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這種鏡頭,
電影才發展到今天。
它就是
變形寬銀幕鏡頭
它是什麼?
先從 電影畫幅比 說起。
早期電影畫幅比是4:3的,「黃金分割」即1 :0.618,這種比例視覺效果舒服。
後來人們發現人眼的水平視角大於垂直視角,為了擴大視域增加臨場真實感,就將4:3的比例進行平方得出16:9。
而2.35: 1實際是把4:3的比例進行了3次方,目的和16:9是一樣的,只是擴大了橫向視域。如圖所示:
傳統的 1.85∶1 的畫幅給人們帶來一種人文情懷,反映樸實的生活本質;
而 2.40∶1 的畫幅能將屏幕充滿觀眾的視野,帶來強烈的電影感和夢幻感。
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2.40∶1的畫幅比。一種方法是超35mm拍攝,另一種方法是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
普通鏡頭與變形鏡頭結構比較
而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正是因膠片上的畫面是變形的而得名,拍攝時利用水平方向「壓縮」的鏡頭攝成畫面。
超35mm拍攝:
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
1953 年,第一部寬銀幕電影《聖袍千秋》(The Robe)誕生。
自此,無論是以變形寬銀幕鏡頭、或是通過裁幅來實現寬銀幕放映,2.40:1 的寬銀幕畫幅比逐漸成為了電影主流畫幅比之一。
《聖袍千秋》劇照
說到它的歷史淵源,其實要追溯到1927年,法國物理學家享利·雅克·克雷蒂安(HenriChrétien)研製出一種變形鏡頭(AnamorphicLens),這種鏡頭可使影像產生橫向變形,使影像畫面展寬。
它的基本光學原理與變焦距鏡頭相似,是在基本成像鏡頭的基礎上附加變形系統。
變形寬銀幕鏡頭其實就是在基本成像鏡頭上附加一個柱面變倍光學系統。
《阿甘正傳》劇照,可以看見背後的橢圓形光斑
變形寬銀幕鏡頭使得畫面變形壓縮兩倍左右,但是大部分的寬銀幕鏡頭在還原時,其背景失焦處不能夠完美的還原,所以形成了橢圓形的光斑。這種遺憾成為了寬銀幕鏡頭的獨特風格。
點光源的拉絲效果
而點光源的拉絲效果也是變形寬銀幕鏡頭的特色之一。在拍攝強光源時,強光光源會形成水平方向極長的光暈。而這些效果,也是很多導演和攝影師追求的,有很好的美化效果。
曾經的電影工業巨人柯達在革命中失去了霸主地位。
無論是傳統大廠 ARRI 的華麗轉身,還是破局者 RED 的出現,都讓電光幻影的百年歷史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絕大多數的數字攝影機製造商都為自己的攝影機配備了一塊 16:9 的感光元件,這其中就包括 ARRI ALEXA,同樣也包括 RED ONE。當時如若選擇這兩款攝影機進行製作,並且想要實現寬銀幕的效果,除了遮幅或使用性價比非常低的 1.33X 的變形鏡頭外,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
遮幅電影 例子
(遮幅電影又叫「假寬銀幕」電影。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準35毫米電影攝影機和光學鏡頭拍攝,拍攝時在攝影機片窗前加一個檔框格,遮去原來標準畫幅的上下兩邊,使畫面寬高比有標準的畫格1.33:1,遮擋成1.66:1至1.85:1的畫面比例。其實就是「普通鏡頭拍攝+後期加遮幅」)
但在 2011 年之後,變形寬銀幕鏡頭的使用率開始回潮,而這回潮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2011 年 ARRI Alexa Studio/Alexa M 攝影機與 MasterAnamorphic 系列鏡頭的發布,4:3的感光元件讓數字電影攝影機可以自由使用傳統的變形寬銀幕鏡頭進行拍攝。
RED 也提供了多種攝影機上的和後期的工具用於變形寬銀幕,這一切的動因就是變形寬銀幕的特性。現場預覽更方便,當你選擇了使用變形寬銀幕模式拍攝,攝影機的尋像器和 LCD 屏幕帶有自動拉伸變形畫面的默認功能。
