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愛情故事》看香港房價之殤

2021-01-09 網易

2020-12-30 00:11:50 來源: 歐洲新鮮事

舉報

  

  這段時間,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一經上映,立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一波轟動。大家腦子裡TVB的取景地往往都是豪宅,而這部新劇裡的背景卻是位於香港的蝸居。

  

  更加真實、更接地氣的拍攝和立意,讓這部劇更加貼近生活。這簡直就是一部活脫脫的中國香港底層人民住房實錄啊!

  

  首先,歐弟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的主要情節:暖男設計師陳子朗與理想主義女友邱凱琪,是香港典型因土地問題而被迫流離浪蕩的情侶。子朗兩位妹妹陳子欣和陳子婷性格極端,攝影師子欣沉淪於藝術家紀家希的失樂園;品學兼優的大學女神子婷,愛之初體驗以現實先行,兩姊妹各有戀事。

  

  子朗、凱琪為覓安樂窩打拼,新婚後居於百多呎的劏房,除了要面對空間不足的生活磨擦外,還要處理雙方父母的暮年感情危機!小兩口排除萬難,置業美夢卻一夜變噩夢,為了一層樓竟忘記如何好好戀愛……

  

  小、貴、難也是香港房價目前的真實寫照。

  

  中國香港日益突出的土地問題,通過劇中人物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劇中的陳子朗一家四口擠在只有40平米的公屋裡,隨著子女長大,慢慢變成六口人、七口人、八口人……劇中的女主戀愛七年,為了能夠攢錢首付,無所不用其極。離家出走,為了省錢甚至住進了太空艙膠囊旅館。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歐弟之前所說的劏房究竟是什麼?這個字念tang(一聲),劏房就是「分間樓宇單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常見於唐樓等建築物。

  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然後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個小房間的面積由幾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租客通常為草根階層、新來港人士或單身人士。

  

  不少看了這部劇的香港人觸動很深,可以說是殺傷力很大,侮辱性也極強。網友小A在社交平臺上這樣寫道:大結局之後,確定9分,作為香港人,感同身受,說到了蝸居,再婚,生活等問題,而且是全實景拍攝,非常貼地(接地氣),新編劇何靜怡,新監製林肯,新演員遊嘉欣,徐文浩搭配舊人龔嘉欣羅天宇跟實力派白彪龔慈恩配搭新鮮。

  演員演技也在線。結局也很好,多少為自己的未來也提供參考,滿滿的正能量。主題曲愛情事幾乎句句都符合主題,小清新,哭牆跟你分離那句谷婭微太有穿透力了,真讓人想哭,逆流直上正能量巨好聽。還有一首似乎沒出場,用的少。總體主題曲可以9分。

  

  大陸網友小B表示:這部劇是TVB式的蝸居故事,沒有常見的都市精英,難得港劇也終於現實了一把,也戳心了一次。小清新中帶著重口味,不覺得搞笑只覺得心酸。很真實的中國人不同年齡段的愛情觀。

  

  總的來說,這部劇目前在豆瓣上的表現非常好。歐弟推薦大家去看奧!

  

  這是TVB第一次將目光聚焦在底層人民身上,通過這部劇,我們不難發現:香港除了白領精英、億萬富豪以外,還有著無數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在香港,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都不能超過房價上漲的速度。

  

  那麼香港的房價究竟有多貴呢?我們都知道北上廣深的房價貴的離譜,可是和香港比起來,那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歐弟在查閱資料後發現,香港房價暴漲始於1984年,那一年,中英正在協商香港回收的條款。從中方立場來說,房價上漲最多就是英方多收一些賣地錢,至少土地一直都是中國的。

  

  但從英方立場來看,找中國談判多要一些土地使用權看樣子是不太可行了,鄧小平和柴契爾夫人談判態度是相當堅決的。如果英方在這時候走漏了消息,極有可能引起地價下降,那還不如索性不聞不問,甚至可以暗中助推房價上漲,這樣英國方面還能多收一些賣地錢。

  

  新到任的香港特首是董建華,推出了著名的八萬五計劃,指的是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套住宅。但是這個計劃卻並沒有成功,計劃才開始的時候,大量的市場供應加之金融風暴,香港房價一跌再跌,終於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2003年有很多中產炒房客跳樓之後,香港爆發了大規模的社會遊行,要求政府努力穩定住房價,董建華的八萬五計劃在民間更是罵聲一片。在這之後,香港政府從加速供地變成了幾乎不供地,這下好了,房價再次一路飆升。

  

