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留學
乾貨、攻略、案例,關於留學的一切都在這裡
關注
最近一部講述香港社會生活的高分港劇,引起了大家廣泛的關注!
不同於以往TVB劇關注都市和精英,《香港愛情故事》將目光向下移,開始聚焦在平民百姓的生活,更用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愛情故事,將香港人「沒房,沒浪漫」的現實赤裸裸地擺在觀眾面前,而其中有某些點也著實是戳到了在香港留學的各位。
因為每一位香港留學生,或者了解過香港住房問題的同學看完之後,都將深有體會。
房子和愛情掛鈎,只有香港才有
「房子和愛情掛鈎,真的只有香港才有」
這句開場白,成了整部劇的主線。雖然「只有香港才有」或許有點言之有過,畢竟北上廣深肯定也不乏這樣的故事,但香港一定更加誇張和異形。
《香港愛情故事》的兩位主角,陳子朗和邱凱琪,戀愛七年依然甜膩如初,但這對模範情侶戀愛談得很辛苦,連七周年紀念日也要在外面排隊開房。
倒黴的是,原先訂好的酒店出了岔子,輾轉很多家才來找到鐘點房,但竟然也至少要等上3個小時!最後只能從黃牛手中花幾倍價錢買來了「半個小時」。
更慘的是,當兩人好不容易把彼此身上複雜的情趣裝備解鎖,半小時就已經到了,只能game over了...
為什麼談個戀愛,要搞到像去偷情一樣?這種事情難道不能在家做嗎?還真的不能...
子朗一家五口人,擠在二十來平方米的一室一廳裡,根本談不上什麼私人空間,說句悄悄話都難。
凱琪一家也有她和弟弟,爸爸最近又再婚了,繼母還帶著她的孩子,只能讓凱琪跟弟弟住一個房間。
但有煩惱的何止是年輕人?子朗的父母,在逼仄的屋簷下,感情早已破裂了。父親是一個非常大男人主義的人,退休在家後耀武揚威,也從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母親做了30多年家庭主婦,也受夠了丈夫的邋遢冷漠,在自己的生日上,她提出了要離婚。
結果,兩個人去法律諮詢處諮詢離婚的事,本以為離婚就是領個離婚證的事。沒想到這位議員說:「就算兩人已經同意離婚,也必須分居一年。」
家裡一個房子都要5個人住,哪裡還有條件分居呢?如果申請公屋,排隊也要排3年。可笑,但卻很真實。沒房,真的連婚都離不起。
可見,在香港如果沒有房子,甚至都談不上好好生活。
無論世界怎麼變,樓市始終不變
之所以香港人的戀愛關係中出現種種類似的問題,原因只有一個:香港樓價真的太!貴!了!
過去五年,香港房價上升了38%,住戶的可支配收入才上升了3%,即使全球經濟不景氣,香港的房價依然是屹立不倒。
上月經濟學人智庫公布了《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香港在疫情之下再度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也榮登全球樓價最高的城市。
子朗和凱琪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買房,但他們的預算根本也買不起什麼房子。房產經紀人帶他們去看又破又殘小房子,還隆重介紹這個房子最大的賣點——獨!立!廚!廁!
估計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房子都會想,都破成這樣了還能住人?獨立廚衛難道不是標配?
那你就錯了,這配置在香港真的已經是性價比之王了,但他們倆連這個似乎買不起,再便宜,就只能去住「劏房」了。
「檔房」就是將房屋分割成多個隔斷間,廚房、廁所、餐廳、臥室都賽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
根據統計,全港約有21萬人居住於劏房,當中3成是25歲以下的青年。劏房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僅40平方呎,也就是約4.44平方米。
劇中看到男女主角住的劏房,已經算是衛生環境比較好的了,租金也會更貴一點。
當初凱琪為了多掙點錢,放棄了做記者,改做營銷,整天依然忙如螻蟻,過著到處奔波、精打細算的生活,但到頭來兩個人工資加起來都未夠供房。
既然買不起房子,那就去租房?
租房對於香港本地人來說,簡直就是年輕人最敗家的生活方式啊!每個月房租上萬,再減去生活費,一個月還能有幾個錢剩呢?相信這一點,香港留學生們也深有體會吧!
買房難,租房也難
香港留學生對於租房,再熟悉不過了。但普遍都是合租,或者住在學生公寓。也就是基本上一個房子裡面有幾間臥室,分單間、雙人間,甚至也有三人間、四人間等等。
如果像這種上下鋪雙人房的,大概也要HKD4000-5000/月,還要看地段,樓齡等等。
單人間的話,最基本都要HKD5000-6000/月,貴的也可以近萬,但無論是單間還是雙人間,基本上一個臥室不到10方,空間可謂非常狹窄,且廚衛、客廳都是公共區域。
連學生公寓、五六個人合租都要幾大千一個月,所以在香港租有獨立廚衛,且能正常起居房子真的少則過萬,多則幾大萬都有可能,像子朗和凱琪這樣的小情侶又怎能負擔得起呢?除非,在香港一輩子也不買房。
看完之後,樂觀地去想一下,明年大學上網課似乎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壞了,起碼在家裡住得舒服!在房間裡待膩了,可以到客廳溜溜,蹲廁所也不用排隊!
當然,在留學體驗上或許無法比擬面授。
在《香港愛情故事》中,看到了香港普通人真實生活的一面,也為大家即將開啟的香港生活提前打了一劑「強心針」,告訴我們浪漫主義、理想主義已經不再適合如今的香港。
總的來說,這個劇真的值得一看了!寒假也來了,大家追劇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