從主 流 攝 影 機 的 技 術 支 持, 到 Cooke、Hawk、 Angenieux、Scorpio 等傳統廠商的跟進,數字時代變形寬銀幕的熱潮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湧動。
從《港囧》、《萬物生長》再到近來的《山河故人》,國內電影行業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的影片也越來越多。變形寬銀幕鏡頭因其特殊的光學結構與影像質量也越來越受到中國攝影師的高度關注。
《港囧》
《山河故人》
在中國電影市場內,2012 年以前,中國大多數器材公司的變形寬銀幕鏡頭選擇範圍極為有限。主要ARRI、Elite 之類,但是款式十分陳舊,技術指標無法保證。
高品質的 PANAVISION 變形寬銀幕鏡頭也隨著沙龍(中國PANA獨家代理租賃公司)重心向香港轉移以及超級昂貴的租賃價格和繁複的入關程序,使得這系列鏡頭在中國的使用逾漸稀少。
國內變形寬銀幕鏡頭系統的匹配情況
MA 系列鏡頭(5 支):
Master Anamorphic T1.9 / 35mm、40mm、 50mm、60mm、75mm、100mm、135mm
Anamorphic Ultra Wide Zoom 19-36mm/T4.2
COOKE 變形鏡頭系列(5 支):
Anamorphic/i T2.3-T22 / 25mm、32mm、 40mm、50mm、75mm、100mm、135mm
T2.6-T22 / 65mm Macro
T2.8-T22 / 180mm
T3.5-T22 / 300mm
MP 鏡頭系列(16 支):
Master Prime T1.3 / 12mm、14mm、16mm、 18mm、21mm、25mm、 27mm、32mm、
35mm、40mm、50mm、65mm、75mm、 100mm、135mm、150mm
UP 鏡頭系列(16 支):
Ultra Prime T2.8 / 8R
T2.1 /10mm
T2 / 12mm
T1.9/ 14 mm、16mm、20mm、24mm、
28mm、32mm、40mm、50mm、 65mm、85mm、100mm、135mm、180mm
變焦鏡頭:各品牌變焦鏡頭大概 5 ~ 10 支可供選擇:
Angenieux Optimo T2.2 / 16mm-42mm、 17mm-80mm、30mm-80mm
T2.8 / 24mm-290mm
T3.2 / 28mm-340mm
T3.5 / 25mm-250mm
Arri Alura T2.8 / 15.5mm-45mm、30mm-
80mm
T2.6 / 18mm-80mm、45mm-250mm,等等
備註:目前中國市場的新型變形寬銀幕變焦鏡頭只有一款,其成像風格(主要是焦外成像的風格)類似於 MA鏡頭風格,即焦外不產生明顯橢圓形拉伸。因此,此變焦鏡頭可以較好的和 MA系列匹配,但整體風格和 MP 系列很相似,但焦段選擇只有 MP 系列的四分之一,並且光孔比 MP 系列少一檔光孔。
而 COOKE 變形鏡頭無論是配備變形變焦還是球形變焦鏡頭風格都不匹配。UP、MP 系列則鏡頭種類繁多,能匹配大多數變焦鏡頭。
到了實際的例子運用,就選擇《分歧者 2: 反叛者》來談談。
《分歧者 2: 反叛者》劇照
《分歧者 2: 反叛者》選擇了 ARRI/ZEISS Master Anamorphic 變形寬銀幕鏡頭。
ASC 攝影師弗洛裡安·巴爾豪斯(Florian Ballhaus) 是電影《分歧者 2 :反叛者》的攝影,他認為變形寬銀幕鏡頭可以讓這個世界看起來更宏大、更生動、更吸引人。
巴爾豪斯通過鏡頭選擇來區分普通的反烏託邦芝加哥環境和虛擬的幻象世界——現實場景用變形寬銀幕鏡頭,幻象世界用球面鏡頭拍攝,他表示說這種差異隱約暗示了這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巴爾豪斯測試了ARRI Master Anamorphic 變形寬銀幕鏡頭。「有意思的是它們兼具兩種類型的特點:球面鏡頭的完美畫質和變形寬銀幕鏡頭的特殊景深。」他說:「要讓鍾愛對稱和細節的導演接受這組鏡頭沒費多少工夫。變形寬銀幕鏡頭略微的不完美和美麗的焦外散景恰好讓畫面有種特殊的魅力,而且不用擔心畫面邊緣出現嚴重失焦。」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變形寬銀幕鏡頭呢?