  在香港電視劇裡,主人公住的千尺豪宅可能就只有90平左右,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香港房價目前在全球來說都是TOP級別的存在,但特區政府這幾年也在不斷努力,提供更多的公屋給符合條件的市民居住。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願意在大陸住大房子,還是願意到香港去擠公屋呢?就歐弟而言,還是更願意選擇前者。大家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愛情故事》:畸高房價下的愛情百態
    該劇探討了一個主題,即房子與愛情的關係。它通過香港平民社會裡一個家庭的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折射高房價下香港愛情形態。香港的房價畸高,是舉世聞名的。根據《全球8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報告》,香港的房價收入比達到了46.3。一個家庭不吃不喝46.3年才買得起一套房。所以,房子是香港社會的主流話題,也是普通人最難以承受之重。很多買不了房的香港人,只能申請政府建設的公屋。但申請的人太多,也要排隊。以劇中的說法:18歲開始申請,得等30年。
  • 《香港愛情故事》首播測評:香港沒有愛情
    該劇探討了一個主題,即房子與愛情的關係。它通過香港平民社會裡一個家庭的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折射高房價下香港愛情形態。香港的房價畸高,是舉世聞名的。根據《全球80城房價收入比研究報告》,香港的房價收入比達到了46.3。一個家庭不吃不喝46.3年才買得起一套房。所以,房子是香港社會的主流話題,也是普通人最難以承受之重。很多買不了房的香港人,只能申請政府建設的公屋。但申請的人太多,也要排隊。以劇中的說法:18歲開始申請,得等30年。
  • 《香港愛情故事》:高額房價下的蝸居生活,買不起房結不起婚
    都說香港TVB的黃金時代留存在90年代,話雖然這樣講,但最近新出的新劇《香港愛情故事》卻引起很多觀眾的關注。一部以社會底層的拍攝角度,一改TVB的以前的風格。 以往的港劇要麼武俠,要麼警匪,要麼描述精英的生活,很少有描繪底層人民生活的故事。
  • 最真實的香港愛情故事
    說起以「xx愛情故事」命名的影視劇,至今仍有不少人會將1991年的《東京愛情故事》奉為經典。而在2020年,香港也終於有人以「香港愛情故事」為題,將地理與時代融入「情」,拍出了一出看似俗套、要拍好卻相當有難度的小成本製作。
  • 《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香港愛情故事》:當房子成為愛情裡的「第三者」
    《香港愛情故事》是新人監製林肯首部監製作品,也是羅天宇、龔嘉欣這組新人演員首次挑大梁。該劇只有12集,放在TVB慣常的晚間十點半綜藝檔播放。從口碑來看,《香港愛情故事》成功了,是今年為數不多可以在豆瓣拿到8.5分以上評分的港劇。
  • 香港沒有愛情
    鏡頭對準的是,香港的公屋、劏房、鐘點酒店、太空艙、菜市場等平民環境,讓我們看到香港高樓大廈外的另外一種生活。該劇探討了一個主題,即房子與愛情的關係。它通過香港平民社會裡一個家庭的幾個人的愛情故事,折射高房價下香港愛情形態。香港的房價畸高,是舉世聞名的。
  • 從《香港愛情故事》談談高房價下的愛情
    BIGBANG - LOSER (Live)03:59來自樓市風聲最近無意間發現了《香港愛情故事圍繞房子講述老中青兩代人的感情生活,香港居高不下的房價,常年住在公屋的中底層人的生活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香港的房價是畸高的,舉世聞名,在經濟學人智庫前不久發表的《2020年全球生活成本》中,香港蟬聯榜首。香港的房價有多高?住宅均價一平方13萬元,這還是均價,如果在市中心的高端公寓,一平方20-40萬也是常見。
  • 《香港愛情故事》:被高房價綁架的降維人生
    不過,最近一部叫《香港愛情故事》的港劇,一經播出就在香港廣受好評,在豆瓣上,播出到11集,仍然維持在8.9的高分。這部電視劇追到第九集,確實感覺有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總結起來,它的優勢就是:貼地、清新。比如,與過往港劇明明是普羅市民,卻住得像「千尺豪宅」不同,這部劇是在公屋小區實拍,並且一比一複製公屋戶型進行拍攝的。
  • 看完《香港愛情故事》刷新結婚觀
