》裡用了七個觀點來測試現代主義思潮,很有趣。據說這些觀點代表了當代電影的手法,也就是電影媒介的現代主義藝術說明。
  • 遙想百年前的「日本現代主義」:那個時代的海報、彩印與服飾
    遙想百年前的「日本現代主義」:那個時代的海報、彩印與服飾 Wayne Crothers 文 丸子 譯 2020-08-19 11:
  • 最具建築意義的現代主義房屋——玻璃屋
    北達拉斯玻璃屋位於美國希爾克雷斯特莊園(Hillcrest Estates)附近1.33英畝的土地上,是達拉斯市最近興建的最具建築意義的現代主義房屋之一。達拉斯玻璃屋她是一棵現代主義的寶石,周圍環繞著成熟的橡樹。
  • 國產電視劇裡,女建築師為什麼活得那麼痛苦?
    在日本,女建築師和男建築師的比例大概是1:9;臺灣一家叫做開業的建築設計公司,男性比例高達94%。02女性主義,建築變革的力量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對現代主義的批判,後現代建築思潮的興起,女性主義也成為扳倒現代主義的重要力量。
  • 肺炎帶走了「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帶不走棕櫚泉現代主義的風光
    92歲的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不幸構成了這7%的分子。據美國《建築師報》15日報導,葛雷高第因感染新冠肺炎,當天在米蘭市內的聖朱塞佩醫院去世。圖源:建築師報葛雷高第被稱為「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其作品風格介於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之間。
  • 這些日本建築大師,原來都是他的學生?
    有一個名字是日本建築界無法繞開的。建築大師的傳承像一條河流,穿越時間和空間,歷久彌新。在數不勝數的大師中,日本建築界的師生關係最為清晰。在東京,今天最為新穎和解構的建築設計,通過一代一代的師承,竟可以上溯到百年前的巴黎。這個影響了無數日本建築師的名字,就是勒-柯布西耶。
  • 建築師必看的電影清單,拯救你的設計靈感
    2、建構非洲:這片大陸的建築  《建構非洲》是一部2005年首映的BBC紀錄片,影片由英國建築師David Adjaye講述。從馬裡的夯建築開始,到義大利獨裁者墨索裡尼在厄利垂亞的現代主義建築,影片展開了一次充滿怪異美學的旅程。
  • 日本一奇葩建築獲獎,網友:中間豎起的「通道」很惹眼
    20世紀30年代後半期,受政局影響,日本大批建築師受到打壓,成為日本建築發展最為艱難的時期。在日本這個具有強烈民族性特徵的國度中,建築師們都紛紛站出來,拯救這個亟待覆興的民族。彼時的丹下健三揮動手中的筆,肩負起社會責任,為其民族的復興之路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用他的建築向世界宣告,「被世界孤立的的日本又回來了」。
  • 劉奎︱陳映真與冷戰時期臺灣的現代主義問題
    如認為陳映真早期那些帶有現代主義氛圍的小說,因為政治訴求不強,所以比他之後的小說更有價值。這類判斷在臺灣當代較為盛行,連陳映真的好友尉天驄也作如是觀。尉天驄在《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瑣記陳映真》一文中就認為,陳映真轉型後的小說,「便一個接著一個漸漸減低文學的藝術性,成為對現實批判、清算歷史的武器」。
  • 潤物細無聲: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現代主義設計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颳起了一陣摩登時尚的社會風氣,在城市百貨商店、咖啡廳、地鐵裡總能看到剪短髮穿洋裝的女子。她們邁開輕快的步子,在絢麗多彩的環境中,漫步走向時代的最前面。of Victoria)舉辦的 「日本現代主義設計」(Japanese Modernism)展覽,將視角對準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