除了昂貴的變形寬銀幕鏡頭,為了獲得獨特的變形寬銀幕效果,提升影片的電影感,很多基於網絡通道的小成本的廣告和 MV 選擇變形附加鏡作為手段。
GH4 配變形附加鏡效果
變形附加鏡(Anamorphic Adapter)是在為了滿足寬銀幕愛好者的需求應運而生。大部分的變形附加鏡跟廣角附加鏡一樣,也是裝在鏡頭的前面。但不同的是,變形附加鏡只將畫面橫向壓縮,而不產生桶形畸變。從膠片機時代到 DV 時代,都有廠家生產變形附加鏡。儘管量不大,但也滿足了寬銀幕擁躉的需求。
SLR Magic 公司是當今變形附加鏡的推動者,其推出了1.33X變形寬銀幕鏡頭,這個變形寬銀幕鏡頭名為 Anamorphot專為使用16×9傳感器而設計),GH4最新4:3照片模式設置在特定拍攝設置中能更多程度的使用傳感器,SLR Magic又會推出 2.0X Anamorphot 變形寬銀幕鏡頭。2.0X能產生2.39:1的畫面,這種專為4:3傳感器而設計。
對於製作人來說,想要變形的畫面效果,而同時又節省成本,變形寬銀幕附加鏡頭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在使用附加鏡拍攝時,也有很多的局限。
1.普通攝影機不具備寬銀幕的監看選項,必須外接具有寬銀幕監看功能的小監視器。
2.使用附加鏡後,就等於同時使用了兩個鏡頭,如何對焦成為了一個新問題。
在拍攝較遠物體時,攝影鏡頭應能從相應的對焦距離(因鏡頭而不同大約 3-4 米)至無限遠合焦。但是在使用變形附加鏡進行拍攝近物時,最好提前設置好焦距,再進行拍攝。在調焦時,先確定好被攝物體的大致距離,然後尋找被攝物上的反光點。通過反光點的光斑來判斷是否已正確對焦。
第一步,調節拍攝鏡頭的焦距,根據你所估計的被攝物的距離來估計一個焦距,使得焦點達到相對實的程度。
第二步 , 調節變形附加鏡的焦距,使得畫面中的被攝物焦點的虛化光斑形成標準的圓形,這標誌著變形附加鏡已經基本對上焦了。
第三步,回到拍攝鏡頭進行焦距的調節,如果還是虛焦,則在兩個鏡頭間進行微調,直到合焦為止。
這時如果沒有反光點,就用鑰匙等金屬物件,將其打亮,通過觀測其反光的光斑來對焦。
這是國外網友總結出的比較快速的對焦方法。
寬銀幕鏡頭在對宏大的歷史題材、科幻題材、戰爭題材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寬銀幕鏡頭帶來的電影感是其他的普通鏡頭所不能比擬的。
沒錢購置寬銀幕鏡頭,我們不妨嘗試一下遮幅,或者加變形附加鏡。
但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中,變形寬銀幕鏡頭會更加普及,利用寬銀幕鏡頭進行創作,使影片擁有寬銀幕效果將會更容易也更便宜。
新片場,是國內最大的影視創作人社區。每天提供影視乾貨、幕後剖析、行業資訊、以及實用的教學技巧,幫助每一位創作人成長。我們提供4K無水印無廣告的視頻承載,幫助創作人實現個性化的個人作品集。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合適的創作人;在這裡,用作品打動世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立享特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