    來埋堆堆看豆瓣評分直逼9分的《香港愛情故事》,或許可以給你答案。絕大多數人結婚都是因為相愛,一紙證書似乎會讓相愛變成相守這個過程變得更有儀式感。但是七年之癢的存在,和這些年來層出不窮的家暴出軌新聞,也讓越來越多人走上恐婚的道路。
  • 豆瓣8.9分的《香港愛情故事》,直戳每一位香港留學生的心!
    不同於以往TVB劇關注都市和精英,《香港愛情故事》將目光向下移,開始聚焦在平民百姓的生活,更用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愛情故事,將香港人「沒房,沒浪漫」的現實赤裸裸地擺在觀眾面前,而其中有某些點也著實是戳到了在香港留學的各位。
  • 《香港愛情故事》:浪漫? 你有本錢嗎?
    到了《香港愛情故事》。更用老中青三代不同的戀愛故事,織出了香港社會越收越緊的羅網,再也不是你想像中的浪漫愛情。浪漫?你有本錢嗎。01「香港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香港人越住越小,越住越貴,生活難,戀愛更難。」「房子和愛情掛鈎,真的只有香港才有。」
  • 《香港愛情故事》監製林肯:觀眾看得到我們的心思
    這部劇以「愛情故事」為切口,刺中的卻是房價高企、住房緊張等都市人群的生活痛點。雖然《香港愛情故事》拍的是香港本土故事,但在香港和內地都激起了不少共鳴。該劇雖然不在翡翠臺黃金檔時段播放,但最高收視達到24.7點,成績亮眼;在豆瓣上,《香港愛情故事》收穫了「現實」「溫暖」「接地氣」等評價,並以8.7分的高分成為2020年度評分最高的TVB劇集。
  • 看《香港愛情故事》,了解愛情的多種模樣
    愛情到底是什麼呢?經歷過愛情的人,有人說它是甜的,也有人說它是苦的,說甜的的人總是滿臉笑意,說苦的的人往後卻不敢再觸碰愛情。如果遇到了合適的人,那愛情便是讓你生活更甜蜜的東西,如果遇到了錯的人,那愛情會讓你苦不堪言。最近有一部大熱的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豆瓣評分高達9.0分,在劇中,男女主的愛情與他父母的愛情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劇正在埋堆堆APP同步翡翠臺播出。
  • 香港文化和教育之殤:救救香港的孩子!
    我想香港今日之殤都與香港這個長期成為英國殖民地、並曾被日本軍事佔領有關,不僅是教育,還有文化、新聞輿論、還有司法等等都曾被長期殖民地化,當這種殖民地文化通過教育和輿論強化進入香港人的思想意識的時候,他們會不自覺地形成殖民地思維甚至還會形成殖民地情懷。
  • 打開《香港愛情故事》監製林肯:觀眾看得到我們的心思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在剛剛過去的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香港愛情故事》收穫三獎:龔嘉欣和白彪分別憑藉該劇獲得「最受歡迎電視女角色」和「最佳男配角」,劇集也一舉奪得新增的「最佳短片劇集」獎。這部劇以「愛情故事」為切口,刺中的卻是房價高企、住房緊張等都市人群的生活痛點。
  • 香港愛情故事:沒錢沒房,愛會消失?
    今晚和大家聊聊去年TVB那部爆款劇《香港愛情故事》,以及那些和房子有關的「港圈愛情故事」。房價畸高,愛會消失?小時候看港劇,總以為香港人不是住山頂豪宅,就是住在寬敞的摩登公寓裡,其實這些都是故意搭建的廠景。
  • 演繹無數人的現狀心酸《香港愛情故事》
    《香港愛情故事》自12月7日開播以來,,一直穩居埋堆堆搜索熱榜第一位,因貼地氣的劇情引起網友關注,創下今年來開播兩集就得到豆瓣9.0的劇集高分記錄(目前維持在8.9分),隨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和抖音熱搜榜。近日還榮登豆瓣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第一位,成為年末爆款港劇。《香港愛情故事》憑什麼這樣火?
  • 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第一集:龔慈恩要和白彪離婚
    在《香港愛情故事》還沒播出前,TVB的官方微博在開播前一個禮拜就在宣傳這部劇,還有主演的龔嘉欣也有發布該劇的片段在微博上。 《香港愛情故事》是在香港實景拍攝,講述香港普通人的愛情故事,其中更涵蓋住房等社會問題。
  • 在香港沒房,就不配擁有冒粉色泡泡的愛情
    以上這都是從小看TVB起,就情根深種的人生to do list系列。 而真實的香港真如TVB所視?並不! #這裡是沒有房結不了婚的城市 作為全世界房價最貴的城市之一,香港的生活成本也居於世界最高之列。 處於收入底層的人,面臨著巨大的生活負擔。尤其是只漲不跌的房價。很多人選擇租金相對便宜,被稱為「劏房」的隔間裡居住。